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時強風作祟!虎門大橋橋面如波浪起伏!一起學習何為橋梁渦振

2020-12-22 紅網

紅網時刻5月5日訊(記者 黃河)廣東虎門大橋公司5日發布通告稱,虎門大橋受主橋風速大影響,產生渦振。為確保司乘人員和橋梁結構物安全,從5日15時20分起,對虎門大橋實行全封閉交通管制。

廣東省交通集團稱,已組織養護技術人員對橋體進行檢查並組織專家研判。初步了解,橋梁主體結構未受損,具體原因正在調查。

虎門大橋公司稱,當天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晃動比較大,振幅較為明顯,對行車造成不舒適感。為保障通行安全,廣州和東莞交警已採取交通管制措施,對懸索橋雙向交通全封閉。

從15時20分開始,虎門大橋公司聯合交警對主線、太平立交站等入口實施全封閉交通管制;並對廣(州)深(圳)沿江高速、廣深高速等相關路段進行遠端分流。

16時06分,虎門大橋公司啟動《虎門區域跨江大橋應急保暢通聯動預案》一級響應,太平立交站、威遠A站、南沙B站入口均實施全封閉交通管制,並實施車輛分流。

虎門大橋橋梁專業人員介紹,橋梁遇到特殊風況會晃動是正常的,一般遇到旋渦風橋面晃動比較大。為了司乘行車安全,目前交警對虎門大橋進行雙向全封閉。請廣大公眾不必過於恐慌,後續會根據檢測結果發布相關信息。

另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據廣東海事局消息,珠江虎門大橋水域自5月5日18:15已經開始實施交通管制,對附近水域暫時封航,請上下遊過往船舶聽從現場指揮,以策安全!

廣州市氣象局官方微博@廣州天氣 5月5日19時42分發布消息稱,5月5日15時20分,虎門大橋因受主橋風速大影響,產生渦振。出現異常抖動。天氣君查了下風力數據,發現虎門大橋站15-17時基本都有6-7級大風維持。一般瞬時風6-7級比較常見,持續兩個小時,還是比較少見的。

人民日報消息,截至發稿時,事發橋面已經停止抖動。而據專家初步分析,該現象屬於限幅渦振,在大跨橋梁上比較常見;橋梁主體結構未受損。具體原因還有待專家進一步檢測確證。

虎門大橋橋梁專業人員介紹,橋梁遇到特殊風況會晃動是正常的,一般遇到旋渦風橋面晃動比較大。不久前長江鸚鵡洲大橋也出現類似現象。

據人民日報,在綜合了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柳成蔭、肖儀清和顧磊等老師意見後,專家分析認為,現場風速達到8m/s左右,引發橋梁限幅渦振。據悉,目前,虎門大橋正在維修施工中,橋面加了1.2米高的擋牆(水馬),從而破壞了斷面流線型引發渦振。目前,擋牆正在拆除。

連結

何為橋梁渦振?

橋梁渦振是指在平均風作用下,有繞流實腹斷面後交替脫落的渦旋引起的振動。橋梁渦振研究是空氣動力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橋梁渦振是一種兼有自激振動和強迫振動特性的有限振幅振動,它在一個相當大的風速範圍內,可保持渦激頻率不變,產生一種「鎖定」(lock-on)現象。

橋梁渦激共振的有限振幅計算是一個十分重要但又異常困難的問題,目前國內外還沒有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橋梁渦振分析理論。實用上,採用一種半理論半實驗的方法,以近似地估算渦激共振的振幅。

減小渦振振幅的方法有:提高結構阻尼和附加整流板(fairing),但後者還未能從理論上加以解釋。

綜合來源:中新網、央視新聞、人民日報廣州市氣象局、交通百科

來源:紅網

作者:黃河

編輯:廖浩宇

本文為新聞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news.rednet.cn/content/2020/05/05/7168753.html

相關焦點

  • 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橋面上下起伏像波浪!官方通報最新檢查結果!
    (編輯 肖子何)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5月5日14時許,有網友反映行車至虎門大橋時有橋面起伏晃動的感覺,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懸索橋橋面晃動比較大,振幅較為明顯。從現場圖像可以看到,橋面出現上下起伏波浪般的抖動,當時還有車輛在上面行駛。
  • 虎門大橋異常振動背後的原理:什麼是渦振和顫振?
    5月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不少過往群眾表示,整個大橋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的搖晃引發熱議。隨後,大橋管理部門封閉了大橋。橋梁專家稱:本次橋梁振動屬於「渦振」現象,渦振是渦激振動的簡稱。是由於流體經過障礙物後的渦流周期性脫落而引發的橋梁共振現象。
  • 虎門大橋的「渦振」是什麼?為什麼會持續抖動?
    帶著以上疑問,扒拉著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決定加更一篇,來給大家捋一捋,虎門大橋究竟咋回事。  虎門大橋當然沒有塌,而且如果你有關注這事,現在應該至少get到了一個名詞——渦振。  是的,這次虎門大橋持續又明顯的抖動學名叫渦振。它指橋梁在平均風作用下,有繞流通過實腹梁橋斷面後交替脫落的渦旋引起的振動。
  • 虎門大橋簡介建成時間哪一年 虎門大橋渦振是什麼意思
    建成20多年,曾獲多項創新大獎  異常晃動的虎門大橋怎麼了  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不少過往群眾表示整個大橋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地搖晃,引發熱議。隨後,大橋管理部門封閉了大橋。  據了解,相關領域專家已趕赴現場。
  • 就是因為它:虎門大橋波浪式振動的權威解釋來了
    下午16時34分起,虎門大橋持續實施雙向全封閉。6日凌晨,廣東省交通集團通報稱,專家組判斷,虎門大橋5日發生振動系橋梁渦振現象,並認為懸索橋結構安全可靠,不會影響虎門大橋後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另據新華社報導,6日凌晨,從虎門大橋管理中心實時監控畫面看到,大橋仍有肉眼可見的輕微振動。
  • 虎門大橋異常晃動,原因真的是1.2m的水馬嗎,橋梁渦振又是什麼?
    5月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懸索橋發生橋面晃動,振幅較為明顯,對行車造成不舒適感。為保障通行安全,廣州和東莞兩地交警已採取交通管制措施,對懸索橋雙向交通全封閉。要知道每天在這座橋山穿行的車輛不計其數,萬一最終大橋坍塌,那造成的後果絕對是不堪設想的,不過好在虎門大橋目前的晃動只是呈「波浪形」的上下抖動,並沒有任何部分的坍塌。不過為了保險起見,廣州交警部門目前也已經對虎門大橋進行交通管制了,有關部門肯定會到虎門大橋上對橋梁的安全性進行再一次的檢測和評估,所以這幾天以往在虎門大橋上行駛的車輛,也需要改道而行了。
  • 渦振到底是什麼?怎麼會讓虎門大橋發生波浪式振動?
    相信不少傳粉都刷到了「虎門大橋出現強烈振動」這則新聞,5月5日下午14時許,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發生明顯振動,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舒適性和交通安全,大橋管理部門啟動應急預案,聯合交警部門及時採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據了解,橋梁主體結構未受損,原因是渦振造成的橋梁振動。
  • 大風吹動了大橋?「搖搖晃晃」的虎門大橋發生了什麼?
    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部分橋面出現上下起伏、如波浪般抖動的小視頻刷屏朋友圈:
  • 虎門大橋再次抖動如「波浪起伏」,官方:鍋在水馬!物聯網技術何時...
    有網友拍到的視頻顯示,下午14:00左右,近5千米的虎門大橋橋面出現了幅度明顯的「抖動」,像是波浪一樣,橋中間的隔離帶上的指示牌也隨之上下搖動。甚至時至今日凌晨,依然能檢測到橋面的震動。情況發生後不少網友紛紛反映,「行車到虎門大橋橋面上有『爆胎』的感覺」「感覺橋面波瀾起伏,像坐船一樣,感覺有點『暈船』」「虎門大橋搖得人頭暈,太恐怖了」……由於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的安全和舒適性,大橋管理部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聯合交警部門及時採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
  • 虎門大橋的「渦振」是什麼?風速更大後會發生什麼?
    虎門大橋橋面5月5日出現肉眼可見的「上下起伏」,引發廣泛關注。不久前,武漢鸚鵡洲大橋也經歷了類似的晃動。事發時,珠江口獅子洋上的風速大約為8m/s,並不算很大,而武漢當地居民更用「風和日麗」來形容鸚鵡洲的天氣。為什麼虎門大橋經歷過多次颱風考驗、前面正面挺過超強颱風「山竹」,卻會被和風劇烈影響?
  • 廣東虎門大橋晃動是什麼原理?美國塔科馬大橋曾被微風摧毀
    5月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不少過往群眾表示整個大橋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地搖晃,各大平臺均熱議。官方回應:虎門大橋晃動原因:受主橋風速大影響產生渦振。據風力數據,發現虎門大橋站15-17時基本都有6-7級大風維持。
  • 虎門大橋「上下起伏」,和風有關嗎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虎門大橋橋面5月5日出現肉眼可見的「上下起伏」,引發廣泛關注
  • 虎門大橋水馬撤掉為啥還抖動?揭秘1940年塔科馬海峽吊橋坍塌事故
    5月6日上午,「廣東交通集團」發布通報稱,經專家組判斷,「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主因為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橋梁渦振現象。事發當天下午,水馬全部撤掉後,渦振於18時暫停,然而,當晚20時,「虎門大橋」再次發生渦振,持續至今仍肉眼可見輕微抖動。
  • 漲知識|虎門大橋的「渦振」是什麼?風速更大後會發生什麼?
    虎門大橋橋面5月5日出現肉眼可見的「上下起伏」,引發廣泛關注。不久前,武漢鸚鵡洲大橋也經歷了類似的晃動。事發時,珠江口獅子洋上的風速大約為8m/s,並不算很大,而武漢當地居民更用「風和日麗」來形容鸚鵡洲的天氣。為什麼虎門大橋經歷過多次颱風考驗、前面正面挺過超強颱風「山竹」,卻會被和風劇烈影響?
  • 汽車尾翼和虎門大橋渦振?
    在封閉交通10天後,虎門大橋5月15日上午恢復通車。5月5日下午,虎門大橋上的車輛發現橋面有明顯的上下起伏現象,原來是整個橋在振動,此次振動原因到底是什麼?後續仍有震動又是為何?橋梁安全嗎?讓我們再次回顧下本次的事件。
  • 虎門大橋何時恢復通車?答案來了!
    廣東省交通集團6日凌晨通報稱,專家組判斷,虎門大橋5日發生的振動系橋梁渦振現象,並認為懸索橋結構安全可靠,不會影響虎門大橋後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6日凌晨,虎門大橋管理中心實時監控畫面顯示,大橋仍有肉眼可見的輕微振動。虎門大橋的渦振現象,引來無數國內吃瓜群眾的圍觀和調侃。
  • 虎門大橋橋面基本恢復 專家稱渦振或因橋護欄連續設水馬
    虎門大橋已經實施雙向封閉。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偉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不少過往群眾表示整個大橋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地搖晃,引發熱議。隨後,大橋管理部門封閉了大橋。在綜合了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柳成蔭、肖儀清和顧磊等老師意見後,專家分析認為,現場風速達到8米/秒左右,引發橋梁限幅渦振(橋梁渦振是一種兼有自激振動和強迫振動特性的有限振幅振動,其有限振幅計算是一個十分重要但又異常困難的問題)。據悉,虎門大橋正在維修施工中,橋面加了1.2米高的擋牆,破壞了斷面流線型,從而引發渦振。目前,擋牆正在拆除。
  • 虎門大橋自97年建成通車以來第一次發生異常抖動!
    廣東省境內一座連接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莞市虎門鎮的跨海大橋-虎門大橋,於5月5日發生異常抖動,振幅較為明顯,對行車造成不舒適感。視頻畫面可見,橋面出現上下起伏波浪般為確保安全,虎門大橋實施雙向全封閉,莞佛高速西行威遠出口主線全封進行分流;西行虎門入口和威遠入口封閉。
  • 虎門大橋為什麼會發生波浪形震動,原因如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昨天下午虎門大橋出現可感知的波浪般晃動,官方回應是渦振現象。現在還處於封閉狀態。介紹一下虎門大橋,虎門大橋飛架珠江口,是中國第一座大型懸索橋,其主航道跨經888米,虎門大橋於1992年10月28日動工建設;於1997年6月9日建成通車;。1999年4月20日通過竣工驗收。居中國前列,被譽為"世界第一跨"。該橋總投資近30億元,其懸索橋部分均採用鋼箱焊接,共用鋼材2萬多噸。
  • 官方解釋「虎門大橋上下起伏波浪式抖動」原因:系渦振現象 結構安全
    昨天,虎門大橋異常抖動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對此,廣東省交通集團今天官方回應稱,虎門大橋5日發生振動系橋梁渦振現象,懸索橋結構安全可靠,不會影響虎門大橋後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官方通告中給出了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的主要原因是: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了橋梁渦振現象。廣東省交通集團通報說,大跨徑懸索橋在較低風速下存在渦振現象,振動幅度較小不易察覺,僅在特殊條件下會產生較大振幅,不影響橋梁結構安全,會影響行車體驗感、舒適性,易誘發交通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