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疫情之後,線上教學模式如何延續

2021-01-19 永慶談教育

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國內有不少中小學在進行實驗,在理論與實踐方面都有很多探索。但是在推動這一教學改革實驗過程中,遇到了兩個難以逾越的障礙:一是家庭網絡覆蓋不全,二是教師信息素養缺失。


一、疫情竟然帶來教學重大改革


2020年春,突如其來的新肺疫情,學生長時間居家生活和學習,線上教學成為唯一路徑。兩個難以逾越的障礙,竟然得到了有效解決。一夜之間家庭網絡不再是問題;以一線授課為主體的教師也在極短地時間內學會了小視頻製作,有的教師還開通了個人主播。

有人發表觀點:疫情期間,我國教育系統進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教育改革,即線上教學。這場教學實驗極大地推動了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式發展。

翻轉課堂的教學改革,原本離很多教師很遙遠的事情,現在只剩下一層窗戶紙,點破卻可。


二、翻轉課堂緣何而起


2004年夏天,住在美國頓的可汗得知遠在紐奧良就讀七年級的表妹遇到數學難題。可汗隨後用畫圖及語音軟體為表妹遠程輔導,並錄下一段段10分鐘以內的以知識點為單元的視頻片段,這些視頻解決了表妹的困難。他將這些視頻傳到了網上,幫助了一大幫孩子解決了學習難題。不久,可汗成立了可汗學院(Khan Academy),建立網站,上傳了數千個輔導微視頻,並向全世界免費開放,取得了轟動性的效果。

「據報導,目前,美國有兩萬所學校,上數學課時教師讓學生直接觀看可汗學院的視頻,看後,老師答疑。該網站已經深刻影響了『體制內』學校的教學模式。」

知識點的專題視頻對於學生自主學習是很有幫助的。筆者回憶八十年代的初中生活,當時物理教師把我們帶到一間教室,把窗簾遮嚴,神秘至極,而後觀看八一電影製片場拍攝的物理科普宣傳片,印象極深,一個知識點拍一個宣傳片,供學生觀看。

現在,技術遠遠於先進於那個時代,更不需要電影廠做這個事情,教師自己就可以做,即便教師做不上來,網上資源都可搜到。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創新性的教學模式,國內很多學校在進行實踐研究。


三、什麼翻轉課堂


傳統教學:教師在課堂內進行知識傳授,學生課後進行知識內化。學生真正需要解決學習中的重點難點時教師往往並不在現場。

翻轉課堂:將傳統教學中傳授與內化兩個階段翻個跟頭。知識傳授環節挪到課外,學生通過課堂外的自學、觀看視頻、做練習;知識內化環節挪到課堂中,進行習題檢測、師生交流,解決重點和難點問題。

四、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關於學習一詞,孔子講得最透:「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是兩件事,要完成兩個過程才稱得上學習。其中「學」是接收知識的過程,而「習」是將接收到的知識進行轉化與應用的過程。

美國國家訓練實驗實驗室,經過研究,給出學習金字塔結構,提出學習內容平均留存率與兩種學習方式有關:一是被動學習,二是主動學習。被動學習,如聽講、閱讀、視聽、演示等。主動學習包括討論、實踐、教授給他人等。在被動學習的學習內容留存率中,聽講為5%,最高的演示可達到30%。在主動學習中,討論的學習內容留存率為50%,而「教授他人」的內容留存率可達到90%。

傳統的課堂,大部分時間是教師的講授,而課堂中討論、實踐、教授給他人的時間往往不足。按學習金字塔這個結構,原來學生進行的教學活動,其學習內容留存率是比較低的。

可罕學院提出的翻轉課堂,就是將自學前置,將學習的內容以專題小視頻的方式給學生,學生自主學習,進行自測;而課堂上教師進行檢驗,引導學習交流、研討、講授給其他同學聽。


五、翻轉課堂意外鋪開

新型肺炎疫情期間,由教育機構和教師個人製作了大量的學習視頻,這些學習視頻多是以知識點的方式呈現的。這真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寶庫。當然,也存在一些資源質量不高的問題。在推送給學生時,有的教師進行了遴選,針對性地推送;有的教師一股腦地全拋給了學生。

推送了資源就是翻轉課堂了嗎?當然不是。推送資源只是解決了翻轉課堂的條件問題。翻轉課堂的結構本質上是先學後教、現場訓練的結構。前半程的主要任務是學生自主學習,其結構大體這樣:推送資源——提出目標——學生觀看——進行自測。後半程的主要任務是訓練,其結構大體這樣:課堂檢驗——交流研討——教師答疑——提升訓練——學生互教。

在疫情期間,很多教師無意識地大量地實踐了翻轉課堂實踐。雖然流程簡化很多,但是核心環節是有的:推送資源——學生觀看——進行檢測——交流研討。因為全在線上,所以有些環節不方便操作。

如今,絕大多數年級複課了,應對疫情而產生的線上教學模式會讓教師和學生們記憶猶新。如何去粗取精,優化並且遷移到正常情況的教學工作中呢?

六、如何實施翻轉課堂

很多專家都討論過這個問題,也召開了很多推進會,但是往往是現場激情澎湃,回到現實波瀾不驚,時間一長在腦袋裡只留下一個概念而已。

現在舊事重提,情境不可同日而語了。要網絡有網絡,要信息技術有信息技術。現在教師自製一個專題小視頻絕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何況疫情期間還留存下很多專題小視頻。

如何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呢?每一個學科教師都會給出自己的說法。考慮到剛剛複課,教師、家長和學生對在線學習可能還有很多詬病,先不急於上馬,待各方情緒穩定,逐步推進。

於此,暫且提出一些建議:

(一)翻轉課堂的本質是調動學生主體性,其理論基礎是「學習金字塔」理論,高質量的學習不是教師講出來的,而是學生「習」來的。

(二)有些教學內容或是課型可能不適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不要強求。

(三)教師的教學工作要樹立長遠意識,視頻製作或是視頻收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長期堅持積累而成,教師要建立自己的視頻資源庫。

(四)翻轉課堂是線下與線上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線上學習的質量有時會難保證,所以線上任務難度要考慮學生的可接受程度,強化規範和管理。

總之,疫情期間,中國大地開展的這場聲勢浩大的線上教學實驗,投入巨大,影響空前。我們怎能因疫情消退,就讓這場線上教學實驗也隨之退出歷史舞臺呢?

恩格斯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我們理應如此。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翻轉課堂教育教學方法
    但是在傳統的課堂上,我們看到老師把大部分時間花在講課上。這種方法如何適用於所有的學習者?公共教育體系渴望循規蹈矩,表現出的只是在下一代人討論過的惰性思想。由於這個原因,在社會上,把一些新牌放在桌子上是很重的。一些美國教師認為,「翻轉學習」是一種教學模式,允許學生在課堂上應用更多的信息,進行協作學習。這可能會引發關於「什麼有效」問題的幾個因素的有趣討論。
  • 【GET2020】山東昌樂一中張福濤:要讓翻轉課堂成為常態課堂
    11月23日,在芥末堆主辦的「或躍在淵:教育的信心與發展」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智慧校園分論壇上,山東省昌樂一中常務副校長張福濤以《後疫情時代翻轉課堂的融合發展》為題進行分享。張福濤回顧了昌樂一中翻轉課堂的實施進程,從理念認可入手,到如何落地和改進,同時也分析了翻轉課堂下一步應該如何改進。面對疫情、新高考改革等等新的變化,翻轉課堂如何融合各方力量,成為常態課堂。
  • 南昌大學這個學院探索「MOOC+SPOC」線上教學模式
    南昌大學這個學院探索「MOOC+SPOC」線上教學模式 2020-03-24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化危為機,空中課堂書聲琅琅——記廣大教師積極探索線上教學新模式
    用好疫情活教材,探索特殊時期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制定兼顧不同時區留學生的上課方案……疫情雖然阻擋了開學的腳步,卻阻擋不了老師們對教學的全情投入。他將給水廠三維可視教學軟體應用於教學,結合不同國家的給水廠現狀講授給水處理工藝,彌補無法現場實習的困難。探索特殊時期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以線上教學為契機,不少教師對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進行了積極探索。
  • 關於翻轉課堂對新建本科院校教學的挑戰論文範文參考資料
    這兩份文件,為高校課堂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時也為新建本科院校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理論依據。一、新建本科院校課堂教學面臨的現實問題(一)「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存在弊端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是老師站在講臺上講,學生坐在講臺下聽,老師是課堂教學的「主角」,學生扮演者「配角」。
  • 疫情之下「線上教學」大勢所趨,談談教師在特殊課堂上的彈性操作
    線上課堂不同於傳統課堂,特殊時期特殊手段。因此,教師應該積極發揮能動作用,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彈性操作。「線上教學」,有利有弊。不可否認,在當前形勢下「線上教學」對於疫情稍重的省市是勢在必行的手段。「線上教學」的模式一直存在,只不過相對於傳統課堂,其所佔比重較低,不成規模。
  • 教育大咖討論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新模式
    課堂教學要注重思維的培養,課堂教學的本質就是發展思維。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祝智庭在《技術賦能教育變革: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新樣態》主旨報告中談到,大規模疫情暴露教育系統的脆弱,線上線下融合(OMO)是未來教育常態,他闡釋了OMO模式的教育內涵及新認知,並分享目前國內OMO的應用形態,他強調在OMO教學創新設計與實踐模式中,一定以學習者為中心。
  • 高中生物翻轉課堂案例精選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翻轉課堂式教學設計楊麗娟;高揚5.基於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實踐——以「酶的特性」為例牛明武;鍾小強6.翻轉課堂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以「酶的特性」...肖安慶7.基於微視頻資源的翻轉課堂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開發與應用...唐謹丁;丁浪漫
  • 廣東高校老師雲上課:變身主播翻轉課堂,還有老教授手寫PPT!
    華農蔣愛民教授進行翻轉課堂線上教學 翻轉課堂:靈活打卡,線上線下相結合 華農蔣愛民教授採用的就是線上線下「混合+翻轉」教學模式。 「『翻』即先學習,『轉』即後講課討論;可以先利用宅家時間先集中『翻』,疫情解除後再利用實體課堂集中『轉』。」
  • 疫情催生線上教學新需求,信息化課堂需紙筆回歸
    8月14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特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新學期仍將堅持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教育供給探索,9月開始,中小學各年級課程將在空中課堂同步上線,為實現線上線下課程隨時切換,無縫銜接,學生停課不停學提供保障。2020年的疫情,推動了教育信息化的進程。
  • ​@吉大教師,線上教學系列培訓(二)
    02教師端問題 Q 教師缺乏線上教學經驗。 A 解決措施:(1)加強培訓,及時研討,不斷轉變教師理念,根據課程情況及時調整授課模式和方法,提高效果。(2)樹立典型,示範經驗,逐步帶動;(3)建立學校、學院兩級線上教學保障組,解決教師遇見的平臺技術問題。 Q 難以掌握學生實時聽課狀態。
  • 線上教師工作坊之七:線上金課與混合金課的設計與申報
    高教國培推出「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師工作坊以來,從網絡教學設計、技術、理念等多個方面已連續開展了七期,累計參加培訓教師數萬人,覆蓋了全國數百所高校教師。在幫助廣大教師克服了網絡直播「技術恐慌症」之後,2020年一流課程申報工作悄然而至,面對一流課程、雙萬計劃,各高校都在準備,您準備好了嗎?
  • 太原:線上到線下 讓課堂教學異彩紛呈
    6月14日,記者從山西大學商務學院了解到,隨著非畢業年級學生回歸校園,該院教學也從線上轉移到了線下,安靜的教室又開啟了課堂教學的新精彩,沉寂已久的校園再次注入了新的活力與生機。  多措並舉  闊別四月,開學複課,該院終於按下了「重啟鍵」。
  • 姚閩娜: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三部曲——以《營養與健康講座》為例
    為進一步推進高校信息化建設,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工具的應用能力,高教國培邀請福建農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副教授姚閩娜,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三部曲》為主題,圍繞《營養與健康講座》分享自己藉助信息化教學工具進行混合式教學設計的經驗。
  • 首份疫情期間大規模線上教學調查報告來了!附初高中線上教學20條建議
    在所有被調查的學生中,無論是否已經開展線上教學,其都對在疫情期間組織線上教學來解決學習與疫情的矛盾這一事情比較支持。有接近9成(88.6%)的學生認為自己非常想參加線上課程,接受老師指導。只有5.1%的學生對線上教學較為牴觸,更喜歡自己學習。因小學生未納入調查,其態度尚不可知。
  • 未來新型教學模式將依託線上優勢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好轉,線上教學將回歸線下課堂教學。疫情過後,線上教學將成為傳統線下教學的有益補充。這就需要我們積極挖掘線上教學的優勢,充分應用到今後的線下教學實踐中,進而建立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新型教學模式。
  • 數字教育,課堂翻轉的意義是什麼?學生滿意,老師更滿意
    更重要的是聽到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眾多教學單位響應積極,給學生提供免費課程的事跡,心裡對未來的數字教育充滿了預期。作為老師,看到這一幕,我為學生高興,也看到了數位化教育的來臨可期。而數位化教育的一種最新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它的意義,直接躍入我的眼裡,寫出來與讀者分享,期待不久將來的智能課堂、數位化教育給學生插上雙翅。
  • 推出六個樣板間 寧波諾丁漢大學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
    改造後的教室將通過柔性家具、互動與共享技術、桌椅布局的改變,適應並大力支持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開展。比如對於之後無法返校或不在校園的同學,有了這幾間教室,他們就能實時看到教師們的課堂引導,並參與同學的課堂發言和討論。
  • 重回課堂:你準備好了麼? ——線上與線下教學有效銜接專項培訓即將...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進入新常態,各高校狠抓疫情防控與返校工作落實,紮實推進教育教學秩序有序恢復,同時引導教師將挑戰轉化為機遇,結合線上教學實踐經驗,創新課堂呈現形式,深化混合式課堂設計與實施,做到線上教學與線下課堂有效銜接。
  • 「課堂教學」變身「線上輔導」,老師如何改變教學思維?從這幾點...
    受疫情影響中小學春季學期延期開學雖然要稍晚些回到熟悉的教室但孩子們「停課不停學」老師們需要摸索如何線上輔導(向左滑動,查看更多)當手機、電腦成為教學的主要陣地老師們需要注意些什麼線上開講前又該做哪些準備幾條建議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