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徐志摩《偶然》

2021-02-19 繪聲如畫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海寧人,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美國時改名志摩。曾經用過的筆名:南湖、詩哲、海谷、谷、大兵、雲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

徐志摩是中國著名新月派現代詩人,散文家,倡導新詩格律,對中國新詩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1918年赴美國學習銀行學。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1931年11月19日上午8時,乘中國航空公司「濟南」號飛機由南京飛往北平途中墜機去世。

徐志摩18歲時由父母安排,與15歲的張幼儀結婚,隨後遠赴西方求學。徐志摩在旅英期間邂逅了林長民的女兒林徽因。後來張幼儀與徐志摩離婚,林徽音卻選擇了梁啓超之子梁思成。

徐志摩留學後回到北京,常與朋友王賡相聚。王賡的妻子陸小曼,對徐志摩影響甚大。小曼聰慧活潑,是獨生女,徐志摩和陸小曼在北京交際場相識相愛,並談及婚嫁。盛典舉罷,徐志摩與陸小曼南下定居上海。



由於徐志摩離婚再娶,觸怒了父親,中斷了經濟上的援助,而陸小曼生活揮霍無度,巨額花費使志摩入不敷支。應胡適的邀請,徐志摩兼教於北大,為了貼補家用,常在上海、南京、北京間往返,同時在光華大學、東吳大學法學院、大夏大學三所大學講課,課餘還得趕寫詩文,以賺取稿費。一月所獲,至少也有1000多元(當時一個圖書館管理員的月薪約5元),但仍不敷陸小曼的揮霍。

1931年11月19日,因林徽音要在北京協和禮堂為外國使節演講中國建築藝術,徐志摩欲前去捧場,於早八時搭乘中國航空公司「濟南號」郵政飛機由南京北上,然而,飛機在大霧中誤觸濟南開山墜落,志摩罹難,死時34歲。

此詩寫於1926年5月,乃是詩人徐志摩初遇林徽因於倫敦時所寫,昔時徐志摩偶識林徽因,燃起愛情之火、詩作之靈感,一揮而就有此佳作。初載於同年5月27日《晨報副刊·詩鐫》第9期,署名志摩。這也是徐志摩和陸小曼合寫的劇本《卞崑岡》第五幕裡老瞎子的唱詞。

"《偶然》等幾首詩,劃開了他前後兩期的鴻溝,他抹去了以前的火氣,用整齊柔麗清爽的詩句,來寫那微妙的靈魂的秘密。"

——近代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詩人陳夢家

《紀念徐志摩》

"這首詩在作者詩中是在形式上最完美的一首。"

——現代文學評論家、翻譯家、詩人卞之琳

《徐志摩詩集》

"徐志摩這首《偶然》小詩,對我來說,用上'情有獨鍾'之語而不為過。"

——現代作家夏墨

《情絲·現代詩中的美麗與哀愁》

"作者在一個完全虛化的時間副詞的題目下寫出一首如此靈動的小詩。這首對人生、對情感有著深切感悟的詩,詩人表達了對愛與美的消逝的感嘆,字裡行間也透露出對這些美好情愫的眷顧之情。"

——當代自由詩人嚴文科

《和·人類只有一個地球》

文字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從新版《徐志摩全集》中,讀到更親、更近的徐志摩
    徐志摩(1897-1931),現代詩人、文學家。主要著作有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散文集《落葉》《自剖》及日記書信集《愛眉小札》。徐志摩去世之後,徐志摩的妻子陸小曼曾將《志摩全集》交給商務印書館出版。遺憾當時因時局動蕩而未能順利進行。
  • 魯迅假裝失戀寫下一首詩,讀來捧腹大笑,實則是在諷刺徐志摩
    讀來捧腹大笑,實則是在諷刺徐志摩魯迅與徐志摩的恩怨糾纏可謂是翻臉無情卻又惺惺相惜:起初,二人還像朋友一樣禮尚往來,鬧掰之後各行其是,互相隱罵,而在徐志摩飛機墜亡後,魯迅又覺得惋惜。大家都清楚民國的失戀教主是誰,徐志摩與林徽因的感情糾葛幾乎人盡皆知。雖然這首詩讓人捧腹大笑,卻忍不住一讀再讀,寓意很耐人尋味。
  • 徐志摩最美的一首詩,不是《再別康橋》,而是這首
    徐志摩短暫的一生令後人十分惋惜,他追求完美愛情的意念令後人心醉神迷,他獨特的詩歌魅力讓後人津津樂道。其中徐志摩的詩歌《偶然》是他眾多詩歌中不多見形式完美、哲理深刻的作品。《偶然》是一首情詩,但是這首詩的意境又超越了它本身,因此也可以看作是詩人人生路上的感嘆曲。
  • 品讀徐志摩的一篇著名散文,返璞歸真,從頭美到尾
    徐志摩才華橫溢,詩思泉湧時,有如天馬行空,一曲《再別康橋》,令人如醉如痴;紅塵深處,他揮舞筆墨,錦字素箋,一句「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詩人筆端的佳人仿佛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下面就重溫經典,一起品讀徐志摩的一篇著名散文,返璞歸真,從頭美到尾。
  • 徐志摩,民國時期的布爾喬亞詩人
    春末夏初的上海,漫步在舊時的福熙路(延安中路),不知不覺走到徐志摩與陸小曼曾居的四明村。1926年新婚的徐志摩和陸小曼離開北京南下海寧,受北伐戰爭影響,兩人被迫移居上海。四明村923號,一幢上海灘老式石庫門洋房,陸小曼以每月一百元銀洋租了一幢。
  • 品讀徐志摩的詩歌,體會詩歌中所帶來的個性美、意向美和意境美
    徐志摩是著名當代詩人,也是新月派詩的領軍人物,深深地影響著新月派的產生以及消亡。徐志摩最早是作為政治經濟學的特別生留學於英國劍橋大學,這才開始了詩歌創作。請點擊輸入圖徐志摩片描述直至 1922 年徐志摩回國,開始了他詩歌創作的高產時期,兩年後在北京大學擔任教授,與此同時開創和主編了一些周刊。
  • 偶然造句和解釋_偶然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出自: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15、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偶然參考例句:1、他昨日看棋時,偶然指點的著數多在我意想之處。2、不要相信任何偶然,一切都是必然。3、實力造就經典,王者絕非偶然。4、世上沒有偶然,有的只是必然。5、這個世界上沒有偶然,有的只是必然。6、這個世上沒有什麼偶然,有的只是必然。7、人生只有必然,沒有偶然。8、相遇總是偶然,錯過都是用心。
  • 偶然造句和解釋_偶然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出自: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15、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偶然參考例句: 1、他昨日看棋時,偶然指點的著數多在我意想之處。 2、不要相信任何偶然,一切都是必然。 3、實力造就經典,王者絕非偶然。
  • 徐志摩的前妻,是不是他天空中的一片雲?
    徐志摩在杭州府中讀書時,模仿梁啓超的文筆,寫了一篇論文,恰巧被前來視察的浙江都督朱瑞的秘書長張嘉傲發現了。張嘉傲對青少年徐志摩的才華讚不絕口,悄悄打聽,得知徐志摩是海寧硤石商會會長徐申如的公子,更是喜不自禁。張家兄弟都是社會名流,於是,張嘉傲把妹妹張幼儀許給了徐志摩。
  • 徐志摩詩歌《雪花的快樂》賞析
    詩歌賞析《雪花的快樂》是徐志摩的經典詩歌之一,此詩讀罷給人行雲流水之感,一氣呵成的筆力,估計現當代眾多詩人難望其項背。走題了,先來了解下這首詩的創作背景。當年徐志摩因愛上了才情美貌集一身的陸小曼,在殷殷愛戀的驅使下寫了這首詩,詩人以雪花自比,表達對陸小曼的追慕之情,情真意切,有一種溶化於她的心理反應。先從音樂美來賞,正如前面所說,全詩有流動之感,ang和ong後鼻音韻母的運用恰到好處,讀罷給人力量和堅定。
  • 評讀徐志摩詩歌《再別康橋》
    原詩:徐志摩《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蕩漾。.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 徐志摩這首詩,讓我重新認識了他
    拜獻徐志摩 圖片攝影:翡翠 山,我不讚美你的壯健, 徐志摩1897年生,現代詩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詩人,1931年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罹難。代表作品《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偶然》等。
  • 民國愛情往事:徐志摩,林徽因,陸小曼
    他寫下了詩歌《偶然》:「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林徽因雖接受了新式的思想教育,性格敏銳、才學卓越,但她同時也是個普通女子。新月社的成立出於偶然,建立新月社的初衷只是為了有一個文友間的聚會。天生好客的徐志摩一入住,身邊很快就匯聚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有胡適、林長民、陳西瀅等,皆是民國年代的風雲人物。
  • 把徐志摩的詩唱出來,居然這麼動聽!(收藏)
    2015年的11月19日,第四屆中國(海寧)·徐志摩詩歌獎頒獎典禮、東山·中國詩會在海寧舉行舉行。很多人熟悉徐志摩的詩,但也許對他的詩唱成的歌所知甚少。這次整理了一些「徐志摩的歌」,才發現徐志摩的詩譜上曲唱出來後也好美,喜歡的親可收藏。
  • 泰戈爾作一詩歌,僅有三句,隱喻說出徐志摩與林徽因的關係
    」相遇是偶然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這時交會時互訪放的光亮!——《偶然》徐志摩來到英國倫敦後,林徽因進入聖瑪麗學院讀書,而林長民每日接待好友並不能分出時間陪伴女兒。
  • 徐志摩詩集精選
    作者簡介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現代詩人、散文家。
  • 徐志摩慘狀:頭部一個大洞!半身全部折碎!痛心的悼詞另有所指?
    大詩人 徐志摩先生 1931年11月19日午後2時,徐志摩乘坐的一架郵政飛機在南京至北平途中,於濟南党家莊忽遇大霧,飛機觸開山(白馬山)山頂
  • 陸小曼與徐志摩都是「二婚」,婚後不久為何徐父依舊看不上兒媳?
    ——徐志摩·《再別康橋》陸小曼與徐志摩都是「二婚」,婚後不久為何徐父依舊看不上兒媳?據歷史了解,陸小曼和徐志摩都是二婚,他們都是相似的,都有著對生活的不同見解,值得一提的是,陸小曼和徐志摩兩個人的婚姻生活算得上是異性相吸。
  • 徐志摩《我的彼得》:婚內出軌拋妻棄子,痛失愛子悔不當初
    ——徐志摩《再別康橋》很難想像寫這麼美妙的詩歌的人是個不負責任的渣男。我還記得我第一次讀到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是在初一的時候,當時12歲少年的心就被深深打動。居然有這麼美的詩句,韻律、節奏、語言,都是那麼美好。
  • 「渣男」徐志摩給女人寫的無數情詩:民國才子感人肺腑、意味深長
    說到徐志摩,比起他的才華,相信大家更關注的是徐志摩的情感經歷。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愛情一直都是人們口口相傳的一段佳話,而他這一生的三段最有名的感情經歷也是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一段佳話。也有人說,徐志摩見異思遷多情善變,是妥妥的「渣男」行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