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病句類型及答題技巧,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

2020-12-23 狀元教育

病句修改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部分,也是歷年高考中的常見的題型之一 。但是有很多同學對這方面的只是掌握的不是很充實。

今天我們就來系統的學習下常見的六大類病句類型和十六種病句修改的規律。一定要認真閱讀哦~

一、 常見病句類型

(一)語序不當

1.多重定語語序不當

多重定語的正確順序一般可這樣依次安排:

①表領屬的或時間處所的詞或短語;

②表指稱或數量的短語;

③動詞或動詞短語;

④形容詞或形容詞短語;

⑤名詞或名詞短語。如:國家隊的(領屬)一位(數量)有20多年教學經驗的(動詞短語)優秀的(形容詞)籃球(名詞)教練

辨析下面句子是否有語病,並加以修改。

1.中國首個正在開發的深海空間站將讓工作人員在近1000米以下深海中工作生活兩個月。該項目將加強中國在此前未能抵達的海床上勘探開採礦藏的實力,可能在2020年前完成。

答案:語序不當,將「首個」調到「深海空間站」前面。

2.多重狀語語序不當

如果一個句子有多個狀語,它們的正確次序一般是:

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賓短語。它常在句首,用逗號和主語隔開;

②表時間或處所的詞語或短語;

③表範圍程度的詞或短語;

④表情態的詞或短語。另外,表對象的介賓短語一般緊挨在中心語前。如:許多教師今天早上(時間)在會議室裡(處所)都(範圍)熱情地(情態)同他(對象)交談。

3.定語和狀語次序錯位

①定語誤放在狀語的位置,如「一筐一筐地抬著鮮魚」改為「抬著一筐一筐的鮮魚」;

②狀語誤放在定語的位置,如「大家交換了廣泛的意見」改為「大家廣泛地交換了意見」。

4.並列詞語或並列短語語序不當

並列成分中的各項,要注意其輕重、緩急、先後、大小的關係,否則容易出現錯誤。如「學生、領導和老師都參加了開學典禮」,應改為「領導、老師和學生都參加了開學典禮」;「全廠職工認真討論、聽取了廠長關於改善經營管理的報告」,應改為「全廠職工認真聽取、討論了廠長關於改善經營管理的報告」。

5.虛詞位置不當

①關聯詞的位置不當。複句中,兩個分句同一個主語時,關聯詞在主語後邊;兩個分句主語不同時,關聯詞在主語前邊。如「小李因為睡眠不好,所以父母很為他擔心」,前後主語不同,「因為」應放在「小李」之前;

②副詞的位置不當。如「美國把世界不放在眼裡」,應改為「美國不把世界放在眼裡」。

6.分句間次序不當

一個句子由幾個分句組成時,各分句之間常有主次、輕重、因果、承接、遞進關係,如果顛倒了,就造成分句間次序不當。

7.主客體顛倒

如「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阿凡達》對於中國青年是不陌生的」,應改為「中國青年對於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阿凡達》是不陌生的」。或者「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阿凡達》對於中國青年來說是不陌生的」。

(二)搭配不當

1.主謂搭配不當

主要表現為謂語不能陳述主語,有時主語或謂語由聯合短語充當,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如:人民的生

全國性加分項目4項

活水平正在不斷地改善。主語「水平」與謂語「改善」不搭配。應將「改善」改為「提高」。

2.動賓搭配不當

動詞和賓語要在意思上和語法上搭配,常見錯誤是:當動詞帶兩個以上賓語時,後面的賓語與動詞不搭配。如:他統一安排了現場會的內容、時間和出席人員,以及會議中應注意的問題。不能「安排了」「會議中應注意的問題」。

3.主賓搭配不當

如「我們堅信有這麼一天,中國的工業和農業終會成為發達的國家」一句中,「工業和農業」不能成為「國家」,主賓搭配不當。

4.修飾語與中心詞搭配不當

如「同學們把教室打掃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一句中,動詞「打掃」與補語「整整齊齊」不搭配。修飾語與中心詞搭配不當的情況具體可分三類:

其一,定語和中心語不搭配。如:我們有吃苦耐勞的人民,又有優裕的自然資源。「優裕」不能修飾「自然資源」,可改為「豐富」。

其二,狀語和中心語不搭配。如:要掌握走私犯活動的規律,以便穩準狠地識別和打擊他們。「穩準狠」不能修飾「識別」,可改為「更好地」。

其三,補語和中心語不搭配。如:一到晚上,他就嚇得膽小如鼠,不敢出門。「膽小如鼠」不能作「嚇」的補語,可改為「膽戰心驚」。

5.一面與兩面不搭配

全國性加分項目4項

如:藝人們過去一貫遭白眼,如今卻受到人們熱切的青睞,就在這白眼與青睞之間,他們體味著人間的溫情。本句中,「白眼」與「青睞」屬於兩面,而「溫情」則僅一面,不能搭配。

6.關聯詞語不搭配

如:使用這種羅盤,無論在陰雲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陽的時候,都不會迷失方向。「無論」不能與「以及」搭配,應改為「無論……還是……」。

(三)成分殘缺或贅餘

1.成分殘缺

(1)主語殘缺

通過學習,使我提高了認識。(句子開頭使用介詞」通過「,而後邊用了」使「字,致使全句缺少主語。可以去掉」通過「或」使「,使句子主語變為」學習「或」我「)

(2)謂語殘缺

中國人民正在為建設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句中主語是」中國人民「,」為建設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是一個介詞結構,只能做狀語,全句缺少謂語,可在狀語之後補上謂語」努力奮鬥「)

(3)賓語殘缺

這篇報告列舉了大量事實,控訴了人類破壞大自然,濫殺動物。(」濫殺動物「後加上」的罪行「,並把第二個逗號改為頓號)

(4)介詞、定語、狀語缺少或不完整

我國鳥類工作者經過十八年的考察,已查明先後在貴州高原鳥類多達417種。(第二個」鳥類「之前缺少修飾語,可補出」棲息的「定語)

2.成分贅餘

句子結構已經完整了,句意已經明確了,如果再多出些不必要的詞語,就會出現成分贅餘的毛病。

成分贅餘主要有以下幾類:

(1)堆砌詞語

如:昨天是轉會截止日期的最後一天,中國足協又接到25名球員遞交的轉會申請。(「最後一天」跟「截止日期」重複,應刪除其一)

(2)語義重複

如:在甲A聯賽期間,非常酷愛足球的老爸常常對著電視看到深夜,惹得老媽嘮嘮叨叨。(「非常」與「酷」語義重複)

(3)虛詞多餘

如:這些問題,可以訴諸於司法部門來解決。(「諸」即「之於」,刪掉「於」)

常見贅餘語病例析:

①白白虛度(「虛」含「白白」意,「白白」贅餘)

②被應邀(「應邀」含「被」意,「被」贅餘)

③到此光臨(「光臨」含「到」意,「到此」贅餘)

④非常嗜好(「嗜好」含「非常」意,「非常」贅餘)

⑤非常酷愛(「酷愛」含「非常」意,「非常」贅餘)

⑥共同協商(「協商」含「共同」意,「共同」贅餘)

⑦過分苛求(「苛求」含「過分」意,「過分」贅餘)

⑧可以堪稱(「堪稱」含「可以」意,「可以」贅餘)

⑨多年的夙願(「夙願」有「多年」意,「多年」贅餘)

⑩原因是因為(「原因」即「因為」,兩者留一)?訴諸於武力(公諸於眾、見諸於報刊、付諸於流水)(「諸」,「之於」或「之乎」的合音,與後面「於」重複,可刪「於」或改「諸」為「之」)

(四)結構混亂

1.句式雜糅

句式雜糅就是指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句子成分雜糅在一起從而造成語句結構的混亂。

全國性加分項目4項

如:閱覽室圖書經常出現「開天窗」現象,我們可以從這一現象反映兩個問題,一是閱讀者素質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強。「我們發現問題」和「現象反映問題」兩套句式雜糅。可以把「反映」改為「看出」或「發現」,也可以刪除「我們可以從」。

常見的雜糅句式

①本著……為原則

②以……即可

③是為了……為目的的

④對於……問題上

⑤由於……下

⑥原因是……造成的

⑦經過……下

⑧出於……決定的

⑨藉口……為名

⑩是因為……的原因

有……組成 靠的是……取得的

關鍵在於……是十分重要的

圍繞以……為中心 大多以……為主

成分是……配製而成的 是由於……的結果

2.暗換主語

暗換主語是在語言表達中前面的句子是一個主語,而在後面的句子中暗換成另外一個主語的語病。如:中國皮影戲的藝術魅力曾經傾倒和徵服了無數熱愛它的人民,它的傳播對中國近代電影藝術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啟示作用。「它的傳播」中的「它」指的是「中國皮影戲」而不是「中國皮影戲的藝術魅力」。所以可以把「它」改成「中國皮影戲」。

3.中途易轍

中途易轍是在語言表達中一句話說了一半,忽然另起爐灶,又來了一句,造成句子之間沒有銜接的語病。如:坐火車到威爾斯北部最高的斯諾登尼亞山峰去觀賞高原風光,是威爾斯最主要的一個景點。

前一句說「坐火車去觀賞高原風光」,後一句應表達感受之類的內容,但是卻交代「威爾斯最主要的一個景點」,造成句子之間缺少銜接。

(五)表意不明

1. 詞的多義導致歧義

一個句子裡的某個詞是多義的,或某個詞組(短語)的意義不確定,就可能引起歧義。如:縣裡通知說,讓趙鄉長本月15日前去匯報。(「前」做形容詞,表以前之意,時間範圍大;「前」做動詞,表往前走之意,則只能在15日這一天去縣裡)

2.停頓歧義

句子中停頓的地方不同,會引起意義上的差別,造成歧義。句子中不該停頓的地方停頓了(加了標點符號),也可能使句子產生歧義。如:老胡看到我們非常驚訝,連忙把分別後的情況告訴我們,還熱情地拉我們上他家去。(這句停頓不同,有兩種理解:一是「老胡看到我們/非常驚訝」,一是「老胡看到/我們非常驚訝」)

3.指代不明

有些句子因代詞或名詞性短語指代不明而造成歧義。如:電影《英雄》上映以後,李馮的同名小說也備受青睞,觀眾認為其畫面精美,善於營造視覺氛圍。(陳述對象混亂,「其」指代不明,容易讓人誤解為指代的是「李馮的同名小說」)

4.修飾兩可

句子中的定語,因其修飾、限制的對象不確定,也會引起歧義。如:局長囑咐幾個學校的領導,新學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幾個學校的領導」有歧義,「幾個」可以理解為修飾「學校」,也可理解為修飾「領導」,修改時可換用有關量詞,分別用「所」「位」等修飾「學校」或「領導」)

學生在解題時,應注意以下方面的問題:

(1)抓「和」「跟」字。有「和」「跟」字的句子,檢查是否有歧義。例如:我跟他學過彈鋼琴。(可理解為「我向他學習彈鋼琴」和「我和他兩個人學習過彈鋼琴」)

(2)抓數量詞。當出現數量詞時,要注意是否產生歧義。例如:他把我們幾個團的負責幹部叫到一起,滿懷信心地說:「你們三十七團打防禦是很有名的,很頑強。」(「幾個團的負責幹部」有歧義)

(3)抓代詞。句中如有代詞「這」「那」「此」「他(它)」「自己」等,檢查是否犯指代不明的毛病。例如:今天老師又在班會上表揚了自己,但是我覺得還需要繼續努力。(句中的「自己」指代不明,可指「老師自己」,也可指講話人)

(六)不合邏輯

1.並列不當

主要是指將不同範疇的概念劃為同一範疇或將具有主從關係(如學生與中學生)、交叉關係(工人與青年)的概念並列使用。

如:我國的河湖澤出產魚、蝦、鹽、鹼等水產品。(「魚」「蝦」是水產品,「鹽」「鹼」是非水產品,不是同一範疇的概念,而句中卻說「鹽」「鹼」都是水產品)

2.前後矛盾

指前面的說法與後面的說法自相矛盾,彼此衝突,它包括時間、數量、範圍、動作、位置、狀態等多方面的矛盾。

如: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復排的大型歷史劇《蔡文姬》定於5月1日在首都劇場上演,日前正在緊張地排練之中。(「日前」即「前幾天」,表示時間已經過去,「正」表示正在進行之中,二者在時間上相互衝突,可將「日前」改為「目前」)

3.否定失誤

否定失誤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不、沒有、否認、否則等否定詞的重複出現或多次出現造成否定失誤;二是「杜絕」「忌」等否定詞的誤用造成否定失誤。

如:為了防止這類事故不再發生,我們加強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防止……不再……」構成雙重否定,雙重否定等於肯定,這等於說,為了讓交通事故再次發生……,應改為「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再次發生……」)

4.不合事理

就是句子表達的語意與通常的事理相悖,不能使人信服。

如:2019年春節期間,這個市的210輛消防車,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棄休假,始終堅守在各自執勤的崗位上。(「3000多名消防官兵」可以「放棄休假,始終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210輛消防車」也「放棄休假」,從事理上講不通)

5.強加因果

這種語病常常出現在複句之中,分句之間本來沒有因果關係,卻強加因果關係。

如:我曾看見他和一個不三不四的人說話,他肯定是加入了流氓團夥。(根據「他和一個不三不四的人說話」,就推斷「他肯定是加入了流氓團夥」,理由不充足,不能讓人信服)答:不合邏輯。「報刊、電視臺和媒體」並列不當,不合邏輯,應改為「報刊、電視臺等媒體」。

高考病句題十六種規律總結

高考《考試說明》規定考查的病句類型有六種,即:搭配不當、語序不當、殘缺或贅餘、結構混亂、語意不明、不合邏輯。綜觀歷年的高考語文病句辨析試題,其所選的病句錯誤類型都是十分「典範」的,雖然通過各種措施增加迷惑性,但總體來說,其「病徵」是十分突出的,而且也有一些規律可尋,如果抓住這些「病徵」順藤摸瓜,加以甄別,就更容易判斷出該句是不是有病,是何種語病。

一、出現了並列的短語,可能是搭配不當、分類不當、語序不當或語意不明

1.有關部門對極少數不尊重環衛工人勞動、無理取鬧,甚至毆打侮辱環衛工人的事件,及時進行了批評教育和嚴肅處理。(搭配不當,「事件」不可以「批評教育」)

2.我們家鄉美麗而富饒,這裡土地肥沃,特別適宜種果樹、棉花、甘蔗,此外,還適宜栽種梨樹和棗樹。(分類不當,「梨樹和棗樹」都是「果樹」)

3.全廠職工討論和聽取了廠長關於改善經營管理的報告。(語序不當,應為「聽取和討論」,有時間上的先後關係)

4.近日新區法院審結了這起案件,違約經營的小張被判令賠償原告好路緣商貿公司經濟損失和訴訟費三千餘元。(語意不明,是「經濟損失和訴訟費」計「三千餘元」還是單「訴訟費」「三千餘元」)

二、出現了多重定語和多重狀語,可能是語序不當

1.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有效的改正錯誤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應將「有效的」調至「方法」前)

2.昨天,許多代表熱情地在休息室裡同他交談。(應將「熱情地」調至「同他交談」前)

3.這期培訓班是全國職工教育委員會和國家經委聯合於今年五月底舉辦的,來自全國各地的二百多名職工代表參加了這次培訓。(「聯合」應調至「舉辦」前,讓位於時間狀語)

三、出現了數量短語,可能是語意不明、重複、語序不當、用詞不當

1.三個學校的學生會幹部在教導處開會,研究本學期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問題。(表意不明,是「三個學校」還是「三個學生會幹部」)

2.國產轎車的價格低,適於百姓接受,像「都市貝貝」市場統一售價才6.08萬元,「英格爾」是6.88萬元,新款「桑塔納」也不過十幾萬元左右。(重複,「十幾萬元」本為約數,不可以再用「左右」)

3.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端正黨風、增強黨的凝聚力的行之有效的一種方法。(語序不當,「一種」應在「行之有效」之前)

4.華能集團三電廠今年對鍋爐設備進行了改造,噸煤發電量增加了1.5倍,煤消耗量減少了1.2倍。(用詞不當,「減少」不可以用倍數)

5.中國第一個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工程研究中心建成後,國內外同行對其先進的功能大加讚賞,先後有二萬三千多人次前來參觀。(用詞不當,「人次」是復量詞,不可以做主語)

6.早晨五六點鐘,通往機場的街道兩旁便站滿了數萬名歡送人群。(用詞不當,「人群」是集合名詞)

四、出現了介詞,可能是搭配不當、結構混亂、主客體顛倒、主語殘缺

1.他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並沒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賴和關懷中得到了力量,樹立了克服困難的信心。(搭配不當,應為「從……中」)

2.3月17日,6名委員因受賄醜聞被驅逐出國際奧委會。第二天,世界各大報紙關於這起震驚國際體壇的事件都作了詳細報導。(介詞使用不當,「關於」應為「對於」)

3.焦裕祿這個名字對青年人可能還有些陌生,可對四十歲以上的人卻是很熟悉的。(主客體顛倒,應為「對青年人來說」「對四十歲以上的人來說」)

4.為什麼對於這種浪費人才的現象,至今沒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呢?(濫用介詞造成主語殘缺,應刪去「對於」)

五、出現了關聯詞(連詞),可能是搭配不當、殘缺、語序不當

1.只有從根本上解決了為什麼人的問題,就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關聯詞搭配不當,應為必要條件,用「只有……才」)

2.儘管你的禮品多麼微薄,但在農民心上,卻像千斤重的砝碼。(關聯詞和副詞搭配不當,此處應用確指的「這麼」。「無論」和「不管」後應用不確指的「多麼」)

3.他雖然是個農民,平常喜愛學習,識不少字,編秧歌也在行。(關聯詞殘缺,應在「平常」前加「但是」)

4.由於技術水平太低,這些產品質量不是比沿海地區的同類產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關聯詞位置不當,主語不一致,關聯詞應在主語之前,應將「不是」調至「質量」前)

5.如今「阿Q」一類的「字母詞」已遍布漢字文化圈內,不但進入了教科書,而且活躍在各媒體上。(語序不當,出現了遞進關係,程度重的應放在後面,應為「不但活躍在各媒體上,而且進入了教科書」)

6.用語不妥貼,造句不合文法,行文缺乏條理,拖沓冗長,就會把意思弄得含混晦澀,令人誤解甚至費解。(語序不當,應為「費解甚至誤解」)

六、出現了代詞,可能是語意不明、重複

1.這個精緻的燈籠將作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賓的禮品贈送給他。(語意不明,「他」到底指誰,指代不明)

2.老人在80歲的時候,還清楚地記得哥哥參加學生運動時對自己的評價:一個溫情主義者。(語意不明,「自己」到底是指「老人」還是指「老人」的「哥哥」)

3.由於這次交通事故,淮海路宛平路地段的交通為此封閉了近三個小時。(重複,「為此」就是「由於這次交通事故」)

4.我們必須拿出自己的正版計算機遊戲軟體,否則,不出新軟體,就難以抵制不健康的盜版軟體。(重複,「否則」即「如果不這樣」的意思,與「不出新軟體」重複)

七、出現了長賓語,可能是賓語中心語殘缺、搭配不當

1.為了全面推廣利用菜籽餅或棉籽餅餵豬,加速發展養豬事業,這個縣舉辦了三期飼養員技術培訓班。(賓語中心語殘缺,應在「餵豬」後加「的經驗」)

2.認識沙塵暴、了解沙塵暴,是為了從科學的角度達到對沙塵暴進行預防,減少沙塵暴造成的損失。(「達到」的賓語中心語殘缺,「損失」後加「的目的」)

3.現在,我又看到了那闊別多年的鄉親,那我從小就住慣了的山區所特有的石頭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嶇的街道,那熟悉的可愛的鄉音。(搭配不當,「看到」與「鄉音」不搭配)

八、出現了多個謂語,可能是搭配不當、偷換主語

1.這個文化站已成為教育和幫助後進青年、挽救和培養失足青年的場所,多次受到上級領導的表彰。(搭配不當,「培養」與「失足青年」不搭配)

2.這家工廠雖然規模不大,但曾兩次榮獲省科學大會獎,三次被授予省優質產品稱號,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和東南亞地區。(偷換主語,「工廠」不可以「被授予省優質產品稱號」)

3.我們也學小孩子一樣,掐了一把花,直到花和葉全焉了,才帶著抱歉的心情,丟到山澗裡,隨水漂走了。(偷換主語,前面主語是「我們」,後面已暗換成「花」,所以應改成「把它們丟到山澗裡,隨水漂走了」)

九、出現了疑問句、否定詞,可能是肯否不當

1.雷鋒精神當然要賦予它新的內涵,但誰又能否認現在就不需要學習雷鋒了呢?(疑問句再加雙重否定,變成了三重否定,不合邏輯)

2.近幾年來,王芳幾乎無時無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積累了大量的資料。(「無時無刻不」相當於「每時每刻都」,此處與「忘」連接,和後面「積累了大量的資料」矛盾)

十、出現了固定結構、下定義,可能是結構混亂

1.《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深受廣大消費者所歡迎,因為它強化了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使消費者的權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有「為……所」和「被……所」的結構,沒有「受……所」的結構,要將「所」字去掉)

2.到目前為止,人還不能完全控制自然災害,農業收成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還是由於自然條件的好壞決定的。(應為「由……決定的」)

3.它是把事件的結局先寫出來,然後再按時間順序敘述事件發生、發展經過的寫法叫倒敘。(應去掉「它是」)

十一、出現了文言詞語、書面語,可能是重複

1.在交通幹線上設卡收費的方案必須經地方人大常委會討論通過,並公諸於社會。(「諸」即「之於」,「於」與它重複)

2.雅典奧運會開幕式精彩絕倫,可以堪稱一流,受到世界輿論的普遍讚譽。(「堪」即「可以」,「可以」與它重複)

3.聽了他對事實真相的陳述,我在心裡由衷地感謝他。(「由衷」即有「在心裡」的意思,重複)

4.《語文大辭典》編委會,為了使辭典有較高的質量,在躬耕修典三個春秋的編纂過程中,著重控制了關鍵程序。(「躬耕修典」即「編纂」,重複)

註:類似的錯誤用法還有「過早夭折」「過分溺愛」「衛冕桂冠」「令寒舍蓬蓽生輝」等。

十二、出現了「的」字的短語,可能是語意不明、搭配不當(偷換主語)、語序不當

1.天漸漸地黑了下來,外面又颳了風,街上的行人也漸漸稀少了,修傘的心裡非常著急。(語意不明,「修傘的」可能是「修傘的顧客」也可能是「修傘的師傅」)

2.在北京天壇舉行了奧運會會徽發布儀式,當晚祈年殿的燈火輝煌,更顯得雄偉壯麗。(搭配不當,誤用「的」字,偷換主語,造成「燈火」與「雄偉壯麗」不搭配,應刪去「的」字)

3.湖南省歷史博物館近日展出了數以萬計的八千年前新出土的栽培稻。(語序不當,應將「新出土的」調至「八千年前」)

十三、出現了兩面性的詞語,可能是前後肯否不一、不合邏輯

1.電子工業能否迅速發展,並廣泛滲透到各行各業中去,關鍵在於要加速訓練並造就一批專門技術人才。(「能否」是兩面性的詞語,與後面不一致)

2.我懷著恐懼的心情,擔心災難會不會降落到姑媽頭上。(「擔心」「不會」,不合邏輯)

十四、出現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詞語,可能是不合邏輯(表意相反)

1.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不再發生,我們加強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防止」與「不再發生」不合情理,應去掉「不」)

2.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惱怒,二忌睡前不可飽食,三忌臥處不可當風。(「忌」或「不可」去其一)

十五、出現了「前去」「新生」「保管」「沒有」「走」「和」等多義詞或多義短語,可能是語意不明

1.縣裡的通知說,讓趙鄉長本月15日前去匯報。(是「15日之前去」還是「15日這一天去」,意思不明)

2.在喧天的鑼鼓聲中,這所有名的老校終於迎來了自己的新生。(是「新同學」還是「新生命」,意思不明)

3.此次選舉村民委員會主任,他們誰也沒有幹涉王爾德的權利。(「沒有」兼有副詞和動詞的性質,造成語意不明)

4.有些國家的人民看不上世界盃足球賽。(是「看不到」還是「瞧不起」,意思不明)

5.他背著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偷偷地把這筆錢分別存入了兩家銀行。(「和」有介詞和連詞的性質,造成語意不明)

6.教育部就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範圍發出通知,指出物理學科初中教學內容部分不作要求。(是「整個初中教學內容部分」還是「其中的一部分」,含混不清)

十六、出現了使、讓、令、把、被等詞,可能是主語殘缺、主客體顛倒、語序不當

1.經過老主任再三解釋,才使他怒氣逐漸平息,最後臉上勉強露出一絲笑容。(主語殘缺,使動詞的主語是「老主任」,應去掉「經過」,或者去掉「使」,將「才」調至「他」後)

2.今年年初美英兩國曾集結了令人威懾的軍事力量,使海灣地區一度戰雲密布。(主客體顛倒,「威懾」本身有「嚇唬」別人的意思,再用「令」字造成了主客體顛倒,應改成「震懾」)

3.為了爭取高速度,我們必須狠抓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它走在生產建設的前邊,把國民經濟用先進科學技術搞上去。(語序不當,應為「用先進科學技術」「把國民經濟」「搞上去」)

4.與作家不同的是,攝影家們把自己對山川、草木、城市、鄉野的感受沒有傾注於筆下,而是直接聚焦於鏡頭。(語序不當,應將「沒有」調至「把」之前)

5.我們偉大的祖國再也不是一個四分五裂、任意被人蹂躪和掠奪的國家了。(語序不當,應將「任意」調至「被人」後)

我是小編,每天分享最新的資訊,私信小編可以獲取資料!

相關焦點

  • 修改病句常見的類型、修改技巧+練習
    一個完整的句子有:主語、謂語、賓語。孩子可能不知道這三個是什麼東西,那我們換一個思路,就是誰做什麼?上面的這個句子就是缺乏主語,誰跑進教室?可以選擇補充主語:「同學們」或者「我」句子可以改成:上課鈴響了,同學們/我立刻跑進教室。成分殘缺一般就是缺乏「主語」、「謂語」、「賓語」其中的一個,最常考的類型是缺乏「主語」。
  • 中考語文:詳解常考病句6大類型及答題技巧2,掌握方法基礎不扣分
    備戰中考:詳解常見病句6大類型及答題技巧,掌握方法基礎不扣分>本文繼續分析另外3類及答題技巧: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等。一、病句分析4、結構混亂(句式雜糅)結構混亂是指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句子結構雜糅在一起,從而造成語句結構的混亂。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答題技巧:病句分析之搭配不當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已經進入緊張的備考階段,不知道考生是否胸有成竹。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抓住行測分數,甘肅中公教育為各位準備了豐富的行測和申論備考資料及技巧,下面是2021國家公務員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備考資料及技巧,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
  • 初中語文:「病句修改」常見的10種類型,期末複習一定要掌握好!
    初中語文:「病句修改」常見的10種類型,期末複習一定要掌握好!病句修改,是語文學習的重點知識,也是考試常考題型,就初中語文來講,語文常見的病句類型主要有這6種: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 2016年中考語文病句常見類型語序不當之關聯詞語的位置
    常見病句類型   病句是指不符合語言規範的句子。辨析病句,是考查對病句的識別與分析,有了這種能力才可能對病句進行修改。"正確使用詞語"一條已有涉及;《考試說明》中列出的六種病句類型大致有如下情形:   語序不當   關聯詞語的位置   一般來說,兩個分句同一個主語時,關聯詞語在主語後邊;不同主語時,關聯詞語在主語前邊。   下面句子是位置不當的例子:   ①他如果不能實事求是,事業就會受到損失。
  • 【小學語文】修改病句中常見題型匯總,實用收藏!
    我為大家整理了小學階段常見病句類型以及修改方法,運用好這些方法不僅孩子不僅能減少在造句、寫文章時出錯,同時,也能自己發現並改正文章中出現的病句,此外這對孩子的寫作能力的提高也大有幫助,建議家長給孩子收藏。
  • 語文修改病句和判斷病句的15個實用方法
    語文平時的題目,主要考察的都是基礎的詞彙量積累、語法以及寫作能力。今天整理的這份資料,囊括了語文病句類型和常用的做題策略,附練習,趕緊收藏吧! 語文常見病句類型大全 01 搭配不當 1.主謂搭配不當 例:他那和藹可親的笑容,循循善誘的教導,時時出現在我眼前。
  • 高中病句題不是沒有方法,而是你沒找對方法,這兩招專治兩類病句
    病句辨析題一直是高考考試卷中不可或缺的題型,因此,辨析病句的方法、技巧也就層出不窮。最常見的就是把病句的類型根據現代漢語句子的語法特徵分為: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成分贅餘、結構混亂、表意不明、用詞不當、不合邏輯等,然後據此,總結出「語感審讀法」「結構緊縮法」「造句類比法」「邏輯分析法」等方法。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答題技巧:病句辨析搭配不當 分類...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已經進入緊張的備考階段,不知道考生是否胸有成竹。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抓住行測分數,甘肅中公教育為各位準備了豐富的行測和申論備考資料及技巧,下面是2021國家公務員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備考資料及技巧,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
  • 小學語文病句類型、符號、修改方法大集合,齊全了
    小題大做工作室 每一小題都有大學問 修改病句是小學語文科目不可忽視的重點內容,也是在小學階段考試比較常見和重要的一道題。
  • 小學語文|病句類型、符號、修改方法大集合,齊全了
    小題大做工作室 每一小題都有大學問 修改病句是小學語文科目不可忽視的重點內容,也是在小學階段考試比較常見和重要的一道題。
  • 2021國考行測技巧:病句分析之搭配不當
    行測中的病句類題目對於很多考生來說是一個比較難的知識點,主要是不知道病句有哪些語病,不知道該如何解題。在這裡,中公教育專家給大家分析在考試過程中一種常見的病句類型——搭配不當,希望對考生有所助益。
  • 2018初中語文常見病句選擇題及答案(一)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常見病句選擇題及答案(一)》,僅供參考!
  • 小學寫人類文章閱讀技巧?用這個答題,老師也對你刮目相看!
    頭疼的是孩子們書也沒少讀,為什麼答題總答不到點兒上?明明是聽了老師或者課外輔導老師的方法來答題,為啥還會失分?唉,頭疼頭疼~~~根據這幾年在教育機構、做家教的工作經驗,我大體總結出幾點語文閱讀題得分不高的原因:一、孩子們在課外機構裡面學到的閱讀技巧太偏向於技巧,造成答題「過於表面」和答題「標準模式化」,不能根據具體的文章來回答完整。
  • 中小學生怎樣分析病句才能找出病因,有哪些提高得分率的修改方法
    今天小徐老師就講一講修改病句的技巧和方法:一、主幹枝葉梳理法(縮句法)病句中有一類常見的語病叫「成分殘缺」,成分殘缺主要分為缺主語、缺謂語、缺賓語等形式,但是小學生沒有學過劃分句子主幹,那就可以用縮句法,梳理出句子的主幹,把句子縮為「誰幹什麼」「誰怎樣了」「什麼地方有什麼」等只表達主要意思的句子。
  • 古詩詞鑑賞常見題型及答題技巧,掌握就能得高分!
    01、 「詩眼」型、鍊字型 常見題目形式 (1)對詩中某字某句,你認為寫得好不好? 答題要點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個更好。 (2)解釋該字的一般含義和在句中的意義。 (3)展開想像和聯想,把你認為好的字還原到句中,再現詩人所描繪的情景。
  • 暑假小練:病句、銜接、成語等
    【小題3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病句辨析與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當、成分殘缺、語序不當、結構混亂、不合邏輯、表意不明等。判斷病句,必須對漢語的語言規範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細閱讀句子,第一步憑藉語感感知句子有無毛病,再用所學知識(病句類型)作分析。可用壓縮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體到局部地判斷。
  • 2019甘肅省考行測言語理解答題技巧:常見成語「多多」益善
    2019甘肅省考行測言語理解答題技巧:常見成語「多多」益善 2019甘肅省公務員考試已進入備考階段,為了幫助廣大考生比較好的備考甘肅省考,甘肅中公教育為各位考生準備了豐富的行測和申論
  • 事業單位行測病句辨析——這些句子錯在哪
    一、辨析方法:提取主幹法病句辨析題拿到句子後,可以對句子進行語法分析,分析出句子的主謂語,把除了主謂語之外的修飾成分先略去,提取主幹成分進行辨析。學會提取句子主幹後,我們再來認識一些常見病句類型,這樣在遇到病句時就可以更快速的提取主幹,辨析錯誤。
  • 查漏補缺(乾貨):病句修改你要會2
    做了三年的小學輔導老師,我發現病句修改題對很多小朋友來說都是一個扣分點,因此今天s老師就帶來一個具體的課程,教你如何攻克它。)用詞不當語序顛倒前後矛盾詞語搭配有誤(√)重複囉嗦(√)標點錯誤(√)指代不明邏輯錯誤歸類錯誤打勾部分是上期說到過的,今天將繼續通過實例來講解常見的病句及修改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