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集採「水比藥貴」拜耳、默沙東、諾華等外資巨頭轉身離開

2020-12-12 財健道

外資藥企為何轉身離開集採市場,「他們可能是盯著非中標的那30%份額」。同時國內底價拼殺上演的1分藥價、「水比藥貴」,亦引發質量之憂,用化工業生產水平衡量藥品生產當真公允嗎?

文 |海若鏡

編輯 | 楊中旭

8月20日,第三批國家藥品集採在上海開標,200餘家企業參與角逐,55個品種、82個品規的擬中選結果已在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上公示。

與前幾番集採相似,在昨日的集採現場,多個品種又現「驚天降價」。其中,糖尿病一線用藥二甲雙胍片、降壓藥卡託普利皆報出1.5分/片的底價;抗血栓藥物替格瑞洛報價1.46元/片,降幅82.7%;更有3天前剛獲批上市的齊魯製藥西地那非,力壓輝瑞偉哥、白雲山金戈,以2.08元/片的地板價獨家中標。

除了西地那非,齊魯製藥還有卡培他濱、奧氮平口崩片等品種中標,和石藥歐意各自囊括8個品種,揚子江、豪森藥業中選品種數緊隨其後。正大天晴拿下注射用阿扎胞苷、替格瑞洛等重要品種,華海藥業申報的3個品種亦全數中標。

然而,就在國內藥企竭力拼價、毫釐必爭之際,此番,外資藥企卻普遍選擇保守策略,多個原研品種因出價高於限價而提前出局。外資藥企為何轉身離開集採市場,「他們可能是盯著非中標的那30%份額」,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一位分析人士指出。

同時,國內底價拼殺上演的1分藥價、「水比藥貴」,亦引發質量之憂,用化工業生產水平衡量藥品生產當真公允嗎?

01

僅3家外企中選 轉身進入非醫保市場?

在已公示的擬中選企業名單中,只有衛材、輝瑞、優時比3家外資藥企入圍,其中衛材的甲鈷胺片較最高申報價降低76.54%,輝瑞原研藥利奈唑胺降價90%,皆以第一順位中標。除此之外,儘管第三批集採涉及到默沙東、諾華、阿斯利康、禮來等多家外企的26個原研藥品種,但不少企業選擇高出最高限價數倍的、甚至數十倍報價,相當於主動放棄。

作為國內年銷售額超過30億的品種,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液因單品種採購額高而備受關注。據wind醫藥數據,莫西沙星注射劑原有的競爭格局中,原研藥拜復樂在樣本醫院裡的佔比達96%。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天津紅日藥業和愛科製藥作為該品種的「光腳」企業,以32.8元、32.57元的價格中選,而拜耳則報出219.16元的最高限價,落標出局。

「我今天看到也覺得納悶,按說在國外,原研藥專利到期後,出現『專利懸崖』很正常。中國通過一致性評價,降低過期專利藥的價格是早晚的事,國際總部也有預期。」一位在合資藥企工作多年的職業經理人講道,對於原研藥企而言,生產、包裝、配送等成本,可能真的做不到國內這麼低的價格。「反正玩兒不過,乾脆我自己『死』得漂亮一點。」

該分析得到了一位地方醫保局人士的認同,在他看來,外企的人力成本就會比內資藥企高。另外,外企原研藥在市場上已經建立品牌優勢,即便不中標也可以選擇院外市場、自費市場。「如果讓外企降價60%,那它的銷量要增長150%,營收才能打平。」

拜耳在第二批集採中,以低於最高限價78%的價格競標,斬獲阿卡波糖、莫西沙星片,令同臺競爭的國內仿製藥企措手不及。其中,阿卡波糖作為糖尿病第一大品種,在集採報出0.1807元/片的底價後,拜耳該品種第二季度銷售額由去年同期的1.55億歐元,下降至4000萬歐元,同比下降74.2%。

儘管從今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拜耳的阿卡波糖未能實現「以價換量」,但前述地方醫保局人士表示,不同品種的特點、市場結構差異很大,一個品種銷售額降低不意味著另一品種無法以價換量。另外,他認為此次集採中,外企並沒有格外「消極」,而是與前幾次策略基本相似:想競爭,但價格競爭不過。

(數據來源: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

在未中標的情況下,外企原研藥仍可以較高的價格佔據剩下30%市場,根據最新的醫保支付標準與採購價協同要求,非中選藥品2018年底價格為中選價格2倍以上的,2019年按原價格下調不低於30%為支付標準,並在2020年或2021年調整到以中選藥品價格為支付標準。這意味著,未中標高價原研藥的醫保支付,尚有一定的緩衝時間。第三批國採前夕,國家醫保局價採司負責人在接受《財經》專訪時表示,在集採擠出虛高水分後,將以醫保支付標準調控藥價(詳見「萬字專訪!國家醫保局價採司負責人詳解集採的14個問題」)。

「他們可能是盯著非中標的30%的份額。」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一位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外資藥企已紛紛發力院外藥店等廣闊市場,如果在集採中降價入圍,會造成醫院、藥店兩終端價格差異過大,不利於其維護零售價格。維護院外市場價格體系,亦是其棄標的一個考量。

02

再現靈魂報價 製藥對標化工?

在外企轉身離開之際,國內藥企卻全力衝進這數百億醫保市場,盡全力通過一致性評價的新藥企,指望著手裡的品種能夠中選,竭力避免「不中標就死掉」的結局。

作為第三次集採中採購量最大的藥品,二甲雙胍緩釋控釋劑型、二甲雙胍口服常釋劑型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企數量分別達18、29家。為爭奪「八強」之席,重慶科瑞開出1.29元/盒(84片)的價格,折合1.5分/片,被調侃為「比水還便宜的藥」。緊隨其後的京豐製藥、上海信誼也絲毫不含怠慢,報以2.9分、3分的價格。

此次,降壓藥卡託普利,亦由重慶科瑞報出1.5分的底價;治療感冒、偏頭痛的OTC藥物布洛芬顆粒,在集採中也報出1元/盒的底價,折合每袋只需1毛3……

從藥品的研發生產周期來看,當前仿製藥獲批上市必須通過一致性評價,成本高達數百萬。此次集採中,多家藥企品種近2月剛剛過評,尚無銷售額,這部分費用如何賺回,考驗著企業的經營能力。

再者,集採中標價是配送入院的價格,在藥價高企時藥品的包裝、配送、存儲等成本佔比不高,但在1折、2折底價之下,這些也是藥品成本中不可忽視的部分。

「2018年『4+7』帶量採購招標價格公布後,曾有券商分析師戲言,醫藥企業的研究邏輯需要對標化工。但對在GMP規範管理之下的藥企而言,單純用化工業的成本水平來衡量藥品生產,顯然有失公允。」一位生物醫藥行業投資人表示。

在他看來,對於化學藥企業而言,雖然藥品生產的基本原理與化工無異,生產流程卻必須在GMP管理規範的指導下進行。除了生產場地、設備和環境等硬體方面的高標準之外,還需遵從嚴格的過程管理和質量控制,這些都需要付出額外成本。

今年3月25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公告稱,在藥品境外生產現場檢查中,發現原研藥企新基公司的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部分關鍵生產設施不符合中國藥品生產質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暫停進口、銷售和使用該司該產品。當晚,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宣布取消新基公司中選資格,並由石藥歐意、恆瑞醫藥補位。

此番藥品大競價後,對於國家藥監局而言,中選品種的藥品質量監督亦格外重要。藥企藉助集採的東風,令產品可以在醫院開戶、獲得市場是當下所需,但企業歸根結底需要盈利。此前,面對集採應是「最低價中標」,還是設置「中位價」中標,國家醫保局曾回應:在質量一致前提下,採用「最低價中標」符合國際慣例和招標原則。

未來市場價格該如何適度競爭,令藥企在保證藥品質量的基礎上獲得合理利潤,走出「中標沒利潤、不中標沒市場」的窘境,考驗著政策制定者的智慧以及醫改多部門的博弈。

(作者系《財經》研究員)

相關焦點

  • 第三批國採報價流出 仿製藥企競標兇猛 拜耳、AZ等多個品種出局
    文 | Linan8月20日,備受業界關注的第三批全國集採在上海開標。據現場媒體了解到,此輪集採共約200家企業參與投標,包括50多家上市公司。從當前流傳出的報價來看,仿製藥企競標兇猛,原研藥企報價相對保守,在多個品種上失標。本輪集採涉及56個品種,86個品規,二甲雙胍、阿莫西林、奧美拉唑等常見藥在列。
  • 一批外資藥企,公開「退出」國家藥品集採
    在國家集採第三季的開標會上,耐人尋味的是:一邊是國內藥企的「刺刀見紅」,另一邊是一批外資藥企報價高於限價,公開「示威」!8月20日,採購規模達數百億元的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在上海開標,並產生擬中選結果。
  • 藥品集採將對醫藥行業將帶來怎樣的...
    8月20日,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正式開標。據國家醫保局的數據,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共納入56個品種、86個品規,品種數量接近前兩批的總和,涉及糖尿病、高血壓、抗腫瘤等治療領域。但第三批集採55個品種藥品擬中標,擬中標產品平均降價53%,最高降幅高達95%,如此大的降幅是否會對醫藥公司帶來格局的改變?從投資決策來看,我們又該如何理解?
  • 第三批國家集採結果出來了!國產偉哥出現跳樓價:從81元殺到2元/片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作者:朱萍另據:澎湃新聞、中國基金報8月20日,全國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在上海產生擬中選結果。根據這56個採購品種首年約定採購量及最高有效申報價,第三批集採涉及的最高約定採購金額約為226.4億元。上述56個品種治療領域主要覆蓋了抗生素、心血管、關節炎、生殖系統、抗癌藥、糖尿病、精神病、消化系統等,其中抗生素涉及的品種最多,達到7種,包括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劑、頭孢地尼口服常釋劑型、頭孢克洛口服常釋劑型、利奈唑胺口服常釋劑型等。
  • 第三批國採開標 報價結果實時更新…
    (科創板日報)【第三批國家藥品集採華海藥業三個品種全中標】在此輪集採中,華海藥業纈沙坦片、奧氮平口崩片及鹽酸舍曲林片三個集採品種全部中標。(科創板日報)【第三批國家藥品集採外企一大批品種出局】在此輪集採中,很多外企的集採品種都因為出價過高(高於限價)而提前出局,包括阿斯利康的阿那曲唑、禮來的奧氮平口崩片、默沙東的地氯雷他定、西安楊森的多潘立酮、羅氏的卡培他濱、諾華的來曲唑、GSK的拉米夫定、輝瑞的舍曲林、西安楊森的普蘆卡必利等。
  • 第四批藥品國家集採啟動 化藥仍唱主角
    第四批藥品國家集採啟動。《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從多個業內人士處拿到的《關於報送第四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品種範圍相關採購數據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顯示,第四批集採將於12月12日正式啟動報量。業內人士稱,隨著藥品集採不斷深入,臨床大品種降價不可避免,集採常態下市場競爭勢必加劇。納入多個大品種注射劑根據《通知》,第四批集採涉及44個產品、90個品規,將於12月12日正式啟動報量,12月30日17:00前,各省完成相關藥品預採購量審核工作,報送至聯合採購辦公室。
  • 第三批國家集採開標:二甲雙胍以分計價 國產偉哥「跳樓價」從81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第三批國家集採開標:二甲雙胍以分計價 國產偉哥「跳樓價「從81殺到2元/片8月20日,全國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開標。本次採購共納入56個品種,品種數量接近前兩批之和。56 個品種治療領域主要覆蓋了抗生素、心血管、關節炎、生殖系統、抗癌藥、糖尿病、精神病、消化系統等,其中抗生素涉及的品種最多,達到7 種,包括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劑、頭孢地尼口服常釋劑型、頭孢克洛口服常釋劑型、利奈唑胺口服常釋劑型等。第三批集採最終企業中標結果尚未官宣。
  • 價格低至1.5分,最高降幅達95%,194家藥企角逐的第三批國採還有哪些...
    8月20日,藥企們又迎來了「大考」——第三批國家藥品帶量採購開標。 雖然與第一次藥品集採剛落地時,市場普遍表現的焦慮不同,已經經歷了「4+7」、「4+7擴面」、「第二批藥品國採」三次全國性集採的藥企們,顯然已經對「考卷題型」有了心理準備。
  • 直擊第三批帶量採購現場:大型殺價現場,是坑也要跳,先中標再說!
    從公布的文件看,第三批集採順延了第二批集採的基本構架和規則,並在局部進行了微調。根據文件,各品類藥品相關企業通過報價入圍進行初步篩選,最多可8家入圍,並滿足不超過最低報價的1.8倍、降幅超過50%、或者單位可比價不超過0.1元三個條件之一便可擬中選。根據米內網數據,這56個品種2019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合計銷售額超過540億元。
  • 第三批國採中標結果流出(附擬中選名單)
    摘要:第三批集採一共涉及56個品種。最讓業界驚嘆的是西地那非的報價,25mg報出1.748元。糖尿病用藥二甲雙胍降價超90%,重慶科瑞製藥的二甲雙胍報價1.29元/84片,有人士調侃:可以按筐買了。正式開標,哪些藥企中選?今日,牽動業界的第三全國集中採購正式開標。
  • 第四批國採,涉及這些藥企:AZ、齊魯、正大天晴……
    來源:藥聞社本文來源於賽柏藍;如果喜歡,歡迎在文末處點個「再看」,感謝您的支持!1哪些外資藥企入場?昨日(12月10日),第四批國採品種傳出,在業內引起了廣泛討論。。從外企來看,勃林格殷格翰為第四批集採涉及品種最多的外資企業,共有5個產品位列名單之中,分別是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恩格列淨片、鹽酸普拉克索緩釋片、鹽酸普拉克索片、替米沙坦片。除勃林格殷格翰外,諾華也有至少5個產品進入,分別是奧洛他定滴眼液、那格列奈片、鹽酸特比萘芬片、纈沙坦氨氯地平片(Ⅰ)、纈沙坦氫氯噻嗪片。
  • 輝瑞普強「棄集採」後業績首降,國產替代令跨國藥企進退兩難
    普強的業績增長在當時引發藥品集採「中標死、出局生」的行業討論,並直接導致了今年8月,第三批藥品集採上海開標時,輝瑞、默沙東、諾華、阿斯利康、禮來等多家跨國藥企的26個原研藥品種並未選擇降價,主動放棄集採市場。
  • 第三批國家藥品集採,齊魯製藥西地那非中標
    (觀察者網 文/一鳴 編輯/莊怡)8月20日,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在上海正式開標。其中枸櫞酸西地那非有輝瑞、廣州白雲山、齊魯製藥、亞邦愛普森四家企業競標,最終齊魯製藥成唯一中標企業。在此輪集採中,很多外企的集採品種都因為出價過高而提前出局,包括阿斯利康的阿那曲唑、禮來的奧氮平口崩片、默沙東的地氯雷他定、西安楊森的多潘立酮、羅氏的卡培他濱、諾華的來曲唑、GSK的拉米夫定、輝瑞的舍曲林、西安楊森的普蘆卡必利等。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第三批國家藥品集採競標:一大波「地板價」襲來 多個產品最低一分錢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徐紅),20日,第三批國家藥品帶量採購在上海順利完成投開標。 此輪集採共涉及56個品種,參與企業189家,最終產生55個擬中標品種(拉米夫定流標)。據央視新聞報導,擬中選產品平均降價53%,最高降幅達到95%。
  • 第三批國家藥品集採競爭激烈 有企業報出二甲雙胍每片1.5分錢
    8月20日,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正式在上海開標。此次採購品種進一步擴大,涉及的品種達到56個。而採購金額最大的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劑,其原研藥企拜耳出局。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本次集採僅二甲雙胍口服常釋劑型兩個規格的首年約定採購量計算基數就接近46億片,是56個集採品種中數量最大的。此外,二甲雙胍口服常釋劑型(0.25g,0.5g)過評企業數有29家,二甲雙胍緩釋控釋劑型(0.5g)過評企業數有17家。
  • 2020年創新藥獲批最大贏家:諾華(NVS.US)
    2020年,有20家企業收穫2項以上的創新藥批准。諾華是最大贏家,共收穫了9項批准。其次是羅氏、賽諾菲,均有6項新藥批准;武田、BMS、默沙東各有4項新藥批准;拜耳、吉利德、禮來和Blueprint Medicines等各有3項新藥批准。2020年獲批創新藥數量最多的企業
  • 一批原研藥品種報出高價,退出第三批集採
    【製藥網 行業動態】8月20日集中採購報價現場,一批藥企品種在以低價競爭的同時,也有一批外資企業原研藥品種因報出高價,提前出局。其中部分外資企業的品種的報價增幅甚至超過100%。GSK此次參與集採的報價基本未降價,與其他仿製藥價差巨大,如石家莊迪康龍澤報價為11.94元/盒,復星醫藥擁有葛蘭素史克該品種的中國區市場權益。業內人士表示,GSK的報價幾乎等同於棄標。
  • 第三批藥品集採現場:近200家藥企肉搏,有品種報價1分錢,有品種降價...
    儘管酷暑難耐,華南一家製藥廠負責招投標的人員李均(化名)還是在早上7點就趕到上海龍柏飯店,第三批全國藥品集中採購競價將在此開標。全國藥品集中採購申報信息公開大會現場外景。第三批國家集採最終有55個品種採購成功,藥品品種數量接近前兩批之和,備受業界矚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本次採購共有189家企業參加,產生擬中選企業125家,擬中選產品191個,擬中選產品平均降價53%,最高降幅達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