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壽司引眾怒,塑料垃圾惹怒自然:人保護環境,還是環境保護人

2020-12-18 涓涓兮兮

塑膠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

最近泰國的一個關於塑膠袋的公益廣告出現在了大眾視野中。

一個年輕女孩在路邊免費送壽司,而色彩斑斕的塑膠袋是壽司的其中一種原材料。

當幾位路人試吃之後,在壽司中吃到了塑膠袋,都特別的憤怒。

「塑膠袋怎麼可以放到食物中」

「塑膠袋是不可以吃的。卡住了怎麼辦?」

然而泰國每年會製造320噸塑料垃圾。每年有300隻海洋生物,因為誤食塑料垃圾而死亡。

當你看到這些令人不適的畫面時,你對此有何感想呢?

這是泰國的數據,那中國的數據,世界的數據又在哪裡?

紀錄片《藍色星球》中,大衛·阿滕伯勒描述了一隻信天翁的午餐,幼鳥信天翁在窩裡激動等待著,成年信天翁給他們帶來食物。然而成年信天翁尋找來的不是魚蝦,也不是軟體的動物,找來的是一種特殊的食物—塑料。

今天的塑料已經和魚蝦一樣,成為信天翁和很多海洋生物的食物。

小到浮遊生物大到鯨魚,當然人類也是無法避免。

人類食用的塑料,大多數來源於食物和水的塑料包裝。當我們日常生活使用塑料製品裝食物時,無意中會食用很多塑料顆粒。

當然很多人就開始問,為什麼不能禁止使用塑料?

塑料製品的用途廣泛,製造成本相對低廉,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滿足了現代便捷生活的需求。

但是所有的塑料都是不可以被生物降解的。在塑料垃圾中9%會被回收利用,12%被焚燒,剩下的79%將進入垃圾填埋場或自然環境中。

並且有研究人員預測,按照目前的垃圾產量規模發展下去,到2050年可能會產生120億噸塑料垃圾。

一個塑料杯埋入地下之後,需要450年才會被分解;

一個塑料牛奶罐埋入地下之後,需要100年的時間被分解;

超市的購物袋埋入地下,可能需要1000年才能被分解。

雖然在近幾年有科學研究發現,某蟲類或菌類可以使塑料達到降解的目的,成為了減少塑料汙染的突破口。

但是塑料的汙染,依然是全世界的環境汙染重大問題,儘管各國科學家正竭盡全力減少,塑料垃圾對自然帶來的傷害。

無論是新型材料代替塑料,還是發掘可降解塑料的新物種,在很短的時間內都是無法做到全球性的推廣。

現在有效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提高國民環保意識。

但對人們而言,完全放棄塑料製品是不現實的,但是我們可以延長已有的塑料製品的壽命,以及減少使用壽命較短的塑料製品。

首先要做的就是減少塑膠袋使用,塑膠袋是使用頻率最高,但對環境影響最大的塑料品。

大家可以重複使用購物袋或者用可回收環保袋,我們把可以把環保袋放到日常隨身背包中,臨時想買東西或者去超市都可以拿來用,非常的方便,這會很大程度的減少塑膠袋的使用。

其次要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平時大家出門幾個小時一定會渴,渴了就買瓶裝水或者含糖飲料,包括奶茶熱飲的杯子還有吸管都是一次性塑料品,這些都是不可回收的塑料垃圾,對環境汙染很大。

其實這些飲料的攝入對大家身體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好處,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出門攜帶水杯裝水,既環保又實惠。

拋棄保鮮膜,購買保鮮盒,或者購買可重複使用的保鮮蓋。

這三種在使用感受上並沒有什麼區別,在食品保鮮上也相差無幾。

還有很多環保物就不和大家一一分享了。

還有現在代替衛生巾的月亮杯,可以重複打包食物的Pockeat,如果大家還有更實用的環保物品,可以分享在下方,讓更多的人看見。

先從自己改變,從而影響更多的人。

每個人多做一點點,就是對環境,對自然的最大貢獻,你的舉手之勞也許會挽留一個小動物的生命。

人類保護環境,還是環境保護人類,是2020年最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

相關焦點

  • 哪種包裝對環境更好,玻璃還是塑料?
    最後一點是,玻璃是一種非常固定的物質,如果讓其自然分解的話,需要100萬年的時間。總體而言,這是影響環境的玻璃的四個主要問題。現在,讓我們來分析一下玻璃的生命周期。不幸的是,美國人丟棄的大約1,000萬噸玻璃中,每年只有三分之一被回收,其餘的送到了垃圾填埋場。當玻璃被收集和回收後,就必須開始進行運輸,分批准備以及接下來發生的所有事情。
  • 塑料汙染多嚴重?全球一半的人體內都有微塑料!
    可~吃到嘴裡就不是那麼回事兒……(感興趣可以戳視頻)其實這些壽司裡全夾了塑料壽司小姐姐自然遭到了路人的質問而後公益的主題隨之而出直指人類每年製造大量塑料製品流入海洋給海洋生物帶來毀滅性災難減少瓶裝水等一次性製品的使用瓶裝水、飲料等是塑料垃圾最大的來源渠道。減少塑料垃圾,我們就需要從源頭上控制。建議大家自帶水杯,如果渴了,我們可以選擇安全健康的直飲水;至於飲料,能不喝的不喝,能少喝的少喝。既是對我們健康負責,也是對環境的保護。減塑環保從你我做起。
  • 生態環境部:我國是塑料生產大國 但不是塑料汙染大國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中國發布丨生態環境部:我國是塑料生產大國 但不是塑料垃圾和海洋微塑料汙染大國中國網9月25日訊(記者 彭瑤)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汙染問題廣受關注。生態環境部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霍傳林介紹,2019年監測結果表明,我國海洋表層水體漂浮垃圾平均個數為4027個/平方千米,與北大西洋沿岸等近海區域處於同一水平,低於北大西洋中部環流區熱帶區域、東北太平洋和黑潮區域。
  • 保護旅遊環境 哥斯大黎加興起「無塑料運動」
    中新網12月10日電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哥斯大黎加野遊旅行公司與「保護地球」組織近日發起「哥斯大黎加無塑料運動」,旨在消除旅遊業中塑料瓶的使用。然而,統計顯示,哥斯大黎加80%的塑料垃圾最終被扔進海裡,只有9%被回收。面對這一情況,哥斯大黎加「保護地球」組織與哥斯大黎加野遊旅行公司聯合發起了「哥斯大黎加無塑料運動」。該活動將與特邀嘉賓一起,遊覽哥斯大黎加的知名旅遊景點,以刺激旅遊業復甦,推廣可持續旅遊,並拒絕一次性塑料瓶的使用。
  • 最新環境研究:清除阿爾達布拉環礁的塑料垃圾需468萬美元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項環境研究的論文稱,清除阿爾達布拉環礁的全部塑料垃圾,需要花費468萬美元和1.8萬小時的勞動力,這一研究結果顯示,小島國處理海洋塑料垃圾需要付出高昂經濟成本。
  • 被水生生物吃掉的塑料,給環境研究帶來新視角
    在所有人造廢物中,塑料可能是最被熟知的一種。最近《自然·通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研究了水生動物體內攝取塑料的粒徑分布,發現動物能攝取的最大塑料尺寸與其自身體積比例大概20:1。該研究提示我們,在估測塑料汙染造成的風險時,應該把尺寸也考慮在內。
  • 我們一年會吃下多少塑料?塑料微粒會對人體產生什麼樣的危害?
    是頂級樂高壽司、鮪魚佐信用卡熱狗堡、還是嚴選塑膠安全帽?2019年,世界自然基金會調查報告指出,全世界平均每人每周攝取到約2,000單位、5克左右的塑膠微粒。但這一數字也存在區域性差異。研究引用2018年一項調查稱,美國和印度自來水中的塑料含量是歐洲或印度尼西亞的兩倍。
  • 王公塘社區:垃圾分類「小」習慣,環境保護「大」作為
    新湖南客戶端1月20日訊(通訊員 黃治平)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綠色發展,使廣大青少年從小參與垃圾分類,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提高他們愛護環境、珍惜資源的意識,通過「孩子帶動家庭、家庭帶動社區、社區帶動社會」的目標,1月20日,長沙市雨花區左家塘街道王公塘社區舉辦了兩場「我們的小習慣
  • 人活一生會吃掉多少微塑料?麥當勞停用吸管後1年節省400噸塑料是無...
    前段時間,小編這篇《麥當勞中國宣布逐步停用塑料吸管》的文章引起了大家對於環保的高度討論和關注。我們之後再討論麥當勞這一舉措到底是營銷手段還是為了環保的問題。今天我們主要討論的是嚴肅而沉重的環保問題:關於塑料垃圾帶來的影響究竟有多大?人活一生會吃掉多少微塑料?
  • 美國等多國科學家公開承認 中國海洋塑料垃圾排放量被大大高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一、歷史上發達國家向海洋排放了大量塑料垃圾,中國為他們的塑料垃圾處置做出重大貢獻世界塑料工業的飛速發展始於20世紀60年代前後,在1970年世界塑料年產量已高達3000萬噸,80年代中後期就已經突破了1億噸
  • 南極跳蟲體內發現塑料垃圾,食物鏈已被汙染,人類警鐘被敲響
    科學家表示,南極跳蟲主要以苔蘚等植物為食,這些塑料垃圾應該是最早進入到南極陸地上,然後汙染了苔蘚等植物,之後再被南極跳蟲吞進肚子裡。科學家擔心,未來如果塑料垃圾的汙染範圍進一步擴大,可能會危害南極的生態系統。什麼是塑料垃圾?
  • ...再生塑料製品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報批前公示
    重慶本源塑料有限公司本源再生塑料製品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報批前公示我公司委託重慶精創聯臺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承擔重慶本源塑料有限公司「本源再生塑料製品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 可重複利用的杯套Slippy:使用100%海洋塑料垃圾
    [PConline 資訊]眾所周知,塑料廢棄物已經是一個全球性問題。根據海洋保護協會的數據,每年有多達800萬磅的物質進入我們的海洋,並且已在60%的海鷗和100%的海龜中發現了塑料。我們選擇在陸地上處理塑料的方式將有助於減少這種浪費和對我們海洋環境的汙染。
  • 海底萬米深處發現塑料垃圾,科學家找到解決辦法,資金是個問題!
    今年地球環境惡化,全球變暖已經成為了定局,無論是南極還是北極都受到了相應的影響,地球海平面持續上升,動物都面臨著無家可歸狀況,在這種情況下人類束手無策,凍土層中的溫室氣體逐漸釋放出來,比如二氧化碳和甲烷,將進一步推動溫室效應,如果未來地球一旦被甲烷霸佔,會成為一個大型的毒氣彈。
  • ...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受理公告(江門市蓬江區華庫塑料五金製品廠)
    2020-12-16江門市蓬江區華庫塑料五金製品廠年產垃圾袋80噸建設項目江門市蓬江區華庫塑料五金製品廠江門市蓬江區荷塘鎮塔崗工業區深圳市申鑫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報告表《江門市蓬江區華庫塑料五金製品廠年產垃圾袋80噸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受理之日起5個工作日屆滿,聯繫電話:0750-3291782。
  • 終結塑料垃圾聯盟發布2020年進展報告
    報告概述了重大的全球工作、投資和承諾,以便杜絕環境中塑料垃圾及促進循環經濟新加坡2020年9月2日 /美通社/ -- 終結塑料垃圾聯盟(The Alliance to End Plastic Waste,簡稱「聯盟」)今天發布其2020年進展報告
  • 蘇伊士亞洲首座塑料回收設施 致力於解決塑料汙染危機,緩解氣候變化
    這是蘇伊士在亞洲的第一座塑料回收再造設施,凸顯蘇伊士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仍致力於改善環境和建設更可持續發展社會的雄心。該項目每年把在泰國收集而來的3萬噸塑料包裝廢料轉化為消費後可回收(PCR)塑料,作為解決塑料汙染危機的長期方案。此外,設施的水回用率達到94%,是泰國當地水回用率最高的同類回收設施之一,每年可避免3.5萬噸溫室氣體排放,相當於種植150萬棵樹。
  • 雙語|研究:2040年全球塑料垃圾至少將達到7億噸
    你還在用塑料吸管嗎?研究人員發現,即使全球的人們從現在起扔掉吸管,儘量減少塑料垃圾的產生,到2040年塑料垃圾還是會達到7億噸以上,這對於海洋和野生動植物都是一場災難。
  • 專家解讀 | 關於「禁/限塑令」助力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思考與...
    專家解讀 | 關於「禁/限塑令」助力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思考與建議北極星固廢網  來源:《環境保護》  作者:李歡 史文卓 王菲菲 沈茜 賀亞楠 鄧義祥 雷坤 李道季 安立會  2020/12/11 13:47:05  我要投稿
  • 「塑料垃圾重喚新生」 ——會德豐國際廣場環保藝術展迎接第12個...
    當天在滬上高端辦公樓會德豐國際廣場上班的一萬餘名職場白領及往來南京西路的上海市民,近距離欣賞了由法國環保藝術家Gilles Cenazandotti 用廢棄塑料和海洋垃圾為原料悉心打造的帝企鵝、海龜、熊貓、獵豹、信天翁等5款1:1生動還原的瀕危動物雕塑。並通過在線H5小遊戲,仔細聆聽藝術家為保護自然,給人類敲響的一次信號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