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之間的矛盾,大多都集中在到底由誰當家做主這件事上。很多婆婆為了彰顯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就會和兒媳產生衝突。
其實一家人只要能和諧相處,一個家只要能蓬勃發展,誰當家誰做主並不重要。因為地位問題而毀掉家庭的和諧,簡直得不償失。
婆婆是長輩,就算沒有當家做主,家裡人也要尊重和孝敬,每天跳跳舞,看看劇,把事都交給兒子兒媳管,安心過好自己的生活,不也是一種幸福,實在沒有必要再去和兒媳爭鬥。
婆媳鬥爭的結局只會是兩敗俱傷,爭來鬥去,最後誰也討不到好處,反而會讓家變得毫無溫暖可言。
其實婆媳和平共處並不難,很多婆媳都能做到,可就有一些婆媳,非的要把家給吵散了才肯罷休。
袁欣柔正在和丈夫協商離婚的事,但夫妻兩人之間並沒有什麼矛盾,所有的問題都在婆婆身上。袁欣柔實在沒法和婆婆過下去了,才有了離婚的打算。
丈夫堅決不同意離,袁欣柔沒辦法,只得搬回娘家住。她告訴丈夫,只要婆婆不消停不認錯,她就不回去。
娘家母親勸她,讓她別耍性子,別讓丈夫太為難,她非常委屈地告訴母親,就是因為自己之前太容忍,處處都為丈夫考慮,才落得現在這一下場。
委屈的爆發,只是一瞬間的事情,袁欣柔在婆家憋屈地生活了五年,她實在受不了了。
沒嫁給丈夫之前,婆婆待她是極好的,她每次一去丈夫家,婆婆就拉著她的手噓寒問暖,兩人好得就像母女一樣。
當時袁欣柔還以為婆婆好相處,以為婚後不會出現什麼婆媳矛盾,可真正結婚了,她才發現一切並沒有想得那麼美好。
和婆婆住在一起後,她明顯感覺到了來自婆婆身上的壓力,兩個人的關係也漸漸緊張起來。袁欣柔一開始還沒明白這種變故的原因,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因為當家的問題。
結婚後,丈夫就把自己的收入都交給袁欣柔在管,家裡的所有開銷都是從她這裡拿,家裡的大小事務,都是夫妻兩人商量著來。
夫妻兩人捆綁得很緊,就讓婆婆產生了一種局外人的感覺,她很想擠進去,於是就開始為難袁欣柔了。
有一天晚上,婆婆把袁欣柔和丈夫叫到客廳,說是有重要事情宣布。人到齊後,婆婆就要求袁欣柔交出手裡的積蓄,由她來掌管,她要奪回當家的權利。
袁欣柔有些詫異,又有些為難,畢竟這事她一個人說了不算。她向丈夫求助,丈夫想了一下,答應了婆婆的要求。
丈夫都已經答應了,袁欣柔也不好說什麼,於是她回房拿銀行卡。剛進房間,就收到丈夫的微信,丈夫說只把他的工資卡拿給婆婆就行,存的錢還是自己收著。
看到丈夫這樣做,袁欣柔心裡安慰了許多,也心甘情願地交出了當家權。她以為婆婆當家後,一家人關係會變得更好,事實卻並非如此。
婆婆是個很摳門的人,為了省錢可以連續一個月不吃肉,家裡每天都是清粥小菜。袁欣柔和丈夫表面沒說什麼,只能背著婆婆悄悄去外面吃大餐。
婆婆不允許袁欣柔買太貴的東西,衣服只要超過一百塊她都要罵幾天,袁欣柔沒辦法,只能騙婆婆說自己買的衣服很便宜。
這樣的日子過得很憋屈,但是為了不和婆婆正面衝突,也為了不讓丈夫為難,袁欣柔一直容忍著。好在丈夫對她還不錯,兩人也過得還算幸福。
前兩年還好,婆媳矛盾並不嚴重,可是到第三年,尤其是在袁欣柔生孩子的時候,婆媳矛盾到達了頂峰。
婆婆認為,孩子順產是最好的,所以強烈要求袁欣柔順產。但是檢查結果顯示,袁欣柔根本等不到順產的時候,只能提前剖腹。
袁欣柔和丈夫當然是要聽從醫生的建議,但是婆婆不聽,甚至還攔在手術室門口,不讓袁欣柔進去。如果不是舅舅舅媽勸著,袁欣柔恐怕熬不過去。
這件事之後,婆媳關係就徹底惡化了,婆婆對袁欣柔的為難也擺在了明面上。不過袁欣柔還會儘量忍著,沒和婆婆吵。
前段時間袁欣柔突然發現,自己衣櫃裡的衣服少了很多,鎖在柜子裡的首飾也少了一半,這讓她特別著急,還以為家裡進了小偷。
她正要打電話報警,婆婆就制止了,婆婆說:「報什麼警,家裡就這幾個人,難不成你還想把我當小偷給抓起來?」
袁欣柔一聽就明白了,是婆婆拿走了她的那些東西,她問婆婆衣服和首飾去哪兒,婆婆理直氣壯地說:「我送人了,隔壁那姑娘瞧著可憐,反正你衣服也不貴,我就拿去給她穿了。」
袁欣柔特別生氣,在她看來不是貴不貴的問題,這些東西歸屬於她,即便要送人,也得和她商量。
她生氣地質問道:「婆婆,憑什麼把我的衣服和首飾拿去送人?那些都是我的東西,我才有權做主!」
婆婆倚著門框抱著手,高高在上地說道:「這個家我說了算,包括你的東西,我想幹嘛就幹嘛,你管不著!」
這一次袁欣柔是徹底忍不下去了,但她沒和婆婆吵,而是打電話給丈夫,果斷提出了離婚。
丈夫被離婚兩個字嚇著了,趕緊跑回家來,得知事情的經過,他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袁欣柔看到丈夫那副為難的模樣,心裡還是有些不忍,想了半天她說:「我先回娘家,等你想到辦法處理這件事了,我再回來。」說完後,她就帶著孩子離開了。
小菁情感建議:
袁欣柔到現在都還住在娘家,丈夫來過幾次,但她都沒回去,她就想要婆婆的一個態度。
其實這件事並不是什麼大事,袁欣柔之所以如此生氣,主要還是因為多年累積下來的委屈。這些委屈想要一下子清除乾淨,可沒那麼簡單。
丈夫若是想要順利解決這個矛盾,還是從婆婆身上下手。作為婆媳之間的潤護劑,丈夫可不能袖手旁觀。
對於婆婆,小菁想說:婆婆想要證明自己的地位無可厚非,但也不能做得太過,凡事都要掌握一個尺度,太過了就會讓人覺得你不講理。
你可以不把袁欣柔當自家女兒看待,但也要將心比心,她對你其實是不錯的,你不能因為自己的固執,就毀了這個家的幸福。
對於袁欣柔,小菁想說:拿出自己的態度是好事,但一直待在娘家也不是辦法。你若還想這個家好起來,那就和丈夫一起想辦法,夫妻齊心,沒什麼事做不好。
家之所以能變成溫暖的港灣,是因為每個人都在發揮著自己的作用,釋放著自己的熱量。經營家庭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大家都該攜起手來,共同努力。
不要再去爭奪所謂的家主地位,只要大家都在為這個家好,誰做主根本就不重要。家是所有人的家,大家一起呵護,才能幸福圓滿。#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