家長該不該給孩子批改作業?學前教育如何實現普惠?教育部回應社會...

2020-12-18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11日消息(記者李欣)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十三五」期間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情況,截至2019年底,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4.8%,全國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89.5%,即將實現基本普及。

針對社會各界關注的學校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學前教育如何實現普惠等熱點問題,教育部也一一做出了回應。

2019年,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4.8%,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臺帳建立之初的約60萬人降至831人,其中20萬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大幅改善。同時,城鎮義務教育大班額基本消除。

呂玉剛介紹,為鞏固控輟保學成果,又進一步健全了義務教育有保障的長效機制,包括聯控聯保責任機制、定期專項行動機制、應助盡助救助機制、依法控輟治理機制、辦學條件保障機制,推動歷史性地徹底解決輟學問題。

此前,學前教育「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呂玉剛介紹,「十三五」期間連續實施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推動各地大力發展公辦園,鼓勵社會力量辦園,加大對普惠性民辦園扶持力度,依法依規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園治理。截至2019年底,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83.4%,普惠園覆蓋率達76.01%。

呂玉剛說:「今年以來,對各地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摸排、測算,對各省的普及普惠任務能不能實現做了摸底。從各地反饋的情況來看,今年我們有信心能夠實現85%的普及目標和80%的普惠目標。」

在普通高中方面,呂玉剛介紹,「十三五」期間,中央設立專項資金,加大普通高中改造計劃實施力度,重點支持中西部省份貧困地區普通高中改善辦學條件,全國即將實現普通高中教育基本普及。

呂玉剛說:「全國已有28個省份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超過90%,其餘3個省份今年也將實現90%的普及目標,今年全國及各省份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均能夠實現90%的普及目標。」

前段時間,有家長「退出家長群」的話題引起熱議。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一問題,教育部態度一貫堅決,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下一步,將指導地方按照要求切實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

俞偉躍說:「提升作業的質量,主要是在嚴格控制作業總量和時間的基礎上,優化作業的設計,創新作業的形式,強化實踐性的作業,積極探索彈性作業、跨學科的作業。我們也鼓勵各地系統化設計一整套符合學生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要求和學科特點的基礎性作業。」

不過,不給家長布置作業,並不意味著家長把孩子交給學校就沒有教育的責任。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志勇表示,家長也要在家裡引導培養孩子養成自主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跟學校密切配合,形成育人的合力。

張志勇說:「必須要明確作業的兩個功能,一是鞏固學習活動,二是診斷。家庭和學校在課後作業、家庭作業方面的職責邊界要劃清楚。家庭也好、父母也好,應該給孩子的家庭作業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布置作業的職責,組織孩子完成作業的職責,批改作業的職責,是學校的事情,必須把這些職責邊界劃清楚。把這些問題理清之後,各歸其位,共同創造一個孩子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相關焦點

  • 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說明,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如何壓垮成年人的?
    1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如何壓垮成年人的?這兩天一條#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情況說明# 的話題在網上迅速蔓延開來。江西南昌的一名家長向媒體爆料:自家孩子上小學,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不批改需要向老師上交手寫情況說明書。事後老師表示「如果家長也參與批改,我可以用一堂課的時間批改作業,如果家長不批改,我要耗費兩堂課的時間,我完全沒有時間做其他的事情,有的時候忙的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手寫情況說明是為了讓家長更重視孩子的教育。」
  • 家長應該批改孩子作業,但必須改變目前的方式,真正做到家校共育
    家長應該批改孩子作業,但必須改變目前的方式,真正做到家校共育。家長批改孩子作業普遍受到家長們詬病,只是為了孩子許多家長選擇忍耐;隨著江蘇一名家長霸氣十足的「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的退群宣言,把這一現象公開化了,甚至這一現象走進了央視,引起了全民熱議。對這一現象,教育部早就明確「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業,不得將批改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
  • 教育部: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家長:早該如此
    1、導語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小學生家庭作業變「厚」了,學生寫完作業後還需要家長去檢查批改,然後籤上自己的大名,這不僅讓學生學習負擔增重,更是讓家長苦不堪言,有些家長為了孩子學習,不得不給孩子報個「作業班」,大大增加了家庭負擔。
  • 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解決批改作業問題要減少作業量
    聽本報編輯記者講講如何做好家校聯動小編碎碎念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表示對於教師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要進行嚴處。
  • 教育部最新通知,為中小學家長帶來「喜訊」,家長點讚:早該這樣
    家長們也越來越注重自己孩子的培養,在要求學生努力學習的同時,也會儘自己所能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提供幫助。時代的發展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所學內容的種類和難度都有所增加。如今學生不僅被要求要學習好文化類課程,同時也要掌握其他技能,實現全面發展。
  • 西安2018年已明確規定:嚴禁學生家長批改或讓學生代改作業
    一邊輔導作業一邊崩潰一邊默念——親生的親生的。成年人的下班崩潰瞬間,不寫作業,母慈子孝,歲月靜好。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全家亂套。曾幾何時,孩子的功課,成了父母最難搞定的「工作」?從輔導作業到批改作業,誰不是一邊數落孩子一邊崩潰?
  • 小編碎碎念 | 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該怎麼解決?
    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表示對於教師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要進行嚴處。關於孩子學習,家長老師該怎樣各負其責?如何做好家校聯動,在不同層面為孩子提供更優質的教育?小編有話說!
  • 家長退群事件新進展,教育部回應了,家長拍手叫好,老師欲哭無淚
    這位家長吐槽:學生的知識是自己在教,作業是自己批改,不知道要老師是幹嘛的。這也引發了不少家長的共鳴,很多家長表示都遇到過這種情況,甚至一些家長還悄悄表示:他做了自己一直想做卻不敢做的事。家長退群事件新進展,教育部回應了最近,家長退群事件有了新進展,學生作業到底誰來改,教育部給出回應。在回應中指出,要健全學生的布置作業機制,學校老師不得把學生的作業推給家長。否則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教育部回應家長批改作業 怎麼說的?
    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教育部1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有記者提問,家長群的出現可以方便家校的溝通,同時也給老師和家長帶來一些困擾,最近各地也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和措施,請問教育部如何看待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
  • 高小微:哈爾濱明確丨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
    高小微:哈爾濱明確丨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 2020-12-22 1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教育部嚴處家長批改作業 西安2018年已發通知明確該政策
    12月10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華商報記者了解到,西安市早在2018年7月就印發通知,明確規定「不允許學生家長代改作業」。  12月10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
  • 家長不用退群了,也不用雞飛狗跳盯孩子寫作業,教育部新規來了!
    【教育部:對違規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行為 發現一起嚴處一起】10日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要加強日常監管,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教育部明令禁止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引起社會廣泛關注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表示,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下面一起了解下新聞發布會的內容,學生家長對此又有什麼看法?來看報導。
  • 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問題 教育部明確對於要求家長完成或...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維前段時間家長退群事件引發輿論廣泛關注。在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問題上,教育部12月10日有了最新回應。「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教育部回應普及幼兒園,中國學前教育布局能否彎道超車?
    教育部回應普及幼兒園,中國學前教育布局能否彎道超車? 其實並非如此,因為這句話本身就不該被納入教育領域,它是一個民族及個人修身養性,成家立業,回饋社會的社會性概念。
  • 如何杜絕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教育部:家長學校各歸其位形成育人...
    教育部昨天在京舉辦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四場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在回答記者有關如何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提問時說:「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
  • 教育部發布通知,學前教育迎來「好消息」,家長:幸福來得太突然
    學前教育是教育活動的最初階段,也是孩子一生之中第一個教育階段。廣義的學前教育是指所有對學齡前兒童身心發展有影響的活動,它來自社會、學校、家庭各個方面。狹義的學前教育是指專門的學前教育機構所實施的教育,即託兒所、幼兒園的教育。隨著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學前教育也逐漸得到普及。
  • 禁止布置「家長作業」和懲罰性作業
    據新華社電 教育部10日就日前引起社會熱議的「家長退群」問題作出回應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教育部將採取進一步舉措治理「家長作業」。孩子寫完作業得半夜十一二點,還要昧著良心說一聲,老師辛苦了。  這位家長的憤怒從屏幕噴湧而出,立刻在網上引起不小的轟動,中央電視臺也進行了關注。不少家長站出來,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說明,原本家長群是方便學校和家長溝通的橋梁,結果卻成為家長的「壓力群」。  隨後,全國就有至少十個省份叫停了家長批改作業。
  • 教育部就杜絕家長作業發聲,但家長就一勞永逸了嗎?
    日前,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發聲: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教育部叫停「家長作業」
    12月10日,在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一問題,教育部  據報導,2018年至今,我國已有福建、遼寧、浙江、海南等十餘省份教育部門出臺了相關文件,「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  僅在今年12月,就又有遼寧錦州、河北邢臺等地陸續出臺政策,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措施,對中小學生家庭作業布置和批改進行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