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點半,中考英語考試科目結束。今年英語作文依然「二選一」,話題圍繞「道歉信」和「積累」。在二外附中考點,不少考生表示,「作文挺好寫。」
資料圖 鄧偉 攝
書面表達題目一提到,假如你是李華,你不小心把Peter借給你的書弄丟了。為表達歉意,請用英語給他寫一封郵件,告知此事,並提出彌補的辦法。題目二則聚焦「積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積累有助於我們達成目標,實現夢想。某英文網站正在開展以「積累」為主題的徵文活動,題目邀請考生用英文寫一篇短文投稿,談談自己在積累知識方面做過什麼、有什麼收穫。
在二外附中考點,記者隨機詢問的十餘名考生對兩道作文題目各有偏好。其中,寫「道歉信」的學生,都根據提示圍繞著「書怎麼丟的」和「如何補償」進行書寫。「這道題需要根據提示編個故事,這我在行。」一位考生說。還有考生提到,自己給出的補償方案裡,不僅要給Peter買一本新書,還要以做頓飯的溫情方式進行彌補。選擇題目二的學生則回歸自己真實的生活體驗,「我英語成績一般,所以我就寫了自己怎麼認真背單詞,一點一點努力,最終英語成績有所提高的事兒。」另一位考生也回歸自己的學習經歷,「我寫了自己平時怎麼在英文歌曲、電影以及各類軟體中積累小知識的過程。」
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試題通過設置開放的情景,讓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考生充分發揮,多角度思考問題,鼓勵考生展現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和思維過程。考生可以結合自身實際,給出多樣化的語言表達,多角度思考問題,展現自己的發展潛能。
針對試題其他部分,大多考生反映,完形填空和閱讀的A篇、B篇比較容易,C篇、D篇稍有難度。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充分考慮「疫情」和「學情」,將「戰疫」元素巧妙融入試卷。例如,「閱讀理解」A篇是青少年在網絡論壇上分享在疫情期間盡己所能幫助老人的文本,充分體現了疫情期間中學生的責任與擔當;作文題目二以「積累」為主題,引導學生反思、評價自己的學習。如果考生在疫情期間認真學習,注重積累,厚積薄發,是能夠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績的。其他部分都與疫情期間的生活緊密相關。「試題既置入時代背景,貼近時代,又具有長期的研究價值。」
專家表示,整張試卷強調基礎,避免繁、偏、難題,旨在引導教學關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從而為下一階段的英語學習夯實基礎。
基礎教育研究專家介紹,試題遵循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原則,選擇的語言材料和創設的語言情境均較好地考慮了學生的社會生活經驗及身心發展特點。語篇文體特徵鮮明,有助於學生結合親身經歷和體驗答題。試題著重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特別是對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查。閱讀理解文章體裁多樣,閱讀任務的設置涉及事實性信息的獲取和處理、推斷、主旨大意的概括等閱讀能力。學生需根據不同文體的特點快速閱讀,準確理解文本意義,把握文章的表達特點和篇章結構,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與此同時,試題將對情感態度、文化意識和學習策略等方面的考查融入試題情境中,促進了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和發展。
此外,試題還選取了許多學生參與各種實踐活動的素材。「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更多參與實踐活動,能夠積累相關體驗,容易產生情感共鳴,進而更好地完成相應試題。」專家說。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牛偉坤 劉冕
流程編輯:tf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