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有句格言:「如果你想強壯,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聰明,跑步吧!
人到中年,太忙沒時間去跑步,人到老年,有時間卻沒有精力,青年人以傷膝蓋,粗小腿,甚至猝死為由拒絕開啟這一美好的生活方式。事實上,跑步是良醫,任何時候任何年齡開始都不晚並且可以終身跑下去。
跑步是良藥中國新聞界標杆人物白巖松因為高強度的工作讓他感到頭暈,檢查得知血壓已經到了臨界點。醫生建議他吃藥,他選擇了跑步。如今已經是跑步的第9個年頭。他說:「出汗是抑制焦慮的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如今50多歲的白巖松一點都不油膩。
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通過跑步治好他的抑鬱症。50多歲的他擁有 20 歲的身體。跑步是療愈油膩、焦慮和抑鬱的最佳良藥。
任何時間開始都不晚羅廣德是四川成都人,在雙胞胎兒子的影響下,75歲開始跑步。目前,他已經參加了紐約、倫敦、柏林、芝加哥、東京5場世界級馬拉松賽,按計劃2020年完成波士頓馬拉松就可以拿下「大滿貫」,希望疫情能快點結束,早日讓老爺子圓夢。
日本遊泳運動員長岡三重子,80歲時膝蓋疼痛,選擇遊泳作為一項復健活動。這一開始就一發不可收拾,她參加國內外遊泳比賽,收穫460枚以上的獎牌。100歲以後,還打破18項世界遊泳紀錄。
還有一位老奶奶叫文淑芳,四川南充人。86歲正式學習畫畫,87歲在重慶LP藝術空間雙人展,88歲在成都當代美術館群展。
跑步、遊泳、畫畫甚至其他,任何時候任何年齡開始都不晚,何況我們還年輕。
終身跑者著名日本作家村上春樹33歲開始跑步,剛開始跑步時20分鐘就喘得不行,但隨著跑量的累積,身體肌肉變得強健,心肺功能的提升。每天跑10公裡,每年一次馬拉松,如今已堅持跑步38年。
為跑步,他專門寫了一本書《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他說,因為不想跑,所以才去跑。即使是馬拉松狂熱者也有不想跑得時候,那是跑者的藍調。跑步和學習一樣,只有終身學習才會有終生成長。
寫在最後只有當你不得不跑的時候才跑步是不對的,要把跑步當成自身內在的需求而非醫生的建議。跑步是治癒中年油膩以及中年焦慮的最佳良藥,任何時候任何年齡開始都不算晚,只有一直跑下去的人才能感受到這種美好而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