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AHTV第一時間"↑關注我們!
昨天,網上熱傳姚明女兒的一組照片,網友驚呼:「6歲的女孩子已經這麼高了!」
姚明身高有2.29米,
妻子葉莉身高1.9米,
他們被稱為「身高最高夫婦」。
他們的女兒Amy姚沁蕾2010年出生,今年6歲。
近日,葉莉接姚沁蕾下課回家時被拍到,女兒的身高已經到媽媽的腰了,有人看了照片後感嘆:神基因!
事實上,姚沁蕾3歲的時候身高就比一般同學高,當時就有1米1了,而在2016上半年曝光的照片中,有網友猜測她已經長到1米3,如今身高到了1米9媽媽的腰,有人推測她可能有1米5了。有專家甚至預測,姚沁蕾繼承了優良基因,未來身高可能會達到1米94到2米08之間。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兒科主任梁黎教授是中華醫學會全國兒科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的副組長。
梁黎教授說,評估兒童身高,目前門診中比較通用的是全國衛計委2005年統計了全國9大城市的兒童身高后,做出來的《身高百分位數值標準表》。
註:上述標準數值可與孩子的實際身高、體重上下浮動兩個百分位。
這個表格是根據人群調查來的,適用於普通大眾。家長們在門診中看到表格,對應自己孩子的情況,就知道自己孩子的身高到底處於哪一個狀態。
"姚明女兒6歲,可能已經長到1米5,表格上6歲的P97一欄是125.4,超過了二十多釐米。我們醫生也要感嘆一句,神奇的基因!姚明和葉莉兩個人的身高在中國成年人當中算是數一數二,放在調查表裡,可能是P99.99以上,兩個這麼高的人再結合生出的女兒,真的是鳳毛麟角。」梁黎教授說。
網上說,有專家預測,姚沁蕾未來身高可能達到1米94到2米08之間。這怎麼預測出來的?
梁黎教授說,有一個公式,也是門診中使用頻率蠻高的,這個公式參考了爸媽的身高,計算了遺傳背景——
男孩高(cm)
=(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5cm
女孩高(cm)
=(父親身高-13+母親身高)÷2±5cm
我們算一算,姚沁蕾身高(cm)=(姚明229-13+葉莉190)÷2±5cm,也就是在198釐米到208釐米之間。
「這是根據姚明和葉莉的身高來計算他們女兒的身高。可以說他們女兒的先天優勢非常明顯,都說身高是『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這個小姑娘就算後天發揮一般也比普通人要高很多。公式中『±』號體現了後天因素,如果發揮不好,身高減掉5釐米,發揮得好,又能加上5釐米。所以,後天好不好,也能對身高造成10釐米的影響。」梁黎教授說。
孩子到底能長多高?還有多少長個子的空間?很多爸媽都會問。
浙江省體育局體育醫院骨齡研究中心餘紹淼主任退休後到浙大一院兒科門診,他說,人的生長發育可用兩個「年齡」來表示,即生活年齡(日曆年齡)和生物學年齡(骨齡)。骨齡即骨骼年齡,可藉助於骨骼在X光攝像中的特定圖像來確定。醫生可以通過X光片觀察左手掌指骨、腕骨等的發育程度,確定骨齡。
「比如說孩子的實際年齡是9歲,但他的骨齡測出來是11歲,那他的生物年齡提前了,以後生長的空間就少了兩歲。」餘紹淼說。
拍一張標準的骨齡片,要拍一張左手正位片,拍攝時,左手五指自然張開,手心向下,中指與前臂保持中一條直線。
餘紹淼建議擔心孩子身高的父母,在孩子4歲和8歲時做骨齡檢查,孩子長個有兩個飛躍期。一個是3歲以前,差不多每年能長25釐米;另一個是青春發育期,男孩子在9-14歲,每年長8-10釐米,十八九歲達到終身高;女孩在8-13歲,每年會長7-9釐米,十五六歲達到終身高。在這兩個時期,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身高,最好每個月都給孩子量量身高。
以下五點很重要
注重合理營養
要葷素搭配,包括動植物蛋白質搭配、動植物脂肪搭配,精糧和粗糧搭配。
如摸高,跳繩,引體向上等。同時多讓孩子到戶外活動,多曬太陽能促進機體維生素D的生成,有利於鈣吸收,促進生長發育。
保證足夠睡眠
一方面,睡眠可使腦神經、肌肉等得以鬆弛,解除肌體疲勞;另一方面,深睡眠時,體內生長激素分泌旺盛,因此,充足的睡眠有利於孩子長高。
保持精神愉快
精神愉快有利於促進孩子生長,精神壓抑可抑制生長激素分泌。因此,家長應努力為孩子營造愉快的生活氛圍。
及時治療疾病
影響孩子長高的疾病有許多,如生長激素缺乏症、甲狀腺激素缺乏症等可以通過激素替代治療改善身高,如哮喘、先天性心臟病、糖尿病等原發病治療好後身高也會有追趕
孩子長高絕不能「拔苗助長」,
家長要學會科學對待哦!
你要是學到了,別忘了點下大拇指噢!
來源:新北方、都市快報 新北方
編輯:何重義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