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康新能源正全面提升國際市場認知度 出口將逆勢增長

2020-12-16 兩江新區網

金康新能源正全面提升國際市場認知度 出口將逆勢增長

2020年10月28日 14:54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記者從兩江新區獲悉,作為兩江新區新能源汽車代表企業,金康新能源正加速產品在國際市場的認知度。其中,其電動車SF5目前正在進行歐標認證,相關結果也將於近期公布。

(金康新能源供圖)

金康賽力斯是小康集團重點打造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目前已經投資超過100億元,並形成了高性能純電驅動技術和智能增程電驅技術。

重慶小康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興燕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今年以來,該集團不斷克服疫情給全球消費市場帶來的巨大衝擊,一方面幫助海外經銷商清理庫存,另一方面加大新產品的上市,加大對海內外市場的出口。

此前的9月,賽力斯3已經成功通過歐標認證,並且在隨後的10月8日出口德國,實現了「兩江造」新能源汽車對歐洲市場的首次出口。

除SERES3之外,金康新能源的另一主打品牌賽力斯SF5也正在進行歐標認證。「一旦順利通過,金康新能源的兩大拳頭產品將會形成『雙管齊下』之勢,帶動重慶新能源汽車融入雙循環。」張興燕稱。

據悉,在SF3成功出口德國之後,來自西班牙、義大利、瑞典、以色列等地的訂單已經陸續發送到了重慶。「預計今年出口將會逆勢增長。」張興燕說。

在他看來,產品質量是金康系列新能源汽車能夠在國際市場站穩腳跟的主要原因。此前,金康新能源已經在中、美兩地布局了研發中心,並且在兩江新區斥巨資修建了智慧工廠,在核心技術掌握、產品一致性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

下一步,金康新能源將陸續在全球建立6大營銷服務中心,繼續深耕市場。

新能源汽車是兩江新區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之一。今年前三季度,兩江新區共生產新能源汽車1.78萬輛,佔全市近6成,高質量發展勢頭強勁。

(記者 謝力)

相關焦點

  • 外部環境嚴峻 多措並舉應對烏茲別克斯坦紡織品出口逆勢增長
    原標題:外部環境嚴峻 多措並舉應對烏茲別克斯坦紡織品出口逆勢增長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烏茲別克斯坦紡織品出口承受巨大壓力。但是,面對嚴峻外部環境,烏紡織品出口今年卻實現逆勢增長。烏紡織工業協會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烏紡織品出口額達10億美元,同比增長12%。
  • 挖潛培育新業態 創新驅動拓市場 前五月溫州出口逆勢增長
    今年前5月,溫州外貿出口541.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7%,其中市場採購貿易總計出口104.9億元,佔同期全市出口總值的19.4%,成為拉動溫州外貿出口逆勢飄紅的生力軍。  「溫州市場採購貿易出口的目的地,以東南亞、中東、非洲等『一帶一路』國家為主。」
  • 半導體產業逆勢增長 中國材料市場規模明年將創新高
    原標題:半導體產業逆勢增長,中國材料市場規模明年將創新高 摘要 【半導體產業逆勢增長 中國材料市場規模明年將創新高】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中國區總裁居龍在
  • 浙江亞特電器出口回暖 疫情中逆勢增長
    今年受疫情原因,我國出口業務受到明顯影響,不少外貿企業普遍遇到客戶訂單取消、延遲,產品庫存積壓,資金鍊緊張等一系列問題。但浙江亞特電器有限公司卻在經歷這場戰「疫」中逆勢上揚,劃出一道道漂亮的增長曲線。在春節復工後,亞特電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促復工生產,有效緩解了疫情對企業的衝擊,訂單量同比降幅控制在了6%,今年六月份以來,海外訂單明顯恢復並出現反彈,出口訂單同比增長8%。
  • 新春走基層|濟寧這家企業外貿出口逆勢增長的背後有啥故事?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劉長雨 王紅豔  通訊員 賈義乾 李佳隆 ) 山東神力索具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生產製造索具產品的民營高新技術企業,這兩年,面對複雜的國際貿易形勢,企業不僅扭轉了出口下滑趨勢,反而實現增長33.6%,創下歷史新高。逆勢上揚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奮鬥故事?
  • 疫情之下,越南經濟實現「逆勢」正增長
    在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國際貿易、旅遊、投資大幅萎縮的背景下,越南是世界上實現「逆勢」正增長的少數國家之一。越南政府堅決不將經濟復甦置於民眾健康之上,因此,越南經濟復甦的能力不僅讓東南亞國家欽佩,還獲得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
  • 重慶汽車產業逆勢搏擊亮點紛呈
    全市上下緊緊圍繞把總書記殷殷囑託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這條主線,全面落實「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立足「四個優勢」、發揮「三個作用」,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抓住用好國家恢復經濟發展的政策機遇、疫情催生的市場機遇、全球化深度調整帶來的時代機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機遇,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經濟社會各領域亮點不斷湧現。
  • 半導體產業逆勢增長,中國材料市場規模明年將創新高
    2020年,全球電子產品的銷售額下降大約3%,但半導體產業預計增長7%,中國市場增長快於行業整體。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中國區總裁居龍在12月11日舉行的第十四屆「外灘金融·上海國際股權投資論壇」(2020 SIPEF)上透露了上述數據。
  • 阿里巴巴國際站一季度數據:東莞出口連續三個月逆勢增長
    阿里巴巴國際站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東莞的出口訂單2月較1月日均環比增長10.8%,3月較2月日均環比增長31.4%;活躍買家2月較1月日均環比增長3.3%,3月較2月日均環比增長10.9%。這意味著,在開局不利的2020年,東莞商家在線上實現出口「三連漲」,只不過在疫情嚴重的2月,增速有所放緩。
  • 一季度,無錫這家工業園經濟逆勢正增長
    隨著園區企業的不斷壯大和新企業的進駐,高新技術產業不斷壯大,園區半導體電子零部件產業、精密機械產業和光伏新能源產業三大「王牌」正一齊發力,推動園區經濟逆勢增長,成為無錫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我們可以從中了解一些星洲工業園區能夠疫情期間逆勢正增長的「密碼」。
  • 4月全球新能源車市:德國瑞典逆勢增長
    4月份,全球多數汽車市場仍處在疫情的陰霾之下,銷量跌幅較3月份進一步擴大。新能源車市場也是如此,環比跌幅均在40%以上(除中國外),英國跌幅甚至在90%以上。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多數市場紛紛下滑,不過德國和瑞典逆勢實現兩位數增幅。
  • 南京外貿進出口實現逆勢增長,招商引資全面達超序時進度
    保市場主體:持續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兩個「100條」,不斷提升市場主體感受度「審批時限再壓縮,辦事流程再優化,堵點問題再疏通。」市發改委副主任藍軍說,近年來,南京以打造最優營商環境示範城市為目標,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政府職能轉變的突破口,全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兩個100條,在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減成本上下功夫,不斷提升市場主體感受度。據介紹,目前南京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壓縮約85%,企業平均報件材料減少約44%。
  • 全球貿易迎數字服務浪潮 數字服務貿易(出口)規模逆勢增長3.75%
    2019年全球數字服務貿易(出口)規模達31925.9億美元,逆勢增長3.75%,增速超過同期服務貿易和貨物貿易,佔服務貿易比重上升至52.0%,佔全部貿易比重上升至12.9%。此外,由於2020年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這一發展進程將進一步加快。數字貿易是指數位技術發揮重要作用的貿易形式,其與傳統貿易最大的區別在於貿易方式數位化和貿易對象數位化。
  • 中裕燃氣(03633.HK):多業務穩步提升 逆勢增長遇行業爆發潛力
    股東應佔淨利潤同比提升23.7%,中裕燃氣(03633)於2020上半年錄得逆勢強勁增長。智通財經APP了解到,公司以「中裕鳳凰」品牌為主的銷售燃氣具、壁掛爐、淨水器等家電及保險服務,擁有十分可觀的市場潛力可挖掘,並且該增值服務還將提升客戶黏性,反哺天然氣銷售業務的增長。
  • 出口跨境電商逆勢增長 成穩外貿新亮點
    商家謀變、平臺讓利、行業求新  出口跨境電商逆勢增長,成穩外貿新亮點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完顏文豪  二月沒貨源、三月訂單「腰斬」、四五月部分貨品需求大增、六月貨品積壓……陳少平覺得上半年心情像過山車一樣,「創業6年遇到的行業變數
  • 這類服務貿易為何逆勢增長?
    今年前10個月,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為37257.8億元,同比下降16.1%,但是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卻逆勢增長8.3%,佔服務進出口比重提升了9.9個百分點。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為何逆勢增長?這反映出我國服務貿易有哪些深層次變化?
  • 服務貿易逆勢增長 穩外貿「壓艙石」作用凸顯
    1-10月,我國服務出口15489.5億元,下降1.8%;進口21768.3億元,下降23.9%。服務出口降幅小於進口降幅22.1個百分點,帶動服務貿易逆差下降51.1%至6278.8億元,同比減少6569.4億元。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逆勢增長。
  • 濟南市對外貿易逆勢增長實現首季開門紅
    濟南市對外貿易逆勢增長實現首季開門紅 2020-04-22 16: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宜賓外貿為何逆勢增長?
    1-5月宜賓紡織產品共計出口3.8億元,大幅減少31.4%、佔同期出口總值的10.6%。面對不利形勢,宜賓紡織企業一方面努力擴展印巴以外市場,一方面轉型生產口罩、防護服等緊缺產品。  宜賓市出臺政策支持,提供技術指導,在強化出口質量把關的前提下,幫助「老字號」企業迅速轉型生產防疫緊缺物質,投放市場。五糧液集團聖山公司、天原集團、絲麗雅集團等宜賓企業生產的防疫物資,進入國際市場。
  • 北特科技漲停 子公司上海光裕為金康新能源的合作供應商
    異動原因揭秘:1、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光裕為金康新能源的戰略合作供應商;  2、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汽車轉向器零部件與減震器零部件的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是汽車轉向器零部件與減震器零部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