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籃球比賽的朋友應該知道,在NBA的比賽中,當雙方分差懸殊到無法影響比賽結果時,這時雙方把主力換下來,用替補隊員把剩餘比賽打完。這段時間稱之為「垃圾時間」。
換到其他領域來說,「垃圾時間」就是沒有什麼特定任務要完成的時間段,一切等有結果時間段。
在基金投資中,這樣的時間段其實挺多的,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9月25日,公募圈最重要的事就是5隻參與螞蟻集團IPO戰略配售的創新未來基金開售。據悉,有投資者凌晨就開始搶購,堪比「雙十一」。
其實衝著參與螞蟻集團IPO戰略配售的話,顯然格局太小。畢竟5隻基金都只能配10%的螞蟻集團股票,但這個比例能對基金業績貢獻多少是未知數,誰都無法預測限售解禁時什麼狀態。不過這5隻基金未來應該還會參與其他公司的配售,在目前的監管要求下,基本都可以按10%——基金投資單只股票的最高配置額度來。
回顧一下今年的行情發現,金融地產基金的基本都是短期衝一下,剛給人點希望,馬上又連陰數天,把漲幅都跌回去。有沒有外部事件影響都一樣。
再回來說基金圈,相信很多投資者能感覺到,最近市場比較清淡,不僅僅是消息面。雖然和節假日臨近,有些資金無心戀戰有關,但真正的原因還是因為現在是「垃圾時間」。
一般開年時要「開門紅」,各家基金公司拼命搶C位;二季度初,忙年報、季報;二季度末要拼半年排名;四季度要為年終衝刺,還要制定明年計劃。可以發現,三季是一年中比較閒的時候,排開報告期時間後,9月可以算是最閒的時候。
通常基金投資都是長期的,這是個漫長的過程。基金經理都不會天天盯著股票,所以對於成熟的投資者來講,天天盯著淨值波動肯定是不合適的。
因此,這之間有很多的「垃圾時間」。那麼對於投資者來說,「垃圾時間」幹什麼?
這個問題不做直接回答,從介紹一些基金經理的行為讓大家自己感悟。
1、基金經理並不是同時看幾臺電腦,買賣不停的交易員。交易有專門的交易部門負責,基金經理只負責給出指令,下單交易都是交易部門來落實。
2、基金經理一般不是在調研,就是在調研的路上。
3、風格穩定的基金經理,都有自己一套投資方法論,這也是一種強制的紀律約束。
Wind用戶在金融終端輸入
FRS(基金研究)>>>
穿透搜索重倉股票、債券
精細分析1000+數據指標
全面打通搜索、篩選、對比、配置
輕鬆搭建您專屬的基金篩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