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能跟孔氏相比的家族,兩千年發展未中斷,至今依然受人尊崇

2020-12-17 趣觀歷史

引言

古人常說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此語出自北宋詩人汪洙的《神童詩》。這種說法其實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為在當時的政治制度中,可以實現自己人生飛躍進階的途徑並不多,而考取功名是比較理想的途徑之一。不但可以獲得當時權貴的青睞和提攜。更是可以憑個人的機遇帶動整個家族的繁盛。作為儒家學派的開創者,孔子讓其家族後世子孫獲得到至高榮耀,繁衍傳承至今,成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世家大族。

01

其實在中國的歷朝歷代中,也不乏眾多的世家大族。但經過歲月的洗禮,絕大多數豪門世家都走向了衰敗和沒落,逐漸的退出了歷史舞臺中央。比如,東晉時期的「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那麼,除了孔門世家之外,還有沒有世襲家族,可以在經歷了兩千年的歷史沉澱後,並且從未中斷,至今仍然受到供奉呢?

▲孔子畫像

首先,還是先來說下我們大家都熟悉的孔子家族。由孔子所創立的儒家學派,時至今日,都仍然影響我們生活工作中一言一行。《論語》中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經典名句,依然時刻提醒著我們每個人。儒家學說既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主流形態,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漢代開始,孔子的後人基本上被各個朝代的帝王封官進爵,並從來沒有中斷過。山東曲阜作為孔子的故裡,亦被朝廷專門保護起來。被後代無數科舉考生稱之為「聖地」。並由孔子後代擔任縣令。這也是孔氏家族在任何一個朝代都長盛不衰的原因。

▲山東曲阜孔廟

02

大家不熟悉的,其實還有另一大家族可以與孔子世家叫板。那就是同樣也傳承了兩千多年,歷史上有60多代人傳承的「天師世家」。據相關史書記載,天師世家的創始人為張道陵。傳說是由太上老君派到人間來傳播天師之道的。他的法術非常厲害,可以斬妖除魔,呼風喚雨。並且是西漢時期「漢初三傑」張良的後人。

▲張良劇照

張道陵作為祖天師,也就是第一代天師,和孔子一樣,廣收門徒,傳播道家教義。雖然弟子眾多,但是能夠得到他真傳的,只有他的後代張衡。需要說明的是此張衡並非科學家張衡。再經過幾代人的不斷發展壯大以後,逐漸演化為「正一道」。而正一道在自身傳承發展的過程之中。不斷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思想支柱之一。由於天師道比較注重血脈傳承,非張氏族人無法繼承,這也是天師道到能夠傳到現在的主要原因之一。

▲張道陵畫像

到了三國時期張魯的兒子張盛,逐漸把「正一道」到轉化為五鬥米道。進一步發揚光大,這時期,天師家族的五鬥米道開始了走向了全盛時期。據說傳到唐朝時,唐玄宗親自冊封張道陵為法師。如此一來,既得到了官方統治者的認可,而天師的叫法也因此流傳了下來。

▲唐玄宗畫像

03

張道陵創立天師道以來,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汲取中國傳統文化之精髓。以及其他宗教的優點,適應了時代更新迭代的需求。這也是天師道長盛不衰的原因之一。直到明清時期,才逐漸失去了強大的號召力。時至今日,天師道第63代傳人張恩縛由於沒有祖傳信物作為憑證。因此官方認定,自63代天師之後,再無天師。目前的天師道教是由張恩縛的外甥張金濤去所傳承,天師道教現今的發展依然受到許多人的供奉朝拜。

▲張金濤近照

結語

魯迅先生曾說:「中華文化的根底全在道教」。作為道教最早組織的天師道,在中國道教文化史上也有著其獨特的地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天師道的出現、存在和傳承的意義,是無法估量的,有著非凡的研究價值。不過文化畢竟是開放的,必須要保持與時俱進的思想,逐漸吸納不同文並融會貫通,才能被更好地傳承下去。

參考資料:《神童詩》《論語》

相關焦點

  • 唯一能跟孔家叫板的世家,延續2000年從未中斷,至今仍享受供奉
    中國的歷史由來已久,而素來看重家族血脈傳承的國人,也誕生了不少名門世家,而孔家又是名聲最大的家族之一,這都源於儒家祖師孔子,王朝允許嫡系長孫便有世襲的爵位,算是對儒家學派的一種尊敬,之後的千年時間裡,封號屢經變化,到了宋代以後,孔子一直沿用了衍聖公的稱呼。
  • 唯一能與孔家叫板的世襲家族,近兩千年從未中斷,至今仍有人供奉
    中國古代,很長一段時間世家都是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比如春秋時期的晉國六卿,比如東晉王謝之家,上面這幾家都是直接能跟統治者掰手腕的,其他的像"四世三公"、"關隴集團"等等就更多了。不過也有例外,中國仍有不少家族持續輝煌延綿至今,最出名的就是山東孔家。孔子孔子算是中國的一塊招牌,其影響力之大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超過了古代的皇族,一直以來都是讀書人心中的楷模。如今在國外也有不少的"孔子學院",儼然已成了中國的軟實力。
  • 唯一能跟孔家抗衡的傳奇家族,兩千多年從未中斷,至今受人們祭拜
    為了追尋歷史的步伐,我們想談談兩個傳奇家族,無論世界如何變化,他們都能確保他們的家族始終屹立不倒。那麼,他們是哪兩個家庭?一個是孔子家族,另一個是天師家族。作為一個中國人,我認為任何人都不能不知道孔子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
  • 可以與孔子家族相媲美的家族延續了兩千多年,受到了皇帝的尊崇
    不可否認的是,儘管孔子的著作誕生於兩千多年前,但孔子的思想在今天依然可以影響後人。孔子的家族在當時影響不大,但孔子出現後,孔子家族的影響不斷擴大。孔子家族在今天仍有很大的影響力,孔令輝是孔子的後人,兩千多年過去了,孔子的後人仍在各個領域有所建樹。孔子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即使在百家爭鳴時期,儒家思想的影響也是不可低估的。
  • 廣西岑氏土司家族千年風雲錄
    狄青徵南平定儂智高后,朝廷裂土分封給功臣,這些人都成了「土皇帝」,不過他們都要受坐領邕州的岑氏土司節制。可以說,現在廣西的一半,幾乎都是岑氏的地盤,徹底改變過去「土人首領治理土人」(不少學者持岑氏土司本地人論,此處從流俗習慣)的歷史局面。岑氏土司,作為當時漢族朝廷在壯族地區的代理人,統領地方並非易事,除了武力徵服與招安籠絡,教化民眾也是很重要的環節。
  • 史上最強漢奸家族——山東 孔家
    這數千年來了,歷經了無數風雲際會,湧現了無數英雄人物,譜寫了無數壯烈史詩。正是這些底蘊,讓我華夏兒女無論面對任何外族,都能保持來自心靈深處的俯視。        我國自古以來「家天下」的文化,以及宗族治理方式,讓家族觀念深入人心,而歷史上所湧現的幾大世家,哪怕已然作古,也依然讓人們津津樂道。
  • 張氏家族在江西龍虎山世襲1800年,與孔家並稱''南張北孔''
    由於長期處於儒家文化正統地位,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千百年來,也使儒家文化的代表——孔氏家族走向神壇,幾乎沒有其他家族能與之相提並論。而且江西龍虎山上,曾經有一個張氏家族,與孔氏家族的名字叫「張北孔」。
  • 以曲阜孔氏為參考分析紹京系鍾氏源流
    此以紹京系鍾氏為鍾離昧之子接之後,複姓改單而來,而鍾離昧則出子姓。近代編撰的紹京系鍾氏族譜多本於此,而在紹京系外,受「天下無二鍾」的影響,又把鍾氏另一位始祖鍾烈,定為春秋末代宋君王偃之子,同樣歸入子姓。更有甚者,近年有部相當有名的新編鐘氏族譜,竟將鍾氏始祖定為宋襄公孫鍾離,種種笑談不一而足。
  • 計氏家族
    計國滅亡後,大禹的後人就以原封國名命氏以資紀念,遂成計氏,世代相傳至今。計姓起源二源於有莘氏,出自上古時期有莘氏部落賢者伊尹之後,屬於因故改姓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有莘氏改為計氏。」有莘氏,亦稱有辛氏,為上古時期居住在今山東省曹縣一帶的東夷族的一個部落。改稱為計氏的,出自有莘氏部落的賢人伊尹。
  • 大理國段氏家族源流考
    因為,學術界長期以來,有關大理國主段氏家族的來源問題的某些陳舊觀點,是我們不能苟同的。學術界主要流行的說法是,段氏之先是武威郡人。」武威「即今甘肅武威,漢元狩二年(前121年)置郡……因此說,大理段氏家族來源於西北的甘肅武威郡。這是因襲了元張道宗《紀古滇說集》、明楊慎《滇載記》明李元陽編纂《萬曆·雲南通志》、清王崧本《南詔野史》等系列著作「大理國段氏武威人"的觀點。
  • 世界最富有,最有名的三大家族,你們知道是哪三個家族嗎?
    中國有句老話,說「富不過三代」,但是洛克菲勒家族發展到21世紀已經是第六代了,依然如日中天、獨「富」天下,沒有幾個家族可以睥睨。洛克菲勒:地球上第一個億萬富翁美國早期的富豪,多半靠機遇成功,唯有約翰"D"洛克菲勒例外。他並非多才多藝,但異常冷靜、精明,富有遠見,憑藉自己獨有的魄力和手段,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他那龐大的石油帝國。
  • 司馬氏家族與魏晉百年紛亂
    而在司馬炎的孫輩司馬睿這一代,「衣冠南渡」之後的司馬氏家族重新回到了與其他士族高門「共治」的狀態;取代晉王朝的政治力量,也已經在其軍事機器中萌芽。420年,寒士出身的東晉將領劉裕受禪稱帝,建立了劉宋王朝;此時距離司馬懿位列三公,時間剛剛過去85年。
  • 曲氏家族簡介
    從那時開始到此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鞠譚的後人從西平到金城始終沿湟水兩岸發展,乃至發展成為一度曾影響西北地區歷史的赫赫有名的龐大的麴氏家族集團。《晉書》記載古西州民彥說「麴與遊,牛羊不數頭;南開朱門,北望青樓」,足見其富貴和權勢。
  • 爭鳴 | 「時氏大家族」之(六)——滕陽時青時氏家族
    滕陽時青時氏家族,滕陽人。金詔加青銀青榮祿大夫,封滕陽公。後復受宋詔拒金兵於淮,時青率部乘金兵渡河時淮水暴漲,出襲獲勝,威名遠揚,顯赫一時。
  • 森氏家族:日本富二代各自為政
    成形之初,這個決定看似痴人說夢:那時候,外國銀行在中國的投資還受到嚴格限制、中國股市僅發展了兩年,而且,森稔決定選址的浦東還是一個遠離上海老城區的荒涼的新開發區。  沒有人相信這裡能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許多評論認為森稔的這筆投資魯莽草率,甚至有人譏笑他「又萌發創作小說的興趣了」。
  • 向氏家族簡介
    這次盟會以後,中原各諸侯國在十餘年間未再發生較大戰爭,各國得以安寧生息積蓄力量。這在春秋亂世中是非常少見的,子戌也因此名揚列國。  子戌就是以祖父向父之字為姓氏的第一人,因此又稱向戎、向子戌,其後裔子孫沿續相傳,皆稱向父氏、向氏,後向父氏亦省文簡改為單姓向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向氏正宗。  向氏族人大多尊奉向父為得姓始祖。
  • 「餘氏」個人簡歷大曝光,餘家人必看!
    餘家人關注後回復「餘」就能馬上報料上傳餘氏家族活動新聞姓名:餘氏民族:漢族年齡:3000多歲父母:百家姓兄弟姐妹: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楮、衛、蔣、沈、韓、餘、朱、秦、尤、許、何、呂、施、張、孔、
  • 頓氏家族簡介
    西周初期,姬姓周族有王裔名弱,受封於頓(今河南商水),建立頓子國,也稱弱頓子。到了西周末期, 頓國為媯姓的 陳國所逼,被迫南遷至今河南項城西南一帶,因而又稱為南頓國。古頓國,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滅殷商後,在淮水中上遊地區分封的姬姓小諸侯國之一。按照周王朝的封建官制,「王者之制祿者,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 段氏家族簡介
    「段氏」對於創造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推進中國社會歷史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段姓溯源1.源自共叔段,根源於姬姓,屬黃帝的後代。段姓受姓始祖是共叔段。他的曾祖父是周厲王,公元前841年,發生「國人暴動」,厲王死於囚所。
  • 為什麼孔氏家族千年不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