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上方↑↑↑藍字 一鍵免費關注!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為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權請聯繫責編;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
1851年12月,天王洪秀全在永安頒布《五王詔》,封楊秀清為東王九千歲,轄東方各國;封蕭朝貴為西王八千歲,轄西方各國;封馮雲山為南王七千歲,轄南方各國;封韋昌輝為北王六千歲,轄北方各國;封石達開為翼王五千歲,沒有轄區,寓意「羽翼天朝」。以上所封之王,俱受「東王節制」,此為後人常說的太平天國「首義五王」,其含金量之高,可想而知。那麼,這些王爺實際能力如何呢?是否具備開創王朝之能了呢,可否是做大事的料。在此,不妨來看看忠王李秀成是如何評價他們。李秀成在《自述書》中點評了「首義五王」,並採用「春秋筆法」、「微言大義」之寫作方式,表達了自己對東、西、南、北、翼等五王之實際看法。在李秀成眼裡,除了南王,其餘四位都不是做大事的料。
評價東王楊秀清:軍政能力超強,可「情商」堪憂,純粹作死李秀成《自述書》談起東王之第一句是:「在家燒炭為業,並不知機。自拜上帝之後,件件可悉,不知天意如何化作此人?其實不知,天王頂而信用,一國之事,概交予他,軍令嚴整,賞罰分明。」後又說:「東王輔政,立法安民,事事嚴整,民心佩服。」可知,李秀成對楊秀清之政治、軍事能力還是十分肯定,是他帶領天國軍民走向南京,走向了輝煌。但是,這並不能證明東王楊秀清就是做大事的料,李秀成接下來則是要說說東王的缺點了:情商不高,純粹作死。「東王自己威風張揚,不知自忌,一朝之大,是首一人;欲望太強,要天王逼封萬歲;東欲專尊,北王、翼王不服,計議誅殺東王。」在李秀成眼裡,東王楊秀清情商十分低下,將天王、北王、翼王等人得罪一遍,其人際關係堪憂啊。如此之人,怎會是做大事的料呢?後來,天王、北王、翼王、燕王聯手,發動「天京事變」,幹掉東王,結束了他性命。評價西王蕭朝貴:赳赳武夫一枚,不懂得自我保護,還靠關係上臺由於過早陣亡疆場,今人對西王蕭朝貴之關注自然不多,一般只知道他是洪秀全的妹夫,娶了洪宣嬌而已;西王蕭朝貴,無形之中被邊緣化了。李秀成在《自述書》中對其評價:「在家種田耕山燒炭為業,天王妹子嫁其為妻,故而受重用;勇敢剛強,衝鋒第一。」李秀成眼中的西王,從小在家種田種地,是位比較樸實憨厚的農夫,力氣有的是,卻沒啥學歷,算是赳赳武夫一枚了。西王受重用,是因為他娶了天王洪秀全妹妹洪宣嬌,也就是靠女人上位,是關係戶,吃軟飯。「勇猛剛強,衝鋒第一」,西王打硬仗之能力、勇氣自然沒得說,是敢於親自操刀上陣,與對手進行肉搏戰的主。不過,蕭朝貴只是勇猛,卻不夠精明,不懂得自我保護之重要性。攻打長沙時,為鼓舞士氣,身穿鮮豔衣服上前線督師,結果被小兵一炮打死,「天兄歸西」,真乃遺憾。一個不懂得自我保護的人,又怎會是做大事的料呢?
評價北王韋昌輝:處世圓滑,卻缺乏政治智慧,被盟友玩死了說起北王韋昌輝,大夥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夠陰險毒辣,發動「天京事變」,屠殺2萬精銳,導致天國元氣大傷,他就是歷史罪人。李秀成在《自述書》中對其評價是:「此人在家是出入衙門辦事,監生出身,見機靈變之急才足有。」從這評論可知,北王韋昌輝文化水準比較高,頭腦很精明,能隨機應變,靈活應對各種複雜事情,算是牛人一枚。不過,韋昌輝只是小聰明,談不上大智慧。李秀成自述中說:「北、翼計議誅殺東王,及其兄弟三,其餘皆不得多殺;後北王濫殺,翼王返京勸阻;合朝同心將北王殺之。」天王、北王、翼王是戰略同盟,一起對付東王楊秀清,可為何北王要濫殺呢?濫殺對其有何好處呢?北王濫殺無辜,還是自己缺乏政治智慧所致,他過於相信洪秀全、石達開,認為他倆肯定會按計劃行事。可惜,這是政治鬥爭,洪、石在觀看,韋當槍手,做了事變的替罪羊,他只能擴大事態,結果「合朝誅之」。韋昌輝政治智慧不行,難以做大事。評價翼王石達開:表面文武雙全,實則無大智慧,格局不行提起翼王石達開,眾多「石粉」來勁了:16歲受訪出山,19歲封王,24歲統帥千軍萬馬殺得中興名臣曾國藩投水自盡,26歲顧全大局離京出走,32歲為保全部下性命,自願「請降」受凌遲處死,此乃真英雄,大丈夫是也。李秀成《自述書》對其評價:「家富讀書,文武足備」,說翼王石達開文化水平高,帶兵打仗也非常厲害,算是文武全才。然而,李秀成真實看法並非如此,他認為翼王表面文武雙全,實則無大智慧,格局不行。「後翼王在湖北武昌洪山,聞知天京殺戮太多,與張遂謀、曾錦謙等三人狼狽回京,計及免殺之事。」說好一起行動,石達開卻在武昌觀看楊、韋內鬥,這是啥意思?「狼狽回京」,「狼狽」一詞,道出了李秀成對石達開之真實看法:沒有大智慧,大格局,讓北王單獨行動,結果一發不可收拾。道理簡單,石達開不回來,韋昌輝如何震懾得了東殿勢力呢?李秀成被俘虜時,石達開已經被凌遲1年了,李卻說:「翼王遠徵,至今未歸」,說明他壓根就不再關注石達開。評價南王馮雲山:真正的創業者,是絕對的「王佐之才」從忠王李秀成《自述書》中可知,東王、西王、北王、翼王等都不是做大事的料,他們缺點太多,不能算是全才。那麼,南王馮雲山是全才嗎?李秀成又是如何評價他呢?對於馮雲山,李秀成評價非常高,認為他才是太平天國真正的締造者,是唯一能帶領大夥走向勝利的「首義五大王」;馮雲山,真乃王佐之才也。李秀成《自述書》評價:「其人才幹明白,前六人之中,謀立創國者出南王之謀,前做事者皆南王也。」事實的確如此,沒有南王馮雲山之努力,就不會有縱橫大江南北14年,一度將大清推向滅亡邊緣的太平天國運動。馮雲山,意志堅定,戰略眼光高,處事靈活,人際關係好,權力欲望不強,大局觀一流。此外,馮雲山還是唯一能將拜上帝教轉型,將其融入儒家思想,乃至拋棄之的人物,從而爭取知識分子擁戴。如此之人,堪比諸葛亮、劉伯溫,是王佐之才。可惜,馮雲山在蓑衣渡陣亡,太平天國註定沒得救。綜上所述,在李秀成看來,「首義五王」:除了南王馮雲山,其餘四位王爺也很厲害但缺點也不少,並非做大事的料。對此,各位又是如何看待?歡迎點評。
中國官場有哪三大定律?點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