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炳勳與張自忠的恩怨情仇!臨沂保衛戰,血戰臨沂,衛我中華!

2021-01-13 地名帝

龐炳勳與張自忠的恩怨情仇!臨沂保衛戰,血戰臨沂,衛我中華!

同室操戈,不共戴天!

外敵入侵,聯手抗戰!

1、龐炳勳,半路從軍!

抗戰勇士

今河北新河人。畢業於東北測繪學堂。由於從商多年,龐具有小商人的精明。41歲再度從軍入馮玉祥部。臨沂反擊作戰結束後,張自忠軍他調,龐炳勳繼續固守臨沂。臨沂保衛戰是臺兒莊大捷的重要基礎!龐部後於1939.4——1943.4駐軍山西晉城市,再後被日軍俘獲變節。1945年曲線投蔣獲允。後居住在臺北市,與孫連仲合開一家餐館度日。1963年1月12日,龐炳勳逝世於臺北,時年85歲。

2、張自忠,科班出身!

紀念碑

出生在山東臨清唐元村的一個官宦家庭。其父曾任江蘇贛榆就任巡檢、署理贛榆知縣,官五品。張自忠後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學堂。1937年至1940年先後參與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1940年在襄陽與日軍戰鬥中,不幸犧牲。周恩來:「其(張自忠)忠義之志,壯烈之氣,直可以為中國抗戰軍人之魂。」

英雄千古

3、龐張交惡,龐陣前倒戈!

1930年5月,中國近代史上規模空前的軍閥混戰,蔣馮閻中原大戰爆發,雙方投入的兵力高達130萬人。1930年5月,中原大戰爆發。龐炳勳奉馮玉祥命參戰。後倒戈向蔣,又攻擊同為馮部的張自忠。龐炳輝被蔣介石收買後,突然襲擊張自忠部,致使張自忠差點被迫擊炮炸死,所以張自忠發誓,一定要報仇。

4、龐張聯手,外御倭寇!

臨沂與臺兒莊大戰形勢示意圖

1937年9月18日,國民黨第29軍的防線被突破,日軍繼續南進,龐炳勳率部在滄縣以北的姚官屯一線對日軍磯谷第十師團進行阻擊。戰況空前慘烈,堅守7天7夜,殺傷大量日軍,遲滯了日軍的進攻。龐炳勳部也死傷慘重,有一個團只剩下300多名士兵,營以下軍官也傷亡很大。龐部抗戰在此時是堅決的!

臨沂保衛戰示意圖

1938年2月中旬,龐炳勳部奉調臨沂,參加臺兒莊會戰,阻止坂垣師團南下。臨沂系魯南重鎮,距臺兒莊90公裡,為徐州東北的屏障。龐炳勳第3軍團擔負守護臨沂,下轄一個40軍軍部和一個39師。全軍團僅5個團1萬3千餘人。

1938年3月10日,坂垣師團在飛機大炮和坦克的支援下,向臨沂猛烈撲來,龐炳勳部的陣地一片火海。3月14日凌晨,龐炳勳部與援軍張自忠部聯合發起反擊,激戰五天五夜,至3月18日將坂垣師團趕至莒縣,沿途日軍屍橫遍野。此戰打死打傷日寇6000餘人的光輝戰績。反擊作戰結束後,張自忠軍他調,龐炳勳繼續固守臨沂。

讓人感動的是,張部59軍奔赴臨沂戰場時,龐炳勳親自出城相迎,他實在沒想到張自忠會來。張部第59軍下轄有兩個師,為第38師和第180師,全軍助戰臨沂共10個團2萬2千餘人,該軍清一色捷克式裝備,戰鬥力遠大於龐部!其實只要張自忠路上走慢一點,龐部就會全軍覆沒,但是張自忠心繫大局,一晝夜急行軍180裡,救下了龐炳勳,如果沒有張自忠,龐炳勳的部隊絕無生機。於是第一次臨沂保衛戰勝利!

坂垣師團兵源示意圖

軍事概況,1938年2月,進攻臨沂的是日本坂垣第五師團(一說攻臨為半個師團)主力坂本支隊及偽軍劉桂堂部約兩萬人,後略有增兵。臨沂戰役(1938.2——1938.4),龐部第3軍團(1.3萬人)僅戰剩800餘人!而張部59軍(2.2萬人)中的38師僅剩3000餘人,被迫縮編為1個旅,第180師因尚有6000餘人!進攻臨沂的日軍是第五師團又名廣島師團(廣島為後原子彈投擲爆炸地),第19任師團長為板垣徵四郎中將,因此該師團也稱作「板垣師團」。曾創下在中國戰場和70餘個師先後對陣的紀錄,有「鋼軍」之稱。第一次臨沂保衛戰中國勝利,確屬不易!

嘆曰:

民國亂世軍閥多,天昏地暗人蹉跎,

聯手抗倭御國土,龐張豪氣衝雲霄!

相關焦點

  • 出奇制勝:論曼斯坦因奇襲阿登森林與張自忠臨沂保衛戰之異曲同工
    法國人拍的六集紀錄片《天啟:第二次世界大戰啟示錄》及國產電影《血戰臺兒莊》,都是不可多得的二戰題材影片,絕大部分情節有史料可考,甚至部分對白都符合史實。臺兒莊戰役前夕,日軍板垣徵四郎師團進攻臨沂,負責防守臨沂的龐炳勳軍團幾乎全軍覆沒,自己的警衛營都開到前線去了,時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的李宗仁派張自忠增援臨沂,板垣徵四郎聽說中國派出張自忠增援的消息,說了一句話,一員名將,真正的對手。張自忠沒有如常規防守戰那樣,固守臨沂,而是決定以攻代守,強渡易水河,從敵人側後反擊,形成前後夾擊之勢。
  • 張自忠與龐炳勳是是啥關係?臺兒莊戰役後龐炳勳為何投降日軍
    在這次戰役中有李宗仁,張自忠,王銘章。還有重點介紹的龐炳勳。龐炳勳,字更長,早年是同盟會成員,參加過直奉大戰。龐炳勳與張自忠是什麼關係?首先,他們兩個都是西北軍出生,一開始都在馮玉祥將軍揮下。本來,兩個人關係都不錯,但1930年中原大戰。
  • 為了抗擊日寇,他放下個人恩怨,增援被困的仇人
    所以,對於李宗仁讓張自忠去增援龐炳勳,所有的人都表示反對,認為如果張自忠去了,不僅解不了龐炳勳的圍,很可能兩支部隊都會被日軍打敗,到那時,臨沂失守,一切都晚了。李宗仁心裡也沒底,可是實在是沒有別的部隊可以調動了,只能先這樣了。
  • 臨沂戰役時日本「鋼軍」被打得有多慘?張自忠電報透露詳情
    此時駐守臨沂的是國軍第三軍團,軍團長龐炳勳,雖然號稱軍團,然而第三軍團只有四十軍一個軍,下轄三十九師一個師,共5個團,兵力1萬餘人,裝備中正式步槍8000支,手槍900支。
  • 臨沂第一戰,龐炳勳的軍隊,面對的日本軍是誰,最後戰況如何?
    說起臨沂這個地方,古城琅琊,是諸葛亮和王羲之的老家,也是魏晉六朝第一家族的所在地,雖然是文化聖地,但是也沒有逃脫1938年的硝煙。龐炳勳來到臨沂之後,將其指揮所設置在南關省立鄉村師範學校,並以此為中心構筑前進陣地和主陣地,派一個旅駐守城北的諸葛城,一個旅駐守東相公莊,城內是補充團,炮兵以及直屬部隊,駐紮在城南軍部附近。
  • 鐵血上將張自忠親臨抗日前線與敵廝殺直至以身殉國
    激烈的戰鬥中,第33集團軍在日寇飛機大炮的轟炸下傷亡慘重,張自忠不顧部下勸阻親率部隊戰鬥在第一線,5月15日,張自忠所部1500人被6000餘日軍包圍在南瓜店以北的溝沿裡村。日軍連續發動九次衝鋒,張自忠所部傷亡殆盡,自己左臂也被打傷。
  • 戎馬一生,偉大的愛國將領——張自忠將軍
    戎馬一生,偉大的愛國將領——張自忠將軍。大家都知道抗日戰爭的愛國名將,張自忠將軍吧,他的事跡大家都應該知道,他一腔熱血,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為了祖國甘願犧牲自己的性命,這就是偉大的愛國將領——張自忠將軍。下面讓我帶大家來看一下張自忠將軍的事跡吧!
  • 臨沂之捷:算是「臺兒莊大捷」先決條件,一場勝利可謂牽扯眾多?
    西北軍著名悍將張自忠,在「7·7事變」發生以後,曾因為上級命令留守北京跟日軍周旋,就被北京許多學生罵作是「漢奸」。後來,老蔣為了平息民憤,曾想嚴懲張自忠。不過,李宗仁出面為他向老蔣求情,得到戴罪立功之機,並將其收入桂系。所以,張自忠一直等待洗刷屈辱的機會,他戰前對士兵們說:我現在帶著弟兄們找一條報效祖國之路,也是一條死路。
  • 蔣介石要求必須奪回張自忠將軍遺體,崗村寧次下令:停止飛機轟炸
    一時之間,聲討張自忠的聲音漫天蓋地地朝他飛來,張自忠一向寡言少語,不擅長用語言來為自己辯白,他決意用自己的行動向全國人民展示自己抗日的決心。1938年3月,日軍投入八萬兵力分兩路向徐州東北的臺兒莊進發。當日軍推進到臨沂、藤縣一代時與駐在此地的國軍部隊爆發了激烈的戰鬥。
  • 張自忠49歲壯烈殉國,犧牲前一刻留下6字遺言,叫人心疼
    當宋哲元意識到「大戰時不可免」「我不殺人,人必殺我」時,戰勢已直轉之下,二十九軍只得退往保定,再圖良策。就在二十九軍全身而退時,張自忠被留下來,與日本人交涉。7月29日,張自忠前往外交部大樓接替宋哲元,就任代理委員長。各大報紙紛紛痛斥其《自以為忠》《張邦昌之後》等,一時間,張自忠成為千夫所指的漢奸。
  • 張自忠:49歲身中16彈犧牲,日軍停戰保護遺體,蔣介石為他痛哭
    張自忠的父親張樹桂是有志之士,為人忠義、為官清正,志在報效國民,他也很重視對兒子張自忠的培養,希望有朝一日張自忠能夠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成為國之棟梁,成就功績。張自忠自六歲時便入私塾學習承教,九歲時因父親就任江蘇贛榆巡檢,張自忠隨父親一同到了江蘇贛榆,一邊繼續讀書,一邊跟在父親身邊耳濡目染父親的為人為官之道。
  • 張自忠:背漢奸罵名,曾為躲愛國學生藏進廁所,棗宜會戰以死明志
    奮勇殺敵的大刀隊 也是經此一役,29軍的將士們以大刀隊血戰日寇,殲敵五千,一戰成名。韓復渠 當時的濟南掌握在時任山東省主席的韓復渠手中,聽聞張自忠來到了濟南並且想要採訪自己,他直接說道:"他當他的漢奸,我救我的國,來見我幹啥?
  • 鐵血抗戰—張自忠
    正面戰場—張自忠 七絕(新韻) 浩浩英風悲漢土, 蕭蕭襄水恨國殤。 將軍一戰酬天下, 瀝血梅花萬古香。
  • 張自忠率29軍創造奇蹟,擊碎日軍的不敗神話,去世後被追封為上將
    張自忠的一生便如他名字中的「忠」字,一般無二,忠於民族,忠於國家,不畏強暴,最後壯烈殉國。在他年少的時期,便尤為喜歡《三國演義》中關羽的忠肝義膽。隨著辛亥革命的爆發,張自忠先是考入北洋法政學堂,沒多久,便加入革命的隊伍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