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刻頭條
面對老齡化、高齡化和失能人群高增的合力,近年來,被譽為社保「第六險」的長期護理險被給予厚望,保險業對構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體系的要求愈發迫切。
8月4日,由四川省保險行業協會、西南財經大學保險學院、成都市金融局、成都市養老服務業協會主辦,太保安聯健康險四川分公司承辦的「商業護理保險與護理產業發展」論壇在蓉舉行。來自政、學、企三方的專家及行業代表,圍繞商業護理保險的新實踐和新發展,長期護理體系建設推進、護理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等進行了深入討論。
探索長期護理保險
成都試點覆蓋人群850萬
近年來,我國老齡化程度嚴重且呈現加速態勢,社會存在較高的長期護理風險。由中保協與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聯合發布的《2018-2019中國長期護理調研報告》顯示,調查地區有4.8%老年人處於日常活動能力(即ADL)重度失能、7%處於中度失能狀態,總失能率為11.8%。中度和重度失能老人在護理保障方面面臨較大的缺口。
「後疫情時代,人們對於健康愈加關注。健康損害的不確定性引至人們對健康損失的憂慮和對健康維護服務的需求。」西南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陳滔指出,而除衰老造成的功能不健全外,傷害或疾病的原因造成的失能也有可能是長期的。
在此情況下,與會專家認為,應加強基本保險或商業保險的作用,通過合理的風險分散機制來減輕個人負擔,滿足對專業護理服務的潛在需求。
事實上,對於長期護理保險的探索一直在持續進行。以成都為例,作為國家長期護理保險首批試點城市,運行3年以來,已取得初步成效。據成都市醫保局生育照護處處長張寧介紹,截至6月30日,制度覆蓋城鎮職工850萬人,評估通過重度失能人員2.7萬,支付待遇44萬人次、5.65億元左右。
同時7月起,成都市啟動深化長期照護保險試點。自2021年起,將成都市範圍的成年城鄉居民納入長期照護保險制度保障範圍。制度實施後,成都長期照護保險制度試點預計覆蓋人群1300餘萬人。
在其背後,保險公司參與經辦管理,充分發揮商業保險機製作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商業保險公司參與長期護理保險試點項目達35項,覆蓋人數達4600多萬,長期護理保險基金規模約47億元。
直面市場「痛點」
融合護理產業生態
相對於政策性長期護理保險主要承擔重度失能人群的基礎保障,商業護理險的角色則更多為經辦管理和增值需求補償。
「目前我國多層次照護保障體系採用政府公共服務兜底,同時需要更多專業化服務按照市場化原則進行開展。」成都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銀行保險處副處長趙林指出,商業護理保險為這個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有效的金融工具。
陳滔認為,照護保障依賴於一個完善的籌資、服務和治理體系,其中照護保險(社保\商保)是最有效的籌資與補償機制。同時照護服務的組織和提供(家庭、照護機構)也很關鍵。從目前國內多層次長期照護保障制度設計來看,商業性短\長期照護保險可作為「補充層」。
那麼,對於保險公司,該如何切入長期護理險領域?從保險供給來看,太保安聯相關負責人指出,由於生命周期跨度長、風險不可預測、信息不對稱等問題,長期護理保險在供需雙方都存在「市場失靈」。面臨缺乏精算數據導致產品形態單一、定價過高;客戶對護理險認知度低,承保範圍過窄;護理服務供給市場不成熟,需求和保障供給存在需求錯配;缺乏費用管控手段,存在較強的逆選擇風險等痛點。
基於此,江浩認為,數據積累長期性、費率服務靈活性、服務群體廣泛性、護理生態融合是商業護理保險成功的四大關鍵要素。以費率為例,從長期來看,護理成本不確定性極大,保險公司需要更靈活的費率和服務,以保證經營可持續性,如費率靈活設置、優化服務組合等。對此,建議可通過政府搭臺、數據共享、優化標準、生態融合等予以完善。
為充分發揮商業保險作用,助力多層次護理保障體系建設,陳滔建議,在社保機構進行長照險擴面試點的背景下,鼓勵商業保險在多層次照護保障體系建設中發揮其積極作用,使其成為個人、家庭和企業補充照護保障的重要籌資來源。
而保險公司方面,要重視失能收入和長期照護保險的產品開發和服務創新,努力為中高收入群體提供專業照護服務的費用保障;同時加強與照護機構的合作,爭取成為各類專業照護服務的重要付費方,甚至投資運營主體。
「商業保險公司需緊跟政策、聚焦細分、科技賦能、服務融合,通過模式創新,將大有可為。」江浩表示。
產品供給升溫
滿足護理服務需求
在太保安聯健康險四川分公司總經理唐睿看來,從長期護理保險的未來發展來講,不管是政策性護理險還是商業性護理險,都留下比較大的發展空間和機遇。「目前市面上商業護理保險產品不多,與重疾險產品比較雷同。對於保險公司,應該更多的著眼於差異化需求,如更好的護理需求等。」
其次,商業護理保險產品只有賠付是不夠的,如何與護理產業配合,提供一體化保障方案,進而降低成本,提升客戶體驗,是保險公司需要且目前在做的。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保險行業強調回歸本源,以及相關政策的調整,保險公司在商業護理險方面正在不斷尋求創新和突圍,產品供給有所升溫。
以太保安聯健康險為例,本次論壇期間,「智相守長期護理保險」上市發布。據介紹,該產品採用重疾+護理雙重保障,提供重大疾病長期護理保險金、重大疾病關愛保險金、疾病身故保險金等基本保障,以及輕度疾病長期護理保險金、輕度疾病關愛保險金等可選保障。
其中,重大疾病長期護理保險金覆蓋107種重大疾病且經鑑定符合重度長期護理狀態,每年給付基本保險金額100%,最多給付5年。
同時涵蓋長期護理服務,為客戶提供貫穿全醫療流程的深度服務。包括健康諮詢、專家手術、照護指導等免費增值服務,以及上門護理、海外多學科會診、中醫治療等有價升級服務。
「商業保險傳統的養老、護理模式中,客戶向保險公司投保,保險公司向客戶給付養老金、護理金。這一過程中,僅有資金交互,客戶體驗不足,實際養老、護理服務需求未得到充分滿足。」太保安聯健康險銷售管理部陳裕豐表示,而在創新模式下,保險公司可豐富商業護理保險服務內容,滿足客戶護理服務需求,促進護理產業端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