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6月2日訊(通訊員 黃紅焰 許超 伍婷婷 記者 劉鎮東 黃京)闊別三個多月,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2018級三年制和2016級五年制共4158名莘莘學子於近日平安有序返校複課。5月27日是返校上課第一天,學校重啟課堂教學,同學們終於回到久別的校園在教室相聚,開啟線下上課模式,暢享著自己的校園生活,沉寂許久的校園又響起熟悉的琅琅書聲。
窗明几淨、陽光柔和,桌凳擺得整整齊齊,地面掃得乾乾淨淨,熟悉的講臺、熟悉的面孔,即使隔著口罩也倍感親切的老師和同學們,在返校複課後的第一堂課,同學們依次走進已消毒的教室。教學過程中,老師們認真負責,逐個講解知識要點,對學生進行考核和指導;同學們認真聽講,積極訓練,學習氛圍濃厚。講課中,老師不僅幫學生做好線上學習向線下學習的平穩過渡,還在課堂中融入疫情防控教育,讓同學們切身體會到安全防控的重要性,鼓勵大家以健康積極的心態投入線下學習生活。
「勤為先,細隨後,上好返校復學第一課。」在談到如何幫助學生儘快適應教學方式轉換時,正在給2018級環境藝術設計上《裝飾材料與施工工藝》課的馬玉蘭老師介紹,她並沒有急於上新課,而是通過「勤問」和「小測試」,對同學們線上學習情況摸底,了解網課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和關鍵問題,分析學情,找出共性和個性問題,與同學們一起找到複課的「零起點」和「共同點」。在摸清學情後,馬老師及時調整課堂節奏,採取「補學鞏固」與「新課講解」並行方式,對重要知識點串起來講,對共性問題課堂上講,對個性問題一對一個別輔導,繼續利用網絡優勢做好課前課後「滲透」,並「回流」助力課堂教學。教學中,她經常深入學生中,發現問題及時指出,並親自動手指導、演示,直到學生學會為止;在新課講解前,仍然借用「學習通」平臺發布PPT課件及小視頻,讓學生提前預習、講課中再現場講解與演示,使得學生充分吸收課堂知識;課後仍沿用網絡平臺發布與提交作業,充分發掘信息化教學的優勢。
據了解,為做好線上教學向線下教學的平穩過渡和有序恢復,該校在返校複課前,提前兩周組織老師對前期線上教學課程的重難點進行梳理、回顧和總結,在精準掌握學情基礎上,及時調整了教學計劃,著力幫助學生查找漏洞、補齊短板,將疫情對課程學習的影響降到最低。
其中,《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是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重要課程,理論和實踐要求都比較高。肖攀峰老師正在為2018級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同學鞏固複習這門課的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並指導學生開展實踐操作。受疫情影響,這門課程不能象以往一樣理論與實踐交替進行,在線上教學中,老師盡力通過各種平臺對學生進行隔空視頻操作演示,希望同學們能熟練軟體的各種工具及技巧,但線上教學效果很一般。對此,肖攀峰老師表示,「學生返校後,我們通過集中實訓,彌補學生缺少實踐操作的短板,達到教學要求。」在用二維動畫軟體-An畫卡通人物矢量圖形時,要求用線條工具進行錨點的添加和刪減,比用矩形工具和畫筆工具畫圖更為方便和快捷,肖老師除了給學生做示範演示教學外,對沒有掌握好的同學進行「面對面、一對一」的指導,既消化了知識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回歸正常課堂教學後,我們先將《Python程序設計》課程已經開展線上教學的重點內容作了串講,對較難理解和重要知識點在課堂上進行了講解,並根據同學們的問題反饋,及時調整了教學設計,儘可能降低學生學習難度。」計算機應用技術(智能家居方向)的周偉老師說。
2018級建築室內設計專業的張淑婷同學說:「由於戴著口罩,老師不得不放大自己的聲音,一堂課下來聲音都嘶啞了,那一刻我更加體會到老師戴著口罩講課的不易。我們一定會認真領會課堂教學內容,珍惜這大好時光。」
[責編:楊斯涵]
[來源:三湘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