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藥網 市場分析】目前,第三批集採已經「箭在弦上」。據業內梳理,兒童藥企中,有資格參與第三批帶量採購的品種包括濟川藥業的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濃液體,白雲山的美金剛口服常釋劑型、環丙沙星口服常釋劑型、枸櫞酸西地那非片,哈藥集團的布洛芬顆粒劑和二甲雙胍口服常釋劑型,康芝藥業的布洛芬顆粒劑。那麼,對於兒童藥企而言,集採政策是利好還是利空呢?
實際上,自2018年年底推行的「4+7」帶量採購試點工作以來,已經有一批兒童藥企就帶量採購對公司藥品的影響問題給予了相應的回答。例如,江中藥業今年4月份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主要產品為非處方藥和中成藥,整體受帶量採購的直接影響不大。
華潤三九2019年1月在互動平臺上表示,目前備受關注的「4+7」帶量採購政策主要針對「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公司處方藥中仿製藥業務佔比較小,目前「4+7」帶量採購政策的影響暫未體現。
2018年9月,華東醫藥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主要產品目前未被納入投資者提及的首批帶量採購試點清單,所以帶量採購暫時對公司生產經營和業績不會帶來重大影響。同日,山大華特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帶量採購目前對公司品種的影響不大。
不過隨著帶量採購常態化,一些藥企顯然也受到了明顯的影響。例如,亞寶藥業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23.63億元,同比上下降24.0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9.99億元,同比下降46.83%。針對淨利潤下降的原因,公司表示主要系前期收購上海清松製藥有限公司商譽減值所致。
資料顯示,上海清松製藥主要生產恩替卡韋(
原料藥)、鹽酸左西替利嗪(原料藥)以及鹽酸左西替利嗪片(製劑),其中營收及毛利主要來自於由治療B肝的恩替卡韋(原料藥及相關
中間體)。2018年年底,恩替卡韋製劑在「4+7」城市藥品集中帶量採購中的中標價下降約90%,隨後在2019年9月新一輪的帶量採購中,其中標價格在原有基礎上再次下降約70%。
受此影響,上海清松製藥公司的業績大幅下降,無法完成有關淨利潤的承諾。除了亞寶藥業以外,也有中標集採的兒童藥企業面臨巨大的壓力。近日,據云南醫保局通報,廣州白雲山天心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二代
頭孢菌素類抗生素頭孢呋辛酯片,因未按醫藥採購訂單供貨,現被要求給出理由。若理由不合理,情況將納入醫保信用監管記錄、上報國家聯採辦、中標藥品也會替換。
業內人士指出,藥企在參與投標時應考慮自身的能力,加強自身的風險控制。中標藥品一旦斷貨,或被拉入「黑名單」,失去大全部的市場。與此同時,帶量採購之下對於藥企的成本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總的來看,帶量採購之下,對於兒童藥企而言,相關的藥品價格或將降低。藥企既有一定的機遇,也面臨很大的挑戰,包括成本控制、產能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