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石:沙特記者被殺案背後——沙特這次被川普害慘了

2021-02-16 雲石

事先恐怕誰也想不到,一個沙特記者被殺,居然會在美國與沙特之間引發這麼大的外交危機。

 

10月2日,經常在《華盛頓郵報》撰文抨擊沙特王儲的沙特籍記者哈蘇吉,10月2日去沙特駐伊斯坦堡領事館辦理單身證明後不知所蹤,隨後被土耳其當局已遭沙特殺害,並直指沙特王儲小薩勒曼是幕後主謀。此事一出,輿論大譁,鑑於哈蘇吉是為《華爾街郵報》打工,且一年前移居美國,一時間美國也被卷了進來。川普表述,如果此時是沙特幹的,將對其實施「嚴厲懲罰」。面對美國的威脅,沙特強勢反擊,稱若遭制裁,將邀請俄羅斯軍隊來沙特興建軍事基地,駐紮軍隊,並且與宿敵伊朗和解,化敵為友。短短數日間,因為沙特記者之死,美國與沙特這對盟友幾乎分道揚鑣。

 

不得不說,這事兒實在是太反常了些。

 

表面上看,沙特殘殺持反政府傾向的美國主流媒體記者,嚴重侵犯人權,是對美國價值觀的踐踏。作為世界警察,人權燈塔,美國當然要予以追究。

 

但傻子都知道,這是扯淡而已。沙特殺了個反政府記者,美國就要對它制裁;那賓拉登炸了世貿大樓,美國是不是應該把沙特滅國?畢竟賓拉登家族可是沙特豪門世家,與王室交往密切,沙特本身又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大本營,蓋達組織中的沙特人更是一抓一大把。甚至沙特這個國家的存在,本身就與所謂美國價值觀格格不入。

至於人權,如果這算制裁理由的話,編造理由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前總統小布希,還有在伊拉克、阿富汗戰場槍殺平民、虐待俘虜的美國大兵,甚至早期縱容ISIS禍害伊拉克、敘利亞的歐巴馬,這些一個個都嚴重侵犯人權,完全應該被仍到監獄裡關一輩子!

 

說白了,國際政治講的是利益,什麼人權、民主,都只是幌子而已,有需要時拉出來,作為打擊對手的道德工具,這個當然可以,可當其嚴重影響到本國利益時,還從來沒見過哪個國家政府會真拿它作繭自縛的——美國政府更不可能當這種棒槌!

 

那麼,難道是沙特侵犯了美國利益,所以要藉機挑事?這同樣不是。且不說沙特是美國在中東的政治盟友,是石油美元這個金融霸權的強力支撐,僅就沙特向美國拋出的1100億美元和在遏制伊朗方面的不竭餘力,美國現在和沙特,絕對是蜜裡調油。

 

既然蜜裡調油,為何川普還要威脅制裁沙特?說白了,這都是被逼的。而這被逼之後,也折射出川普所面臨的強大內外壓力,以及美國政治鬥爭的殘酷化。

 

按照正常邏輯,這事兒出來後,美國乃至西方輿論,肯定會予以冷處理——畢竟誰都知道,不能為了一個小記者危害極為重要的美沙關係。

 

其實以前出現類似事情時,也都是這麼整的。很多類似的事情,直接在美國政府壓制下就泯於無形,就算有些被爆出,被媒體揭露,炒作,但到一定程度時,接下來就會自然而然的控制熱度,絕不至於讓這種事嚴重影響到國家利益。賓拉登和基地背後的沙特烙印地球人都知道,但西方就是壓著不提;什麼虐俘、殘害平民,包括最近美國用白磷彈打擊敘利亞,這些最後也都沒鬧出什麼大陣仗。

 

但這件事確實個明顯的例外。明擺著熱炒此事會嚴重傷害美沙關係,嚴重影響美國國家利益,但輿論卻一哄而上,愣是把一個在政治上芝麻都算不上的小事,生生炒成了嚴重的外交危機,這背後,其實反映的是美國的內部政治鬥爭已經逐漸越界。

 

對美國來說,雖然政治對手互相打擊太正常不過,但一般來說,這種政治鬥爭都是有一個最大限度,即不能影響到國家利益——至少不能影響太過嚴重。

 

這也是一種良性政治生態的表現。畢竟政治鬥爭在任何國家都客觀存在,黨同伐異也不鮮見,所以想不鬥那是不可能的。但畢竟大家都是在同一個鍋裡燴飯吃,就算彼此間再怎麼不對付,但也不應該為了打倒對手,就連吃飯的鍋都給砸了,真要這麼做,就是嚴重違反政治道德,不僅會被對手不齒,會被民眾厭棄,就連己方陣營,但凡還講政治操守,都絕不能接受這樣的領袖。

 

但這種良性政治生態能夠維持,也有一個前提,就是雙方分歧不能太大,矛盾不能太尖銳,這種情況下,即便得勝一方,為了穩定大局,對待輸家最多也就是將其邊緣化而已,通常不會趕盡殺絕——而輸家因為利益只是被部分剝奪或壓制,並沒有徹底出局,所以也不至於狗急跳牆。

 

但如果雙方矛盾激化到冰火不能相容的地步,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一旦形勢變成你死我活,那上位者為了自身利益,只能對失敗者趕盡殺絕;而輸家因為背後就是萬丈深淵,所以也別無選擇,只能拼死一搏,用盡各種手段來絆倒對方——即便這種窮盡手段,有可能使國家利益受損,但形勢所逼,也顧不得那麼多了——這就成了生死局,這種政治生態下的政治鬥爭,是沒有底線的。

 

而沙特記者案被熱炒背後,似乎就與美國這種政治生態的惡化有關。眾所周知,川普上臺,引發了美國近幾十年來最大的社會撕裂。民粹與全球化勢力,川普與建制派,雙方的衝突十分尖銳,而且這種矛盾不僅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趨於緩和,反而因為川普的施政而愈演愈烈。

 

雙方矛盾的尖銳化,使得美國政治的轉圜空間越來越小,雙方都欲置對方於死地而後快。尤其是隨著中期選舉的來臨,民主黨誓言奪回國會,為彈劾川普鋪平道路;而川普為了避免被彈劾,也絕不能在中期選舉中失手。這種情況下,近期美國政壇火藥味越來越濃;前段時間圍繞大法官卡瓦諾任命的互撕,以及《紐約時報》八個版面重磅爆出川普逃稅5億美金,這都反映出華府光鮮表象下的暗流洶湧。

 

而這次沙特記者被殺案,更是傳統勢力與川普民粹鬥爭的外溢。這種事鬧大了擺明會嚴重影響美國國家利益,擱在以前壓根美國媒體壓根就不會提,就是提也是一帶而過,絕不會熱炒——畢竟不管媒體是否認可在位的美國總統和政府,但絕不能為了打擊政府而傷害國家利益。不光美國,西方媒體也都不會識時務的控制熱度。

 

但這一次不同,10月2日記者遇害,不過十天時間,這事兒就鬧的滿城風雲,成為引發外交危機的大新聞,這裡面美國以及西方媒體的煽風點火可謂居功至偉。

 

眾所周知,美國,乃至整個西方的主流媒體都不待見川普。他們之所以這麼做,其目的就是噁心川普。隨著這件事炒大,川普就必須面臨一個兩難——他是要為記者伸冤;還是要袒護沙特?

 

如果川普選擇袒護沙特,那好,你居然明目張胆的踐踏人權,侮辱美國價值觀!這帽子一扣上去,川普中期選舉就麻煩了——畢竟很多美國選民並不關心什麼國際政治,但對所謂人權和美國價值觀那可是真心認同。

 

可如果川普選擇維護人權和價值觀,去制裁沙特,那中期選舉可能影響不大,但一向支持川普的軍火商,肯定要把他生吞活剝——沙特手上可是有1100億美元的軍工大單啊!而且接下來制裁伊朗也會困難多多,甚至石油美元都有鬆動的風險,油價也會大幅飆升——這意味著川普後面兩年的總統任期會十分難過。

 

說白了,這就是個套,而且不管川普怎麼選,都會面臨麻煩。

 

而且,這次要搞川普的不僅是美國傳統勢力,就連北約盟友土耳其,這次也背後捅了川普一刀。這個記者是在沙特駐土耳其使館被殺的,然後這個消息也是被土耳其官方所證實。

 

你說沙特政府在自家使館(根據國際法,使館也算得上是沙特領土)內殺個沙特人,關它土耳其什麼事?按照正常邏輯,就算不顧及與沙特的關係,但想著美國這個老大哥的難處,土耳其也應該保持沉默,甚至想方設法平息態勢。

 

可土耳其偏偏就跳了出來,拿出一大堆視頻監控,證明記者進了沙特使館就沒出來,認定其是被沙特殺害,甚至還傳出記者是被肢解處死這種刺激大眾神經的超級猛料,這擺明了就是唯恐天下不亂,要給這事兒火上澆油。

 

土耳其為什麼這麼做?說白了就是要報復川普。川普這兩年動不動就威脅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前段時間裡拉大崩盤,也是拜川普政策所賜。土耳其對美國的怨念那是可以想像的。現在自家地盤上發生了這種事兒,土耳其豈能不趁著這個機會,大炒特炒?

 

總而言之,內部,川普的民粹玩法,嚴重激化了美國內部矛盾,導致政治鬥爭逐漸衝破底線,傳統勢力對川普的厭恨,已經上升到了相當高度,哪怕拼著國家利益受損,也要把他拉下馬;而在外部,川普對土耳其政府的強力壓制,使得這個北約盟友也對其恨的咬牙切齒,以至於這件本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小事兒,被埃爾多安揪出來放大,給媒體提供了豐富的底料和炒作素材。這一內一外,兩股勢力默契配合,生生就把這麼一件政治上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炒成了一場影響沙美關係,影響川普政治利益的國際醜聞!

 

當然,川普也不能坐以待斃。雖然迫於輿論壓力,他也不得不表態,聲稱如果證實該事件與沙特政府有關,承諾將對沙特進行「嚴厲懲罰」。但這個「如果」二字,就已經留下了可操作空間。果不其然,過了幾天,川普就再次發言,稱沙特王儲薩勒曼在於自己的通話中「平靜否認」與 記者的失蹤無關,可能是「 流氓殺手」導致了 記者的失蹤。

 

只要沙特政府殺記者這事兒不坐實,川普就可以裝聾作啞——對他來說,這也是唯一的解套辦法了。從這一點來說,川普還是有腦子的。

 

但問題是,這事兒不光是川普和沙特就能說了算;首先,這事兒畢竟發生在土耳其,而土耳其已經指認沙特政府為兇手,所以沙特就是想毀屍滅跡,土耳其也未必答應;其次,川普想揭過去,未必能過得了媒體這關。如果媒體就是揪著不放,再加上還有土耳其配合,沙特政府一很難自圓其說,二很難被輿論所認可。而從政治角度來說,只要媒體能讓大眾普遍相信此事是沙特所為,那川普就是再萬分不願,作為美國總統,他也不敢與人權、美國價值觀為敵。

 

也正是因為如此,川普在對外回應中,只是轉述了沙特國王的說法,並沒有敢直接背書。所以這事兒接下來如何收場,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不過通過此事,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川普執政下的美國,政治鬥爭已經趨於白熱化;不僅內部的黨同伐異越來越不講底線和規則;外部的盟友基礎,也在一點點的鬆動垮塌。這樣的美國,這樣的川普,繼續發展下去會是什麼樣子,實在是難以預料!

本文為雲石海外系列1876章。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國際時事分析系列文章

相關焦點

  • 沙特王儲訪華,這次有點特別?
    這些解讀,大都把王儲亞洲之行與記者卡舒吉案聯繫起來,說沙特是在對西方的外交困境下,無奈轉向東方。這樣的分析顯然有些偏了,它忽視了背後一些更深層次的邏輯。換句話說,就算沒有卡舒吉案,沙特王儲早晚也要來亞洲。「同甘共苦」17日晚,沙特王儲穆罕默德飛抵亞洲之行首站伊斯蘭瑪巴德。
  • 肢解沙特記者卡舒吉兇手找到了:沙特老虎暗殺小隊,王儲親自指揮
    根據土耳其方面稱,在土耳其伊斯坦堡的沙特領事館內,沙特記者賈馬爾·卡舒吉慘案被殺之前,很少有人聽說過沙特情報局下屬的「老虎」刺殺隊。據說這支「刺殺」隊伍由50名沙特情報局特工組成,他們都是沙特王國安全部門中最優秀的戰士,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對領導人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下達的命令全力執行。
  • 兩艘快艇被炸彈摧毀,沙特:這次闖禍了
    就在前幾天,兩艘裝有炸彈的快艇被沙特聯軍所擊毀,摧毀的地點就位於沙特一座石油產品分配站的附近。很明顯,這是想要摧毀這個地區的石油設施。快艇一旦被摧毀,附近的石油設施可能會被破壞。據沙特能源部的有關人士介紹,摧毀快艇之後引發了一場規模較大的火災,雖然比較難撲滅,所幸發現的比較及時,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他們明確表示,這兩艘裝滿炸彈的快艇,是有人在遠程操控,他們是由胡塞武裝分子放出的。
  • 沙特主權基金成美股救火隊的背後有何深意?
    沙特主權基金成美股救火隊,背後有何深意?沙特國王正履行他對川普的承諾,在一名沙特記者遇害後,沙特就已決定增持美國資產。5月15日,規模達3000億美元的「中東土豪」——沙特主權財富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IF)。在美國證監會網站披露了一季度美股持倉概況。
  • 沙特一油輪遭攻擊爆炸,會是伊朗的報復嗎?
    圖為沙特油輪最近,中東海面上突然傳來了一聲巨響,一艘隸屬於沙特的油輪當場爆炸,軍方憤怒的把目標鎖定在對岸,因為沙特方面認為,這次襲擊事件是胡塞武裝製造的,而支持胡塞武裝的背後勢力正是伊朗,所以沙特認為伊朗必須為此負責,並且還要對方付出代價,結合之前伊朗頂級科學家遭遇暗殺一事,那麼沙特這次油輪遭到攻擊爆炸,會是伊朗的報復嗎?
  • 駐沙特使館提醒在沙特中國公民注意安全
    人民網7月8日電 據中國領事服務網消息,因近來沙特發生多起恐襲事件,中國駐沙特使館提醒在沙特中國公民注意安全。提醒有效期至2016年12月31日。 使館稱,沙特的吉達、麥地那以及東部卡提夫7月4日一天內連續發生多起自殺性恐怖襲擊事件,導致多名人員傷亡,因此,在沙特中國公民近期儘量避免前往或靠近敏感地區和場所,注意增強防範意識。 附: 沙特當地應急電話:報警999;交通意外993;救護車997;火警998。
  • 安倍身著沙特民族服裝與沙特王儲薩勒曼會談
    中新網1月13日電 據日媒報導,當地時間12日晚,正在沙特訪問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沙特王儲薩勒曼進行了會晤,雙方就緩和中東局勢達成了一致。據報導,安倍在會上身著沙特方面專門為其準備的沙特民族服裝,會談持續了大概一個小時。
  • 沙特政變背後:鐵腕王儲再出手!骨肉相殘,沙特公主都抓監獄之中
    來自美國方面報導稱,沙特王儲小薩勒曼發動政變後,沙特當局在一個多月前拘留了費薩爾·本·阿卜杜拉·阿爾·沙特王子,並一直與外界保持隔離。美國方面稱,援引一位與費薩爾親王家族有聯繫的消息人士的話說,沙特當局已強行命令沙特王子「失蹤」。
  • 美國製造沙特記者失蹤案,攪黃中東不成自曝底牌
    美國被逼之下,使出了三招:1)製造沙特記者刺殺事件,分化沙特與伊斯蘭世界的聯盟關係。2)點燃塞爾維亞武裝導火索,掐斷中東石油出口歐洲的通路。3)派遣軍事科研船停靠高雄,阻止中國對中東的援助。10 月 2 日,供職於美國大報「華盛頓郵報」的沙特裔記者賈梅爾·哈蘇吉,在進入沙特駐伊斯坦堡領事館領取結婚相關資料後失蹤,土耳其政府官員經調查後宣稱有錄音證據顯示哈蘇吉進入使館,便遭到拘捕,隨後被殺害分屍。
  • 「沙特中國城商貿物流園區」項目籤約儀式在沙特舉行
    中國經濟網利雅得4月12日訊(記者宋博奇)2016年4月10日,「沙特中國城商貿物流園區」項目籤約儀式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洲際國際酒店舉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商務廳何正榮廳長、銀川市委常委王久斌副市長、寧夏回族自治區商務廳辦公室孔國華主任等出席籤約儀式並鑑籤。
  • 沙特記者:只是推遲
    此前沙特、阿聯等國媒體有報導稱,亞足聯已經通知各個會員國的足協,稱2020世俱杯已經取消,由於奧運會和美洲杯的緣故,2021年的中國世俱杯也將被取消。沙特記者瓦利德-法拉傑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原定於今年12月舉行的2020世俱杯將無法按時舉行,但他明確表示不會取消比賽,只是推遲。
  • 沙特記者卡舒吉死前最後一句話曝光:我要窒息了
    卡舒吉原標題:沙特記者卡舒吉死前最後一句話曝光:我要窒息了海外網11月11日電 沙特記者卡舒吉(Jamal Khashoggi)遇害案,在國際社會引起軒然大波。綜合半島電視臺與塔斯尼姆通訊社等媒體報導,土耳其《沙巴日報》(the Daily Sabah)調查部門負責人納齊夫·卡拉曼(Nazif Karaman)10日稱,土耳其當局手握的錄音顯示,卡舒吉是被一個袋子勒住頭部窒息而死的,這些錄音記錄了這位遇難記者生命中的最後時刻。
  • 沙特記者Jamal Khashoggi失蹤案令軟銀聲譽受損,孫正義左右為難?
    沙特記者Jamal Khashoggi失蹤案令軟銀聲譽受損,孫正義左右為難?沙特記者Jamal Khashoggi失蹤案給沙特的投資環境帶來了衝擊,它也可能標誌著沙特政府與外國企業高管之間關係的轉折點,特別是軟銀集團(SoftBank)執行長孫正義(Masayoshi Son)。
  • 沙特王儲是如何一步步登上權力巔峰的?
    誰能想到,這一切的背後竟然是一個80後策劃的,他就是沙特王儲小薩勒曼。眾所周知,沙特國王實行的是「兄終弟及」的方式傳承,到目前為止,沙特國王一直都在建立者伊本·沙特的兒子手中。2015年,現任沙特國王薩勒曼上臺掌權之後,僅僅3個月就廢了當時已經70歲的王儲穆克林,並且按照1992年繼承規則的改革,任命王室第三代納耶夫為王儲。王室第二代已經年邁,安排年富力強的第三代掌權,可以實現沙特長時間的穩定統治。
  • 生活極為「土豪」的沙特王儲小薩勒曼,為什麼得到沙特人的支持?
    生於1985年的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是沙特歷史上最年輕的王儲,也是中東石油大國的實際掌權人。2018年被《時代》周刊評為2017年度人物,被稱為「地表最強85後」。而小薩勒曼則主張進行大規模經濟改革,讓沙特徹底擺脫石油經濟。沙特經濟高度依賴石油產業,財政收入 70% 以上都來自石油。但最近幾年國際油價大幅下跌,給沙特政府的財政帶來了巨大的衝擊。2015 年,沙特財政赤字達到創紀錄的 980 億美元。面對如此大的財政壓力,沙特傳統的高福利再也難以支撐,在這種背景下,薩勒曼提出了「沙特 2030 年經濟願景」的改革計劃。
  • 川普:沙特王儲對卡舒吉被殺事件負有最終責任
    中新網10月25日電 據外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稱,如果有人必須對沙特記者卡舒吉命案負起全責,那個人必定是沙特王儲穆罕默德,因為目前沙特的國家大事都由王儲負責。據報導,川普在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被問及沙特王儲是否涉案時說:「他(沙特王儲)負責管理國家事務,如果有一個人必須對此案負責,那個人就是他。」川普還稱,他相信沙特國王對此案毫不知情,「至於王儲,他告訴我他不知道此事,還說應歸咎於領事館的低階官員,但我認為應該是更高層的人必須負責。」資料圖:美國總統川普。
  • 揭秘你不知道的沙特!如果川普敗選的話,沙特王室前景堪憂
    而且他命由人不由他,與現在戰火紛飛的敘利亞、利比亞有點像,內戰的實質是代理人戰爭,背後是紛繁複雜、明爭暗鬥的各國勢力在角力。葉門內戰的主要雙方,是什葉派軍事組織胡塞武裝和哈迪領導的政府軍。但明顯胡塞武裝的戰鬥力更強,不但控制了大部分人口稠密地區,還佔領了首都薩那以及戰略要地荷臺達。
  • 全球油老大沙特阿美回應:公司運營仍在正常進行
    今日下午,全球油老大沙特阿美獨家回應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稱,沙特阿美的運營仍在正常進行。同時,公司正在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來確保員工和運營的安全。而對於國際油價及公司下一步計劃,沙特阿美則稱不予置評。今日原油暴跌,有消息稱,沙烏地阿拉伯計劃下個月增加石油產量,日產量將超過1000萬桶。
  • 沙特告訴你,富裕為什麼從來和普通人無關!
    如今卻又因為王儲自己一手弄出來的記者虐殺事件,搞得灰頭土臉。2018年10月2日,一位名叫卡舒吉的沙特裔記者在土耳其的沙烏地阿拉伯大使館被15名沙特特工活生生肢解,在西方世界引發巨大的輿論效應。卡舒吉身世顯赫,家族與沙特王室私交一直不錯,但卻因為抨擊沙特王儲的執政,成為流亡在美的異見人士。這次卡舒吉死在大使館裡,外界普遍認為王儲薩爾曼就是幕後主謀。這起駭人聽聞的事件,使得一直鼓吹民主與人權的西方媒體,直接將沙特王室定義為反人類的邪惡政權。
  • 沙特家族:白手起家到阿拉伯王室,沙特家族都做了些什麼?
    1747年雙方建立起宗教政治聯盟,接著瓦哈卜派的號召,沙特家族打著聖戰的名義開始對周圍的部落展開爭奪。1764年他們奪取了利雅德,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沙特國家。穆罕默德·本·沙特去世以後,他的後代們繼承了他能徵慣戰的優秀基因,繼續開拓沙特國家的領地。到1811年沙特國家的疆域範圍已經非常遼闊,並且控制了麥加和麥蒂那兩座伊斯蘭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