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大橋抖動是因吊索斷裂?官方闢謠了

2020-12-17 中國日報

5月10日晚,

一則「虎門大橋最新消息」

在網上廣泛流傳

有網友信誓旦旦地稱,

虎門大橋最近發生起伏抖動的原因,

終於找到了

——吊索鋼絲繩鏽蝕斷裂!

據中國交通報微博@交通發布,5月11日,虎門大橋管理方闢謠稱該消息不實,相關吊索已於2019年完成更換。

據了解,橋梁鋼構件在使用過程中,在車輛、風、地震荷載及環境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下,會產生不同程度鏽蝕和局部損傷,材料性能也會不斷衰減。為了保障大橋的安全,虎門大橋管理方自大橋建成通車以來每年都會對大橋進行檢查,對發現的病害進行及時處置。

早在2019年2月,虎門大橋管理方在對橋梁進行巡檢時,就發現西行38號吊索外側有一根吊索存在局部異常,當下立即組織專業檢測單位到場檢測,對該吊索及周邊區域吊索進行詳細檢查。

檢測發現,西行38號吊索個別鋼絲出現了鏽蝕斷絲現象。為此,虎門大橋迅速啟動安全應急響應,並於2019年3月至4月,完成了西行及東行38號吊索的安裝更換。經專業設計單位驗算,懸索橋結構安全。

網傳的「吊索鋼絲斷裂」的圖片,來自媒體2019年對虎門大橋施工現場的拍攝,與此次振動沒有關聯。

網友表示:不傳謠!期待專家調查結果!

關於此番虎門大橋抖動原因,中國交通報微博@交通發布 5月11日援引了專家的分析——

據專家分析,此番虎門大橋抖動發生時,正處於維修中,大橋兩側的護欄附近被設置了一米多高的紅色水馬。而水馬也被認為是虎門大橋突發渦振的誘因,虎門大橋結構安全,水馬目前已被緊急拆除,相關抑振措施正在研究實施中。

來源:中國青年報綜合自中國交通報微博@交通發布、網友評論等

相關焦點

  • 虎門大橋懸索橋通過結構安全評估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專家組報告全文...
    會上,檢測單位中路高科交通檢測檢驗認證有限公司匯報了近三年及此次檢(監)測及安全評估情況,結果表明: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技術狀況和承載性能保持穩定,此次振動未影響結構安全,橋梁關鍵構件鋼箱梁、吊索、主索鞍、散索鞍、支座、伸縮縫等均未發現異常。
  • 虎門大橋新調查:水馬是誘因!專家:抗振設計重要參數已低於國標
    近日,虎門大橋振動事件備受關注,據最新調查:專家分析,水馬是渦振誘因,虎門大橋結構安全,相關抑振措施正在研究實施中。水馬為虎門大橋渦振的誘因5月5日14時許,虎門大橋發生較為明顯的抖動。之後,大橋又發生輕微的抖動。5月6日,廣東省交通集團通報稱,經專家組初步判斷,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主要原因是,由於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橋梁渦振現象。兩排1.2米高紅色水馬據悉,5月9日晚間,虎門大橋進行了40餘輛車的荷載試驗,結果發現橋面仍存在一定的渦振現象。
  • 虎門大橋抖動,只怪妖風和水馬
    5月5日,東莞虎門大橋多次異常抖動。廣東省交通集團通報:專家組初步判斷,振動主要是由於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橋梁渦振現象。這種現象會影響行車體驗感、舒適性,易誘發交通事故,但不影響橋梁結構安全。
  • 官方解釋「虎門大橋上下起伏波浪式抖動」原因:系渦振現象 結構安全
    昨天,虎門大橋異常抖動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對此,廣東省交通集團今天官方回應稱,虎門大橋5日發生振動系橋梁渦振現象,懸索橋結構安全可靠,不會影響虎門大橋後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官方通告中給出了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的主要原因是: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了橋梁渦振現象。廣東省交通集團通報說,大跨徑懸索橋在較低風速下存在渦振現象,振動幅度較小不易察覺,僅在特殊條件下會產生較大振幅,不影響橋梁結構安全,會影響行車體驗感、舒適性,易誘發交通安全事故。
  • 虎門大橋的「渦振」是什麼?為什麼會持續抖動?
    帶著以上疑問,扒拉著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決定加更一篇,來給大家捋一捋,虎門大橋究竟咋回事。  虎門大橋當然沒有塌,而且如果你有關注這事,現在應該至少get到了一個名詞——渦振。  是的,這次虎門大橋持續又明顯的抖動學名叫渦振。它指橋梁在平均風作用下,有繞流通過實腹梁橋斷面後交替脫落的渦旋引起的振動。
  • 虎門大橋設計專家揭秘渦振內幕?1995年氣彈模型風洞試驗照片曝光
    5月5日虎門大橋發生渦振小編的話:5月11日上午,「中國交通報」官方社交媒體發布消息稱,「據專家分析,水馬是虎門大橋渦振誘因,虎門大橋結構安全,相關抑振措施正在研究實施中而對於5月10日近日網絡熱傳的虎門大橋「38號吊索鋼絲繩索斷裂」「主纜腐蝕嚴重」等說法和圖片資料等。5月11日上午,「虎門大橋」運營公司「廣東虎門大橋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回應稱這些均為2019年「虎門大橋」維修時的資料,與此次渦振無關!
  • 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橋面上下起伏像波浪!官方通報最新檢查結果!
    導 讀5月5日下午,廣東省境內連接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莞市虎門鎮的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懸索橋橋面晃動比較大,振幅較為明顯。由於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舒適性和交通安全。據新華社5月6日消息,交通運輸部已組建專家工作組到現場指導。
  • 虎門大橋的異常抖動,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文化啟示
    虎門大橋出現了異常抖動現象,據專家判斷,這是一種漩震現象,雖然沒有太大的問題,但為了安全起見,相關部門關閉了橋頭通道,進行徹底的檢查。作為工程大國的我們來說,這是一個實踐的總結機會,同時也給我們帶來深刻的文化啟示。
  • 廣東虎門大橋晃動是什麼原理?美國塔科馬大橋曾被微風摧毀
    5月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不少過往群眾表示整個大橋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地搖晃,各大平臺均熱議。官方回應:虎門大橋晃動原因:受主橋風速大影響產生渦振。據風力數據,發現虎門大橋站15-17時基本都有6-7級大風維持。
  • 虎門大橋再次抖動如「波浪起伏」,官方:鍋在水馬!物聯網技術何時...
    有網友拍到的視頻顯示,下午14:00左右,近5千米的虎門大橋橋面出現了幅度明顯的「抖動」,像是波浪一樣,橋中間的隔離帶上的指示牌也隨之上下搖動。甚至時至今日凌晨,依然能檢測到橋面的震動。而根據現有對虎門大橋掌握的數據和觀測到的現象分析來看,此次虎門大橋懸索橋「抖動」並未使其橋梁主體結構受損,也不會影響虎門大橋懸索橋後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不過,雖說「虎門大橋抖動」是虛驚一場,卻也又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 用電工學現象揭秘虎門大橋抖動真相
    5月5日下午至6日中午,廣東虎門大橋多次發生抖動現象,這種抖動呈波浪形,在視頻中能清楚地看到橋體如水波般一浪逐一浪。這種水波一樣的一浪一浪,讓人感覺橋是在飄一樣,想像一下在橋上站在,或是在橋上開車,不免讓人有瘮得慌的感覺。
  • 虎門大橋自97年建成通車以來第一次發生異常抖動!
    廣東省境內一座連接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莞市虎門鎮的跨海大橋-虎門大橋,於5月5日發生異常抖動,振幅較為明顯,對行車造成不舒適感。視頻畫面可見,橋面出現上下起伏波浪般為確保安全,虎門大橋實施雙向全封閉,莞佛高速西行威遠出口主線全封進行分流;西行虎門入口和威遠入口封閉。
  • 虎門大橋為何振了近20小時? 專家解釋震動原因
    :虎門大橋安不安全?產生抖動的原因是什麼?能不能行車?5日晚,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廣東省交通集團連夜組織國內12位知名橋梁專家召開專題視頻會議,對虎門大橋是否存在風險進行了研判。6日凌晨2時,廣東省交通集團再次通報稱,專家組初步判斷,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橋梁渦振現象。目前,交通運輸部已組建專家工作組到現場指導。
  • 怎麼會讓虎門大橋發生波浪式振動?
    相信不少傳粉都刷到了「虎門大橋出現強烈振動」這則新聞,5月5日下午14時許,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發生明顯振動,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舒適性和交通安全,大橋管理部門啟動應急預案,聯合交警部門及時採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據了解,橋梁主體結構未受損,原因是渦振造成的橋梁振動。
  • 大風吹動了大橋?「搖搖晃晃」的虎門大橋發生了什麼?
    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部分橋面出現上下起伏、如波浪般抖動的小視頻刷屏朋友圈:
  • 虎門大橋為何振了近20小時?何時能恢復通車?詳細解答在這裡
    5月5日14時許虎門大橋發生抖動備受各方關注大橋管理部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聯合交警部門及時採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先前報導:記者從答疑會獲悉,5月6日中午12:30後,虎門大橋已基本趨於平穩。根據目前檢測結果顯示,渦振平息後虎門大橋整體結構未受影響。但虎門大橋恢復通車的時間,尚不明確。從5月5日15:20起,對虎門大橋實行全封閉交通管制。通訊員嶽路建/供圖虎門大橋已經實施雙向封閉。
  • 虎門大橋水馬撤掉為啥還抖動?揭秘1940年塔科馬海峽吊橋坍塌事故
    虎門大橋異常抖動小編的話:因發生肉眼可見的明顯振動,從5月5日下午起,連接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莞市虎門鎮的「虎門大橋」關閉,至今已逾三日,對這座已有23年歷史的跨海大橋和生活於兩端的廣州5月6日上午,「廣東交通集團」發布通報稱,經專家組判斷,「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主因為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橋梁渦振現象。事發當天下午,水馬全部撤掉後,渦振於18時暫停,然而,當晚20時,「虎門大橋」再次發生渦振,持續至今仍肉眼可見輕微抖動。
  • 虎門大橋的「渦振」是什麼?風速更大後會發生什麼?
    虎門大橋橋面5月5日出現肉眼可見的「上下起伏」,引發廣泛關注。不久前,武漢鸚鵡洲大橋也經歷了類似的晃動。事發時,珠江口獅子洋上的風速大約為8m/s,並不算很大,而武漢當地居民更用「風和日麗」來形容鸚鵡洲的天氣。為什麼虎門大橋經歷過多次颱風考驗、前面正面挺過超強颱風「山竹」,卻會被和風劇烈影響?
  • 虎門大橋異常抖動,大橋如今也虎虎生威了
    其實前幾天武漢鸚鵡州大橋也發生了類似的橋面振動。究其原因,在於事發時的風速吹動了橋面,引起了振動。事發橋面出現如此巨大的振幅,說明此時的頻率已經接近橋面結構共振的頻率了。共振,在樂器中非常常見,可以提高振幅,讓聲音更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