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研究報告(2020年版)》發布。中國的哪些出版社在世界上最有影響力?哪些圖書的傳播範圍最廣?哪些國家的圖書館在收藏中國的圖書?基於全世界圖書館的書目數據發現,我國的中文圖書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全球圖書館網絡,通過海外圖書館的再次傳播,覆蓋全世界的人群數量不可低估。自2012年始,中國出版傳媒商報社和北京外國語大學攜手,連續在BIBF期間發布《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研究報告》,至今已是第9年。
報告以海外圖書館系統入藏中國大陸出版機構的書目數據為基礎,在海外圖書館藏客觀數據之上,通過追蹤中國出版物在全球的流通軌跡,勾畫中國大陸出版社、中國圖書在世界館藏市場的傳播情況,持續為出版界提供每年新品的海外圖書館市場反饋和梳理。報告發布的海外館藏數據,已經成為中國出版界衡量出版物國際影響力的一個行業認可的客觀指標。這一報告也已成為出版界和學界認可的一項品牌研究報告。
今年,《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研究報告(2020年版)》如期發布,繼續關注中國大陸近600家出版社在2019年全年出版的中文圖書品種(含2019年再版),對出版社在2019年全年出版的(含2019年再版)英文圖書進行監測與分析。
報告有多個發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華書局等人文社科綜合實力大社排名穩定,上海古籍出版社、天地出版社等地方出版機構知識創新、生產活力依舊引人注目;中國當代文學圖書熱度延續多年,最受青睞,作家麥家的小說《人生海海》成為最受海外圖書館歡迎的中國圖書;在我國進入海外圖書館系統英文品種的出版機構中,五洲傳播出版社位列首位;中國出版能力多年來穩步提升,已成為世界出版中心之一。
報告還對中國出版對外傳播提出三個層面的能力建設,即:著力提升跨文化、跨語種的出版能力;持續擴大跨地域、跨國別的市場佔有率;集力匯聚世界化、多元化的出版人才。
報告同時發布「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TOP100出版社」「海外館藏最多的中文圖書代表」「海外館藏最多的中國英文圖書代表」等多個排名,這既是中國出版企業在中國文化「走出去」方面的重要參考,又是對出版文化「走出去」工作的一種勉勵,激勵出版人不斷進步。
如今,中文圖書的海外館藏影響力,已成為中國出版全球影響力研究的一個組成部分。報告的指標每年也在不斷完善,影響力不斷擴大,得到中國出版界的主管部門及眾多出版社、學界的高度評價與積極響應。
從報告看9年來中國出版知識生產及海外傳播變化
9年來,這一報告的數據條件和內容在不斷豐富。目前,報告以OCLC的WORLDCAT全世界圖書館聯機書目數據和日本的CiNii資料庫的數據為基礎,覆蓋歐洲、北美地區和東亞地區,對中國大陸近600家出版社每年出版的新品種中文圖書進行監測和分析,發現中文圖書在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板塊,為中國出版社拓展國際市場提供幫助,這是多年來研究報告的主體部分。2018年起,報告增加了對英文圖書的品種監測與分析,我們希望在中國政府多個工程、計劃、項目的扶植下,中國出版機構能夠更快提升能力與水平,以此推動中國大陸出版機構提高跨文化、跨語種的出版能力建設,加快跨地域、跨國別的市場推廣步伐,增強世界化、多元化的出版人才的匯聚能力,為早日實現出版大國、出版強國的目標而努力。
回顧歷年報告,不難發現中國出版在知識生產及海外傳播方面的多個變化與進步。
首先,中國大陸出版社的知識生產能力逐年提高,影響力逐年擴大,從2012年發布的報告中的「不被關注、有待提高」,到如今發展成為世界出版中心之一,中文品種的海外館藏量也經歷了年增20%的高速增長,到增速放緩、相對穩定乃至品種減少的發展狀態。在這一過程中,一些出版大社、強社及地方社增長尤其明顯。譬如,在2012年的報告中,被全球30家以上圖書館收藏的大陸版中文圖書品種歷年數據總量為8179種,分別由361家出版社出版。今年發布的報告中,2019年共有475家出版社的18208種圖書進入海外圖書館系統永久收藏。無論是入藏品種數還是出版社範圍,都有了擴大。同時,有越來越多的專業出版社進入出版社30強乃至10強榜單,如2018年有約1/3的地方出版社新晉百強榜單,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出版「走出去」的整體質量在提高,格局在改變。
第二,以多年來出版30強乃至10強的排名為例,多家出版社穩居前列,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華書局、科學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等,這意味著,這些出版社的圖書出版質量、知識生產組織能力得到了海外圖書館界的廣泛認可,已經成為海外圖書館採訪人員眼中能代表中國文化生產力水平的品牌社。中國大陸出版機構已經形成相對穩定的核心品牌,已經具有在國際品牌、學科領域等方面的世界影響力。
第三,海外館藏基本面貌以中國人文、歷史、文化三大主體為特徵,隨著中國當代文學的世界話語權近年在逐步增強,這一板塊已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最有優勢的板塊,往往佔據當年最受歡迎的圖書之首。歷史文化、古籍整理類是中國圖書在海外圖書市場上的整體面貌特徵,如從2012年的報告來看,收入最多的依次是《中國統計年鑑》《中國古青銅器選》《漢唐壁畫》《秦始皇陵兵馬俑》等作品;而被海外圖書館收入最多的書則屬中國文學類,如《紅樓夢》《高興》《兄弟》《秦腔》《藏獒》等;這些圖書可以說是中國圖書在海外圖書市場上基本面貌的濃縮。從今年和去年發布的報告來看,最受青睞的中國當代文學作品,分別是作家阿乙的長篇小說《早上九點叫醒我》(譯林出版社出版),作家麥家的《人生海海》(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中國出版「走出去」,並不僅僅意味著只有翻譯成為外文圖書才是「走出去」,我們需要強化中文圖書的海外推廣意識,強化出版選題、營銷以及推廣的世界意識。我們希望該報告能繼續助益中國出版文化「走出去」,推進知識的分享、文化的交流、文明的傳承,以及民心的相通,這是出版人應有的情懷和應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