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報告:中國出版海外傳播有何新變?

2020-12-23 中國出版網

  9月24日,《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研究報告(2020年版)》發布。中國的哪些出版社在世界上最有影響力?哪些圖書的傳播範圍最廣?哪些國家的圖書館在收藏中國的圖書?基於全世界圖書館的書目數據發現,我國的中文圖書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全球圖書館網絡,通過海外圖書館的再次傳播,覆蓋全世界的人群數量不可低估。自2012年始,中國出版傳媒商報社和北京外國語大學攜手,連續在BIBF期間發布《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研究報告》,至今已是第9年。

  報告以海外圖書館系統入藏中國大陸出版機構的書目數據為基礎,在海外圖書館藏客觀數據之上,通過追蹤中國出版物在全球的流通軌跡,勾畫中國大陸出版社、中國圖書在世界館藏市場的傳播情況,持續為出版界提供每年新品的海外圖書館市場反饋和梳理。報告發布的海外館藏數據,已經成為中國出版界衡量出版物國際影響力的一個行業認可的客觀指標。這一報告也已成為出版界和學界認可的一項品牌研究報告。

  今年,《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研究報告(2020年版)》如期發布,繼續關注中國大陸近600家出版社在2019年全年出版的中文圖書品種(含2019年再版),對出版社在2019年全年出版的(含2019年再版)英文圖書進行監測與分析。

  報告有多個發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華書局等人文社科綜合實力大社排名穩定,上海古籍出版社、天地出版社等地方出版機構知識創新、生產活力依舊引人注目;中國當代文學圖書熱度延續多年,最受青睞,作家麥家的小說《人生海海》成為最受海外圖書館歡迎的中國圖書;在我國進入海外圖書館系統英文品種的出版機構中,五洲傳播出版社位列首位;中國出版能力多年來穩步提升,已成為世界出版中心之一。

  報告還對中國出版對外傳播提出三個層面的能力建設,即:著力提升跨文化、跨語種的出版能力;持續擴大跨地域、跨國別的市場佔有率;集力匯聚世界化、多元化的出版人才。

  報告同時發布「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TOP100出版社」「海外館藏最多的中文圖書代表」「海外館藏最多的中國英文圖書代表」等多個排名,這既是中國出版企業在中國文化「走出去」方面的重要參考,又是對出版文化「走出去」工作的一種勉勵,激勵出版人不斷進步。

  如今,中文圖書的海外館藏影響力,已成為中國出版全球影響力研究的一個組成部分。報告的指標每年也在不斷完善,影響力不斷擴大,得到中國出版界的主管部門及眾多出版社、學界的高度評價與積極響應。

  從報告看9年來中國出版知識生產及海外傳播變化

  9年來,這一報告的數據條件和內容在不斷豐富。目前,報告以OCLC的WORLDCAT全世界圖書館聯機書目數據和日本的CiNii資料庫的數據為基礎,覆蓋歐洲、北美地區和東亞地區,對中國大陸近600家出版社每年出版的新品種中文圖書進行監測和分析,發現中文圖書在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板塊,為中國出版社拓展國際市場提供幫助,這是多年來研究報告的主體部分。2018年起,報告增加了對英文圖書的品種監測與分析,我們希望在中國政府多個工程、計劃、項目的扶植下,中國出版機構能夠更快提升能力與水平,以此推動中國大陸出版機構提高跨文化、跨語種的出版能力建設,加快跨地域、跨國別的市場推廣步伐,增強世界化、多元化的出版人才的匯聚能力,為早日實現出版大國、出版強國的目標而努力。

  回顧歷年報告,不難發現中國出版在知識生產及海外傳播方面的多個變化與進步。

  首先,中國大陸出版社的知識生產能力逐年提高,影響力逐年擴大,從2012年發布的報告中的「不被關注、有待提高」,到如今發展成為世界出版中心之一,中文品種的海外館藏量也經歷了年增20%的高速增長,到增速放緩、相對穩定乃至品種減少的發展狀態。在這一過程中,一些出版大社、強社及地方社增長尤其明顯。譬如,在2012年的報告中,被全球30家以上圖書館收藏的大陸版中文圖書品種歷年數據總量為8179種,分別由361家出版社出版。今年發布的報告中,2019年共有475家出版社的18208種圖書進入海外圖書館系統永久收藏。無論是入藏品種數還是出版社範圍,都有了擴大。同時,有越來越多的專業出版社進入出版社30強乃至10強榜單,如2018年有約1/3的地方出版社新晉百強榜單,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出版「走出去」的整體質量在提高,格局在改變。

  第二,以多年來出版30強乃至10強的排名為例,多家出版社穩居前列,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華書局、科學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等,這意味著,這些出版社的圖書出版質量、知識生產組織能力得到了海外圖書館界的廣泛認可,已經成為海外圖書館採訪人員眼中能代表中國文化生產力水平的品牌社。中國大陸出版機構已經形成相對穩定的核心品牌,已經具有在國際品牌、學科領域等方面的世界影響力。

  第三,海外館藏基本面貌以中國人文、歷史、文化三大主體為特徵,隨著中國當代文學的世界話語權近年在逐步增強,這一板塊已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最有優勢的板塊,往往佔據當年最受歡迎的圖書之首。歷史文化、古籍整理類是中國圖書在海外圖書市場上的整體面貌特徵,如從2012年的報告來看,收入最多的依次是《中國統計年鑑》《中國古青銅器選》《漢唐壁畫》《秦始皇陵兵馬俑》等作品;而被海外圖書館收入最多的書則屬中國文學類,如《紅樓夢》《高興》《兄弟》《秦腔》《藏獒》等;這些圖書可以說是中國圖書在海外圖書市場上基本面貌的濃縮。從今年和去年發布的報告來看,最受青睞的中國當代文學作品,分別是作家阿乙的長篇小說《早上九點叫醒我》(譯林出版社出版),作家麥家的《人生海海》(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中國出版「走出去」,並不僅僅意味著只有翻譯成為外文圖書才是「走出去」,我們需要強化中文圖書的海外推廣意識,強化出版選題、營銷以及推廣的世界意識。我們希望該報告能繼續助益中國出版文化「走出去」,推進知識的分享、文化的交流、文明的傳承,以及民心的相通,這是出版人應有的情懷和應盡的責任。

 

相關焦點

  • 2020年度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機構排名出爐:雲南三家出版社入圍...
    近日,由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出版傳媒商報社聯合推出的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度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機構排名已經出爐。這項研究堅持以世界圖書館系統入藏中國大陸出版機構的書目數據為基礎,追蹤中國出版物在全球的流通軌跡,勾勒出中華文化在當今世界的傳播範圍。 中文圖書的海外館藏影響力,是中國出版世界影響力研究的一個組成部分。
  • 中國地圖出版集團參展第25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
    中國地圖出版集團作為國內著名出版機構參加此次展會。本次展會現場展出全球最新出版的圖書30多萬種,舉辦近千場出版文化活動,吸引30萬人次進場參觀,其中專業場人次達15萬,達成中外版權貿易協議5678項。   本屆BIBF共設置8個展館,分別為國內綜合館、主賓國與國內專業館、文創館、國際閱讀體驗館、海外專業館、中外童書與數字融合發展館、北京國際圖書節主展館、圖書館配館。
  • 編制書目 影印出版 數位化回歸 海外中文古籍加速回流
    自1998年以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幾乎每年都派出人員赴哈佛燕京圖書館訪查和整理古籍,20多年來雙方攜手合作,出版了三大系列逾千冊珍稀古籍及善本書志等。據統計,哈佛燕京圖書館收藏的乾隆之前的善本約有2400部,其中宋元明善本約有1500部,有188種善本是其他圖書館所沒有的。這批圖書的影印出版填補了國內古籍的空白。
  • 他山之石:「海外中國研究叢書」的生命力與影響力
    「中國曾經遺忘過世界,但世界卻並未因此而遺忘中國。令人嗟訝的是,20世紀60年代以後,就在中國越來越閉鎖的同時,世界各國的中國研究卻得到了越來越富於成果的發展。而到了中國門戶重開的今天,這種發展就把國內學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們不僅必須放眼海外去認識世界,還必須放眼海外來重新認識中國;不僅必須向國內讀者迻譯海外的西學,還必須向他們系統地介紹海外的中學。」
  • 讓海外古籍回流國內 是全球化背景下中華文化傳播的進一步深化
    作為中華文化的載體,中國古籍雖然其體量巨大,但歷經戰亂,尤其是近代以來,大量中國古籍因各種原因散佚流失海外,其中不乏珍本、善本和孤本。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國家層面以及學術、出版、收藏界的日益重視,大量流播海外的中文古籍正以數位化、影印出版、購買等形式「回家」。
  • 中國書籍出版社「十三五」期間紮實推進翻譯資助項目落地
    「十三五」期間,中國書籍出版社(以下簡稱書籍社)高度重視出版走出去工作,紮實推進翻譯資助項目實施落地,取得了較好的傳播效果,也在項目實施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  自2016年開始,書籍社連年獲得走出去項目資助,其精品專業圖書的對外翻譯出版得到有力支持。
  • 楊紅櫻《熊貓日記》:國內首個AR圖書版權輸出落地海外
    《熊貓日記》的版權輸出是中國作家作品首次以紙質書為基礎製作成電子版,並加入AR技術,走進國際市場,開創了融合出版「走出去」的新路徑。促成此次版權輸出的主要是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北京開卷」)及其戰略合作夥伴美國蔣博言公司。雙方在《熊貓日記》AR圖書海外出版發行的過程中分工協作,為未來中國原創童書的「走出去」探索了新形式。
  • 《中國城市海外影響力分析報告》:成都國際體育賽事指數全國第二
    》運用案例分析與定量分析研究方法,對中國主要城市海外影響力總體情況及細分領域情況進行分析,報告將指標測算的數據覆蓋時間確定為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該榜單中,中國打破美國對該榜單連續三年的壟斷,升至第一名。而在城市榜單中,中國有三座城市入圍世界前30,分別是北京、南京和成都。
  • 英文圖書《海島天堂》出版發行面向海外讀者 講好海南故事_要聞...
    本報訊 (記者王坤寧)面向海外讀者講述海南故事的英文圖書Hainan: Jade Cliffs to Ocean Paradise(《海島天堂》)近日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日前,《海島天堂》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
  • 30年發展,揭開網絡文學的海外傳播之路
    1994年,網際網路接入大陸,這些早期的出版類連載小說,對大陸網絡小說創作產生巨大影響。 直到1998年,痞子蔡在臺灣成功大學BBS發表網絡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旋即風靡大陸,成為「第一部最有影響力的網絡小說」。此後,網絡小說藉助網際網路發表、傳播,迅速在大眾中流行。民間性裹挾著巨大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催生了一大批作者和作品。
  •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課題組:2019年中國出版業發展報告
    根據京東圖書和艾瑞諮詢聯合發布的《2019年中國圖書市場報告》顯示,2019年書榜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名列第一。《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一書,中文版已發行超過300萬冊,並輸出12個語種的版權。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文件及輔導讀本,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發行量已超過550餘萬冊。
  • 中國網絡文學走紅海外(網上中國)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今,閱讀中國網絡文學已成為不少海外讀者的日常「打卡項」。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網絡文學出海研究報告》(以下簡稱《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網絡文學的海外用戶數量已達到3193.5萬,海外市場規模也達到4.6億元。依憑全球化與數位化的東風,中國網絡文學正揚帆遠航。    海外市場「吸粉」無數  「求更新!」
  • 網絡文學海外傳播:與時代、世界和文化趨勢合拍
    1994年,網際網路接入大陸,這些早期的出版類連載小說,對大陸網絡小說創作產生巨大影響。直到1998年,痞子蔡在臺灣成功大學BBS發表網絡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旋即風靡大陸,成為「第一部最有影響力的網絡小說」。此後,網絡小說藉助網際網路發表、傳播,迅速在大眾中流行。民間性裹挾著巨大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催生了一大批作者和作品。
  • 《2020中國城市海外網絡傳播力建設報告》發布
    近日,《2020中國城市海外網絡傳播力建設報告》發布,洛陽進入2020年中國地級城市海外網絡傳播力排行榜前十名。  該報告由北京師範大學新媒體傳播研究中心、中國日報網、光明網,以及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新聞與傳媒研究中心聯合發布。
  • 相約「雲」書展 共襄版貿盛會 北京出版集團參展第27屆北京國際...
    並在北京圖書大廈「實體北京館」設立線下實體展區,還另有30餘種圖書入選本屆圖博會線下「精品出版物展」。同時,集團充分利用騰訊、京東、快手等線上平臺,帶來18場精彩紛呈、主題鮮明的線上版權推介和品牌推廣活動,為海內外出版商、廣大讀者奉上一場集版權貿易、出版展示、閱讀推廣、專業研討等功能於一身的文化盛宴。
  • 中國影視作品在海外的翻譯與傳播
    中國影視作品在海外的翻譯與傳播 2020-01-24 1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中國大學、央企、城市海外網絡傳播力建設系列報告發布
    這是連續六年公開發布海外網絡傳播力報告。該報告由北京師範大學新媒體傳播研究中心、中國日報網、光明網以及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新聞與傳媒研究中心聯合發布。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研究員及教育新聞與傳媒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發布了《2020中國大學海外網絡傳播力建設報告》。
  • 徐媛媛 | 中國海外志願服務參與對外傳播的分析與思考
    海外志願服務作為中國志願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在我國對外傳播進程中發揮著重要影響。1.中國海外志願服務的興起。西方國家的海外志願服務在上世紀就發展起來,其中較有影響力有美國和平隊、英國海外服務社、澳大利亞海外服務局、歐盟青年海外志願服務行動等,亞洲國家的代表性組織亦有日本青年海外協力隊、韓國國際協力隊等。
  • 中國建築出版傳媒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成立65周年 1954~2019
    公司簡介: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成立於1954年,2019年7月8日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正式更名為中國建築出版傳媒有限公司,是隸屬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中央一級科技出版社。成立65年來,建工人始終秉承「團結、敬業、誠信、創新」的社風,牢記出版的責任與使命,堅持以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服務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心工作、服務建設行業發展為己任,努力為建設行業和社會提供最有價值的產品與服務。
  • 中國出版網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與施普林格·自然集團近日在京舉行了《中國網絡社會研究報告(2016)》和《轉型期中國社會福利研究》英文版新書發布會。  兩種英文版新書均由施普林格·自然集團旗下的帕爾格雷夫麥克米倫品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