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炳勳與張自忠的恩怨情仇!臨沂保衛戰,血戰臨沂,衛我中華!
同室操戈,不共戴天!
外敵入侵,聯手抗戰!
1、龐炳勳,半路從軍!
今河北新河人。畢業於東北測繪學堂。由於從商多年,龐具有小商人的精明。41歲再度從軍入馮玉祥部。臨沂反擊作戰結束後,張自忠軍他調,龐炳勳繼續固守臨沂。臨沂保衛戰是臺兒莊大捷的重要基礎!龐部後於1939.4——1943.4駐軍山西晉城市,再後被日軍俘獲變節。1945年曲線投蔣獲允。後居住在臺北市,與孫連仲合開一家餐館度日。1963年1月12日,龐炳勳逝世於臺北,時年85歲。
2、張自忠,科班出身!
出生在山東臨清唐元村的一個官宦家庭。其父曾任江蘇贛榆就任巡檢、署理贛榆知縣,官五品。張自忠後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學堂。1937年至1940年先後參與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1940年在襄陽與日軍戰鬥中,不幸犧牲。周恩來:「其(張自忠)忠義之志,壯烈之氣,直可以為中國抗戰軍人之魂。」
3、龐張交惡,龐陣前倒戈!
1930年5月,中國近代史上規模空前的軍閥混戰,蔣馮閻中原大戰爆發,雙方投入的兵力高達130萬人。1930年5月,中原大戰爆發。龐炳勳奉馮玉祥命參戰。後倒戈向蔣,又攻擊同為馮部的張自忠。龐炳輝被蔣介石收買後,突然襲擊張自忠部,致使張自忠差點被迫擊炮炸死,所以張自忠發誓,一定要報仇。
4、龐張聯手,外御倭寇!
1937年9月18日,國民黨第29軍的防線被突破,日軍繼續南進,龐炳勳率部在滄縣以北的姚官屯一線對日軍磯谷第十師團進行阻擊。戰況空前慘烈,堅守7天7夜,殺傷大量日軍,遲滯了日軍的進攻。龐炳勳部也死傷慘重,有一個團只剩下300多名士兵,營以下軍官也傷亡很大。龐部抗戰在此時是堅決的!
1938年2月中旬,龐炳勳部奉調臨沂,參加臺兒莊會戰,阻止坂垣師團南下。臨沂系魯南重鎮,距臺兒莊90公裡,為徐州東北的屏障。龐炳勳第3軍團擔負守護臨沂,下轄一個40軍軍部和一個39師。全軍團僅5個團1萬3千餘人。
1938年3月10日,坂垣師團在飛機大炮和坦克的支援下,向臨沂猛烈撲來,龐炳勳部的陣地一片火海。3月14日凌晨,龐炳勳部與援軍張自忠部聯合發起反擊,激戰五天五夜,至3月18日將坂垣師團趕至莒縣,沿途日軍屍橫遍野。此戰打死打傷日寇6000餘人的光輝戰績。反擊作戰結束後,張自忠軍他調,龐炳勳繼續固守臨沂。
讓人感動的是,張部59軍奔赴臨沂戰場時,龐炳勳親自出城相迎,他實在沒想到張自忠會來。張部第59軍下轄有兩個師,為第38師和第180師,全軍助戰臨沂共10個團2萬2千餘人,該軍清一色捷克式裝備,戰鬥力遠大於龐部!其實只要張自忠路上走慢一點,龐部就會全軍覆沒,但是張自忠心繫大局,一晝夜急行軍180裡,救下了龐炳勳,如果沒有張自忠,龐炳勳的部隊絕無生機。於是第一次臨沂保衛戰勝利!
軍事概況,1938年2月,進攻臨沂的是日本坂垣第五師團(一說攻臨為半個師團)主力坂本支隊及偽軍劉桂堂部約兩萬人,後略有增兵。臨沂戰役(1938.2——1938.4),龐部第3軍團(1.3萬人)僅戰剩800餘人!而張部59軍(2.2萬人)中的38師僅剩3000餘人,被迫縮編為1個旅,第180師因尚有6000餘人!進攻臨沂的日軍是第五師團又名廣島師團(廣島為後原子彈投擲爆炸地),第19任師團長為板垣徵四郎中將,因此該師團也稱作「板垣師團」。曾創下在中國戰場和70餘個師先後對陣的紀錄,有「鋼軍」之稱。第一次臨沂保衛戰中國勝利,確屬不易!
嘆曰:
民國亂世軍閥多,天昏地暗人蹉跎,
聯手抗倭御國土,龐張豪氣衝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