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說明,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如何壓垮成年人的?

2020-12-14 媽寶經

文/媽寶經,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1

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如何壓垮成年人的?

這兩天一條#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情況說明# 的話題在網上迅速蔓延開來。江西南昌的一名家長向媒體爆料:自家孩子上小學,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不批改需要向老師上交手寫情況說明書。

事後老師表示「如果家長也參與批改,我可以用一堂課的時間批改作業,如果家長不批改,我要耗費兩堂課的時間,我完全沒有時間做其他的事情,有的時候忙的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手寫情況說明是為了讓家長更重視孩子的教育。」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孩子的家庭作業成了家長的作業,家長群、輔導作業、批改作業已經成了壓在家長身上的「三座大山」。

就像前兩天傳遍全網的文章「壓垮年輕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學校和家長之間的矛盾也是愈演愈烈。很多老師打著「重視教育」的旗號,要求家長做這個做那個。

公司同事小邱今天上班還向我抱怨說今天又輪到她去學校打掃衛生了,學校安排學生值日打掃衛生本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可現在卻逐漸變成了家長的職責,甚至家長忙沒時間去學校打掃衛生還會遭到老師的數落。

作業家長批改,衛生家長打掃,不得不說,這屆家長真的太累了!

2

作業交給家長批改,到底是重視教育還是老師偷懶

前面那位老師說到的,要求家長批改作業,手寫情況說明是為了讓家長更重視孩子的教育。其實仔細思考,會發現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因為老師給孩子留家庭作業,除了鞏固課堂知識點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批改的過程中了解孩子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進行二次鞏固複習。

作業全給家長批改了,家長是重視了教育,了解了孩子的學習情況,但是老師了解嗎?不批改作業怎麼知道學生哪些地方容易出錯,哪些地方需要加強?作為教育工作者,難道老師不應該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嗎?我一直認為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的風向標,學生哪裡錯得多就說明哪裡需要加強教育。

而且教師職業道德裡不是也要求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不得敷衍塞責麼。

批改作業是老師的職責所在,把作業交給家長批改,在我看來是老師在推卸責任!也不是說家長就完全不用管孩子的學習情況了,如果老師要求家長定期檢查孩子的作業,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這樣做倒是合乎情理的。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的效果取決於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影響的一致性。

是的,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家長也要承擔起教育者的責任,積極配合學校開展教育,保持與學校教育的一致性。但是這並不代表家長要完全聽從學校老師的安排,兩者的互動應該是良性的,而不是一方給另一方生硬地布置任務。

而且每個家庭壞境不一樣,家長的教育水平也不一樣,對於課本知識的傳授,絕大情況下老師都要比家長更專業,而家長的教育任務應該更偏重孩子學習習慣,良好品質的培養。

3

把家庭作業交給家長批改,影響了「教育公平」的原則

「教育公平」是近年來出現頻率比較高的詞彙了,但凡提到教育,總少不了教育公正。教育公正要求教育機會均等,讓學生擁有平等的機會去競爭優質資源。教育公平則是盡力確保每個學生享受同樣優秀的教育資源。

但是把作業直接丟給家長修改,其實是嚴重影響了教育公平的原則。

試想一下,一個高學歷的社會精英,整天在舒適的辦公室西裝咖啡談笑生風,家裡離公司很近,家裡有保姆做飯做家務,不用為金錢和生活奔波,下班後有足夠的時間輔導孩子作業和批改作業;而另外一個人是低學歷的工地工人,每天都在工地幹著苦力活,回家後還要做飯做家務,哪裡有時間和精力給孩子批改作業?

如果老師都這麼做,長期以往肯定會拉大教育不公平。有人會說,絕對的教育公平是不可能的,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努力去保持公平。

我們的社會貧富差距還是挺大的,所以更要重視教育公平:雖然家庭情況不一樣,但是我們至少能通過教育,通過自身努力,讓生活變得更好,有些孩子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我們不能在給他們設置「障礙」。

因為這不公平。

4

學校和家庭之間應該如何協調,更好促進孩子的成長與進步?

①教育部門釐清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權責界限,對家庭作業給出指導建議。家庭作業布置多少、家庭作業的批改應不應該由家長批改、家長群等熱門話題,教育部門應該及時調研並給出解決方案或建議。

②老師應該堅守職業規範和職業道德,認真對待教育工作。不得「越線」對家長提出過分要求,更不能把教學任務寄托在家長身上。老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在教育上應該一絲不苟,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

③家長應該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拒絕教育焦慮。其實家庭作業發展成這個樣子,與家長的教育焦慮有很大關係,很多家長給孩子報一大批補習班,花錢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生怕孩子落後於別人。

或許老師正是利用了家長的這種思想。

作為家長,我能理解老師工作量繁雜,但這不應該成為教師不批改作業的理由!

關注「媽寶經」,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育兒知識,做新時代好媽媽!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讚並分享哦~

相關焦點

  • 記者調查|家長很頭疼,家庭作業咋成了「家長作業」?
    「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家長和老師如何看待「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這種現象?在完成作業方面,家校如何形成高效的配合機制,教育行政部門如何來規範?近日,記者就相關話題進行了調查。
  • 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解決批改作業問題要減少作業量
    聽本報編輯記者講講如何做好家校聯動小編碎碎念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表示對於教師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要進行嚴處。
  • 家長不改作業要寫說明?教育最大的焦慮就在於,別人都做,我不做不行...
    江西南昌有一位34歲的單親媽媽明俐(化名),因為工廠很忙, 沒有批改孩子的家庭作業,老師要求她手寫一份情況說明,解釋沒有批改作業的原因。
  • 家長不改作業要寫說明 當事媽媽:教育內卷讓家庭疲憊
    來源標題:家長不改作業要寫說明 當事媽媽:教育內卷讓家庭疲憊 口述|「家長不改作業要寫說明」當事單親媽:教育內卷讓家庭疲憊多地教育局開始出新規嚴禁「學生作業家長批改」。
  • 家長該不該給孩子批改作業?學前教育如何實現普惠?教育部回應社會...
    針對社會各界關注的學校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學前教育如何實現普惠等熱點問題,教育部也一一做出了回應。2019年,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4.8%,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臺帳建立之初的約60萬人降至831人,其中20萬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大幅改善。
  • 「家長不改作業要寫說明」當事單親媽:教育內卷讓家庭疲憊
    多地教育局開始出新規嚴禁「學生作業家長批改」。看到這一變化,明琍(化名)感覺欣慰。34歲的明琍是一位單親媽媽,來自江西南昌。此前因無法給孩子批改作業,需要向老師提交一份手寫證明,最終她「不堪其擾」,選擇向媒體爆料。
  • 壓垮成年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 孩子爸爸退出家長群引熱議
    近日,「壓垮成年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成為微博熱搜,央視、人民日報等媒體的跟蹤報導讓話題不斷升級。「你以為老師就不想退群?」「幹啥啥不行,退群第一名!」「造成我們焦慮和育兒困擾的最大根源,根本不是一線老師!」
  • 西安2018年已明確規定:嚴禁學生家長批改或讓學生代改作業
    一邊輔導作業一邊崩潰一邊默念——親生的親生的。成年人的下班崩潰瞬間,不寫作業,母慈子孝,歲月靜好。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全家亂套。曾幾何時,孩子的功課,成了父母最難搞定的「工作」?從輔導作業到批改作業,誰不是一邊數落孩子一邊崩潰?
  • 家長應該批改孩子作業,但必須改變目前的方式,真正做到家校共育
    家長應該批改孩子作業,但必須改變目前的方式,真正做到家校共育。家長批改孩子作業普遍受到家長們詬病,只是為了孩子許多家長選擇忍耐;隨著江蘇一名家長霸氣十足的「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的退群宣言,把這一現象公開化了,甚至這一現象走進了央視,引起了全民熱議。對這一現象,教育部早就明確「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業,不得將批改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
  • 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咋解決?
    如何做好家校聯動,在不同層面對孩子提供更優的教育?小編有話說。做好溝通,家長不應過多介入學校教育很多家長有在孩子幼兒園時幫忙做中秋花燈的經歷。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家長們開始了配合老師的長達10餘年的「陪讀」歷程。說是陪讀,除了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最重要的工作是完成老師交代的各種任務——這種任務往往表面上派給學生,實際上交給的是學生背後神通廣大的家長們。
  • 禁止布置「家長作業」和懲罰性作業
    前段時間,江蘇一位家長用充滿怨懟的語氣,發布了退出家長群的視頻說明。他在自己發布的短視頻中大呼:「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在視頻中,這位家長認為自己承擔了大部分教師應負的責任:教是家長教,改是家長改,要老師幹什麼?自己上班那麼辛苦,回來還得輔導孩子作業。
  • 如何杜絕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教育部:家長學校各歸其位形成育人...
    教育部昨天在京舉辦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四場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在回答記者有關如何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提問時說:「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
  • 孩子做作業拖拉,家長束手無策,寫作業需陪伴?家長該如何教育
    最近經常上熱搜了一個話題,就是家長該不該陪孩子寫作業?我在抖音上也刷到很多這類的視頻。其中有一個視頻是這樣的,一個媽媽正在陪孩子寫作業,孩子應該是一,二年級,因為在寫漢語拼音的時候呢,孩子不會分開寫,而是寫成一長串像寫英文一樣。
  • 「有幾個家長能夠批改得了高中數學作業?」杭州一位家長質疑
    【「有幾個家長能夠批改得了高中數學作業 ?」杭州一位家長質疑】這兩天,杭州一所中學高一數學老師被家長投訴,說老師要求周末家長批改作業,但是自己對高中數學心有餘而力不足。「試問,有幾個家長能批改高中數學作業?」學校相關負責人回應說,實際上是個誤會,老師是請家長督促學生完成作業,而不是讓家長輔導。
  • 家長退群?作業禁令?看上去很美,實則不負責任
    【作業減負】譬如日前,內蒙古就出臺了《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嚴禁教師使用微信、QQ群布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教師布置的作業或糾正孩子的作業錯誤,不得要求家長通過網絡下載並列印作業……咋一看,會讓人感覺支持「退群」態度成為主流,甚至各地有點一邊倒的批判老師的意味。
  • ...附中校長王殿軍:作業的價值何在?為什麼作業只能由老師批改?|精選
    最近,關於學生作業的話題不斷。家長每天陪孩子寫作業,老師每天布置作業,那麼作業到底有何價值?教師應如何做好作業管理?我們一起來聽聽清華附中校長王殿軍的看法。近期,一位家長因為教師讓其批改學生的作業而「退出家長群」,此事經自媒體轉發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議。身為中學校長,我也談談自己的看法。
  • 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教育部叫停「家長作業」
    據報導,2018年至今,我國已有福建、遼寧、浙江、海南等十餘省份教育部門出臺了相關文件,「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  僅在今年12月,就又有遼寧錦州、河北邢臺等地陸續出臺政策,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措施,對中小學生家庭作業布置和批改進行規範。
  • 作業批改家長代勞,輔助學生學習也是家長,那麼老師做什麼?
    家長群對於這些內容我們暫且不做評論誰對誰錯,只是想說,其實老師批改作業還真是分內之事。也正是因為如此,多省發文「叫停」讓家長代替老師批改作業的做法從2018年至今,已有遼寧、浙江、海南、河北、廣東、山東、貴州等10多個省份的教育部門出臺相關文件「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的做法,有的地方還明確定期開展作業督查,甚至將作業管理納入績效考核其中遼寧省的發文相對來說更為嚴厲
  • 家長群壓垮成年人——不能把批改作業推給家長!學生、老師、家長應...
    「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11月1日晚,這一話題迅速上了新浪微博熱搜,短時間內閱讀量近2億,討論量近2萬。在這一話題下,長久存在的家校矛盾,再次展現得淋漓盡致。 導火索: 一江蘇家長被群所累,大喊:「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此次熱搜由一個視頻發酵而來。
  • 治理「家長作業」難點究竟在哪 教育部表態學校要求家長改作業將嚴處
    每天工作很辛苦,下了班回家還要批改孩子的作業,成了很多家長一個不小的負擔。 對此,教育部門也在想辦法,就在10日還強調嚴禁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 然而,家長的作業焦慮也很難被緩解。有家長說,檢查孩子的作業會看他是否做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