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國Inception公司獲得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簡稱「安少社」)《熊貓日記》啟蒙圖畫書系列AR圖書雙語版的全球製作和發行權。《熊貓日記》系列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首次為學齡前兒童創作的啟蒙圖畫書,計劃出版40冊。Inception公司將以安少社的紙質書為基礎,在該系列首推的「春天的故事(10冊)」 電子版中加入AR技術,列入其獨立開發的Bookful App中,並在全球範圍內推廣發行給百萬以上的訂閱用戶。
《熊貓日記》的版權輸出是中國作家作品首次以紙質書為基礎製作成電子版,並加入AR技術,走進國際市場,開創了融合出版「走出去」的新路徑。促成此次版權輸出的主要是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北京開卷」)及其戰略合作夥伴美國蔣博言公司。雙方在《熊貓日記》AR圖書海外出版發行的過程中分工協作,為未來中國原創童書的「走出去」探索了新形式。
多方分工合作 助力海外版權籤約落地
楊紅櫻作品一直深受國內外讀者的歡迎,蘊含中國味的《熊貓日記》一經出版,便引起了北京開卷和美國蔣博言公司的高度關注。兩家公司反覆研究其以往作品,並與楊紅櫻和安少社交流,了解這套書的整體構想。經過商討,雙方決定促成這套書的版權輸出。
兩家公司分工明確。北京開卷負責與作者和安少社溝通,取得授權和支持,了解作者和安少社對版權輸出的期待和要求、版權歸屬情況等。同時,北京開卷國際合作部承擔了圖書的對外推介工作。根據外方需求,進行圖書內容的篩選和推介,向外方翻譯介紹圖書的特點,以及安少社和楊紅櫻在中國市場的知名度、號召力和影響力。從開始接洽到籤訂協議,經歷了兩三個月。
Inception的《小鯊魚克拉克上學校》AR圖書體驗
美國蔣博言公司則負責接洽國外的版權意向方。該公司深耕中外文化交流領域多年,與國內的多家出版機構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一直致力於尋找新的海外市場和機會,創新中外出版機構的合作方式,將中國最暢銷、最好的作品展示給西方國家的讀者。美國蔣博言公司CEO Jim表示:「中國正處於文化復興之中,閱讀中國圖書,能夠讓西方讀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國人的價值觀,及其對於世界的思考和解讀。」在北京開卷為其提供數據支持的基礎上,蔣博言公司詳細研究楊紅櫻作品,制定了圖書推廣計劃,積極發揮了其在國外圖書市場的渠道優勢。
Inception的《藍精靈》AR圖書體驗
在疫情期間,各方遇到了諸多困難。首先,紙質書轉化成電子書,並結合音頻,加入AR技術的版權輸出形式在國內無先例可循,北京開卷在前期做了大量準備工作,終於獲得了作家和安少社的認可。安少社對外合作部主任古紅霞表示,以往的版權輸出多為紙質書,鑑於疫情防控的特殊原因,安少社決定輸出電子內容版權,並融合新技術,為國外讀者帶來耳目一新的閱讀體驗。這也是未來幾年版權合作的發展趨勢。
其次,如何從法律上定義這種新的版權形態,也是一個問題。北京開卷理清了版權授權需要考慮的文本、圖像、形象版權等諸多要素,在與作者和安少社反覆溝通後,確認了授權內容在法律層面上是清晰明確的。由於沒有類似的先例,授權書和合同條款的擬定也頗費周折。
最後,疫情的爆發給各方的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北京開卷的相關工作人員被困在湖北疫情重災區,一切溝通都依賴於電話和線上,影響了工作效率。但在克服了種種現實困難之後,《熊貓日記》AR圖書的海外版權籤約最終落地。
AR圖書版權輸出 科技開闢新路徑
國內外的融合出版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發展,從技術層面上講,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AR/VR等技術的飛速發展,移動App、微博、微信等傳播工具的推陳出新,正在推動出版業的新一輪生態重構,加速了出版內容、出版載體、出版服務、出版發行的升級。從內容層面來說,圖書不再僅僅局限於單一的文字或圖片載體,而是集音頻、視頻等多種表現形式為一體的資源與服務。相應的,融合出版也為版權輸出開闢了新路徑,《熊貓日記》電子版權輸出並添加AR技術就是一個很好的開端。
Inception的《快跑,快跑!》AR圖書體驗
AR技術為出版業帶來更多想像空間,使閱讀更加「立體」,並將平面維度的紙質書出版拓展成三維甚至四維空間,讓優質內容更加淋漓盡致、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楊紅櫻也表示了對AR圖書這一形式的肯定:「AR圖書形象生動,對兒童而言,具有無法抗拒的魅力。」AR技術也因此成為出版領域的「新寵兒」。
「AR技術在國內已經發展多年,湧現了一批在該領域取得優異成績的公司,如蘇州夢想人科技,已幫助國內出版機構製作了大量的AR圖書。但在國外,特別是歐美發達國家,他們的電子科學技術仍處於相對領先的位置,如Google、Facebook都對AR技術有更廣泛的應用。」北京開卷總經理蔣豔平說。未來,在5G技術背景下,新技術在出版領域的應用勢必會更加廣泛,騰訊、掌閱、喜馬拉雅FM等網際網路公司已運用創新的出版融合方式,通過直觀的UI設計和社交媒體功能吸引讀者,增加閱讀互動性。版權輸出與新技術的結合將用更科技、更炫酷的方式傳播中國文化,有利於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機遇挑戰並存「走出去」路徑仍需探索
近年來,中國圖書版權輸出呈增長態勢,特別是一些語言類、中國傳統文化類圖書,在國際市場頗受歡迎。版權輸出也從政策資助型向商業化方向發展,尤其是出版融合、新技術在閱讀領域的應用,擴展了版權輸出的市場空間。
新形勢下,出版「走出去」面臨著新的機遇。蔣豔平認為,一方面,中國原創圖書的質量在穩步提升,特別是佔據整體圖書零售市場比重30%以上的童書領域,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暢銷原創作品,從國家到作家,都非常支持「走出去」,版權輸出的供給側態勢良好。
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引起世界關注,國外讀者對中國文化和中國文學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客觀上增加了對中國圖書版權輸出的需求。特別是「一帶一路」為出版「走出去」提供了新契機。
同時,也應看到,歐美國家數字出版起步較早,行業發展相對成熟,在版權需求上側重於新形態數字版權,這對國內出版機構的版權輸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機遇也有挑戰,在出版「走出去」的過程中,文化差異和人才缺乏是最主要的問題。《熊貓日記》版權輸出時,由於中西方文化差異造成的誤解和偏見,雙方需要更頻繁深入地溝通解決;在此過程中,引進人才尤為重要,版權人才需精通外語,了解外國人的價值觀、宗教信仰和興趣偏好,熟悉圖書內容和國內出版業現狀,具備版權法務相關知識。
《熊貓日記》的「走出去」豐富了出版物內容的輸出形式,其中一些經驗值得學習和實踐。
本文轉載自《出版商務周報》
END
原標題:《楊紅櫻《熊貓日記》走出去,國內首個AR圖書版權輸出落地海外》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