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推送介紹的是我校教育信息技術學院胡小勇教授《教育傳播學》這門課程的在線教學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中國大學MOOC在線平臺和騰訊課堂極速版直播工具,實現基於SPOC的混合翻轉教學設計。
授課教師
胡小勇,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副院長、華南師範大學校級名師、教育部高校教育技術專業教指分委秘書長。研究領域:信息化教學創新、智慧教學理論與應用。曾主持多項國家社科基金,榮獲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009、2014)和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018)。
課程簡介
課程名稱:教育傳播學
課程性質:教育技術專業必修
課程學時:32學時
選課人數:70人
學情分析:
1. 課程性質與目標:專業必修課。這門課是融入作品研討的理論課,注重知識傳授、思維啟發與作品分析應用,注重自主和合作學習能力培養。
2. 選課學生:教育技術專業2019級1班師範生(大一學生,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學生),有一定基礎的信息化自學能力。
3. 網絡條件:部分同學的網絡學習條件不能充分保證,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學生條件難保證。
在線教學資源情況:在中國大學MOOC自建《教育傳播學》課程資源
選用的在線教學平臺及其特點與優勢
在線課程平臺——中國大學MOOC
1. 運行穩定、人數不限、自建課程資源齊全、課程中的各種在線教學活動有成功實施基礎。
2. 學習過程有記錄,且能滿足不同地區同學彈性化異步在線學習需要的特點。
3. 可以基於已有課程,開設專屬SPOC。
直播互動平臺——騰訊課堂極速版
1. 能夠開展大規模直播教學或網絡會議,便於課件播放、屏幕分享、資源共享。
2. 直播教學視頻具有記錄和回放功能,能夠滿足網絡條件不穩定學生的回看需求。
3. 教學組織方便,學生可QQ或微信一鍵登錄。平臺不足:學生的屏幕分享功能有限。對此,會在上課前會提前收集學生作品,以確保分享節奏。
開展在線教學前的準備工作
1
開設《教育傳播學》SPOC:基於中國大學MOOC平臺的《教育傳播學》課程資源開設,專門供本校《教育傳播學》課程修讀學生使用的小型限制性課程。
2
導入學生帳號,發布選課宣傳,學生認證選課。
3
與學生建立聯絡QQ群,提前安裝測試騰訊課堂極速版。
4
安排助教(研究生)協助課前技術答疑,授課方式答疑。
5
做好預案:一方面通過課程QQ群提前發放第一課的課件、建立師生互動直通車;另一方面預先了解其他直播平臺功能,做好預案準備。
針對當前形勢的基本教學思路
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特點,整體教學按照分層次遞進,開展混合式在線教學,具體如下:
1. 自主學習打基礎
組織學生根據SPOC課程設置進行有彈性節奏的在線異步自主學習(在規定時間段自學相應模塊內容)。
2. 異步研討增認識
通過MOOC平臺開展:自學測試+問題研討+網絡答疑+作品互評+個別輔導。
3. 直播互動強水平
通過直播平臺進行重難點內容的補充精講、集中答疑、互動研討,作業點評。
同時,結合教育技術專業特色和《教育傳播學》課程特點,將教育傳播與疫情期間的信息傳播案例相融合,更新教學內容,融入課程思政教育。
主要教學環節
本門課程所採用的在線教學模式是基於SPOC的混合翻轉教學,具體如下:
1. 教學環節: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動態調整
2. 助學方式:
問題導學
以高質量的教學問題為主線來設計和引導課程學習
微課自學
以微課為核心載體,讓學生開展基於資源的異步自主學習
小組互學
組織學生遠程協同完成任務或直播研討,儘量讓學生全員參與
BYOD輔學
允許學生合理使用終端(桌上型電腦、筆記本或手機)、結合實際網絡條件開展學習
評價促學
及時以線上線下評價和反饋的方式激勵學習者,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任務促學
以學習任務單等資料促進學生學習
開展線上教學的經驗、建議
《教育傳播學》課程已經成功在校內礪儒雲課堂開展過四輪混合式教學(2016-2019),在中國大學MOOC開展過一輪大規模的在線教學(2019)。在幾輪的教學過程中積累了一些經驗:
1
明確疫情期間的教學認識
1. 在線教學有同步、異步、混合式等方式,不是所有的教學環節都需要採用同步直播的形式。
2. 直播教學的全過程,並不都需要由老師來純講授。
3. 建議採用同步異步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學:通過自主學習打好基礎、師生互動深化認識、任務作業鞏固水平。同時,也方便和疫情後的面授教學進行銜接。
4. 要提前了解和考慮師生的網絡條件;沒有最好的平臺工具,根據教學要求和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工具即可。
5. 要用好、用足各種已經建好的優質在線課程資源。
6.問題引導、任務驅動,要相信大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
2
區分對待,快速開展在線教學
1.已有本校「礪儒雲課堂」在線課程的:組織學生用好自建課程開展在線教學與彈性輔導,並按照課表定期間隔安排實時互動答疑。
2.教育部推薦各大MOOC平臺已有同名課程的:組織學生MOOC選課或選擇開設異步SPOC。本校任課教師參與MOOC教學,並按課表定期間隔安排實時互動答疑。
3.沒有現成在線課程資源的:用好直播平臺或網絡工具開展在線教學。建議儘量選用登錄方式簡單、視頻穩定、錄播回放、資料共享的平臺。對於師生信息素養不高的,儘量選用簡單易用的工具平臺,對於師生信息素養高或特殊的專業教學,可選用功能多樣的工具平臺。
4. 控制直播教學時長,提前做好第一次直播課的突發情況預案。
5.提前做好前後幾次關聯課程的教學設計;疫情不會永遠持續下去,提前做好將在線學習(疫情中)與面授學習(疫情後)相銜接的考慮。
來源說明:本文轉載於微信公眾號「華師教師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