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在12-13歲時身高為快速增長階段,而男孩在15-16歲時身高為快速增長階段。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孩子長得高,家長也鬆了一口氣,孩子長得矮,家長也跟著犯愁。高個子如今更吃香,這是不爭的事實。
自家孩子長得矮,家長著急的同時也會犯嘀咕,有些孩子到了高中才有「後勁兒」,有的孩子初中就不長個了,我家孩子到底屬於哪種呢?
身高分為「早長」和「晚長」,不到最後難以預測
談起身高這個話題,就不得不提同學大元,大元在上學時一度被叫做「小元」,因為他的個子在一眾處於發育期的男同學裡,實在過於「矮得可憐」。
因為身高矮小,大元在初中時還曾遭受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校園暴力,儘管大元談起這段經歷已經雲淡風輕,但他多次感慨,自己都沒想到自己會變得這麼高。
在高二左右,基本上同學們身高都已經停滯不前了,大元卻像「吃了化肥」一樣,竹子拔節似的往上長,誰都看不出來這曾是個常年坐在班級第一排的小個子。
大學時一次同學聚會,大元已經長到一米八五,他不無得意地說,自己在23歲的「高齡」還長了一釐米,惹得女孩子們羨慕不已。
孩子個子矮,是「晚長」還是已經「不長了」?
像大元這種情況,就屬於典型的晚長,但也有很多孩子,並沒有這樣的機會,多數都是「一路矮到底」。
研究結果表明,父母對子女身高的遺傳影響基本相當,偏於父親或母親的概率基本一致。
儘管孩子的身高趨勢可以從父母身高預測,但是遇到父母一高一矮的,也不好判斷。
如果提前了解了孩子身高增長趨勢,也便於進行幹預,了解自己的孩子到底屬於哪種情況,顯得尤為必要。我們主要還是從一些現有依據進行推測。
孩子的身高趨勢,主要從這四方面判斷
1. 家族遺傳
研究結果表明,身高的差異有 60%~80% 是基因決定的,且容易受到隔代遺傳影響。
也就是說,如果父母雙方家族都偏高或偏矮,那我們基本可以提前預知孩子未來的身高。
2. 記錄身高增長規律
青少年身高增長呈現先慢後快,達到頂峰,最後趨於停滯的增長趨勢,因此在平時家長就要多留心孩子的身高增長變化,最好養成定期記錄的好習慣。
一旦發現身高增速減弱,就說明孩子的快速增長期可能已經進入尾聲了。
3. 測骨齡
測骨齡是預測身高最精確的手段。通過X光觀察骨骼生長狀況,骨垢線是否閉合,判斷骨齡,有經驗的醫生能提前預測孩子的身高,並且精確度較高。
4.觀察體態
通常身高較高的孩子,肢體也會比較修長,而且末端骨骼通常會比脊椎提前生長,如果一個孩子胳膊長腿長,身材比例好,那麼身高較高的概率也會相應增大。
想讓孩子擁有「高個子」,這三方面一定要注意
1. 控制體重
研究發現,脂肪影響內分泌水平並參與身體各項循環平衡,包括骨骼生長。肥胖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身高。
身材較胖的孩子身高增長期通常會提前來臨,並提前結束,這讓孩子的骨骼得不到充分發育便定型,嚴重影響身高。因此青春期的孩子一定要控制體重不要超重。
2. 加強鍛鍊
研究表明,在父母身高、生活環境基本保持一致的狀態下,運動比不運動的小孩平均身高高出2—3cm。
體育鍛鍊對身高的增長幫助毋庸置疑,球類運動、跳繩、遊泳等縱向體育鍛鍊都有助於減輕骨骼間軟骨的壓力,刺激骨骼生長。
3. 增加戶外活動時間
孩子充分暴露在陽光中能促進身體分泌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眾所周知,鈣是孩子骨骼生長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經常在戶外活動有助於強健身體。
糖果媽媽叮囑:不要給孩子吃成年人的補品,使用成年人的化妝品,容易促使孩子提前進入發育期,骨骼生長提前停止。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