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分為「早長」和「晚長」,孩子身高如何預測?主要看四點

2020-12-16 糖果的媽媽

女孩在12-13歲時身高為快速增長階段,而男孩在15-16歲時身高為快速增長階段。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孩子長得高,家長也鬆了一口氣,孩子長得矮,家長也跟著犯愁。高個子如今更吃香,這是不爭的事實。

自家孩子長得矮,家長著急的同時也會犯嘀咕,有些孩子到了高中才有「後勁兒」,有的孩子初中就不長個了,我家孩子到底屬於哪種呢?

身高分為「早長」和「晚長」,不到最後難以預測

談起身高這個話題,就不得不提同學大元,大元在上學時一度被叫做「小元」,因為他的個子在一眾處於發育期的男同學裡,實在過於「矮得可憐」。

因為身高矮小,大元在初中時還曾遭受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校園暴力,儘管大元談起這段經歷已經雲淡風輕,但他多次感慨,自己都沒想到自己會變得這麼高。

在高二左右,基本上同學們身高都已經停滯不前了,大元卻像「吃了化肥」一樣,竹子拔節似的往上長,誰都看不出來這曾是個常年坐在班級第一排的小個子。

大學時一次同學聚會,大元已經長到一米八五,他不無得意地說,自己在23歲的「高齡」還長了一釐米,惹得女孩子們羨慕不已。

孩子個子矮,是「晚長」還是已經「不長了」?

像大元這種情況,就屬於典型的晚長,但也有很多孩子,並沒有這樣的機會,多數都是「一路矮到底」。

研究結果表明,父母對子女身高的遺傳影響基本相當,偏於父親或母親的概率基本一致。

儘管孩子的身高趨勢可以從父母身高預測,但是遇到父母一高一矮的,也不好判斷。

如果提前了解了孩子身高增長趨勢,也便於進行幹預,了解自己的孩子到底屬於哪種情況,顯得尤為必要。我們主要還是從一些現有依據進行推測。

孩子的身高趨勢,主要從這四方面判斷

1. 家族遺傳

研究結果表明,身高的差異有 60%~80% 是基因決定的,且容易受到隔代遺傳影響。

也就是說,如果父母雙方家族都偏高或偏矮,那我們基本可以提前預知孩子未來的身高。

2. 記錄身高增長規律

青少年身高增長呈現先慢後快,達到頂峰,最後趨於停滯的增長趨勢,因此在平時家長就要多留心孩子的身高增長變化,最好養成定期記錄的好習慣。

一旦發現身高增速減弱,就說明孩子的快速增長期可能已經進入尾聲了。

3. 測骨齡

測骨齡是預測身高最精確的手段。通過X光觀察骨骼生長狀況,骨垢線是否閉合,判斷骨齡,有經驗的醫生能提前預測孩子的身高,並且精確度較高。

4.觀察體態

通常身高較高的孩子,肢體也會比較修長,而且末端骨骼通常會比脊椎提前生長,如果一個孩子胳膊長腿長,身材比例好,那麼身高較高的概率也會相應增大。

想讓孩子擁有「高個子」,這三方面一定要注意

1. 控制體重

研究發現,脂肪影響內分泌水平並參與身體各項循環平衡,包括骨骼生長。肥胖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身高。

身材較胖的孩子身高增長期通常會提前來臨,並提前結束,這讓孩子的骨骼得不到充分發育便定型,嚴重影響身高。因此青春期的孩子一定要控制體重不要超重。

2. 加強鍛鍊

研究表明,在父母身高、生活環境基本保持一致的狀態下,運動比不運動的小孩平均身高高出2—3cm。

體育鍛鍊對身高的增長幫助毋庸置疑,球類運動、跳繩、遊泳等縱向體育鍛鍊都有助於減輕骨骼間軟骨的壓力,刺激骨骼生長。

3. 增加戶外活動時間

孩子充分暴露在陽光中能促進身體分泌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眾所周知,鈣是孩子骨骼生長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經常在戶外活動有助於強健身體。

糖果媽媽叮囑:不要給孩子吃成年人的補品,使用成年人的化妝品,容易促使孩子提前進入發育期,骨骼生長提前停止。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2021年兒童標準身高對照表出爐:你家孩子是高是矮,一看一個準
    女孩這張表怎麼看?表格中最左邊一列,標明了孩子的不同年齡段;家長根據自己孩子的年齡,橫向看他的身高處在哪個區間。那麼,有沒有一種方法,能預測孩子未來的身高呢?有的。針對不同地區和人群,統計學得出一些計算方法。(因孩子身高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只作為一種參考。)一種方法是:男孩身高=(父身高+母身高+12)/2cm;女孩身高=(父身高+母身高-12)/2cm。
  • 您的孩子身高達標了嗎?關於孩子長高這些觀念都是錯的
    爸爸媽媽們,您的孩子身高達標了嗎?趕緊先來對照一下身高標準表吧:關於孩子長高,您是否也有以下錯誤觀念?,所以說父母高,孩子未來不一定高,要做好身高監測。2、孩子現在矮,是晚長,二十三還竄一竄呢老觀念認為孩子有「早長」和「晚長」之分,所謂「二十三竄一竄」,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
  • 寶寶身高狀況怎麼看?對照2019年兒童標準身高表,家長別大意
    很多家長認為,身高只和父母的遺傳有關,孩子某一年齡段長得高或矮只不過是早長或者晚長之分。而本著這種觀念的父母很容易過分相信遺傳而錯過孩子身高的最佳幹預期。2019年兒童身高標準表出爐,別再相信「早長晚長」,不做糊塗家長。
  • 2020年最新出爐「兒童標準身高表」,你家娃身高達標嗎?趕緊看看
    文/樂媽學堂父母在帶孩子外出的時候,有別人誇自己家的孩子「這孩子的個子可真高,精神!」相信不少家長都會很驕傲和自豪,父母在孩子也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孩子補充一些營養,希望孩子個子長起來。小路回家之後就給兒子想盡各種辦法,定時帶兒子下樓去鍛鍊,而且給孩子買了很多兒童營養品,兒子這回可被媽媽折騰的夠嗆,各種強制性的鍛鍊和飲食上的「惡補」,導致兒子上課也沒有精神,丈夫實在看不過去了:「別這樣為難孩子了,我的個子也不高,可能遺傳了我的身高,孩子到什麼年紀就應該有對應的身高
  • 腿部有這兩種特徵的寶寶,身高「後來居上」,附0-18歲身高參考表
    小宇一家都是大高個,爸爸身高一米八,外公和媽媽的身高也超過了一米九。不過對於從小就比同齡人高很多,小宇說過,自己從來沒有享受過半價票。寶寶的腿有這兩種特點,長大後往往都是「大長腿」:1)腳比同齡孩子要長傳統刑偵學,有一種通過罪犯的腳印,來推斷身高體重的技術,還有腳長和身高的計算公式:女性:y=130.53+1.41x,男性:y =93.55
  • 孩子長得晚和「不長」有區別專家提醒:家長要關注孩子身高變化
    長沙15歲的男孩小軍(化名)3年前身高1.4米,如今也只有1.57米,在醫院被診斷為「矮小症」。為什麼都是長得慢,有的孩子是晚長,有的卻是身材矮小呢?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科專家今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提醒:家長要懂一點孩子生長發育的規律和知識,以免孩子的身高被耽誤了。
  • 如何預測孩子的「未來身高」?兒童專家:這3個途徑目前最可靠
    不可知的是,每個孩子的基因遺傳不同、生長環境不同,所以孩子們也存在著不一樣的生長潛力。要想保證孩子的個頭不矮,就要先建立一個關乎未來身高的合理預測,根據預測調整孩子的飲食以及生長環境,最大化幫助孩子長高。如何預測孩子的「未來身高」?兒童專家:這3個途徑目前最可靠!
  • 孩子早長晚長 骨齡告訴你
    通過一些科學方法來觀察一定年齡下正常孩子骨骼的發育程度,得出一個標準骨骼的發育年齡。把某一個孩子的骨骼發育情況和標準的對比,得到他此時的骨齡。  骨齡不僅能反映生理年齡的大致範圍,更能反映生長發育情況。你就知道了自己孩子的發育進程,甚至可以預測他今後身高的潛在成長空間。  由於孩子的個體差異,身高停止生長的年齡可能不盡相同。
  • 姚明6歲女兒目測1.5米,五點影響孩子身高,這樣可以預測孩子以後身高!
    姚明身高有2.29米,妻子葉莉身高1.9米,他們被稱為「身高最高夫婦」。他們的女兒Amy姚沁蕾2010年出生,今年6歲。 近日,葉莉接姚沁蕾下課回家時被拍到,女兒的身高已經到媽媽的腰了,有人看了照片後感嘆:神基因!
  • 14歲男孩身高221釐米,有望破紀錄:孩子身高管理,不能忽視
    一般可以根據《0-18歲兒童身高體重標準曲線》來判斷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這是跟同年齡、同性別、同種族正常兒童身高來比較,有兩種操作方法,一種是標準差法,一種是百分位法,這是很多家長已經掌握的方法了。再介紹2種方法,幫助你預測孩子的身高。
  • 孩子早長晚長,骨齡告訴你!
    通過一些科學方法來觀察一定年齡下正常孩子骨骼的發育程度,得出一個標準骨骼的發育年齡。把某一個孩子的骨骼發育情況和標準的對比,得到他此時的骨齡。骨齡不僅能反映生理年齡的大致範圍,更能反映生長發育情況。你就知道了自己孩子的發育進程,甚至可以預測他今後身高的潛在成長空間。
  • 2020男女寶標準身高表出爐,不妨對照一下,看你家孩子達標了嗎?
    孩子的身高是每個媽媽關注的話題。孩子的身高是否達到平均值,生長速度是否夠快,如何能讓孩子長的更高?這些問題不妨來聽聽權威專家的解答。兒童的身高增長有兩個高峰期,值得媽媽們好好把握。如果周歲時男孩低於71.5釐米,女孩低於70釐米,媽媽們則要警惕孩子的身高是否過於矮小,有必要時可請醫生進行更專業的判斷。第二個高峰期是在青春期。值得注意的是,每個孩子的生長節奏都是不同的,正如老人常說的「有人早長,有人晚長」,如果孩子暫時「矮人一頭」,家長也不必過分焦慮。
  • 「生完孩子後,我長高了」,孕婦這番話,被醫生肯定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對很多人來說,長高這件事到了一定年齡之後就變成了一件奢望的事,而在我們身上,也有早長和晚長的區別,我們常說的早長就是孩子在早期的身高是遠比同齡人要更高的
  • 預測孩子身高的3種方法,前兩種自己在家就能測
    寶強夫婦的身高都不算特別高,當初結婚的時候就擔心將來孩子的身高會受到自己的影響,所以從孩子出生開始,寶強就想盡辦法給孩子補充營養、加強鍛鍊,希望孩子能把後天的優勢發揮出來。在孩子剛出生時,寶強曾經根據自己和老婆的身高為孩子算過未來身高,結果並不理想,但等到孩子上學後,寶強又帶他去測了一次骨齡,令人驚奇的是,孩子的最終身高比原先自己算的高多了,寶強心裡的一塊石頭這才算落了地。給孩子測量身高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有的時候也並不一定準確,甚至會出現很大的誤差,下面我就為大家整理出了相對比較靠譜的3種預測方式,有興趣的家長們不妨比對自己家的實際情況測一測。
  • 四川14歲男孩身高221釐米,有望破紀錄:孩子身高管理,不能忽視
    一般可以根據《0-18歲兒童身高體重標準曲線》來判斷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這是跟同年齡、同性別、同種族正常兒童身高來比較,有兩種操作方法,一種是標準差法,一種是百分位法,這是很多家長已經掌握的方法了。再介紹2種方法,幫助你預測孩子的身高。
  • 11歲森碟身高近170CM,矮個子田亮有秘訣?抓住信號孩子多長10CM
    而最近森碟在網絡上曝光的一組廣告宣傳片中森碟在身高尺上的比對也讓人大吃一驚,原來今年剛剛11歲的森碟身高已經逼近一米七了!看到這樣的身高比例之後,不少人感嘆:「11歲已經擁有了我這輩子都無法達到的高度。」網上流傳著一組預測孩子身高的公式:「靶身高」計算公式。
  • 媽媽160,爸爸175,預測孩子將來身高竟有180!兒科醫生:不靠譜
    前段時間,在網上突然流行起一個兒童「身高預測公式」,據說特別靠譜、精準,很多家長也都紛紛給寶寶進行了測算。玲玲的兒子今年4歲多,每次看到年齡差不多的小孩,她總喜歡讓兒子和人家比一比身高,如果兒子比別人高,玲玲就會很高興,而如果別的小朋友比玲玲兒子矮,玲玲就會特別焦慮。
  • 孩子長個先長腳?預測身高發育要看兩項數據,發現異常要及時幹預
    當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長個高高的個子,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預測孩子身高呢?從而在發現異常的時候可以及時幹預呢? 「孩子長個先長腳」,老一輩的說辭有道理嗎? 預測身高發育靠看腳大小不靠譜,應該看這兩項數據: 1)骨骼年齡 從一個人嬰幼兒時期到成年
  • 14歲男孩身高將定格在155釐米,父母反思:老人言,不能聽
    文|文兒你家孩子多大年齡,身高多高?說來也怪,父母對孩子身高的在意程度呈現出「兩極分化」特點:寶寶出生頭三年和孩子快成年時。撇開這兩頭,處於中間年齡段的孩子父母則不怎麼上心。畢竟孩子總是要長的。不是常有老人說嘛「晚長晚長」,每個孩子身高發育高峰期不一樣,有的孩子到了高中寒暑假還能躥一躥呢。我們一向重視長輩的話,以為有經驗,但有些老人言其實不能聽。杭州的小李是名初中生,14歲的他身高才153釐米,在班上屬於最矮的。
  • 只因聽信老人言,14歲男孩最終身高155,其他父母引以為戒吧
    文|文兒你家孩子多大年齡,身高多高?說來也怪,父母對孩子身高的在意程度呈現出「兩極分化」特點:寶寶出生頭三年和孩子快成年時。撇開這兩頭,處於中間年齡段的孩子父母則不怎麼上心。畢竟孩子總是要長的。不是常有老人說嘛「晚長晚長」,每個孩子身高發育高峰期不一樣,有的孩子到了高中寒暑假還能躥一躥呢。我們一向重視長輩的話,以為有經驗,但有些老人言其實不能聽。杭州的小李是名初中生,14歲的他身高才153釐米,在班上屬於最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