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別再學拼音了,這3件事做不好,上學後語文成績就被拉開了

2020-12-15 小島語文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不少家長都開始焦慮,幼小銜接班地學習了。生怕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落後,不管銜接班是半年、一年還是兩個月,不上幼小銜接班就跟不上一年級的課程,尤其是語文學習,拼音要先學,孩子跟不上很痛苦,因為老師都不講拼音了。不知道家長對於語文學習有哪些誤解,總之,一年級的語文老師還是會講拼音,拼音也是教學重點。

如果能學幼小銜接,先接觸和了解對於一年級的學習,是會感到輕鬆。沒有學過也沒關係,只要按照老師的要求,上了一年級一樣趕得上。作為語文老師,我經常被問到,是不是現在小學不教拼音了,只能自學?根據課程標準,並不是不教拼音,而是我們的教學大綱中,拼音作為識字工具,是服務於識字學習的。但是拼音仍然是學習的重點內容,教學的順序進行了一些調整。

所以,我們在幼小銜接中應該也以識字為主,否則到了一年級,語文成績還是會和其他優秀的學生拉開差距。那麼提前學也沒有錯,只是我們家長往往關注錯了重點,認為提前學拼音、識字就是為一年級的語文學習做準備。往往忽視了這3件事,看似和學習的聯繫不大,但是在入學後,對語文成績的影響卻很大。具體是哪3件事,小島老師想和家長朋友們好好分析一下。

01喜歡上學,喜歡語文是需要最先建立的學習態度

在進入一年級的之前,我們家長總是以拼音很難,寫字很痛苦這樣的形容來為孩子建立一個「上學後,就不能再輕鬆度過你的童年」了這樣一個學習描述。導致很多學生,怕學語文、怕學拼音,甚至怕老師。家長常把老師也形容成:如果你不好好聽講,看老師會怎麼收拾你?語文學習成了一場「歷劫」,可想而知,我們的小學生帶著這樣的學習負擔來到小學階段後,他們怎麼能把語文學好?尤其是家長還會自作主張地幫助孩子去練習閱讀,在上學前就開始的閱讀培養,究竟為語文學習打下了怎樣的基礎不得而知,但孩子反正就不愛看書了。

比起學拼音和學寫字,我們在上小學前,家長應該先為孩子建立的是學習態度。語文學習是怎麼一回事?喜歡語文學習能為我們的生活改變多少?喜歡上學才是我們在銜接階段應該告訴孩子的事。小島老師推薦于謙老師的輔導教育方法,他把上幼兒園形容成非常好玩的事,讓孩子積極主動去上幼兒園,努力表現,等到孩子在上學的過程中,是真的體會到了快樂以後,于謙老師說,你做得對,已經夠當小學生的資本了,孩子又高高興興地去上小學。所以,我們家長不要去刻意醜化或者恐嚇孩子,上學很可怕,有可怕的老師和不友好的同學。而是應該為學生去構建一個學習的世界,上學是很好玩的一個階段。這才是我們應該做好的第一件事。

02適應課堂學習,了解語文學習的形式

我們要求適齡兒童去學一年級的課程,並不是要求他們學知識,而是我們應該先讓孩子們去了解課堂,什麼是學習。很多孩子被送到銜接班,第一節課就是寫字或者是糾正坐姿,這雖然是一個常規的教學方法,但是沒辦法讓孩子去適應課堂學習,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寫字,什麼是語文學習的形式。一年級的學生,就像一張白紙,但是這張白紙到二年級階段仍然沒辦法去建立一些色彩的話,對語文學習的幫助就不大了。

在升入小學之前,我們除了培養學習習慣,更要培養孩子對課堂的適應力。銜接班裡的學生不多,但是到了真正的小學課堂,面對一個班幾十個同學,我們的學生要怎麼去適應老師和同學相處?都是要學習的內容,而且了解語文學習的形式,我們為什麼要讀課文、為什麼要學寫字、寫作業該怎麼去記錄內容,這些學習的技巧,如果掌握得好,那麼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就得心應手了。如果家長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一直強調去輔導孩子寫字,學習知識,在輔導的過程中,也會非常費勁。

03建立閱讀的習慣,保持朗讀的學習方法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閱讀很重要,家長們都能了解。但是朗讀在低年級的學習過程中,也很重要,對語文啟蒙階段的學習,朗讀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對語感、對文字的把握、對關注度的提高,朗讀都是幫了大忙的。朗讀做不好,孩子缺乏對語文學習的感知力,上學後語文成績就被拉開了。別的同學能理解老師講的內容,你理解不了,因為缺乏了朗讀的練習,語文學習的效率也不高。一系列的結果導向,讓我們家長才明白,原來朗讀這麼重要。

孩子的成長發展是有規律的,尊重規律的前提下,進行輔導和培養,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尤其是在學習過程中,過早地去拔高對學習沒有任何幫助。幼小銜接的問題,在於習慣的培養,而不是學習的培養,學習的培養教給老師,習慣的培養教給家長,分工有序,我們才能對孩子語文學習成績的提高負責。關於在幼小銜接中必須做的3件事,你同意這個理念嗎?歡迎留言或評論。

相關焦點

  • 幼升小的孩子,這三大準備比學拼音、識漢字、會算數更重要
    每年幼升小的關鍵時期,大班孩子的家長們就會特別焦慮,今年因為受新冠肺炎的影響,情況尤其特殊,幼兒園到現在4月底了,還沒有開學。但是,不管幼兒園開不開學,孩子今年下半年即將上小學的時間是不會變的,所以,幼小銜接這件事家長們還是要重視起來。
  • 孩子學拼音,對幼升小和小學真那麼重要嗎?你對拼音可能存在誤解
    如果你問小學生的家長,幼小銜接最應該學的是什麼?99%的家長會說拼音,拼音似乎是幼升小孩子必備的技能。不少私立幼兒園把拼音教學當成教學,還有公立幼兒園的學生家長,讓孩子直接從大班退學,去校外上專門的幼小銜接學拼音,拼音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 「先識字」和「先學拼音」的孩子,上小學後差距很大,有3點不同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我們這代父母上學的時候,都是先學拼音,然後再學生字,我記得我一年級的時候基本遇到生字都是用字典查一遍,按照上面的讀音來念的。不過,現行的「部編本」語文教科書中將拼音和識字的順序做了調整,變成了先識字、後學拼音。不過,雖然小學的課本改了,但幼升小的時候孩子多多少少還是要提前學一點的,所以很多家長都在考慮,是按照原來的方法先教識字還是按照現行的標準先教孩子拼音?
  • 上學後再學英語真的比早學英語的孩子成績差嗎?
    如果上學後繼續保持學習的熱情,肯定比上學習後再學英語更有優勢,具體到考試成績上就是碾壓,但只是幼兒時期學了上學後沒有堅持學習,那麼之前的領先優勢也會逐漸消失。孩子幼兒園時班裡都有幾個小朋友在新東方學英語,學的非常好,幼兒園舉辦晚會,每次都是英語小主持人,流利自信大方,深受好評。二、為什麼孩子要早學英語呢?
  • 幼兒園不開設拼音課,一年級拼音直接過,家長還讓孩子「傻玩」?
    所以很多媽媽看到這都會比較恐慌,其實父母給孩子做提前教育已經是很常見的一件事,就好比孩子學拼音這件事。其實現在明文規定,不允許幼兒園小學化,不允許幼兒園開設拼音課。也是因為這個規定,一些父母從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就讓孩子開始瘋玩。
  • 幼兒園還沒開園,幼升小宅家這樣做準備,比識漢字、學拼音更重要
    很多家長都認為高中升大學,初中升高中比較重要,殊不知現在幼兒園升小學都非常的嚴峻了,每年到孩子幼升小的重要階段,很多大班的家長們都非常的焦慮,而且今年還有疫情的影響,現在都五月初了,很多幼兒園都還沒有開園。
  • 低年級語文成績的差距,都是閱讀決定的,做好3件事提高語文成績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有不少家長問我:孩子才上一年級,在語文學習能力上,就落後了平均水平一大截。所謂的一年級語文平均水平是家長臆想出來的,認為一年級大部分學生的語文成績都能考99分、100分。
  • 學拼音很苦惱?用這款學拼音軟體7天搞定拼音!
    拼音學習是小朋友語文入門的關鍵,打好拼音基礎,對小朋友日後的語文學習至關重要。各位家長朋友應該都深知這個道理,但是不是苦惱於不知道如何讓孩子有效地學拼音呢?進入幼升小階段,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的拼音學習並不像當初想像中的那麼容易,孩子經常會在拼讀或給漢字注音上栽跟頭。除了學校老師的拼音教學,很多家長都苦於自己的拼音輔導。1、孩子是否對拼音學習感到頭疼?上述的問題你都會嗎?
  • 三年級學生語文成績差,老師說:你學了「假拼音」,只能在學一遍
    一年級的語文啟蒙學習,以識字為主。拼音作為識字工具,學習時間在1個半月到2個月之間,如果沒有學過,在一年級的語文學習過程中,也是完全可以掌握的。如果在幼小銜接階段學過了,那麼在一年級上學期,學習拼音就是一個鞏固複習。這裡不得不說有些語文老師,他們也會把學習拼音作為語文學習能力的考評標準,拼音學不好,就是語文學習能力差,這是不科學的。
  • 「幼升小」要不要提前學拼音?90%的家長都忽略了這件事
    如果這個工具掌握不好,那麼對孩子接下來的閱讀水平、語文成績,乃至其他學科的學習,都會產生影響。常常聽過來人的家長們抱怨,幼小銜接一定要學一下拼音,不然進入小學後語文學習進度賊快,完全懵懂的娃累死老母親……但事實上,自從去年9月部編版教材改革以來,有一個打破傳統的變化就是,鼓勵先學漢字,再學拼音。
  • 資深小學語文老師:我為什麼建議孩子不要提前學拼音
    「孩子學習負擔重」,幾乎成了家長圈中公認的一件事,正因為如此,國家教育部明確規定禁止「超前學習」,尤其是幼兒園小學化的現象,教育部多次發文整治幼兒園教授拼音,算術、識字等,於是很多幼兒園不再教這些內容,而是以遊戲為主。
  • 如果幼兒園不學拼音識字、數學、英語,真的會吃大虧嗎?
    洋洋的媽媽回答說,她家洋洋根本就不會,教了拼音怎麼寫還是不會!我當時就告訴她,幼兒園的小朋友會寫拼音那才奇了怪了!不會讀、寫拼音很正常,本來這就是超綱內容。不過,不少家長認為幼兒園沒學什麼內容,每天就是陪孩子玩,還不如提前學點東西,反正小學也得學。所以不少家長強烈建議幼兒園學校應該讓孩子提前學一些小學的知識,比如數學、語文、英語等基礎知識。
  • 幼升小:一年級教材變臉,先識字再學拼音,你覺得這樣編排好嗎?
    聽聞部編版一年級教材大變臉,先識字後學拼音,作為教書多年的教師,我頗感興趣的同時也十分疑惑:自教書以來都是先學拼音,後識漢字,部編版教材為何要做這麼大的改動呢?利用孩子已有的學習經驗,先學簡單的、基本的漢字,由熟悉的語言帶出拼音的學習,讓他們擁有成就感,更加自信,能夠有效地消除孩子們的害怕甚至是恐懼心理,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一年級新生覺得語文學習挺有意思的,這比什麼都重要。
  • 拼音要不要提前學好?大語文時代做好這些就夠了
    「沒必要」和「不是」的原因如下:拼音不需要放到一年級去學,也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學現在我國的語文教學大致採用先學拼音、生字,再學詞彙、句子,最後學寫作這樣一個順序,這是錯誤的。這種設置是建立在一個貌似合理的邏輯之上:會讀文章就得先認字,想認字就得學拼音。
  • 幼升小必備:一年級漢語拼音的拼讀+書寫規則,孩子學習如虎添翼
    幼升小必備:一年級漢語拼音的拼讀+書寫規則,孩子學習如虎添翼這幾天,各小學完成了期末考試,進入了暑假階段。老師們討論得最多的還是同學們此次的期末考試成績。有位一年級的語文老師有些無奈,說這次考試班上成績不太理想,閱卷的時間發現有很多同學在拼音這一塊上出錯,前面的基礎題失誤,後面看圖寫話,用拼音代替不會寫的字也出現拼寫錯誤,這位老師也抱怨「腦殼疼」,也有五年級的老師附和說:我們班上也有不少同學在拼音上出錯,丟些「冤枉分」,所以這個暑假就給他們布置了拼音作業,假期裡自我提高,把拼音知識補上去。
  • 這個暑假幼升小別忘了學拼音,家長這樣教,孩子學得又快又紮實
    拼音對孩子來說是抽象的字母符號,不容易被孩子理解,所以過早學習意義不大,可能會招來孩子的反感。我家大寶在幼兒園大班時候開始學拼音,每天回家寫拼音,感覺好煩惱,很不情願,後來因為在幼兒園受傷,休息了一個月也沒學會拼音。幼兒園畢業以後,才正式教他學拼音,一個假期就學會了,還不錯。後來上一年級後學習很輕鬆,所以建議如果9月份要上小學,那就從這個暑假開始教孩子拼音吧。
  • 幼升小,要不要提前學拼音和數學?這件事媽媽們必須知道
    這邊的會議剛剛結束,那邊的家長已經坐不住了,紛紛抱怨:「現在公立幼兒園都不學知識嗎?幼兒園不教,到了小學孩子能跟上嗎?」其實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並不代表著簡單的加減運算和語文都不學,而是3-6歲兒童的書寫屬於前書寫。
  •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要求先識字再學拼音,家長質疑,聽老師說
    小學語文老師,尤其是低年級段的老師,在布置書面作業的時候,注重基礎的練習,會布置諸如一個字,標上拼音,再組兩個詞。那麼這位家長發現的問題是,我只讓寫字和組詞,沒有標註拼音了,是老師已經不重視拼音教學了嗎?拼音,作為小學一、二年級的重點基礎教學內容,是每一個語文老師最為看重的。而部編版語文教學書,對教學大綱做了修改,要求學生先識字再學拼音,這是為什麼呢?
  • 幼小銜接的老母親中意它:爆款拼音啟蒙書,幼升小學拼音不發愁
    來源:寶媽加油站前段時間,有娃媽問我幼升小報啥班,報個拼音課,多閱讀繪本,先用這個打基礎,閱讀識字能力上來了,哪門課都佔優勢。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很多父母已入手的拼音啟蒙書。大家都知道漢語拼音是小學生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學會了拼音就能讓孩子自己認讀課本中的生字,並流暢地讀下來。隨著孩子的識字量增多,閱讀和寫作的水平也會相應提高。
  • 孩子上了初中,成績變得不好別急著補課,先做這幾件事
    但是學生剛剛完成由小學生到初中生的身份轉變,再加上要面對新的環境,新的老師,是需要一個適應期的。再加上所學科目的增多,由小學只主攻語數外,變成了初一語數外史地生政這七門學科,孩子們在自我時間管理上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因此,出現成績上的波動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