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短小精悍,卻說透世事,被稱為千古奇書

2021-01-19 史家趣談

在我國歷史上,被稱為奇文奇書的著作數不勝數,這篇文章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此文短小精悍,卻說透世事,被稱為千古奇書。它就是備受後人尊崇的《破窯賦》。那麼,千古奇書《破窯賦》到底說了啥?為何受備受後世尊崇?

《破窯賦》是北宋名相呂蒙正的作品,又被稱為《寒窯賦》。相傳,他寫這篇文章,是為了勸誡太子的。這篇文章不長,但句句都是理,可謂說透天下人間事。

《破窯賦》共有兩個版本,但都大同小異,雖然內容不同,但說的都是這個理。

《破窯賦》開頭一段:「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馬有千裡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

這一段就直接告訴我們,人的命運是會不停變化的,一個人要想成功,多多少少得靠些運氣。

至於「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這句,筆者認為他說出了很殘酷的現實:一個窮人家的孩子,很難比得過有錢有權人家的孩子。

第二段就更厲害了,直接跟我們說:有時候好人並沒有得到好報,壞人反而活得更長!(原文:顏淵命短,殊非兇惡之徒;盜蹠年長,豈是善良之輩)。

這對我們世代流傳下來的思想文化,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然而,說得卻非常真實!為此,呂蒙正在第二段後面更是列舉出:孔明、項羽、劉邦、韓信、李廣等人物的事跡,來補充說明這一事實。

第三段就有點說命運了。《破窯賦》說道:不要看不起那些窮人,不得志的人;也不要吹捧那些達官貴族,得志的人。因為風水輪流轉,不管是誰,都會有機會。(原文:有先貧而後富,有老壯而少衰。滿腹文章,白髮竟然不中;才疏學淺,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宮娥,運退反為妓妾;風流妓女,時來配作夫人)

《破窯賦》後面那幾段,呂蒙正就直接說自己的事跡了。不過,一樣是在說命運,說運氣。他說自己能夠當上宰相,是因為運氣來了的原因。

對於此文,有些地方筆者是很認可的,例如他所表述的「風水輪流轉」,任何人都有成功的機會的理念。

但有些地方筆者也不同意:畢竟他把成功都歸根於命運、運氣。筆者認為,成功不僅要有運氣,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努力。你同意筆者的觀點嗎?

相關焦點

  • 讀千古奇書《度心術》,忙了一輩子,什麼樣的人性才是你該懂的?
    讀千古奇書《度心術》有感,忙了一輩子,什麼樣的人性才是你該懂的?並不是有能力的人就一定會成功,也並不是努力的人會成功,那到底是哪種人最有可能成功呢?我國古代有一部千年奇書叫做《度心術》,裡面講解了如何揣摩人性,如果通過人性將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這本書的作者叫做李義府,李義府是一代奸臣,但他卻能在朝廷久久而不倒,靠的就是對人性的精準把握!社會是殘酷的,很多人往往辛苦了一輩子,卻不明白其中的人性道理,我們大多數人忙了一輩子,什麼樣的人性才是該懂的呢?
  • 曹丕看兩頭牛打架,命曹植作詩,卻不能有「牛」字,結果卻流傳千古
    一氣呵成這首流傳千古的詩,而馬還沒有跑了一百步。曹丕看到三弟曹植竟然在百步內做出這足以流傳千古的四十言詩,認為是天意,只能放棄除掉曹植的打算。權力是一時的,智慧是永恆的。正因為曹植的智慧,才免去了自己哥哥的殺意,能安然生存下去。所以說,智慧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
  • 笨和尚悟不透「色即是空」,半夜見蒼蠅後大徹大悟,寫下千古名作
    笨和尚悟不透「色即是空」,半夜見蒼蠅後大徹大悟,寫下千古名作咱今天要說的也是宋朝的一個和尚,俗姓周,大家叫他白雲守端禪師。他自幼讀書,善寫文章,為人靦腆,性格拘謹。一看就是耐得住的好性子。美中不足的是,白雲守端雖然天資聰慧,但唯獨悟不透《心經》裡的一句話:「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一天他見門外飛來一隻蒼蠅,佛不好殺生,他就在那細細觀察,一朝頓悟,佛開空門。悟出來這首妙詩《蠅子透窗偈》,短短四句話,說透了人生境界。
  • 丘處機打賭出千古謎語,注千古奇書卻成佛道修行秘旨
    這二人一見,一段文壇的千古秘史便得到了最輝煌的彰顯。白雲見丘處機後問:「令師以三教合一為立教的宗旨,真人您是如何看的呢?」丘處機笑著說:「佛分顯密,顯又分大小乘,大乘之中若唯識、禪宗、華嚴、三論、般(bō)若(rě)等,法師以為是同還是不同?」白雲合十:「佛祖所傳八萬四千法,法法見道。」丘一拍手:「著啊!那法師以為道教是否外道呢?」
  • 《羅織經》入木三分的一句話,僅20個字,說透了多少人的職場困境
    都說職場如戰場,如果你還覺得這是道聽途說,那只能說你如職場不深,感受不到其中的小氛圍。其實職場包括的範圍很廣,比如官場、商場都是職場的一種。在職場說到底就是人與人打交道,你知道了怎麼與人打交道,才能在社會任何地方生存,甚至混出一番作為!
  • 「千古奇書」《素書》,6句處事精華,讀一遍,人生通達
    有那麼一本書,古代民間將其稱之為「千古奇書」、「天書」,相傳是秦末年間黃石公所作,僅有一千多字,但涉獵廣泛,除了安邦定國、軍事謀略之外,還有很多修身正己的法門。漢高祖劉邦手下的張良,就是憑藉這本書,幫助劉邦建立了漢朝基業。這到底是一本什麼書?為什麼會被稱之為奇書呢?
  • 千古奇書《羅織經》有多厲害?狄仁傑讀完冒冷汗,武則天自嘆不如
    文/當年一木千古奇書《羅織經》有多厲害?狄仁傑讀完冒冷汗,武則天自嘆不如。俗話說得好,「寧願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就是因為小人太難纏,防不勝防。幸好,歷史上有人寫了一本千古奇書,拿這本書「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簡直是「以毒攻毒」的最佳良藥。這是一本讓人看了冷汗直流的書,同時,也是寫盡了心機和刻毒手段的書。歷史上無數惡人,一輩子都想著將書中的每一句「權謀之術」進行實踐。
  • 盤點山海經與聖經存在迷人的相似之處,兩本東西方奇書驚人撞內容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或者看過第一奇書《山海經》,這本書記載了許多稀奇古怪的人文、地理、神話等文化。在西方世界,也有一本奇書,那就是《聖經》。雖然東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異,但仔細研究後後人們卻有驚奇的發現,兩本奇書對於遠古時期的記載有太多相似之處。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些相似的地方。
  • 《道德經》:顛覆所有既定思想體系的千古奇書,開拓無限可能
    春秋戰國時期的老子,可以說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奇人,他的思想,他的理念,他的哲學體系,都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著奇妙的光點。如果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那麼天不生李耳,大道又該向何處去尋?這位千古奇人,自從西出函谷關之後,世人就再也沒有見過他的蹤跡,留下了一個千年的迷。
  • 千古奇書《魯班書》,為何被禁?都有哪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大家好,我是易小道,上期講的是古代奇書《推背圖》,那麼今天討論的話題是婦孺皆知的古代禁書《魯班書》。相傳它是古代的奇書之一,是一本中國古代建築構造和機械製造的聖經,同時又是一項具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技術,比如說:如果學習《魯班書》會帶走你身上的某樣東西,從而導致殘疾,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這本千古奇書。
  • 質疑了6500年的千古第一奇書,被認為迷信產物,現被證實是超科學
    質疑了6500年的千古第一奇書,被認為迷信產物,現被證實是超科學提及《易經》國人一定不會陌生,這一部著作完成於6500年以前,雖然《易經》流傳到現在,可是很多人對其產生了質疑,有的人甚至於覺得《易經》是封建迷信思想所留下來的產物。
  • 3位神秘高人,留下一本「奇書」,一本「神書」,一本「天書」
    為了紀念他們,他們寫了三部畢生所學的著作,分別被人稱為是《奇書》、《神書》、《天書》。一是鬼谷子·捭闔策鬼谷子,真名王詡。歷史上關於他的記載很少,但他的弟子們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少墨跡,如孫臏與龐涓、蘇秦與張儀、韓非與商鞅等。他的徒弟都能夠擁有如此大的才能,所以根本很難想像鬼谷子他的實力能有多大,常人也是根本猜測不出來的。
  • 千古奇書《古文觀止》是文言文的高境界,堪稱現實生活指南
    千古奇書《古文觀止》是文言文的最高境界,堪稱現實生活指南在過去的裡,無數的作家和名人為幾代人留下了跨越時空的經典作品。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哪一個更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 蘇軾夜晚醉酒後寫下一首詞,說透中年男人的辛酸,成千古名篇
    在黃州的四年裡,可以說是蘇軾生命的重要轉折點。從感慨"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到參悟"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蘇軾在這裡寫了很多好的作品,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蘇東坡醉酒後的作一首趣詞, 寫下了這首道盡中年男人辛酸。蘇軾跟朋友在東坡田中飲酒。酒宴散後,蘇軾深夜孤身回到居處雪堂,結果吃了閉門羹。只好獨自倚著藜杖傾聽江水奔流的吼聲。寫下了這首千古名作。
  • 都說他是唐朝最笨的詩人,兩句詩寫了三年,寫完卻被稱為千古名句
    身為詩人他被後人吹捧了千年,而為何能夠寫出千古名句的他,卻會被稱為唐朝最笨的詩人呢? 而被稱為唐朝最笨詩人的賈島也有自己的稱號,那就是「詩奴」。 為何賈島被稱為詩奴呢?這一切主要與他的特點有關,與其他的詩人不同的地方是,賈島對於詩句中的字眼執著到了極點,也就是所謂的摳字眼。為了一首詩中的一個字,他能夠為之廢寢忘食,曾經還因為摳字眼而撞上了一輛馬車,並且,還因此而坐了一年的牢。
  • 晏殊,朱敦儒都說:人生的修為是洞明世事,珍惜當下
    他筆下的詞秀麗清澈,感情細膩,輕愁四散,而無哀怨之聲,被稱為「婉約派」詞人的代表人物。晏殊登臨過人生的高峰,遍覽旖旎風景,也曾被貶離京,飽嘗生命苦澀。在大起大落中,在悲歡離合裡,他依然強自寬解:「酒筵歌席莫辭頻」。電影《山河故人》中有句經典臺詞:過去,現在,未來,每個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是要分開的。
  • 羅織經:真正聰明的人,都悟透了3種人性,老實人長嘆:知道太遲
    人性的黑暗之處往往是我們無法想像到的,所以我們常說:「害人之人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想要在社會上混得順暢點,就不得不提防那些「小人」作怪。可這「人心隔肚皮」,如何才能看透人心,防範一些「人性陷阱」呢?
  • 中國歷史上的三大奇書,每一部都是千古經典,都是智慧結晶
    《山海經》、《易經》、《黃帝內經》三部書被稱為我國上古時代留下的「三大奇書」,堪稱整個人類的百科全書,涵蓋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中國後來歷代的政治、經濟、文化、醫學等諸多方面的影響巨大而又深遠。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山海經》是中國記載神話最多的一部奇書,也是一部地理知識方面的百科全書。《黃帝內經》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的醫學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