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巔峰之作:八大名句,八種智慧

2020-12-14 九親文化

《古文觀止》是古人編寫的一本啟蒙讀物,其中不乏陶淵明、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等名家的大作,《左傳》、《史記》、《戰國策》中的經典名篇也被收入其中。書名「古文觀止」意指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學習文言文至此觀止矣。

1.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前出師表》諸葛亮

【譯文】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漢代前期之所以興隆昌盛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漢代後期之所以傾覆衰敗的原因。

【背景】這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給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闡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對後主劉禪治國寄予的期望,言辭懇切,寫出了諸葛亮的一篇赤誠之心。

2. 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諫太宗十思疏》魏徴

【譯文】選拔有才能的人任用,選擇一些正確的意見並加以聽取採納, 那麼聰明的人就會盡獻他們的智謀,勇敢的人就會竭盡他們的力量,仁愛的人就會廣泛施予他們的恩惠,誠實的人就會貢獻他們的忠心。

【背景】本文寫於唐太宗貞觀十一年,魏徵向太宗上疏,意在勸諫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積其德義。

3.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留侯論》蘇軾

【譯文】古代所說的豪傑之人,一定具有超過常人的節操,還有一般人在感情上所無法忍受的度量。一般人被侮辱,一定會拔起劍,挺身上前搏鬥,這不足以被稱為一個勇敢的人。天下真正有很大勇氣的人,遇到突發的事情能夠毫不驚慌,對無故加在自己身上的侮辱也不憤怒,這是因為他們的胸懷博大,志向也非常高遠。

【背景】本文是在宋仁宗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作者蘇軾為答御試策而寫的一篇策論文。文中重點分析了張良能夠含蓄忍耐的原因,以及這種能夠忍耐的品質在秦朝末年群雄相互爭鬥中的重要作用,闡發了「忍小忿而就大謀」的觀點。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嶽陽樓記》範仲淹

【譯文】(古代的仁者)不會因為外物的好壞而喜悅或憂傷,也不因為個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他們身居朝廷為官就替百姓們擔憂,身居朝堂之外的民間就又擔心君王。

【背景】本文是範仲淹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為重修嶽陽樓所寫。文中描述了嶽陽樓枕山帶湖、煙波浩渺、湖山輝映的壯美景色,藉此抒發了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宏大抱負。

5.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

【譯文】道路平坦而且距離又近的地方,那麼前來遊覽的人便多;道路艱險而且又偏遠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壯麗、奇特和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而又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沒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有了志氣,也不盲從別人而停止,但是體力不足的,也不能到達。有了志氣與體力, 又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態,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亂的地方如果沒有必要的物件來輔助,也不能到達。

【背景】本文是王安石在辭職回家的途中遊覽了褒禪山,並以追憶的形式寫下的一篇遊記,論述了只有堅強的意志、充足的體力和外物的輔助作用三者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6.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滕王閣序》王勃

【譯文】年老了更應當有壯志,哪能在白髮蒼蒼時還改變自己的心志?處境艱難反而更加堅強,不放棄遠大崇高的志向。

【背景】本文鋪敘了滕王閣一帶的地勢和景色。描寫了在此聚集宴會的盛況,抒發了作者「無路請纓」的感慨。

7.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師說》(作者:韓愈)

【譯文】因此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都比弟子強,聽聞道理有先有後,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如此而已。

【背景】這篇文章是針對門第觀念影響下「恥學於師」的壞風氣寫的。韓愈反對這種錯誤的觀念,從「從師與不從師,為子女擇師與自己恥於從師,士大夫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從師」這三個方面的對比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及從師的重要性,提出「道」為師,「道」在即師在。

8. 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難。惜乎!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

——《賈誼論》(作者:蘇軾)

【譯文】不是才能難得,而真正困難的是自己把才能發揮施展出來。可惜啊~賈誼是輔佐帝王的人才,卻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背景】賈誼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政治家。由於他向漢文帝提出了一系列的治國建議,可那有損於當時絳候和灌嬰等功臣的利益,因為遭到了朝中一些大臣的排擠,政治道路十分坎坷。蘇軾認為賈誼的悲劇是因為不自用其才,不能同皇帝、大臣搞好關係造成的,進而表達出了這樣一種觀點:成大事者要善於等待時機,不要操之過急。

相關焦點

  • 《古文觀止》中的巔峰之作:五大千古金句,五種人生智慧
    書名「古文觀止」意指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學習文言文至此觀止矣。有學者曾這樣評價:「《古文觀止》是中國最偉大的語文教材,是中國最優秀的人文教科書」。今天精選其中五篇的巔峰之作,領略先賢五種人生的智慧。
  • 古文觀止中的九大名句,九種智慧
    從抗拒作文,到有一天發現能用文字描繪中心中的畫面是一種寂靜的幸福。再次提筆起來記錄生活、幻想、故事的時候,生澀無比,於是重新開始學習作文。過程中發現,巴金、老舍、季羨林……這些文學巨擘們都推薦了一本書,它就是《古文觀止》。
  • 100個文言文名言名句,句句經典!
    文言文名言名句100句(經典篇)1)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王維《使至塞上》)  2)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3)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4) 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
  •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千年文學界,在「不務正業」這件事情上,李煜真的是達到了極致。提到他,很多人最先想起的不是他做皇帝時做了什麼大事,反而是他那三十多首詞作。筆者說僅有三十多首,不清楚是否會有朋友感覺有一些詫異:才那麼點數目嗎?是的!
  •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稱唐宋散文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散文家的合稱。 八大家中蘇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稱「三蘇」,分別為蘇洵、蘇軾、蘇轍,又有「一門三學士」之譽。故可用「唐有韓柳,宋為歐陽、三蘇和曾王」概括。另有歐陽修、蘇軾、曾鞏、王安石四人,稱為宋四家或宋朝古文四家。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運動的中心人物,他們提倡散文,反對駢文,給予當時和後世的文壇以深遠的影響。
  • 學習成語中的文言文
    2.本書收集常見成語為主,在全面展示該字的各個義項的同時,為突出文言文古今異義特點,也選用了不常用的成語(包括常見的詩詞、名句、格言)。個別意項實在無法找到成語,則作闕如處理。3.詞條編排規則是:先列出要解釋的單字,然後分別列出其意項,舉出該義項的成語,並如以解釋。一個意項多條成語的,逐條列出。
  • 唐宋八大家:八種人格,八種境界,照耀千古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稱。 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蘇軾先後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詩文發展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
  • 中國書法八大家,八種境界,八種高度,八種智慧
    其書法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賦》中:「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一句來讚美王羲之的書法之美。傳說王羲之小的時候苦練書法,日久,用於清洗毛筆的池塘水都變成墨色。後人評曰:「飄若遊雲,矯若驚龍」、「龍跳天門,虎臥凰閣」、「天質自然,丰神蓋代」。
  • 北京「八大樓」、「八大堂」、「八大春」、「八大居」,還有「八大坊的秘密
    您看,飯莊「八大樓」、「八大堂」、「八大春」、「八大居」,還有「八大坊」「八大祥」「八大胡同」「八大處」「八大怪」,就連咱們老北京著名的點心「京八件兒」和宴席裡的「八大碗」都有八。不光這些,連清朝親王都是八大王,如雷貫耳的八大鐵帽子親王,這些都是八!
  • 老子《道德經》中的八大中華傳統智慧
    2500年前的老子《道德經》,是五千年中華文化的代表性著作之一,其中包含了很多中華文化中的經典智慧。本文介紹其中的八大著名智慧。一,上善若水動物、植物、人的生長都需要水的滋潤。能夠知足和適可而止,才是真正智慧的做法。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做事不能貪多,應該適可而止、循序漸進的思想。三,海納百川老子《道德經》講:「江海之所以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
  • 初中八年級語文文言文之《大道之行也》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八年級語文文言文之《大道之行也》,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大道之行也   (一)課文字詞詳解   ①大道②之③行也,天下④為⑤公。⑥選賢與能,⑦講   ①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時代的政治制度。②之:的。③行:施行。④為:是。⑤公:公共的。
  • 初中文言文習題:文言文閱讀練習八則(附答案)
    文言文閱讀練習八則(附答案)   一、無道人之短   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①。世譽不足慕,唯仁為紀綱②。隱心而後動③,謗議庸何傷?無使名過實,守愚聖所臧④。在涅貴不緇⑤,曖曖內含光⑥。柔弱生之徒,老氏戒剛強⑦。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難量。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詳⑧。行之苟有恆,久久自芬芳。
  •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隨便拿一句皆是千古名句!起筆優美,落筆驚豔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隨便拿一句皆是千古名句!起筆優美,落筆驚豔《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作者·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前人以「絲」諧音「思」,用來比喻思念,如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無題》)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李煜用「絲」來比喻「離愁」,別有一番新意。這首詞隨便拿出一句都是千古名句,起筆漂亮優美,落筆更是驚豔!也有人說,這首詞是千年來最絕望的一首詞!
  • 八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滿井遊記》知識點整理
    八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滿井遊記》知識點整理   滿井遊記   袁宏道   【人物介紹】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
  • 初中八年級語文文言文之《愚公移山》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八年級語文文言文之《愚公移山》,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愚公移山》   1.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列子?湯問》。《列子》這部書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列子,名寇,又名禦寇,戰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 佛學智慧|佛教的「八正道」是哪八種?
    佛教的八正道,又稱八支正道、八支聖道或八聖道,意思是指通往智慧的最高理想最高狀態,如佛陀悟道的境界,它是通往佛家最高果位的途徑和方法。所謂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八正道不僅學佛修行的人需要精進學習,日常生活中,所有人方可下功夫,對每個人都有極大的幫助。
  • 今日臘八,八種風俗,八大福運!(寫的真好)
    八種風俗其實除了臘八粥,臘八節還有許多豐富多彩的風俗習慣:臘八粥,起源於古代臘祭,用來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禮記·郊特牲》:「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塊,和米共煮一鍋,有合聚萬物、調和千靈之意。臘八粥的食材,因各地物產有所不同。
  • 文言文考試讓你頭痛欲裂?學姐給你支個招
    高考語文不考發揮的有兩類題,一類是選擇題型,另一種就是古文類型題目,這兩類題目中最讓大多數考生叫苦不迭的就是古文中的文言文了。畢竟古詩只要你肯用心背誦,拿到那幾句默寫的分數還是相當手到擒來的,但是,另一種相對來講從篇幅到結構都比較複雜的文言文拿起分數來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 阿鼻地獄,八大地獄中痛苦無間隔的無間煉獄!
    其實關於地獄,一直都有著各種各樣的說法,除了最眾所周知的十八層地獄外,還有八大地獄。而阿鼻地獄則是八大地獄中最下最苦的一個,墮入阿鼻地獄之人,靈魂將會被困於這無間的阿鼻地獄之中,永受痛苦無法輪迴......
  • 那些讀了讓人熱血沸騰的文言文名句大匯總
    文言文注重用典、駢驪對仗、音律工整,有許多豪情萬丈的句子,通過文言,更能體現其深意。本文匯總了一些讓人熱血沸騰的文言名句,供讀者們鑑賞: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天子一怒,浮屍百萬,流血千裡……此句出自《唐雎不辱使命》,原文如下: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裡。"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