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憑什麼把我的衣服和首飾拿去送人」「這個家我說了算」

2020-12-14 桃小菁

婆媳之間的矛盾,大多都集中在到底由誰當家做主這件事上。很多婆婆為了彰顯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就會和兒媳產生衝突。

其實一家人只要能和諧相處,一個家只要能蓬勃發展,誰當家誰做主並不重要。因為地位問題而毀掉家庭的和諧,簡直得不償失。

婆婆是長輩,就算沒有當家做主,家裡人也要尊重和孝敬,每天跳跳舞,看看劇,把事都交給兒子兒媳管,安心過好自己的生活,不也是一種幸福,實在沒有必要再去和兒媳爭鬥。

婆媳鬥爭的結局只會是兩敗俱傷,爭來鬥去,最後誰也討不到好處,反而會讓家變得毫無溫暖可言。

其實婆媳和平共處並不難,很多婆媳都能做到,可就有一些婆媳,非的要把家給吵散了才肯罷休。

袁欣柔正在和丈夫協商離婚的事,但夫妻兩人之間並沒有什麼矛盾,所有的問題都在婆婆身上。袁欣柔實在沒法和婆婆過下去了,才有了離婚的打算。

丈夫堅決不同意離,袁欣柔沒辦法,只得搬回娘家住。她告訴丈夫,只要婆婆不消停不認錯,她就不回去。

娘家母親勸她,讓她別耍性子,別讓丈夫太為難,她非常委屈地告訴母親,就是因為自己之前太容忍,處處都為丈夫考慮,才落得現在這一下場。

委屈的爆發,只是一瞬間的事情,袁欣柔在婆家憋屈地生活了五年,她實在受不了了。

沒嫁給丈夫之前,婆婆待她是極好的,她每次一去丈夫家,婆婆就拉著她的手噓寒問暖,兩人好得就像母女一樣。

當時袁欣柔還以為婆婆好相處,以為婚後不會出現什麼婆媳矛盾,可真正結婚了,她才發現一切並沒有想得那麼美好。

和婆婆住在一起後,她明顯感覺到了來自婆婆身上的壓力,兩個人的關係也漸漸緊張起來。袁欣柔一開始還沒明白這種變故的原因,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因為當家的問題。

結婚後,丈夫就把自己的收入都交給袁欣柔在管,家裡的所有開銷都是從她這裡拿,家裡的大小事務,都是夫妻兩人商量著來。

夫妻兩人捆綁得很緊,就讓婆婆產生了一種局外人的感覺,她很想擠進去,於是就開始為難袁欣柔了。

有一天晚上,婆婆把袁欣柔和丈夫叫到客廳,說是有重要事情宣布。人到齊後,婆婆就要求袁欣柔交出手裡的積蓄,由她來掌管,她要奪回當家的權利。

袁欣柔有些詫異,又有些為難,畢竟這事她一個人說了不算。她向丈夫求助,丈夫想了一下,答應了婆婆的要求。

丈夫都已經答應了,袁欣柔也不好說什麼,於是她回房拿銀行卡。剛進房間,就收到丈夫的微信,丈夫說只把他的工資卡拿給婆婆就行,存的錢還是自己收著。

看到丈夫這樣做,袁欣柔心裡安慰了許多,也心甘情願地交出了當家權。她以為婆婆當家後,一家人關係會變得更好,事實卻並非如此。

婆婆是個很摳門的人,為了省錢可以連續一個月不吃肉,家裡每天都是清粥小菜。袁欣柔和丈夫表面沒說什麼,只能背著婆婆悄悄去外面吃大餐。

婆婆不允許袁欣柔買太貴的東西,衣服只要超過一百塊她都要罵幾天,袁欣柔沒辦法,只能騙婆婆說自己買的衣服很便宜。

這樣的日子過得很憋屈,但是為了不和婆婆正面衝突,也為了不讓丈夫為難,袁欣柔一直容忍著。好在丈夫對她還不錯,兩人也過得還算幸福。

前兩年還好,婆媳矛盾並不嚴重,可是到第三年,尤其是在袁欣柔生孩子的時候,婆媳矛盾到達了頂峰。

婆婆認為,孩子順產是最好的,所以強烈要求袁欣柔順產。但是檢查結果顯示,袁欣柔根本等不到順產的時候,只能提前剖腹。

袁欣柔和丈夫當然是要聽從醫生的建議,但是婆婆不聽,甚至還攔在手術室門口,不讓袁欣柔進去。如果不是舅舅舅媽勸著,袁欣柔恐怕熬不過去。

這件事之後,婆媳關係就徹底惡化了,婆婆對袁欣柔的為難也擺在了明面上。不過袁欣柔還會儘量忍著,沒和婆婆吵。

前段時間袁欣柔突然發現,自己衣櫃裡的衣服少了很多,鎖在柜子裡的首飾也少了一半,這讓她特別著急,還以為家裡進了小偷。

她正要打電話報警,婆婆就制止了,婆婆說:「報什麼警,家裡就這幾個人,難不成你還想把我當小偷給抓起來?」

袁欣柔一聽就明白了,是婆婆拿走了她的那些東西,她問婆婆衣服和首飾去哪兒,婆婆理直氣壯地說:「我送人了,隔壁那姑娘瞧著可憐,反正你衣服也不貴,我就拿去給她穿了。」

袁欣柔特別生氣,在她看來不是貴不貴的問題,這些東西歸屬於她,即便要送人,也得和她商量。

她生氣地質問道:「婆婆,憑什麼把我的衣服和首飾拿去送人?那些都是我的東西,我才有權做主!」

婆婆倚著門框抱著手,高高在上地說道:「這個家我說了算,包括你的東西,我想幹嘛就幹嘛,你管不著!」

這一次袁欣柔是徹底忍不下去了,但她沒和婆婆吵,而是打電話給丈夫,果斷提出了離婚。

丈夫被離婚兩個字嚇著了,趕緊跑回家來,得知事情的經過,他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袁欣柔看到丈夫那副為難的模樣,心裡還是有些不忍,想了半天她說:「我先回娘家,等你想到辦法處理這件事了,我再回來。」說完後,她就帶著孩子離開了。

小菁情感建議:

袁欣柔到現在都還住在娘家,丈夫來過幾次,但她都沒回去,她就想要婆婆的一個態度。

其實這件事並不是什麼大事,袁欣柔之所以如此生氣,主要還是因為多年累積下來的委屈。這些委屈想要一下子清除乾淨,可沒那麼簡單。

丈夫若是想要順利解決這個矛盾,還是從婆婆身上下手。作為婆媳之間的潤護劑,丈夫可不能袖手旁觀。

對於婆婆,小菁想說:婆婆想要證明自己的地位無可厚非,但也不能做得太過,凡事都要掌握一個尺度,太過了就會讓人覺得你不講理。

你可以不把袁欣柔當自家女兒看待,但也要將心比心,她對你其實是不錯的,你不能因為自己的固執,就毀了這個家的幸福。

對於袁欣柔,小菁想說:拿出自己的態度是好事,但一直待在娘家也不是辦法。你若還想這個家好起來,那就和丈夫一起想辦法,夫妻齊心,沒什麼事做不好。

家之所以能變成溫暖的港灣,是因為每個人都在發揮著自己的作用,釋放著自己的熱量。經營家庭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大家都該攜起手來,共同努力。

不要再去爭奪所謂的家主地位,只要大家都在為這個家好,誰做主根本就不重要。家是所有人的家,大家一起呵護,才能幸福圓滿。#情感#

相關焦點

  • 「婆婆,請把我結婚的首飾還給我」「已經給你小姑子當嫁妝了」
    林妙的媽媽也想給女兒盡一點心意,當天也送女兒一條珍珠項鍊。婚禮進行得很順利,林妙很感激婆婆的大方,打算以後跟婆婆好好相處。03可婚禮結束,婆婆就主動提出幫林妙保管首飾,說人太多,怕他們把貴重物品丟了。林妙想一想也對,於是把首飾加上媽媽送的珍珠項鍊全都交給了婆婆保管。
  • 「這是我兒子的家,憑什麼不讓我女兒來。」看房本後婆婆立馬閉嘴
    思妮和老公結婚,雖然父母開始不同意他們兩個人的婚事 ,但是女兒的堅持作為父母的只好退步。父母送了一套房子給他們做婚房。思妮是家的裡獨生女,而老公家裡是農村的,家境並不是太好,根本沒有錢給他們添置新房,思妮父母又不想自己女兒回去跟著老人住農村。於是就直接送了一套房子給女兒。
  • 剛結婚,婆婆給我買了白金和黃金的首飾各一套,卻對我說……
    我和老公剛結婚那會兒,婆婆對我真的是沒有話說,不僅給我買全套的首飾,我生完孩子還請了保姆,承擔了孩子所有的花銷,就連我和老公的房貸,婆婆都幫我們還了,怎麼樣,婆婆對我好吧?但這是她對於要求我的條件!婆婆做人家兒媳婦的時候,比我過的慘,經常就被她的婆婆打罵,她什麼事情都是聽她婆婆的,所以對於兒媳婦要聽婆婆的話,在她腦子裡是很牢固的觀念,所以慢慢的她也成為了很強勢的人!她總是立很多的規矩給我,比如:在家裡,當家做主的一定是她兒子,就害怕我的地位比她兒子的高!
  • 婆婆說我買的首飾,得留給他女兒,我就這麼做
    婆婆說我不是他女兒,所以首飾不給我婆婆已經70多歲了,我們一直在一起生活。她的衣食起居,也都是我來照顧。每次做飯我都要撿她愛吃的做。因為她牙口不好,我們家都是要吃稀爛的飯。我內心感到一陣陣的悲涼,感嘆人生,真是除了生死沒有其他好記計較的。我不用婆婆說,我也不會和妹妹搶他的首飾。我擦乾眼淚對婆婆說,你不用擔心這些事情,現在還不是說這些的時候。身體的小毛病就想這想那的。本來沒事的也會想出事來,以後不許說了。
  • 婆婆偷拿我首飾送給親戚,我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卻被罵「不害臊」
    女人不單單只是看這個男人如何,還要去看這個男人的母親到底是怎麼樣,她人品好不好,性格好不好相處,這些都是女人需要去注意的問題。而且女人即便你沒有遇到好婆婆,那你也不能夠就此認命,你應該學會適當的反抗,而不是一味的忍讓,因為人總是欺軟怕硬。
  • 別人家兒媳多懂事,給婆婆買金項鍊,我:你看別人家婆婆咋做的?
    我倆戀愛中,感情不錯,相處也不錯,兩家看上去也算是門當戶對,所以戀愛不到一年就談婚論嫁了。其實我爸媽一開始有點不同意,不是因為我老公,而是我未來婆婆。我準婆婆這個人,比較喜歡「攀比」,就屬於別人有的,她也想擁有。幸好她也沒和條件很優越人家去比,我倒是覺得還好,不過婚後,我其實有點理解父母的不同意了。
  • 不接受我送包的婆婆,在我媽住院時,主動送來兩萬塊錢
    因為婆婆的過度節儉,我心裡不太喜歡她,好在沒有一起住,忍忍也就過了。沒想到她竟然背後告我的黑狀,這一次,不能再忍讓了。否則,這個家哪裡還有我的容身之地?3我逛到天黑,回娘家住了一晚。我選了一個偏年紀大的人背的款。她很詫異地望著我:你花大價錢買個包,難道不是給自己的?我笑而不語。臨走時,拗不過她的苦苦追問,我說婆婆下個月生日,我打算送個包。我平時買東西,都是換季打折貨,像她這種檔次的店,不是我消費得起的。
  • 「兒媳,你憑什麼不伺候我」女人把10年前婆婆說的一句話奉還回去
    林霞和丈夫如今已經50歲了,當年他們是通過媒人介紹認識的,丈夫人比較老實,也不太會說話,相親的時候,林霞就是覺得丈夫這個人老實本分才同意這門婚事的人。後來和婆婆一個小區的人家換了大房子,把原來的房子打算賣掉,知道這個消息後,林霞就跟丈夫商量把那套房子買下來,主要是便宜,說不定過幾年還能增值。但是湊來湊去還差一千塊錢,林霞就讓丈夫跟公婆開口,也保證一年之內就把錢還給他們,但是,婆婆當時回答說:「跟我有什麼關係,又不是我要住,你們沒錢就別買。」
  • 「房子是我的,憑什麼添你兒子名?」婆婆惦記我的房,該怎麼辦?
    雙方父母見面後,對我們都挺滿意的,也把彩禮和嫁妝都談妥了,男友家只需要在新買的房子的房產證上加上我的名字就行,而我們家陪送1輛新車,婚後房貸我們倆共同償還。那次見面後,我和男友就開始籌備婚禮所需物品,我以為自己的婚禮很快就要進行了,想想還挺激動。然而,婆婆有一天給我打電話,讓我中午去她家吃飯,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畢竟已經算是一家人了。
  • 「你憑什麼把我娘家寄來的東西扔了?」婆婆:「什麼破玩意兒」
    婆婆說,地方風俗不一樣,他們一家都不習慣吃臘肉和梅菜肉,麗娟沒有意見,「你們不吃算了,正好我一個人吃。」可是,後來麗娟才知道,婆婆並不是不喜歡吃,而是壓根就反感娘家給她寄東西。果不其然,這次也一樣,婆婆在家收了快遞之後直接扔了滿地。麗娟一邊生氣一邊收拾,卻發現,少了媽媽說的5斤臘肉。麗娟去問婆婆,有沒有看到臘肉?
  • 婆婆過壽,兒媳送的金鐲子出現在大姑姐手上,理由氣人
    若一個人對別人表現出客氣和恭敬,哪怕行事稍有不妥也很容易獲得諒解,反之就算本身沒錯也會被人雞蛋裡面挑骨頭。這是現實也是人性。在我的記憶裡第一次聽說「尊重」二字是出自親戚家的小姨之口,當年的我還沒上學,正是人嫌狗不待見的調皮年紀,跟著母親到了親戚家後就翻箱倒櫃找玩具。
  • 故事:我懷孕時,婆婆自己睡大床,讓我媽打地鋪,憑什麼?
    婆婆說完後,便離開了家,出門溜達了。我心裡說不出的窩火,當時正值孕期最危險的時刻,而且我反應也很大。我婚後住婆婆家,她家是三房二廳二衛,公婆住裡面最大的那間房,我和丈夫住中間的房,還有一間房是已經出嫁小姑的,除了小姑偶爾回娘家住一下,這間房會打開,其餘時間都空關著。我其實不想讓我媽來婆婆家,因為媽媽與婆婆在我結婚前就因房產證上加不加我名字而發生過矛盾。
  • 獨家|婆婆騙我把孩子生下來後,我五年沒有去她家
    那時我自己就能帶,還不耽誤賺錢。並且我年紀小,再等幾年也不是高齡產婦,各方面都沒問題。婆婆聽完我的話還是堅定地讓我把孩子生下來,她說生下來她來帶,絕不耽誤我上班攢錢,這個家依然可以運轉。這次回去又看到公公一個人在家確實不行,沒人做飯沒人洗衣服。整個人不修邊幅,還瘦了,家裡處處一層灰。最後還說,孩子就不幫我們帶了,他們趁著這幾年還能動賺點棺材本,老了不用我們養。我直接就炸了。
  • 我是剛剛結婚,不敢違背婆婆的意思,這段生活讓我真的非常崩潰
    現在我終於知道,這個世上有那麼多的人離婚,都是因為家庭糾紛,這個問題主要在於婆婆身上,因為我和婆婆住一起的這幾個月,讓我徹底的崩潰,讓我已經無法忍受,她總是拿著男人他媽來壓我,讓我學她自己的規矩,說話又非常的大聲,跟本就是不把我當兒媳,簡直就是一個保姆。
  • 「婆婆送的大金鍊子辣眼睛」:這真是一個考驗情商的時刻呢!
    只能說她的閱歷和情商還不足以承受這樣的打擊,所以才會抱怨。我們二十來歲的時候遇上這事,能做得比她更好嗎?禮尚往來這事,包含了很多學問。這個事件中的婆婆,只是一種典型的老一輩思維:送金飾,就送大的,粗的,份量足的,有面子,也顯示對兒媳婦的誠意和重視。
  • 「我的房子我說了算,租不出去也不給你住」婆婆惦記兒媳房產被懟
    現在大多數的年輕人,都還在為房而奮鬥,多少年以前,人們就被迫背負了買房子的壓力,可直到今天,很多人仍然是房奴,他們每天辛苦賺錢不過就是希望自己能夠買得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房子就是生活的保障,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安全感,有了房子,就有了家。雖然購房會短暫的降低生活質量,但達到了長期的的穩定和安逸,從長遠的角度來講,是划算的。
  • 「嫂子,這是我哥家,你憑什麼趕我走」「這房子是我買的」
    想追劇就追劇,想打遊戲就打遊戲,想逛街就約上朋友一起逛街,和喜歡的人待在一起,才是最放鬆最幸福,此時的自己是最真實的自己。但是,朱莉哪怕是回到家裡,也沒有讓她覺得輕鬆快樂,因為她的家讓她覺得不自在。所以,婆婆就和她商量,讓小姑子搬過來和他們一起住,讓他們看著點小姑子,從學校到社會的過渡時期,這段時間很敏感,住在一起讓人放心一點。本來,小兩口的二人世界過得挺甜蜜的,突然多了個人,一切都沒有那麼的方便了。
  • 婆婆來住半個月,我的十年婚姻走到頭了
    她來了以後,我都是早出晚歸,還沒跟她說上幾句話。 吃飯氣氛還算融洽,吃完飯又帶她買了兩身衣服。婆婆節儉慣了,推脫著不肯要,我們再三勸說她才收下。 新的一周開始,付興送甜甜去上學,婆婆買菜做飯。我一周都不用去公司,有單子在家做下,沒有單子就趕去醫院給我爸換把手,讓他回家休息。 周三,我有單子要做。
  • 婚後小姑子開走我的陪嫁車不還,婆婆跟我說一話,我把車送她
    我和老公認識五年了,今年他向我求了婚。我們彼此相愛,我當然同意嫁給他。結婚的時候,我媽媽給我準備了一輛轎車當嫁妝,另外還有很多金銀首飾,彩電家具之類的,非常豐富。這讓婆婆對我喜愛有加,畢竟有個有錢又大方的親家誰都有面子。
  • 「兒媳,你憑什麼不為我養老?」女人只回答3句話,婆婆無言以對
    就如同那句很有哲理的佛家禪語所說那樣:「世間萬物,因果循環,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可惜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並不明白這個道理。老是以為晚輩給自己養老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情,卻從來都不懂得去付出,善待他人,更不懂得什麼叫做將心比心。畢竟講真的,除了子女對於父母有贍養的義務之外,而對於女婿或是兒媳來說,並沒有這個義務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