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戶人家」!四川這戶人家窗臺掛滿千斤香腸,網友表示:想去樓下...

2020-12-26 騰訊網

臨近年關

很多人家裡開始紛紛預訂起年貨

比如香腸、臘肉....

近日

成都一戶人家因窗臺上掛滿香腸在網上走紅

甚至被網友稱為「最壕窗臺」

下面趕緊來感受一下吧~

解說近日,在成都市青羊區錦裡西路有戶人家的窗臺掛滿香腸,被網友稱為「大戶人家」。記者現場看到,該住戶家位於臨街一面的樓房3樓,接連3面窗戶外全部掛滿了正在風乾的香腸臘肉,長度近10米。時不時,還有

近日,在成都市青羊區錦裡西路有戶人家的窗臺掛滿香腸,被網友稱為「大戶人家」。記者現場看到,該住戶家位於臨街一面的樓房3樓,接連3面窗戶外全部掛滿了正在風乾的香腸臘肉,長度近10米。時不時,還有市民遊客專程來拍照打卡。

來自北京的遊客伊先生表示,第一次見到這麼大規模、大面積地晾曬香腸,特別有傳統的過(春)節的氣氛,看著心裡比較舒服。

視頻截圖

記者了解到,這家陽臺的主人是樓下經營農副產品店的陳道榮。陳道榮說,自己從老家到成都打拼已有30多年了,忘不了家鄉味的她,最開始每年都要從老家帶臘肉香腸到成都,後來就自己嘗試製作一些,很快就得到了親戚朋友和街坊鄰裡的認可,口口相傳後,前來購買的顧客越來越多。

視頻截圖

「我們一家人喜歡吃香腸,在外面買的香腸又不好吃,吃不出家以前的味道,所以我就開始做香腸,開始是小規模地做,慢慢顧客、鄰居覺得我們家香腸做得很好,很好吃,所以說生意就越來越好了。就是要用最好的肉來做香腸,還有在佐料上(用心),這樣保證品質和味道。」陳道榮介紹。

從2002年起,陳道榮就開始製作臘肉香腸放到店裡售賣,沒想到這一賣就是18年,而且每年銷售量都在遞增,近幾年,年銷量更是突破了萬斤。每年春節前,市民鄭先生都會來陳道榮店裡定製數十斤香腸,帶回老家送親戚朋友,鄭先生說,店裡的臘肉香腸品質和口味都不錯,大家都很放心。

一到陳道榮家裡,臘肉香腸的香味撲面而來,客廳和兩間臥室的窗外都掛滿了香腸,每副香腸都用特製的「S」型掛鈎掛著,並附有預訂者的信息,每根晾竿兩頭都用鋼架固定。陳道榮表示,這些掛在窗外的香腸臘肉並非自家食用,都是顧客預定了的。對於為什麼要將香腸掛滿陽臺,陳道榮說並不是網傳的「炫富」,主要是為了香腸臘肉更快風乾和防盜。

因為之前曾經把香腸掛在外面曬,被小偷偷了幾次,陳道榮就想到了掛到家的(窗)臺上。在店裡做好後,拿到家裡曬,晾乾後又拿到下面(店裡)去賣,每天保持在1000斤左右。

至於網友關心的安全問題,陳道榮表示,已經把窗臺全部做過加固,每根竿都加固,因為安全最重要。

1000斤香腸就在眼前,「吃貨」網友們蠢蠢欲動了:

有網友表示「羨慕嫉妒恨」,「這分明就是炫富!」

還有網友更直接:

看到這些香腸,

你饞了嗎?

百萬四川人已關注,每天推送四川新聞

精彩回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成都最「壕」窗臺掛千斤香腸,網友:好想去樓下蹲點
    近日,在成都市青羊區錦裡西路有戶人家的窗臺掛滿香腸,被網友稱為「大戶人家」。記者現場看到,該住戶家位於臨街一面的樓房3樓,接連3面窗戶外全部掛滿了正在風乾的香腸臘肉,長度近10米。時不時,還有市民遊客專程來拍照打卡。
  • 成都最壕窗臺掛千斤香腸 簡直是"壕"無人性啊
    成都最壕窗臺掛千斤香腸 簡直是"壕"無人性啊時間:2020-12-21 10:0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成都最壕窗臺掛千斤香腸 簡直是壕無人性啊 近日,成都這家水果店老闆火了,因為他壕無人性,而且還不務正業。
  • 成都最壕窗臺掛千斤香腸,主人:附近市場都沒我家做得多
    近日,在成都市青羊區錦裡西路,有戶人家的窗臺掛滿香腸,足有10米長,被網友稱為「大戶人家」。時不時的,還有市民遊客專程來拍照打卡。 原來,香腸的主人陳姐是經營農副產品店的。陳姐說,這是她家售賣的香腸,整整掛滿12根杆,一年只有香腸臘肉賣得最好,附近整個市場都沒有她家做得多。
  • 視頻|成都冬日最壕窗臺!10米寬陽臺掛滿香腸臘肉
    華小峰 攝影報導「這下看清楚了,太壯觀了嘛!」只見整面樓的窗戶都是清爽無比,唯獨3樓一住戶的3面窗戶外全部掛滿了香腸臘肉,強烈的反差在幾年前就爆紅網絡,這是當年錦裡西路遍地金黃的銀杏觀賞季時,被路人意外發現的陽臺景致,「簡直是大戶人家!」「土豪呀!想認識一下!」
  • 「大戶人家」被盯上了!南昌老太太5分鐘擄走他人20斤香腸
    如果您家屋外曬滿了香腸臘肉,那麼您家可能就成為別人眼中的「大戶人家」了。2021年1月7日,江西南昌東湖警方通報的一起案件中,一「大戶人家」就失竊了。民警告訴記者,由於豬肉價格上漲,這戶「大戶人家」被盜的,正是曬在門口的20多斤香腸。當民警到達現場時,感到非常驚訝,這麼多香腸,按說自己也吃不了那麼多啊。究竟是誰打起了香腸的主意呢?
  • 火遍網絡的四川達州居民窗外掛滿香腸!具體什麼情況?附詳情!
    香腸是一種利用了非常古老的食物生產和肉食保存技術的食物,將動物的肉絞碎成條狀,再灌入腸衣製成的長圓柱體管狀食品。近日有網友稱四川達州居民窗外掛滿香腸!具體什麼情況?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 香腸臘肉的地位在四川到底有多高?
    四川人民的意見卻高度統一作為地道的四川人陽陽表示香腸臘肉真的太香了啊!在四川大戶人家不是開豪車,住豪宅而是窗外的香腸臘肉掛的滿滿當當(窗戶表示:我為這個家付出了太多)那四川的香腸臘肉是咋個做的嘛小偷也開始衝業績了窗戶外香噴噴的香腸和臘肉總是招人惦記陽陽想說:君子愛肉取之有道香腸臘肉防偷防盜防小動物偷
  • 【頭條】「橋」這戶水上人家
    如今,這戶水上人家儼然成為一個精神坐標,為這座城市帶來持續的溫暖。管橋護橋的水上人家 2003年起,今年71歲的周億生和妻子鄒啟秀在錦江河面生活已經16年。 2002年,隨著市場經濟的大潮,周億生和妻子鄒啟秀在水面上開辦起水上餐廳,後因經營不善只能停辦。
  • 滿院香腸!浙江一戶人家驚呆遊客 有人為吃一口甘願等兩年
    這段時間,來到古城臨海遊覽的遊客,在經過江南長城下高達道的一片老民居時,難免會被眼前「豪橫」的一幕驚到:在古城一角,一間普通民居後院,掛滿了紅撲撲的香腸。不能用一串串來形容,而是一排排,一片片。九曲回「腸」的「腸」景讓不少遊客牽「腸」掛肚,忍不住上前合一張影。這一院子的香腸,沒上萬塊錢的豬肉串不出這氣勢。
  • 雲南深度遊:讓人驚詫大戶人家,貼金防盜與書畫,就怕人說沒文化
    這一篇文章想講講我在紅河州建水縣和石屏縣看到一些大戶文化。這些都是在鄉下大哥老徐帶領下的深度遊挖掘出來的,或者說都不是旅遊攻略中所介紹並推薦的去處,完全的自由行和任意行,當然了也不需要購買門票了。 探訪這些古樸的遺存,甚至是有些破破爛爛古建,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它們是最真實的存在和對過往無法抹去的記憶啊。
  • 寶藍重回LPL,IG三換輔助擊敗DMO,EDG教練阿布:果然大戶人家
    LPL夏季賽繼續進行中,今日IG迎來了和DMO的對決,最終IG讓一追二DMO成功拿下比賽的勝利,作為輔助的寶藍也是時隔313天重新回到了LPL的舞臺,而IG的三換輔助也引起了網友熱議,EDG教練阿布也是感嘆:不愧是大戶人家。
  • 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四川人對香腸的嚮往
    這就是傳說中的「大戶人家」吧,是吧是吧?嘖嘖嘖,說到這我忍不住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假如有人偷了四川人的臘腸,那會怎麼樣??不用說,如果一個四川人被偷了香腸,那可能是一輩子都忘不掉的痛。一氣就會氣一年。而愛臘腸如四川人,咋個能容許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後來,伍女士一家香腸被竊案在周邊小區傳開,這也讓周圍的鄰居們憤怒不已,並誓死捍衛自家香腸——只要外出就會把掛在門外的香腸收進家裡!
  • 好大點兒事嘛,成都這都能上熱搜!
    不過,登上熱搜的同時,這座橋便人山人海。看熱鬧和撇照的人實在太多了,以致限流和管控,當時你有去打卡嗎? 12月,成都一戶人家的窗臺登上微博熱搜榜,只因為他家窗臺上掛滿了香腸,據了解足足有上千斤,網友直呼:「隔著屏幕都聞到了香味兒」。
  • 民生速遞|宜賓「二師兄」價格又漲了,那麼今年還做不做香腸臘肉呢?
    南方進入臘肉季拉升需求 中南六省份「禁運」影響供應 據業內人士分析,此次豬肉價格反彈,主要由於11月中下旬,四川、重慶、湖北等地進入傳統製作臘肉的季節有關。
  • 《神人以利沙》第35講:大戶人家的婦人(一)
    神的恩典夠我們「用」的,但我們要「怎麼用」?我們把神的恩賜用到了什麼地方?如果我們利用恩賜,在教會裡拉幫結派,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就是在浪費神的恩典。如果我們利用恩賜,在世界上隨波逐流,與世俗為友,卻把服侍上帝拋到九霄雲外,就是在浪費神的恩典。
  • 古代大戶人家的主人休息,為何要讓丫鬟守在門外?古人很有講究
    古代大戶人家的主人休息,為何要讓丫鬟守在門外?古人很有講究現在的社會男女基本上已經平等了。女性也得到了這個社會該有的尊重與重視。古代的時候,男人的地位要比女人高多了。女子基本上沒有什麼地位,都是看著男人的眼色行事。女人也是沒有什麼絕對的自由的。
  • 盤點南京人家的特色飲食
    提起南京的特色飲食,很多人首先想到鹽水鴨,南京號稱鴨都,每年要消耗大量的鴨子,但是在南京,普通人家裡做鴨子的真不算多,更多是在巷子裡的滷菜店直接購買。介紹南京特色飲食的說起來都是鴨子、餛飩、桂花糖芋苗、冰糖蜜汁藕等等,今天小編不說這些,今天盤點一下自家做的一些特色菜。
  • 人家
    ,只有三個人,而在這個地方,這戶人家又是不平凡的。這是一座山,一座海拔高達五千米的高山,同時也是一座聞名中外的旅遊景點。說這戶人家不簡單,是因為房子坐落在海拔將近2000米的半山腰上,並且是當地唯一的人家。
  • 上海:3000戶「大橋人家」搬新家
    小閣樓不到1.2米高,只有四五平方米,過去也一度住著一戶人家。蘇秀茹和老伴在這裡住了20年。每天,蘇阿姨都要拎著痰盂罐走到「大馬桶」三四次,洗澡也是在一個小房間裡燒點熱水湊合湊合用。這棟已經接近百年的老式石庫門房子,總共有70平方米左右,住了5戶人家。記者在二樓採訪時發現,樓下開著吊扇,整個地板都在震動,還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