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人家的窗戶等你去張望

2020-12-23 網易旅遊

【環球時報駐比利時特派記者 牛瑞飛】「傳統的荷蘭人不習慣拉窗簾。如果你拉開窗簾,就是向人們發出信號,你是一個勤勞的家庭主婦。但如果你拉上窗簾,就是在告訴別人你很懶,你的房子可能不乾淨。」在《文化震撼:荷蘭》裡有這樣一段描述。各國對抗疫情的隔離期間,窗戶成了人們觀察外界真實情況的重要平臺。但人們發現,在一些重視隱私的歐洲國家居然不愛掛窗簾,尤其是荷蘭,其中的原因挺有意思。

大膽展示比藏著掖著好

荷蘭地處歐洲西北部,人口密度較大,但是荷蘭少有高層建築,特別是民眾的住宅,基本上都是一棟棟兩三層的小房子,與鄰居共用兩側外牆。初到荷蘭,記者總是被街頭五顏六色且個性十足的小房子所吸引,每所房子都有很多大大的窗戶,而且不論是底層還是樓上,窗戶都沒拉窗簾。而且荷蘭的窗戶出奇的大,有時甚至可以填滿整堵牆,屋子裡的擺設能被行人看得清清楚楚。

每次漫步街頭,筆者總會不經意看到住戶家裡,甚至連他們在家裡幹什麼都能看見,這樣是不是太不禮貌了啊?為什麼荷蘭會出現不拉窗簾、甚至不安窗簾的情況呢?後來一位荷蘭朋友告訴我:「不拉窗簾是我們荷蘭人的習慣,有些房子根本就沒有裝窗簾,你可以放心大膽地好好欣賞,即使是駐足往窗戶裡面看,荷蘭人也絕不會生氣的。」

原來,荷蘭人之所以不愛拉窗簾始於宗教淵源,加爾文教對荷蘭的影響非常深遠。16世紀時,法國宗教改革人士加爾文從法國逃到日內瓦之後,通過講道逐漸掌握了日內瓦的大權,通過了《日內瓦教會憲章》,詳細規定了實行宗教儀式的種種方法,全面推行嚴格的清教生活。除了宗教聖歌,不許唱其他娛樂性的歌曲,不許跳舞、喝酒、賭博,不許穿戴新潮時裝。讀書要讀加爾文的《基督教要義》,交談要交流聽加爾文布道會的體會。宗教改革之後,加爾文教建議人們在晚上把窗簾拉開,這樣鄰居們就能清清楚楚地看到他們晚上有沒有喝酒或賭錢。

這種習慣經過了幾百年的延續,演變成了荷蘭人性格裡的敞亮與直率,大大方方地讓人們看自己房子的內部,傳達著這樣一個信號:「看,我這個人就是很坦蕩啊。」荷蘭朋友說:「誠實的公民沒有什麼可隱瞞的,大膽展示比藏著掖著好,沒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

家庭裝飾歡迎欣賞

荷蘭人對家的要求,絕對不滿足於簡單的居住需求。荷蘭建築外部、整體結構的更改需要申請很多手續,而房屋內部裝修則可以隨意發揮。荷蘭人往往對家庭裝飾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們非常重視家庭內飾的裝潢,這彰顯著自己的審美。人們在一起非常喜歡談論自己家裡的東西,比如定製的開放式廚房、著名設計師設計的沙發。

記得有一次,一位荷蘭朋友聽說亞洲國家有一種酒店式公寓出售,整棟樓的所有房子都是開發商按照同樣的圖紙裝修好的,立刻就能拎包入住。她覺得這是一件特別不可思議的事情,她告訴我說,她認為房子是有靈魂的,但是這種靈魂是居住者帶給房子的,居住者用心裝飾打扮自己的房子,把自己的能量賦予房子,居住者和房子兩方才能相處愉快,達到雙贏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荷蘭人也是這麼做的。在建材市場,荷蘭人往往喜歡購買原材料,自己畫設計圖,製作出獨一無二的裝飾品和家具。筆者認識一位荷蘭大學生,他爸爸是荷蘭知名企業的高管,家裡經濟條件好,但他家裡幾乎所有家具——客廳的沙發、花園的長椅、鞦韆、臥室裡的床架、衣櫥全是爸爸自己設計並手工製作的,他媽媽又親手設計了各種配套使用的布藝。他說,自己製作的家具與裝飾會讓家充滿溫度,人住在這樣的房子裡會更加愜意。

鑑於荷蘭人對房子裝飾的重視,他們特別希望讓更多的人欣賞到他們的作品,所以行人從窗子裡往裡望,就是欣賞主人家居裝飾作品的時刻,房子主人不但不會生氣,還會感激你欣賞和喜歡他的傑作。還有人把自己家的窗戶精心打扮,尤其是臨街的房子,然後大方的把房子展現給路人。

陽光不容得浪費

荷蘭擁有溫和的海洋氣候,夏季潮溼,冬季涼爽。荷蘭的每個季節都會受到來自北極的低氣壓帶的影響,因此一年之中經常下雨,冬季經常結冰下霧。生活在這樣的氣候裡,陽光的寶貴程度可想而知,對荷蘭人來講,陽光容不得一絲一毫的浪費,荷蘭人也不會放棄任何曬到太陽的機會,窗簾會阻隔他們和陽光親密接觸的機會,他們當然不願意拉上窗簾了。前幾天,看到荷蘭電視臺記者採訪生活在養老院的老人,問他感覺當下最快樂的事情是什麼,老人的回答是這樣的:「新冠疫情很嚴重,我們也不能去樓下的花園曬太陽了,當下我最幸福的時刻就是坐在陽光照射進來的窗口。」還有一種說法稱,荷蘭人不拉窗簾是因為他們喜歡從屋裡向外看,觀察室外的一切,看那些夜晚的燈光、街道的喧囂和路上的行人。

荷蘭人不愛拉窗簾展示了他們率真的生活態度,調查顯示,在不愛拉窗簾的荷蘭,鄰裡間相處得也更友好。可能是因為沒有了窗簾的阻隔,不僅溫暖的陽關會照進來,人與人之間的關心和愛也會照進來。難怪一位荷蘭老奶奶說,她喜歡看窗外的人並跟他們互動,這也是與外界聯繫的一種方式,是家的延伸。

本文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王濤_NBJ9727

相關焦點

  • 千萬別去荷蘭,我怕你會後悔!
    環球旅行十年的達人告訴你,千萬千萬不要去荷蘭!如果非要給你一個理由,那就是這裡根本不適合旅遊!不服來辯~在荷蘭最不缺的就是鬱金香,到了花季,成千上萬的花香正在飄來。因為這裡不像一般的博物館,除了展覽居然還有梵谷的故事講給你聽!租個講解器,內容豐富到讓你留淚!
  • 荷蘭最「政」經城市——海牙,舒服的恰到好處
    旅行對於這些人來說也確實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等自己有空了,可是最想去的地方風景也不是那麼好看了……所以說,旅行也要趁早,不要總是等有空等有空,想去就去!海牙是荷蘭第三大城市,是個沒有名分的政治中心,通常一個國家都會把政治中心定為首都,而荷蘭憲法卻把首都定在了阿姆斯特丹。
  • 荷蘭要改名?出國一定要搞清楚的事:你去的那個國家到底叫啥?
    這是一個嚴肅的八卦專欄,我們的定位是:用八卦的精神去認真研究地球上跟上學有關的一切!今天來8的是,你去的那個國家叫啥名,你真的知道嗎?在2019年結束前,年度最沙雕新聞的競爭依然沒有停止。News & World Report)網站27日以「『尼德蘭』(Netherlands)不想讓你再叫它『荷蘭』(Holland)」為題報導稱,荷蘭政府希望,在2020年奧運會及第65屆歐歌賽舉行之前,可以通過「改名」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國際形象。據說為了這波行動,荷蘭政府投入了20萬歐元!
  •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心中敞亮,眼神就明亮;否則,眼神就昏暗不明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句名言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達文西從人物畫的角度來說的。而我們看到,早於他一千多年,中國的孟子就已經從識人的角度把這個啟發說得非常清楚了。眼神是無法加以化妝或掩飾的,任你是如何高明的一位超級美容大師。別聽他說得口若懸河,天花亂墜,你要看著他的眼睛。觀察眼神,洞若觀火,一目了然。「巨人也好,誅儒也罷,其志氣乃表現在一尺的臉上;一尺臉上的志氣,則盡收在一寸的眼睛中。
  • 荷蘭羊角村的繡球花
    荷蘭是我們歐洲之行的第一站。這真是一個風情萬種的國家,風車、木鞋、奶牛和鬱金香,還有大片大片的草地、森林,荷蘭的房子也別具一格令人難忘。我們在荷蘭的小城阿納姆落腳停留數日,此地有一個杭師大美院的工作室。一位溫州老鄉是同行者林的同學名喚「金董」,在荷蘭開餐館定居多年。一日他開車帶我們去阿納姆附近的旅遊景點羊角村遊玩,從阿納姆到羊角村不過是一個多小時車程。
  • 風車、鮮花、藝術,去荷蘭吧
    荷蘭,曾經的海上霸主,眾所周知的風車、鮮花與藝術的國度,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值得去嘗試和體驗!圖說:荷蘭鬱金香全球聞名 來源:網絡古典與現代融合的城市從12世紀的小漁村到如今的大都市,極具傳奇色彩的阿姆斯特丹並非浪得虛名。走過蜿蜒的運河、鵝卵石鋪成的街道,以及眾多世界級的博物館……無論你是初次到訪,還是故地重遊,都會被它深深的吸引。
  • 「大戶人家」!四川這戶人家窗臺掛滿千斤香腸,網友表示:想去樓下...
    臨近年關很多人家裡開始紛紛預訂起年貨比如香腸、臘肉....解說近日,在成都市青羊區錦裡西路有戶人家的窗臺掛滿香腸,被網友稱為「大戶人家」。記者現場看到,該住戶家位於臨街一面的樓房3樓,接連3面窗戶外全部掛滿了正在風乾的香腸臘肉,長度近10米。時不時,還有近日,在成都市青羊區錦裡西路有戶人家的窗臺掛滿香腸,被網友稱為「大戶人家」。記者現場看到,該住戶家位於臨街一面的樓房3樓,接連3面窗戶外全部掛滿了正在風乾的香腸臘肉,長度近10米。時不時,還有市民遊客專程來拍照打卡。
  • 鳥撞窗戶是吉還是兇 客廳窗戶應該要怎麼樣去裝修
    裝修客廳窗戶的時候,可能要特別關注一些技巧,包括風格的設計以及整體的視覺呈現、採光的效果。當然也有一些人會想要讓窗戶面對花園,這時候也要特別重視花園的設計。下面就是關於鳥撞窗戶是吉還是兇,大家可以多多關心基本的裝修方法,了解客廳窗戶應該要怎麼樣去裝修。
  • 《天堂的張望》看起來很平平無奇,可眼淚都留了下來!
    家裡真的很窮,爸爸每天編了竹筐去街上賣,可是生意不好做,一天過去了一個竹筐也沒賣出去。出發前,張望說:「爸爸,賣了錢可不可以給我買好吃的啊?」我還想著好吃的是什麼,原來是我們現在吃到厭倦的方便麵,而它在小張望的眼裡,卻是一年也吃不到幾次的珍饈美食。小張望成績很好,每門課都可以考一百分,唯獨體育課跑步的時候跟不上同學們,跑兩步就氣喘籲籲。老師安頓她要好好吃飯,補充營養。
  • 電影推薦《天堂的張望》7歲女孩安排自己的後事
    知道有一天,張望因為幫父親賣蘋果,不慎用秤桿打了買蘋果阿姨的臉,被阿姨打了一巴掌;此後望娃一直流鼻血不止,診所醫生建議去大醫院檢查,才知得了急性白血病,治療需要30多萬的費用,籌錢無果的張國華整日以淚洗面。
  • 荷蘭風格派的風格在哪裡?
    街面窄,燈柱就在人家門口。樓房不過三四層,不尚裝飾,線條平鋪直敘,可以聯想到它灰暗的水泥與玻璃的質地。單車成排鎖在樓前,錯落如樓裡人家的夢鄉。15年前從倫敦坐大巴去阿姆斯特丹。進入荷蘭境內已經是凌晨,一車人正在睡眠中載沉載浮。我醒來時,路邊的公寓樓透出大片燈光。我驚訝於窗戶之大之無遮無攔,以及一眼見底的生活。
  • 荷蘭的咖啡文化特別出名,但為什麼導遊卻勸你,不要隨便去荷蘭的...
    荷蘭的咖啡文化特別出名,但為什麼導遊卻勸你,不要隨便去荷蘭的咖啡館呢? 在剛上班起床氣還沒過去的時候,來上一杯咖啡這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而荷蘭可不是只有在這種時候才喝咖啡,荷蘭的咖啡文化特別出名,這裡的咖啡館非常的多,但是為什麼導演會勸導遊客不要隨便進入荷蘭的咖啡館?
  • 窗戶秒變沙發,竟能躺在裡面!
    新型的窗戶層出不窮,比如由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一家建築公司研發的,叫做Bloomframe window。 而今天,給大家看的也是一種顛覆傳統的窗戶,打開後,就變成了一個單人沙發,你可以坐在裡面休息。
  • 古代的「紙」窗戶,如何遮風避雨?
    是不是覺得在哪裡見過?看了上面三件器物,你不再懷疑中國古代有玻璃了吧?估計你也猜得出來了,為什麼窗戶不用玻璃了。因為貴!不是貴族,用不起。中國古代的玻璃器定位可是很高,加上工藝的不成熟等等問題,總之,在清朝中後期以前,玻璃窗在國內還是很少見很少見的。
  • 《天堂的張望》溫暖上映 觀眾直言:從頭哭到尾
    父親給小張望梳頭網易娛樂11月20日報導 由杜斌編劇、導演,杜奕衡、朱梓玥主演的感人電影《天堂的張望》於今日正式上映。影片中,小女孩張望絕望的處境令觀眾潸然淚下,但她面對病魔的樂觀堅韌、父女間的溫馨互動、好心人的關懷溫暖,諸多感人之處也給這個冬日增添一絲暖意。電影《天堂的張望》此前在多個城市開啟路演,期間收穫最多的評價無疑是「重磅催淚彈」。隨著情節的推進,虐點淚點接連來襲,觀看過程中數次落淚,小張望的一句「別給我治了」更是狠狠戳中了觀眾的淚點。
  • 《天堂的張望》入圍第三屆美國好萊塢藝術電影獎
    《天堂的張望》概念海報網易娛樂1月7日報導 北京時間1月2日,第3屆美國好萊塢藝術電影獎入圍名單由官方揭曉。由杜斌執導,杜奕衡、朱梓玥領銜主演,王力可、馬瑜遙、盧秋宏、宮曉瑄、吳志雄、劉流、張永達、杜芷萱主演的電影《天堂的張望》入圍本屆電影獎。這也是該影片繼2019年12月以來入圍的第二個國際電影競賽。此前,影片於2019年12月份剛剛入圍首屆柬埔寨亞洲電影節,主演杜奕衡、朱梓玥、香港著名演員吳志雄紛紛發來祝賀視頻。
  • 荷蘭:阿姆斯特丹運河遊
    本篇文章要談談荷蘭阿姆斯特丹的運河遊,就首先要給大家簡要介紹下「尼德蘭」的概念,也就是談到歐洲歷史和地理時,經常會提到的低地國家。尼德蘭是指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的統稱,三個國家有歷史地理文化的淵源,都位於歐洲西北部海拔較低的這片區域。
  • HL荷蘭護照、荷蘭永居、移民荷蘭不得不說、荷蘭人樂活六大理由
    所以說,在荷蘭工作,你一年不休個幾周假,大家都要覺得你不正常……二、世界各地去度假荷蘭假期多,那荷蘭人放假都幹嘛呢?答曰:度假!在荷蘭,每到假期,最熱門的話題就是:你要去哪兒度假呀?這個人去義大利,那個人去葡萄牙,再不然泰國曼谷、美國紐約都是不錯的選擇!反正拿著荷蘭的護照,全世界有172個國家和地區對你免籤,買張機票定好酒店就可以準備出發了。
  • 《天堂的張望》今日溫暖上映 觀眾直言:從頭哭到尾
    由杜斌編劇、導演,杜奕衡、朱梓玥主演的感人電影《天堂的張望》於今日正式上映。影片中,小女孩張望絕望的處境令觀眾潸然淚下,但她面對病魔的樂觀堅韌、父女間的溫馨互動、好心人的關懷溫暖,諸多感人之處也給這個冬日增添一絲暖意。
  • 跟隨《行走的文明》,去荷蘭馬德羅丹小人國體驗縮小25倍的人生
    相信兄dei們和集美們在童年時光裡一定都讀過《格列佛遊記》書中對於小人國的描述至今都讓人記憶猶新小時候的我甚至幻想能有一天也能去小人國遊樂園裡,小孩子們追著跑著在那兒做遊戲摩天輪也不停的轉呀轉仿佛這一切就在現實的生活裡看到這兒,可能有些人覺得這就是一場平平無奇的旅遊導覽不過是形式新穎了一些,那你就太小看這場直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