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人文者也。
提到僱傭兵,沒有人不知道黑水公司的,所以,當黑水公司的創始人埃裡克.普林斯寫自傳後,幾乎馬上引來了全世界軍事愛好者的關注。
這本自傳叫《陰影中的軍隊——黑水公司和它的平民勇士》,除了講述普林斯創業的過程以外,還披露了一些不為人知的黑水公司內幕,與大眾對這家公司聞名色變不同,普林斯不承認黑水公司的僱員都是僱傭兵,這也是他打破沉默,向公眾展示黑水公司內部運作情況的初衷。
外界談到黑水公司,第一個想法就是,這是個世界上最大的僱傭兵企業,他們沒有軍人的榮譽,拿著槍出入戰場,為了錢賣命,很多骯髒的政治和軍事行動中,黑水公司的僱傭兵都充當了打手的角色。
所以,外界無論是和平主義者,還是記者,甚至好萊塢的影視劇,都樂於把黑水公司包裝成一個金錢至上的武裝組織,但真實的情況完全是兩回事。
黑水公司的主要經營範圍其實與那些「髒活」並沒有太多的聯繫,理由很簡單,這種見不得人的勾當,雖然風險大,可能獲利也豐厚,但是,一旦操作不當,極易引發不良後果,一般只有急需用錢,想要搏一把的小公司才會承擔,像黑水公司這樣與政府保持著良好合作關係,在專業領域口碑不錯的安保企業,根本沒必要惹這種麻煩。
一般情況下,黑水公司的經營主要分三大塊,提供培訓、安保和戰場物資投送。
因為普林斯曾服役於海豹突擊隊,對於美國特種部隊的運營狀況很是了解,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美國國防預算逐年削減,海豹等美國知名特種部隊往往找不到自己專用的訓練場,普林斯看到了機會,在維吉尼亞建立了美國第一個私人訓練場,專門為特種部隊服務。
在建造場地時,因為有當地黑熊造訪,在訓練場邊的電線桿上留下爪印,黑水公司的標誌由此誕生,因為在訓練時,學員的鞋子裡經常灌滿當地沼澤的黑水,黑水公司的名稱也因此而來。
1999年4月20日,科羅拉多科倫拜中學闖入兩名槍手,49分鐘內殺死13人後自殺,當時現場一共有75名警察,在長達3個小時以內無所作為,因此受到了廣泛的批評,這也是黑水公司培訓業務騰飛的起點。
事件當天,抵達科倫拜中學附近的,一共有47個執法部門近一千多人,但是,指揮官沒能對這些人下達任何可以直接解決槍擊事件的命令,一部分是因為這些執法部門都沒有權利直接進入校園內,另一部分原因,是這些警察根本沒有受過相關訓練,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辦。
槍擊事件發生五個月後,黑水公司迎來了400名警察。他們幾乎還原了科倫拜中學槍擊事件的現場,在模擬建築內,僱員們扮成學生,要麼滿臉血地倒在地上呼救,要麼到處亂跑,還有夾雜在學生中間的「匪徒」,給來接受培訓的警察留下十分震撼的印象。
批評者因此攻擊黑水公司冷血,借槍擊事件炒作,可就像某個有良知的記者說的那樣,總得有人來幹這事,提前想到所有最糟的狀況,到了真的發生的那一天,才能有所準備。
隨著黑水公司聲譽的提升,他們開始涉足安保任務,護送使館人員、政治人物、軍隊要員,出入敏感區域,阿富汗、伊拉克等多個熱點地區,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
美國在阿富汗實施的反恐戰爭中,第一批承包在危險環境下,向前線部隊投送軍事物資業務的,也是黑水公司,而僱傭兵們主要承擔的作戰任務,黑水公司很少涉及。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黑水公司就乾淨得像一張白紙一樣。普林斯在自傳中對黑水公司過於正面的評價,無法掩蓋其僱員在戰地的一些不那麼光彩的行徑,比如在伊拉克,就有美國戰地記者拍下黑水公司與美軍官方駐紮部隊發生衝突的場面,黑水公司僱員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執行任務時,其霸道的行事作風,也經常讓與其有過接觸的當地人和軍人頗多非議……
所以,雖然普林斯的自傳並不能徹底洗白黑水公司,但是,他的介紹也的確讓我們明白,黑水公司不是洪水猛獸,它甚至算不上是一柄鋒利的武器,它的確給世界帶來了一些不太好的印象,但總的來說,它發揮的積極作用,仍然大於它所製造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