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2月02日 星期三
有朋友C換過幾份工作,從房產中介到新媒體運營,一直不順利,他去做了性格測試,然後把一堆測試結果給我,請我幫他做職業規劃。他自認為做不好這些外向型工作是因為他的性格比較內向,更適合做技術或研究。但是因為他學歷和工作經歷都沒有技術背景,前幾份工作的表現,現在找工作很困難,他雖然嚮往一些符合性格的工作,但都應聘失敗了。
現在有很多性格測試很流行,常有人在測了之後會覺得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是某種性格,所以合適做什麼,不合適做什麼…..
性格測試當然是了解自己的一個工具,但並不代表什麼樣的性格只能做什麼事。人的性格往往是複雜多面的,我們都是複雜的個體,性格特徵及個人經歷相互作用,從而產生了性格迥異的各種人。
我們的人生受性格影響,但很多心理學家實驗都證明人可以根據情境改變自己的行為,甚至性格。正如演員在職業生涯中會扮演許多不同的角色,人們在一生中也會變換不同的身份。人們看待自己的方式才是真正產生問題的根源。
一,順應性格,延展性格
我們當然有主要的性格特徵,我們在選擇工作時要注意選擇順應性格的工作是大前提,但每個人的性格適合的工作其實很多,現在工作也大多是複合性的,要求也很多樣,沒有一項有發展的工作是完全讓人舒服或完全勝任。
所幸我們的性格也是複雜多面的,情境也會變化,比如C雖然性格很內向,但在熟悉的環境下或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也非常健談,完全看不出他自稱的性格木訥。因為性格在很多時候可以進行延展,情境也可以調整,我們可以選擇多重性格中的哪一條對給定情景最有效,以及讓這一性格進行主導。
二,跳出自身視角
在有時不得不做令我們不舒服的工作時,我們可以調動自身的潛力,延展自身性格中的「副性格」,如同用「第二自我」完成工作。在調動自身性格潛力時,我們可以採取以下的策略:
1,假裝僱傭他人來幫你做這項工作
如果你不願意或不擅長做某項工作,但又不得不做。在逃避時可以想想,如果你是老闆,付錢僱一個人做這個事,你想要這個僱員具備怎樣的品質和態度呢?這個工作需要什麼樣的性格呢?
2,假裝自己是自己的顧問
因為我在工作中最常做的是顧問,所以自己在遇事煩躁緊張的時候,最常用的策略就是想像自己對於不熟悉的事上也是顧問,甚至假裝自己就是個專家,顧問應該會給客戶什麼建議呢?什麼樣的性格才能勝任這個工作呢?
3,假裝自己在扮演一個人
我們都有過在難以抉擇時,會思考如果自己是另外一個人,比如自己的榜樣,他會怎麼做呢?比如C這樣內向的人需要做銷售型或與人打交道就很緊張,可以假裝自己是個外向的人,或者假裝自己是另外一個人,表現如何完全與自己無關,一旦打開初步局面,再發揮自己的優勢。
性格確實對我們行為影響巨大,也在很多時候限制了我們的表現,我們很難突然變成另一個人,職業規劃也要基於自己的長項。但工作和生活的挑戰多種多樣,經常需要不同的性格才能和環境更匹配,所幸性格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延展,讓更適應某種情境的性格做主,你會發現承受的壓力更少,效率更高。在需要對某一情形進行反應時或者計劃做某一任務時不妨試著選擇自己的性格,用新的自我角色去行動,職場才能走得更順利。而不應該把性格不符作為逃避工作不順的藉口,現代職場上,當你能將一份工作做得優秀,才更有資格說不符合,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