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作為我國基本的一項福利,其目的也是為了國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對於奮鬥了多半輩子的人來說,到了退休之後,都想有個幸福的晚年生活。
隨著我國經濟在持續發展,社會保障體系也在不斷完善,近些年養老金也在持續上漲。這樣一來,退休職工的生活也更有保障了。
正常情況下,要想領取養老金,有兩個前提條件:一是、要辦理退休手續;二是、要繳納15年的社保。
目前我國多數繳納社保的人是用工單位交一部分,然後自己交一部分,這種繳納社保方式的人壓力也不那麼大。另一部分人,因為工作不固定,大部分社保要自己負擔,這種情況的也會有一定的壓力,畢竟繳納社保最低期限要15年。因此多數人也會選擇最低標準來繳納社保,且繳納15年就停止了。
當然了,按規定是只要繳納15年社保就滿足條件了,退休後就可以領取養老金。但是一個重點要提醒下,繳納社保金額與年限不同,退休後領取養老金數額也不同。比如,繳納了20年社保的人要比繳納了15年社保的領取養老金要多。簡單理解就是,繳納社保金額越多,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也就越多。
那麼如果按照最低標準繳納社保,繳滿15年後,在60歲退休之後,每月能領取多少養老金呢?
首先我們要先搞明白一個重點,養老保險是由統籌帳戶和個人帳戶組合而成,而這兩個帳戶對應的又是兩種養老金,即基礎養老金和個人養老金,最終領取的養老金數額也是基礎養老金+個人養老金的總和。基礎養老金和個人養老金計算公式如下:
基礎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月薪+本人指數化月均繳費工資之和然後除以2再乘以繳費年限再乘以1%)
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全部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就當前而言,較為常見的計發月數為50周歲— —195個月;55周歲— —170個月;60周歲— —139個月。
比如深圳上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為8000元,按照最低繳納比例為60%來計算,靈活就業人員每月應繳納的金額為:8000×60%×20%=960元。
那麼在不計算工資上漲、和利息的情況下,深圳靈活就業人員在15年時間裡要繳納的社保總額為:960×12×15=172800元,其中103680元將劃入統籌帳戶,69120元劃入個人帳戶。
假如深圳的社會平均工資保持不變,按照最低繳納社保標準計算,深圳市的靈活就業人員在60歲退休,可以領取到的退休金為:
基礎養老金=8000+8000×60%÷2×15=960元
個人養老金=69120÷139=497元
這兩項養老金總和加起來約1457元。
由此可見,如果是選擇了最低標準繳納社保,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還是比較少的。尤其是對於在一二線大城市生活的人來說,每月領取1000多元的養老金,退休後的晚年幸福生活還是難以保障的。
當然了,筆者在這裡也是大致粗略計算了下,畢竟隨著社會經濟在持續發展,養老金也連續多年上漲,最終領取養老金的數額也會有一定的提升。
不過有一點要提醒下,長期以來,我國養老金制度遵循的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也就是說繳納金額越多,繳納時間越長,最終領取養老金也就越多。因此,如果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建議儘可能多繳納社保,這樣也能為自己的未來增添一份保障。
本文來自作者原創,任何媒體禁止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