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橋面上下起伏像波浪!官方通報最新檢查結果!

2020-12-23 騰訊網

導 讀

5月5日下午,廣東省境內連接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莞市虎門鎮的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懸索橋橋面晃動比較大,振幅較為明顯。由於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舒適性和交通安全。

據新華社5月6日消息,交通運輸部已組建專家工作組到現場指導。

5月5日15時32分左右,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目前大橋管理部門已將大橋封閉,廣州交警支隊將對虎門大橋進行交通管制,請途經車輛繞道行駛。(編輯 肖子何)

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

5月5日14時許,有網友反映行車至虎門大橋時有橋面起伏晃動的感覺,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懸索橋橋面晃動比較大,振幅較為明顯。從現場圖像可以看到,橋面出現上下起伏波浪般的抖動,當時還有車輛在上面行駛。

點擊播放 GIF 6.9M

不少過往群眾表示整個大橋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地搖晃,引發熱議。許多網友在看完視頻畫面後,對虎門大橋的安全性產生了擔憂,「這個晃動幅度,有點嚇人」

15時32分,廣州交警支隊對虎門大橋進行交通管制,實施雙向全封閉。

點擊播放 GIF 2.2M

18時,根據廣東省高速公路集團通報:5月5日15時20分,虎門大橋受主橋風速大影響,產生渦振。基於安全考慮,大橋管理部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配合交警實施雙向交通管制措施,廣東省交通集團已組織養護技術人員對橋體進行檢查並組織專家研判。

點擊播放 GIF 2.8M

19時46分,央視新聞記者通過交警部門的實時監控視頻了解到,虎門大橋又重新出現抖動情況。

點擊播放 GIF 2.7M

虎門大橋振動系渦振現象

懸索橋結構安全

據新華社5月6日消息,廣東省交通集團6日凌晨通報稱,專家組判斷,虎門大橋5日發生振動系橋梁渦振現象,並認為懸索橋結構安全可靠,不會影響虎門大橋後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

6日凌晨,新華社記者在虎門大橋管理中心實時監控畫面看到,大橋仍有肉眼可見的輕微振動。

廣東省交通集團通報稱,5月5日下午14時許,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發生明顯振動,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舒適性和交通安全。大橋管理部門聯合交警部門及時採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廣東省交通集團連夜組織了國內12位知名橋梁專家召開專題視頻會議進行了研判。

專家組初步判斷,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的主要原因是: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了橋梁渦振現象。

點擊播放 GIF 5.5M

廣東省交通集團通報說,大跨徑懸索橋在較低風速下存在渦振現象,振動幅度較小不易察覺,僅在特殊條件下會產生較大振幅,不影響橋梁結構安全,會影響行車體驗感、舒適性,易誘發交通安全事故。

點擊播放 GIF 7.3M

目前,虎門大橋管養單位已緊急開始對大橋進行全面檢查檢測,大橋繼續施行雙向封閉。交通運輸部已組建專家工作組到現場指導。

虎門大橋通車23年

常處於超負荷狀態

虎門大橋是連接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莞市虎門鎮的跨海大橋,位於珠江口獅子洋上,於1997年建成通車。虎門大橋車流量大,常處於飽和狀態。

虎門大橋是中國第一座大型懸索橋,其主航道跨徑888米,被譽為「中國第一跨」,橋梁結構與鸚鵡洲長江大橋相似。虎門大橋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關鍵通道,通車23年來,為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互聯互通和經濟繁榮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而與此同時,車流量的持續增長也造成這條交通大動脈不堪重負。據了解,虎門大橋的車流量由1997年建成時的日均1.84萬標準車次,到最高日均17萬標準車次,遠超日均8萬車次的設計標準,飽和度達2.1。

去年8月,虎門大橋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稱,由於虎門大橋段長時間處於超負荷運營,導致虎門大橋懸索橋、輔航道橋東引橋、太平大橋、廣濟2號橋、大湧橋及深灣橋等6處橋梁段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經相關交通檢測機構綜合檢測與評估,虎門大橋宣布部分路段限制貨車及40座以上客車通行,以確保橋梁的安全暢通和平穩運營,也為分步開展病害處置和維修養護提供條件。

相關焦點

  • 大風吹動了大橋?「搖搖晃晃」的虎門大橋發生了什麼?
    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部分橋面出現上下起伏、如波浪般抖動的小視頻刷屏朋友圈:
  • 虎門大橋自97年建成通車以來第一次發生異常抖動!
    廣東省境內一座連接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莞市虎門鎮的跨海大橋-虎門大橋,於5月5日發生異常抖動,振幅較為明顯,對行車造成不舒適感。視頻畫面可見,橋面出現上下起伏波浪般為確保安全,虎門大橋實施雙向全封閉,莞佛高速西行威遠出口主線全封進行分流;西行虎門入口和威遠入口封閉。
  • 虎門大橋再次抖動如「波浪起伏」,官方:鍋在水馬!物聯網技術何時...
    有網友拍到的視頻顯示,下午14:00左右,近5千米的虎門大橋橋面出現了幅度明顯的「抖動」,像是波浪一樣,橋中間的隔離帶上的指示牌也隨之上下搖動。甚至時至今日凌晨,依然能檢測到橋面的震動。情況發生後不少網友紛紛反映,「行車到虎門大橋橋面上有『爆胎』的感覺」「感覺橋面波瀾起伏,像坐船一樣,感覺有點『暈船』」「虎門大橋搖得人頭暈,太恐怖了」……由於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的安全和舒適性,大橋管理部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聯合交警部門及時採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
  • 虎門大橋抖動,只怪妖風和水馬
    5月5日,東莞虎門大橋多次異常抖動。廣東省交通集團通報:專家組初步判斷,振動主要是由於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橋梁渦振現象。這種現象會影響行車體驗感、舒適性,易誘發交通事故,但不影響橋梁結構安全。
  • 虎門大橋水馬撤掉為啥還抖動?揭秘1940年塔科馬海峽吊橋坍塌事故
    虎門大橋異常抖動小編的話:因發生肉眼可見的明顯振動,從5月5日下午起,連接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莞市虎門鎮的「虎門大橋」關閉,至今已逾三日,對這座已有23年歷史的跨海大橋和生活於兩端的廣州5月6日上午,「廣東交通集團」發布通報稱,經專家組判斷,「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主因為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橋梁渦振現象。事發當天下午,水馬全部撤掉後,渦振於18時暫停,然而,當晚20時,「虎門大橋」再次發生渦振,持續至今仍肉眼可見輕微抖動。
  • 虎門大橋異常振動背後的原理:什麼是渦振和顫振?
    5月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不少過往群眾表示,整個大橋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的搖晃引發熱議。隨後,大橋管理部門封閉了大橋。橋梁專家稱:本次橋梁振動屬於「渦振」現象,渦振是渦激振動的簡稱。是由於流體經過障礙物後的渦流周期性脫落而引發的橋梁共振現象。
  • 官方解釋「虎門大橋上下起伏波浪式抖動」原因:系渦振現象 結構安全
    昨天,虎門大橋異常抖動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對此,廣東省交通集團今天官方回應稱,虎門大橋5日發生振動系橋梁渦振現象,懸索橋結構安全可靠,不會影響虎門大橋後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官方通告中給出了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的主要原因是: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了橋梁渦振現象。廣東省交通集團通報說,大跨徑懸索橋在較低風速下存在渦振現象,振動幅度較小不易察覺,僅在特殊條件下會產生較大振幅,不影響橋梁結構安全,會影響行車體驗感、舒適性,易誘發交通安全事故。
  • 虎門大橋的「渦振」是什麼?為什麼會持續抖動?
    這些渦旋產生了上下相對的力,當這種力作用於中間的橋面,並且振動頻率與橋梁本身的振動頻率一致形成共振時,我們就看到了橋面明顯的起伏。  衛星雲圖裡的濟州島就相當於虎門大橋橫截面,被風吹著跑的雲就相當於吹拂虎門大橋的風,就形成了我們肉眼可見的排列規則的渦旋雲們。說到這裡,只是解釋了所有橋梁都會面臨的問題:卡門渦街。但要形成虎門大橋那樣明顯的抖動,還有個重要條件——共振。
  • 虎門大橋橋面如波浪起伏!一起學習何為橋梁渦振
    為確保司乘人員和橋梁結構物安全,從5日15時20分起,對虎門大橋實行全封閉交通管制。廣東省交通集團稱,已組織養護技術人員對橋體進行檢查並組織專家研判。初步了解,橋梁主體結構未受損,具體原因正在調查。虎門大橋公司稱,當天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晃動比較大,振幅較為明顯,對行車造成不舒適感。
  • 虎門大橋「上下起伏」,和風有關嗎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虎門大橋橋面5月5日出現肉眼可見的「上下起伏」,引發廣泛關注
  • 為什麼大橋會出現異常抖動?
    那麼,為什麼懸索橋會出現異常的抖動現象呢?從物理學原理來講,任何物理結構都存在一個固有頻率。如果強迫振動的頻率接近於物理結構的固有頻率,就會引發共振現象。如果振幅足夠高,結果會導致結構被破壞掉。除了整齊的步伐之外,大風吹過橋梁也會造成大橋抖動,並有可能引發劇烈的共振現象,這涉及到卡門渦街效應。當強風橫向吹過橋面時,會在橋面上下兩側產生兩道旋渦,它們的旋轉方向相反,互相交錯。由此會對橋面產生周期性強迫力,導致橋面出現晃動。這就是卡門渦街效應,由現代宇航科技之父馮·卡門最早闡明原理。
  • 虎門大橋抖動是因吊索斷裂?官方闢謠了
    5月10日晚,一則「虎門大橋最新消息」在網上廣泛流傳有網友信誓旦旦地稱,虎門大橋最近發生起伏抖動的原因據中國交通報微博@交通發布,5月11日,虎門大橋管理方闢謠稱該消息不實,相關吊索已於2019年完成更換。據了解,橋梁鋼構件在使用過程中,在車輛、風、地震荷載及環境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下,會產生不同程度鏽蝕和局部損傷,材料性能也會不斷衰減。
  • 廣東虎門大橋晃動是什麼原理?美國塔科馬大橋曾被微風摧毀
    5月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不少過往群眾表示整個大橋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地搖晃,各大平臺均熱議。官方回應:虎門大橋晃動原因:受主橋風速大影響產生渦振。據風力數據,發現虎門大橋站15-17時基本都有6-7級大風維持。
  • 虎門大橋的「渦振」是什麼?風速更大後會發生什麼?
    虎門大橋橋面5月5日出現肉眼可見的「上下起伏」,引發廣泛關注。不久前,武漢鸚鵡洲大橋也經歷了類似的晃動。事發時,珠江口獅子洋上的風速大約為8m/s,並不算很大,而武漢當地居民更用「風和日麗」來形容鸚鵡洲的天氣。為什麼虎門大橋經歷過多次颱風考驗、前面正面挺過超強颱風「山竹」,卻會被和風劇烈影響?
  • 虎門大橋橋面基本恢復 專家稱渦振或因橋護欄連續設水馬
    虎門大橋已經實施雙向封閉。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偉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不少過往群眾表示整個大橋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地搖晃,引發熱議。隨後,大橋管理部門封閉了大橋。在綜合了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柳成蔭、肖儀清和顧磊等老師意見後,專家分析認為,現場風速達到8米/秒左右,引發橋梁限幅渦振(橋梁渦振是一種兼有自激振動和強迫振動特性的有限振幅振動,其有限振幅計算是一個十分重要但又異常困難的問題)。據悉,虎門大橋正在維修施工中,橋面加了1.2米高的擋牆,破壞了斷面流線型,從而引發渦振。目前,擋牆正在拆除。
  • 虎門大橋何時恢復通車?答案來了!
    根據廣東省交通集團通報稱,5月5日下午14時許,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發生明顯振動,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舒適性和交通安全。大橋管理部門聯合交警部門及時採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廣東省交通集團連夜組織了國內12位知名橋梁專家召開專題視頻會議進行了研判。
  • 漲知識|虎門大橋的「渦振」是什麼?風速更大後會發生什麼?
    虎門大橋橋面5月5日出現肉眼可見的「上下起伏」,引發廣泛關注。不久前,武漢鸚鵡洲大橋也經歷了類似的晃動。事發時,珠江口獅子洋上的風速大約為8m/s,並不算很大,而武漢當地居民更用「風和日麗」來形容鸚鵡洲的天氣。為什麼虎門大橋經歷過多次颱風考驗、前面正面挺過超強颱風「山竹」,卻會被和風劇烈影響?
  • 虎門大橋簡介建成時間哪一年 虎門大橋渦振是什麼意思
    建成20多年,曾獲多項創新大獎  異常晃動的虎門大橋怎麼了  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不少過往群眾表示整個大橋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地搖晃,引發熱議。隨後,大橋管理部門封閉了大橋。  據了解,相關領域專家已趕赴現場。
  • 虎門大橋的異常抖動,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文化啟示
    虎門大橋出現了異常抖動現象,據專家判斷,這是一種漩震現象,雖然沒有太大的問題,但為了安全起見,相關部門關閉了橋頭通道,進行徹底的檢查。作為工程大國的我們來說,這是一個實踐的總結機會,同時也給我們帶來深刻的文化啟示。
  • 就是因為它:虎門大橋波浪式振動的權威解釋來了
    一夜之間,大家都知道了一個詞——渦振來源:南都周刊,作者:趙垠垠5月5日下午14時許,連接珠江兩岸的廣東虎門大橋出現異常抖動,且抖動幅度較大,呈波浪式上下晃動,引得不少網友驚呼「沒想到橋梁還可以抖動得這麼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