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養老問題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國家為了解決養老問題下了很大的功夫,隨著社保制度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人採用社保養老。
我們年輕時繳納社保費用,無非就是為了自己老年時期靠著國家發放的養老金安享晚年。
我們都知道,領取養老金需要具備兩個硬性條件:參保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按照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同時養老保險累計繳滿15年。
這段時間,王先生遇到這樣的難題,年輕時辛辛苦苦繳納了15年的社保費用,退休後卻發現到手的養老金1000塊都不到,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01為什麼繳滿十五年社保,到手養老金那麼低?
其實這並不奇怪,因為繳滿15年養老保險是享受養老待遇的最低門檻,下面我們用養老金的公式為大家解答。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組成。
個人帳戶養老金=上一年度的個人繳費基數/139
基礎養老金=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資×(平均繳費指數+1)/2×繳費年限×0.001
王先生由於收入不穩定,繳納社保費用都以60%的檔次,他退休時所在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為7855元,他的個人帳戶累計繳納10.7萬元。
根據上面公式得出,王先生個人帳戶養老金為770元,基礎養老金為196元,兩個帳戶加起來的總額為966元。
因此,王先生在退休後第一個月可領取的養老金為966元。
由此可見,社保只繳滿最低年限,未來退休每月只能領1000左右的養老金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02影響養老金的因素
終於熬到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卻發現到手養老金和別人形成差距,那麼影響養老金的因素有哪些?
1.繳費基數不同
養老保險繳納基數越高,我們未來享受養老保險的待遇也會大有不同,這正是國家鼓勵大家多繳多得的原因。
也就是說,我們繳納基數越高,未來拿到的養老金就越高。
2.繳費年限不同
其實繳滿15年養老保險是享受養老金待遇的最低門檻,因為我國養老金制度一直都是以多繳多得、長繳長得實行的,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限越長,未來到手的養老金就更高。
所以,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限對於養老金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3.退休地的社平均工資不同
越發達的城市當地社平工資越高,繳納的社保費用也就隨之增加,所以,參保人所得到的基礎養老金遠比發展中城市的高。
03社保值得每個人進行繳納
社保是國家給予我們每個人的福利政策,它涉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們買房、生兒育女、醫療報銷等重要時刻,社保都能派上用場。
社保中,我們最關心的就是養老保險,因為養老保險為我們老年生活提供了穩定的經濟來源,也為我們兒女減輕了養老負擔。
雖說我們按照最低檔次、最低繳納年限繳納社保費用,未來我們到手的養老金很難保障我們的退休生活,但是也總比沒有繳納養老保險要有保障。
另外,如果退休人員不幸離世,參保人個人帳戶的餘額也能被家屬依法繼承,同時還能領取喪葬費和撫恤金。
不過,大熊還是建議大家在自己年輕的時候多繳納社保費用,這樣未來到手的養老金會更多,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