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中共玉龍縣委宣傳部、玉龍縣人民檢察院共同召開「檢察監督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共建和諧美好家園」主題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由玉龍縣委宣傳部新聞辦主任王文芬主持,玉龍縣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張軍,副檢察長王波、第三檢察部幹警龍佳瑤進行新聞發布,雲南日報、雲南法制報、麗江日報等6家媒體應邀參加。
發布會就檢察機關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法律依據、重要意義以及檢察院黨組對該項工作的重視、部署、規划進行介紹,對玉龍縣檢察院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情況、成效、經驗進行重點通報。
發布內容亮點紛呈,不勝枚舉,記者們圍繞新經驗、新舉措和辦案細節頻頻提問,發布人一一做了詳細解答。
近年來,玉龍縣檢察院在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中,把聚焦公益保護、提升履職效能作為檢察監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把手工程,審慎穩妥有序推進。特別是針對老君山自然保護區和金沙江流域(玉龍段)生物多樣性面臨被破壞的風險,充分發揮行政、公益訴訟檢察職能,採取多項措施保護生物多樣性,取得明顯成效。
檢察院、林草局、森林公安局對非法採砂植被恢復情況驗收
自公益訴訟工作開展以來,玉龍縣檢察院共受理涉老君山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案件線索2條,辦理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案4件,發出檢察建議4份;受理涉金沙江流域(玉龍段)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線索23條,辦理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案31件,發出檢察建議39份;其中,非法佔用公益林案件5件,非法排汙案件3件,非法修築魚塘案件3件,非法傾倒垃圾案1件,非法採砂案19件;辦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4件。
探索實踐「八字法」
讓毀林人變種樹人
在辦理非法佔用公益林案件中,玉龍縣檢察院探索並實踐「監督、尊重、合作、共贏」的「八字法」有效督促相關部門,讓案件當事人按照玉龍縣林草局的要求分別在15.099畝涉案地塊種植1000多株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榧木;在10.045畝涉案地塊上種植了扁柏樹苗774株;在9畝涉案地塊上種植核桃苗600棵,播撒雲南松種子50公斤、草種10公斤。
非法佔用公益林修復後與林業部門驗收
以專項監督行動為抓手
提升水域保護能力
為保護好金沙江「一江碧水、兩岸青山」,玉龍縣檢察院以「金沙江流域(雲南段)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專項監督行動」為抓手,牽頭與相關職能部門共同開展「金沙江網箱養魚問題專項督導行動」,積極參與玉龍縣金沙江生態環境「清廢行動」,查封、拆除、整治非法排汙石材加工廠2個、非法修築魚塘2個,清理垃圾、固體廢物200餘噸,保護金沙江流域水域20畝,對金沙江水域環境汙染和破壞的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水生態系統多樣性得以一定程度的恢復。
非法修築魚塘整改中
非法修築魚塘整改後
集中整治非法採砂
打造生物多樣性保護「玉龍模式」
2019年以來,玉龍縣檢察院探索出「黨委主導、政府參與、檢察監督、多部門聯合執法」的金沙江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玉龍模式」,堅決落實「誰破壞、誰負責、誰治理」的執法理念。
非法採砂整改前
非法採砂整改中
針對金沙江流域非法採砂違法行為猖獗,金沙江水生態系統和沿岸動植物遺傳、物種多樣性面臨破壞風險,玉龍縣檢察院充分發揮刑事、行政、民事、公益訴訟四大檢察職能,共查封、拆除、整治非法採砂廠30個,清理非法堆放的砂石料5萬餘方;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追償生態環境修復治理費1094019.77元,並恢復涉案砂場土地原貌,完成植被綠化。同時,就刑檢部門在掃黑除惡工作中排查出的21個涉嫌非法採砂的案件線索,玉龍縣檢察院進行了依法、妥善處理,目前均已得到整治。
非法採砂整改後
為方便人民群眾提供涉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案件線索,甚至涉及民事、行政、公益訴訟違法行為線索,玉龍縣檢察院微信公眾號開通了民事、行政、公益訴訟「隨手拍」欄目,大家可通過平臺上傳相關線索,並附上照片或視頻和必要的文字說明,進行舉報。同時,舉報人應當對舉報內容的真實性負責,不得捏造事實、製造假證、誣告他人。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下一步,玉龍縣檢察院將持續以老君山自然保護區和金沙江流域(玉龍段)為監督重點,不斷創新思路,拓展檢察服務領域,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中探索出更多適合玉龍檢察的工作模式。
供稿丨玉龍縣人民檢察院、麗江網
編輯丨李鷺妮 楊霞
初審 |簡良紅
終審 |李加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