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期,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海軍主力遭到毀滅性打擊,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日本海軍大部分強大艦艇只剩下倒塌的煙囪和廢鐵,而殘存下來的艦艇,如同一座座悽涼的墓碑,見證著蛇吞大象般鬧劇的最終結局。投降後的日本還擁有6艘航空母艦,其中三艘還能航行,因為油料不足無法出海,一直在港口趴窩才倖免於難。1947年,日本和平憲法頒布,禁止日本擁有航空母艦,禁止日本擁有遠航作戰的能力海軍,但可以保留自衛的實力,於是1954年日本海上自衛隊正式成立了。
如今日本推行和平憲法已經73年,日本海上自衛隊名義上也一直沒有再擁有航空母艦,但是經過73年的發展,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軍力早已超過和平憲法規定的「自衛」標準。隨著實力的擴大,海上自衛隊的組織也進行了調整。現有編制45752人,主力艦隊共建立4個護衛隊群,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八八艦隊,即一支以直升機驅逐艦為核心的,擁有8艘水面艦艇與8架反潛直升機的機動反潛艦隊。此外還擁有5個基地防禦用的護衛艦隊,也就是所謂地方隊。其他還有6支潛水艦隊、1個負責水雷作戰的「掃海隊群」、9個陸基反潛航空隊。主力水面作戰艦艇現有48艘、潛艇22艘、作戰飛機150架左右。而各種艦艇的噸位也越來越大,例如出雲號,日本人自己叫他驅逐艦,其實已經達到輕型航母的水平。
出雲號直升機驅逐艦,滿載排水量26000噸(26000噸的驅逐艦?我的天這是在犯罪好不好!)。出雲號使用全通式飛行甲板,右舷艦島等類於航空母艦的布局,全艦長248米,飛行甲板寬38米,可容納14架直升機,巨大的飛行甲板足以讓F-35B戰機不靠滑躍式甲板就能進行進行短距起飛,也可搭載V22傾轉旋翼機!該艦搭載四具LM-2500燃氣渦輪機的推力達134400馬力,使得最大航速可以維持在30節(海裡)。它的艦載武裝不強,基本都是防禦系統,但是整艦隻要稍微那麼改裝一丟丟,你就會見到一艘航空母艦就那麼出現了,而且是兩艘!第二艘出雲級加賀號,繼承了二戰時期日本航空母艦加賀號艦名,已經將F-35B型垂直起降戰鬥機作為艦載機。
在出雲級之前,日本建有兩艘向級直升機驅逐艦,滿載排水量一萬七千噸,也輕型航母的標準了,而且確實採用與航空母艦相同的平頂全通式艦面起降場,滿載排水量一萬七千噸,採用與航空母艦相同的平頂全通式艦面起降場,艦上可同時操作四架大型直升機,右側艦島裝備日本自研的四面固定式FCS-3改有源相控陣雷達,艦尾配置兩組八聯裝十六單元MK-41垂直發射裝置,可裝填海麻雀ESSM防空飛彈和火箭助飛魚雷。一經經改裝,妥妥又兩艘輕型航母!
除此之外,日本海上自衛隊還擁有2艘以上的摩耶級驅逐艦,滿載排水量10250噸,2艘愛宕級驅逐艦,滿載排水量10000噸,4艘金剛級驅逐艦,滿載排水量9500噸,2艘旗風級驅逐艦,滿載排水量5900噸,2艘朝日級飛彈驅逐艦,滿載排水量6800噸,4艘三代秋月級驅逐艦,滿載排水量6800噸,5艘高波級驅逐艦,滿載排水量6300噸,9艘村雨級驅逐艦,滿載排水量6200噸,8朝霧級驅逐艦,滿載排水量4950噸,6艘阿武隈級護衛艦,滿載排水量2900噸,3艘大隅級登陸艦,滿載排水量13000噸,還有各種先進的飛彈艇,潛艇!其中金剛級驅逐艦是全世界除了美國海軍之外最早出現的宙斯盾艦,而且結構與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相同。
為了維持日本的非戰憲法,日本將驅逐艦仍稱之為「護衛艦」,艦上並沒有配備對地攻擊性巡航飛彈,主要武器系統是防空與反潛系統,但是其海上自衛隊在世界海上軍事力量排名第四,其原因不言而喻!這也說明了日本海上軍事力量不但強,而且強得驚人,其自衛隊不僅擁有戰鬥力,而且戰鬥力很高!一旦發生特殊情況,就是一支全副武裝的現代化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