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樊凡
中圖公司按需印刷技術保障海外出版物在國內如期發行。
資料圖片
前不久,在國內訂閱美國IGI Global出版社學術期刊的讀者如期收到訂閱期刊,他們原以為,2020年的首本期刊可能會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而「失約」或「遲到」。目前,由IGI Global委託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生產的首批按需印刷期刊已正式面向國內讀者發行,這標誌著由中圖公司提供的海外紙本期刊按需印刷解決方案正式落地,也開創了國內海外進口期刊新的服務模式。
確保期刊不「遲到」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已經基本得到控制,但海外仍在加速擴散。隨著各國邊境的不斷關閉,航空、鐵路、海運等傳統運輸渠道受限,導致海外優質學術期刊在國內的正常發行面臨困難。
「為保障留在中國的外籍人士和中國科研機構、學術單位等訂戶的閱讀需求,中圖公司圍繞按需印刷等核心技術為紙質出版物提供硬核解決方案,保障海外圖書、學術期刊、報紙的印刷發行。」中圖公司報刊進口中心主任吳健蓉告訴《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
「受此次疫情影響,國際運輸的不確定性增大,這對實時性要求較高的學術期刊發行造成一定影響。」吳健蓉說,由中圖公司按需印刷的期刊和海外出版社在美國印刷的期刊,在用紙、規格、裝幀、封面包裝等方面完全相同,但因為節省了國際運輸的時間,客戶在期刊出版後很快就能看到當期紙質期刊。「目前來看,IGI Global比其他未與中圖合作按需印刷的國際出版商獲得了更好的收益。」吳健蓉說。
在印刷企業批量生產印刷之前,出版社往往會要求印刷廠提供樣書來保證品質。中圖公司圖書進口中心主任孔曉華告訴記者:「海外出版單位的生產控制部門前期會用較長時間與中圖公司進行溝通,對方首先提供印刷用的非常詳盡的元數據和印刷文件,對紙張、油墨、設備、裝幀等提出明確要求,中圖公司以多年來與海外出版商印刷合作數據對接的經驗,會按照要求完成提供紙樣集、印刷報價和製作樣書等前期工作。」
海外出版物需求將反彈
此次疫情造成海外印刷業大面積停工,出版單位採選停滯,出版物積壓。孔曉華認為,待正式復工後,國內對於海外優秀出版物的需求將可能強烈反彈。「屆時客戶對訂單實時需求、到貨時效要求較高,按需印刷可以發揮優勢滿足學術研究機構和廣大讀者的需求。」孔曉華說。
孔曉華以中圖公司與IGI Global的合作經歷向記者舉例說明:2019年IGI Global希望在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展示多品種的學術圖書,但與此同時面臨了兩個問題:一是IGI Global的圖書開本大,非常厚重,展品國際運輸的成本會比較高;二是如果這些展品在美國印製後,再通過國際運輸渠道運至中國參展,時間恐怕趕不及。「於是IGI Global果斷將圖書展品委託中圖公司開展按需印刷,開啟了與中圖公司的多品種按需印刷合作。2019年圖博會之後,雙方正式籤約進行圖書、期刊的全品種合作。」孔曉華告訴記者。
而在此之前,IGI Global出版的圖書期刊往往是在美國印製完成後,通過國際運輸渠道運送至國內進行發行。「按需印刷極大減少了出版物的國際運輸成本和時間成本。」孔曉華說。
目前,共有來自全球的13個海外出版社向中圖公司按需印刷資源授權2.5萬種,美國英格拉姆出版社授權可印刷品種元數據475萬種、2020年新增14萬種。此次疫情期間,除IGI Global之外,與中圖公司合作的海外雜誌還有《福布斯》中文版、新加坡《財新》雜誌等。「De Gruyter、Emerald等出版社以及日本化學會等機構合作的海外期刊也有意向籤約,現正積極推進書、刊按需印刷的落地。」孔曉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