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作用量原理支配人口增長,放開3胎,也難阻人口斷崖式下跌

2020-12-18 華箋流香

聯合國通常用出生率來衡量各國人口增長的情況,即每一千名育齡婦女生育嬰兒的數量。

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出生率下降,收入和出生率的這種相關性,在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都是相同的。

●2017年,美國家庭收入和出生率統計。

從這張表上我們可以看出來,年收入二十萬美元以上的家庭,每1000名婦女僅誕生43.92個嬰兒。

最近有一則報導,肯亞一位母親生了8個孩子,因為受疫情影響沒辦法出去工作,而且她的丈夫被犯罪分子所擊殺,因此失去了所有的生活來源!為了安撫飢餓的孩子們,母親用水煮了一鍋石頭。

》影響生育率因素的表觀原因有很多。

在一些貧困國家,兒童被視為廉價勞動力的來源,同時也被視為老年人物質和經濟生活的保障來源,所以很多國家不惜一切代價歡迎新生兒。

在中國也有多子多福,養兒防老一說。

同時,在一些貧困國家早婚早育的現象猖獗,進一步擴大了婦女的生育窗口,並隨後擴大了她們一生中可能生育子女的數量。

生育率過高會加劇貧困,生育率過低又會讓社會陷入老齡化的泥潭。

如何平衡生育率與發展,這是唯一一個沒有答案的全球性問題。

雖然習慣和風俗對生育力的影響非常大,但是富裕程度與生育率的相關性,是超越了國家、民族、習慣、宗教的共同現象的。

這說明,人類行為背後,有更加本質的原理支配。

》萬物的運動,皆受「最小作用量原理」支配,人類也不例外。

最小作用量原理:系統的真實運動軌跡,由某一個作用量的極值所確定。這個極值可以是最大值,也可以是最小值。

用代數的語言表述最小作用量原理,系統的真實運動軌跡在函數曲線導數等於0的地方出現。

量子力學認為微觀粒子在不被觀測的時候,是以概率的形式分布在整個空間中。太陽光發射出來的光子並不是走直線的,運行的道路是包含在整個宇宙空間的任何一條道路。但是最終確定的只有一條道路,而這一條道路是由最小作用量原理決定的,在數學上表現為在整個路徑積分上的能量損失最小,或者是最大(也可能是時間的最小或極大值)。

最小作用量原理對人類行為的支配作用,表現在人類的行為傾向於使用能量消耗最小的方式。

生育是人類的先天本能,而勞動是人類的後天技能。

人不可能在同一個空間和同一個時間進行兩種行為,所以,在同一個時空內選擇本能的行為,還是選擇技能的行為,取決於兩者之間消耗能量的對比。

個人的行為在某些時刻會有一定的偏差,但是作為人類整個集群的社會,完全遵循最小作用量原理在能量消耗上的支配效應。

》一個社會群體,因為後天勞動技能生疏,就會更加傾向於選擇本能行為。

同樣,一個社會群體因為勞動技能的熟練,就會更加傾向於選擇後天技能。

貧困人群選擇了本能,所以有更高的生育率。富裕人口選擇了技能,所以有更低的生育率。

支配今天社會現象的最本質規律,在宇宙剛剛誕生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

2019年10月20號,由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主辦的2019年第三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上,北大教授蘇劍稱:由於統計口徑的問題,中國實際上可能在2019年就出現了人口負增長。

去年,社科院發布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提到,中國人口負增長的時代即將到來。

因為至少要一男一女才能生育後代,所以保持一個社會穩定的人口成分,一個家庭至少要生兩個孩子。

》中國的總和生育率長期低於2,在1.6左右徘徊。

從2017年開始,中國人口出生率已經3連跌,2017年是12.43‰ ,2019年是10.48‰。

計劃生育只是提早了中國人口負增長到來的時期,但是並沒有改變引起負增長的本質因素。

人類的所有行為,都受「最小作用量原理」支配。

最小作用量原理不僅決定了個體行為的取向,也定義了社會群體行為的影響範圍。

》為了扭轉人口斷崖式下滑的局面,國家採取了各種措施。

繼2016年國家全面放開二胎政策,2019年,在國務院印發的《醫療衛生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裡面,明確提出了計劃生育的補助標準。

從最小作用量原理的角度看,即使放開三胎,甚至是任意胎,以及大幅度提高生育的補助標準,都不可能挽回中國人口的斷崖式下跌。

從剖腹產和順產的角度上來說,順產是符合最小作用量原理的。

從婦女的生育年齡上來說,16歲到20歲是黃金階段,這個階段最容易順產,而且生育婦女產後恢復迅速。

唯一能夠阻止人口負增長的是,一方面提前法定結婚年齡,擴大生育窗口;另一方面採取國家的強制性保障措施,儘可能的降低生育成本,最好降到0。

相關焦點

  • 放開三胎背後的人口焦慮:10年一半的孩子不見了
    在最早放開三胎生育的黑龍江黑河市,過去10年,小學在校生人數減少了幾乎一半,從2010年的100265人減少到2019年的53920人,如果對照2018年的小學在校生48149人,人數減少超過了50%。這種人口的減少,在生活的各個細節隨處可見。2016年,作為黑龍江第一批放開三胎的地級市,黑河正在經歷生育率降低的陣痛。
  • 建議先放開三胎:中國人口報告2020
    3)中國人口突破14億人,但即將陷入負增長。2019年中國人口突破14億,《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預期的2020年14.2億不可能實現。聯合國對中國人口增長同樣存在高估,中方案預測2031年達14.6億人的峰值。我們預測,中國人口將在「十四五」時期陷入負增長,2050年左右開始將急劇萎縮,2100年佔全球比例將從當前的約19%降至7%。4)人口紅利消失,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下滑。
  • 人口斷崖式下降會越來越嚴重麼?
    中國人口斷崖式下降?弄錯了,那說的是每年出生人口,出生人口的下降不等於總人口的下降,至少短期內是這樣。2016年我國出生人口1786萬,死亡人口977萬,淨增人口842萬。2017年出生人口1723萬,死亡986萬,淨增737萬。
  • 2019年出生人口僅1465萬,出生人口為什麼越來越少?
    這個問題筆者是這樣認為的,2020年的出生人口是不會跌破1000萬的,雖然我們的人口出生率一直在下降,從80年代的20‰左右下跌到90年代的17‰左右,再下跌到二十一世紀前十年的12.3‰左右,到了二十一世紀進一步跌破12‰,這個過程是逐漸實現的,2019年的人口出生率是10.48‰,對應的2019年新出生的人口為1465萬。
  • 只要房價下跌,人口就會增長?出生人口下降原因有這幾點
    現在房價高企,很多家庭和年輕人買不起房,於是有的人說房價是導致人口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要房價下跌了,人口就會增長。這種想法太單純。 其實我們人口的增長高峰是在六七十年代,連續十五六年出生人口都在2,000萬的以上。畢竟當時人口基數低,醫療衛生條件差,能維持那樣高的增長率真是很厲害。
  • 為改善人口老齡化,專家提出放開三胎,現在的年輕人卻不想生了
    在這段時間裡,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總人口佔世界的比重更大。但是在1850年至1949年間,由於戰爭和自然災害,人口增長緩慢。特別是十多年的戰爭,損失了大量的人口。新近成立的中國大陸人口約為五億四千萬。一些地區的增值率也超過了這一數字,比如上海39‰的人口淨增長率。首次人口普查數據,引起了馬寅初的關注。在花了三年時間研究中國的人口結構後,他得出結論,如果人口照此增長,再過五十年,中國人口將增加到26億。人的數量增加,意味著資源的快速消耗和社會矛盾的加劇。為控制人口增長速度,1955年馬寅初首先提出「計劃生育」。
  • 中國多少人口合適?
    學者孫本文在1957年發表的《8億人口是我國最適宜的人口數量》,是中國適度人口研究的開山之作。1981年,宋健等幾個自然科學家從耕地、淡水、能源等資源約束條件出發,得出中國適度人口7—10億的結論,多數學者認可這一研究。
  • 人口斷崖式下降會越來越嚴重嗎?你怎麼看?
    我國是從2016年開始放開二胎政策,到了2017年新生兒突破1700萬,隨後新生兒出生數量是逐年下滑,僅用了二年的時間,就降至2019年,國內新生兒只有1100多萬人口。新生兒出生數量一下子降了500-600萬,這讓國內專家們擔心不已。
  • 出生人口連續下降!專家建議放開三胎,你願意生三孩嗎?
    原標題:繼二胎後,專家建議放開「三胎」,你願意生三孩嗎?在以往,我們的爺爺奶奶輩那個年代,做父母們的想法是,子女多了將來也會有福氣。正因為此,那個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兄弟姐妹相對都比較多,甚至一大家子逢年過節坐到一起吃飯,也要拉兩套桌椅。
  • 「人口警報」已拉響,專家呼籲放開三胎,年輕人卻因這3點不敢生
    第七次人口普查將於12月10日結束,具體的數據要明年的4月份才會公布,專家表示:這次的人口普查將會是近30年來準確率最高的一次,但是最終的數據可能要讓人擔憂,原因也很簡單就是近幾年新生人口不斷下降,特別是去年更是創下了建國以來的最低值,全年新生人口只有1465萬,而且這個數據還是因為2016年已經全面放開二胎限制了,如果沒有放開二胎限制
  • 資訊|中國人口報告2020:專家建議放開三胎
    頭條中國人口報告2020:專家建議放開三胎人口問題既是家事、也是國事,是基礎性、全局性和戰略性問題。中國人口報告2020顯示,中國既面臨人口總量即將見頂、遠期將急劇萎縮的總量危機,也面臨人口少子化老齡化日益加劇的結構性危機。專家建議:儘快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讓生育權回歸家庭自主,加快構建生育支持體系。
  • 人口出生率將跌破0%!警報已經拉響,我們該如何應對變化?
    我國作為全球第一大人口國,龐大的人口基數讓我們成為了國際社會中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人口紅利也成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我國能在改革開放的四十餘年間,取得令全球矚目的成就,現如今經濟發展趨於平穩地,與此同時人口結構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這會給社會各方帶來不同的程度的挑戰,我們應提前做好應對的準備。
  • 第七次人口普查:放開三胎能緩解中國老齡化壓力嗎?
    本文由未來城市FutureCity(ID:caijingtod)原創文|姚思妤 梅子儀11月1日零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下稱「七普」)正式啟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最基本要素和主要動力,人口因素變化緩慢但勢大力沉。
  • 放開三胎背後的人口焦慮——女生不想生小孩的5大原因
    根據一項最新的報導,2016年開始就開放3胎政策的黑河市,生育率依然沒有提高,相反,新出生的人口數,依然在持續的下降。從2胎政策到3胎政策,反映出了一個核心的問題就是:人們生孩子的意願,不斷的在降低。新中國成立後,曾經迎來了3次生育的高峰。1951年到1958年,人口總增長約為1億8百萬,平均每年增長約為1500萬。
  • 中國人口報告2020:#專家建議放開三胎#有用嗎?
    中國人口報告2020:中國既面臨人口總量即將見頂、遠期將急劇萎縮的總量危機,也面臨人口少子化老齡化日益加劇的結構性危機,#專家建議放開三胎#。有網友認為,放開三胎並不能提高生育率,生育率低的現實原因很多;也有網友認為,將小幅度提高,但放開三胎對刺激生育的紅利有限。 生育率低的根本原因並不能歸咎於政策,而是更為現實和複雜的多方面因素。
  • 「人口警報」拉響,專家提「三胎」新建議,重點卻在「一胎」?
    正如民政部部長李紀恆所講:生育率跌破警戒線,我國人口發展要進入關鍵轉折期了。這一背景下,「三胎」的呼聲越來越高,以恆大首席任澤平為首的專家們也提出了「放開三胎」的建議。
  • 放開三胎和城市搶人大戰,對經濟和房地產意味著什麼?
    關於人口形勢的嚴峻性,小浦用一些數據說明:進入新世紀後,我國的新生人口一直都徘徊在1600-1700萬間,波動甚微,放開二孩後形成的短暫高峰,出生人口在2016年達1786萬。為了更好應對日趨嚴重的老年化,已有專家建議全面開放三胎,讓一些有能力的家庭,可以有機會繼續生育。同時,也給社會一個信號,鼓勵大家多生育。02. 放開三胎,就能解決人口危機?放開三胎是否有用?小浦覺得我們先要弄懂為什麼目前在中國,生孩子的意願急劇下降?在《中國人口報告2020》中,恆大首席經濟學家、恆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概括了生育率下降的幾大原因: 1.
  • 300萬人口以下的城市放開落戶,對樓市意味著什麼?
    比如有多少人夢想著擁有一紙北京戶口的憑證,但是難度之大堪稱「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沒有戶口,你就只能等待3-5年的社保繳納憑證,才能在所在的城市購房。戶籍制的優勢,就是限制城市不斷擴大的規模,弊端就是顯而易見的區別對待。 如今這一變化正在來臨,戶籍限制正在逐漸消失。國家已經明文規定,300萬以下人口的城市,取消落戶限制,其它大城市也應該放寬落戶限制條件。顯然,在人口呈下降趨勢的當下,如何吸引人進城將是未來城市主責人最重要的政績。
  • 中國將迎來人口危機!人口雪崩式下滑不可避免,如何提高生育率?
    推薦語:這些年,國內已經徹底放開了二胎政策,鼓勵國人多生多育。但是中國的人口出生率卻沒有顯著的增長,出生人口數量反而在持續減少。老齡化和低出生率,已經成為困擾社會發展的兩大問題,甚至有專家坦言稱,如果這種情況不能得到改善,那麼中國人口雪崩將不可避免。
  • 這是10年來人口增長最猛的城市!
    ,合肥、貴陽、拉薩成為增長最快的城市。硬實力之外,另一個最具觀察力的指標是人口吸引力,誰又是過去10年間人口增長最快的城市?根據各城市的2019年統計數據,常住人口超過千萬的城市多達14個。其中,重慶人口超過3000萬高居第一,但由於重慶面積實在太大,已經不能當成一個城市來看待了。要知道,傳統意義上的重慶主城9區的常住人口規模,也不過800多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