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四本學術期刊入選《FMS管理科學高質量期刊推薦列表》

2020-12-22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為響應教育部、科技部破除論文「SCI至上」、規範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探索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的要求,8月29日,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和中國系統工程學會召開發布會,聯合發布了中國管理科學領域(涵蓋管理與經濟)高質量期刊推薦列表,並具體命名為《FMS管理科學高質量期刊推薦列表》(Federation of Management Societies of China, 簡稱FMS)。

上海交大共有四本學術期刊入選,其中,《工業工程與管理》和《系統管理學報》入選高質量中文期刊T2類,China Finance Review International (CFRI) 和Journal of Management Analytics (JMA)分別入選高質量國際期刊(Journal Rating Guide)C類和D類。

《FMS管理科學高質量期刊推薦列表》是上述三家學會聯合組織研究力量,基於同行評議、價值導向、等效應用原則,以期刊刊發論文品質及學術貢獻為主要標準,並同時參考了主要發達國家編制的期刊列表和32個學科領域200多位知名專家意見,採用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方法,經過多輪研討後形成。它是在可靠的大數據、科學的計量方法和廣泛的學界調研基礎上得到,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學界的共識;對於引導中國管理科學領域科研人員聚焦領域重要期刊,提升高質量中文期刊的學術吸引力和影響力,推動中國管理科學的進一步發展無疑具有裡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工業工程與管理》

《工業工程與管理》創刊於1996年,是中國工業工程學會會刊,是工業工程學科領域國內的高質量科技期刊,目前在工業工程專業類期刊中居於國內領先地位(中文核心、國家基金委管理學部認定的高質量期刊B類)。經過多年建設,期刊現已成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核心期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認定重要期刊(全國共計30本)、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 (含擴展版)、中文核心期刊,為13個知名資料庫收錄。在主要的影響因子指標方面,位於全國同類期刊前列。2018年,在「管理科學與工程期刊」(近50本) 全文轉載排名中轉載量列全國第6名,轉載率第6名,綜合指數第5名。

期刊網站:http://gygc.cbpt.cnki.net/WKB2/WebPublication/index.aspx?mid=gygc

電子郵箱:liuhx-monica@sjtu.edu.cn

電話/傳真:021-62933226

《系統管理學報》

《系統管理學報》創刊於1992年,是經國家科委、國家教委批准的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期刊。該刊已入編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類A類重要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並加入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超星期刊域出版平臺。該刊的辦刊宗旨為介紹系統工程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創新性研究成果,構建學術交流平臺,推動學科建設與發展。主要刊登內容有系統科學、系統工程與管理科學等學科在理論、方法上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實際案例分析。

期刊網址:http://xtglxb.sjtu.edu.cn

電子郵箱:xtglxb@263.net

聯繫電話:021-52301082

China Finance Review International

China Finance Review International(CFRI,中國金融評論)創刊於2007年,是由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創辦的一本反映中國經濟、金融最前沿研究成果的全英文學術期刊。

期刊致力於發表關於金融和經濟問題的高質量的實證和理論研究,鼓勵金融領域相關的開創性研究,例如金融科技和社會責任投資等。批判性思維亦是本刊強調的一個關鍵領域。目前CFRI期刊已被多個權威資料庫收錄:Scopus、Web of Science 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 (ESCI)、ABI/INFORM Complete、Cabell's Dictionary、ProQuest、EBSCO、Summon、RePEc、Econlit,進入ABDC和Association of Business Schools' (ABS) Academic Journal Guide等一系列評級列表。期刊2019年度在SCOPUS中的CiteScore為1.76。

期刊網站:https://www.emeraldgrouppublishing.com/cfri.htm

電子郵箱:cfr@sjtu.edu.cn

聯繫電話:021-52301267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alytics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alytics (JMA,管理分析學報)創刊於2014年,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創辦的一本高水平國際學術期刊,致力於成為管理領域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學術期刊。2019年入選上海交通大學期刊學術影響力提升計劃A類。期刊聚焦大數據和商務分析(big data and business analytics),體現管理學科發展趨勢(大數據)和中國管理學科需求(創新),突出方法和理論創新,關注用新方法解決管理的新問題。目前已被ESCI,Scopus, Ei Compendex,Inspec,ABDC,CNKI等11個重要資料庫收錄。在2019年Scopus 的CiteScore為4.6,排名第7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期刊網站:https://www.tandfonline.com/toc/tjma20/current

電子郵箱:ijma@sjtu.edu.cn

聯繫電話:021-62933670

相關焦點

  • 《FMS管理科學高質量期刊推薦列表》發布
    8月29日,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管理科學與工程學會以及中國系統工程學會聯合發布《FMS管理科學高質量期刊推薦列表》(以下簡稱《列表》)。《列表》推薦出管理科學高質量國際期刊1135種,並分成A、B、C、D四個等級,其中A類期刊133種,B類期刊319種,C類期刊444種,D類期刊239種。
  • 《FMS管理科學高質量期刊推薦列表》發布—新聞—科學網
    Societies of China,FMS)管理科學高質量期刊推薦列表》(以下簡稱推薦列表)。 據課題組負責人、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前理事長徐偉宣介紹,推薦列表採用文獻計量指標和同行評議結合的方式,參考了ABS(英國商學院協會)、ABDC(澳洲商學院聯盟)等多個國際主流管理科學重要期刊列表,並在32個學科領域徵集了231位專家意見,在2014年研製的管理科學重要期刊推薦列表初稿(學界簡稱393期刊列表)的基礎上,經過一年多的集中研製,最終推薦出管理科學高質量國際期刊
  • 上海交大七本期刊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和「中國...
    今年,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名單和「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名單的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類期刊各175種,人文社會科學類期刊各80種。上海交通大學共有7種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類期刊入選上述名單。
  • ...的全英文學術期刊入選機械工程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T2級別
    近日,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在杭州發布《機械工程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結果。由西南交通大學主辦的全英文學術期刊《Biosurface and Biotribology》(生物表面與生物摩擦學,簡稱BSBT)入選我國機械工程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達到國內外知名期刊水平,即T2級。
  • 學術期刊如何高質量發展?專家這樣說
    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如果我們所有科技期刊以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為準繩,以學術誠信為本,共同追求高質量發展,湧現一批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全國科技期刊的整體水準也將提升一大步。「學術期刊的高質量發展就是要為全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提供知識支撐,發揮創新引領作用,就是要在新發展格局下提升服務國家創新發展,服務全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擔當好學術期刊的使命。」他強調。
  • 第七次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管理工程學報》如何...
    第七次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管理工程學報》如何做到?作為我國管理學界最早的學術刊物之一,以及管理科學A級重要期刊,《管理工程學報》至今已第七次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 共擔時代責任,全國學術期刊共促高質量發展——2020中國學術期刊...
    論壇以「共擔歷史使命,共建創新生態,共謀高質量發展,共創期刊未來」為主題,是全國學術期刊界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共擔時代責任、共謀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的一次盛會。中國期刊協會吳尚之會長在開幕詞中強調,學術期刊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提升服務國家創新發展、服務全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和水平;要不斷推出學術創新成果,著力抓好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的重點。
  • 中國期刊協會會長吳尚之等一行考察調研上海交通大學期刊、圖書...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顧鋒、上海交通大學期刊中心主任談毅、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社長李芳等出席調研會,會議由上海交通大學期刊中心副主任蔡雲澤主持。他簡要回顧了上海交通大學期刊發展歷史,指出學術期刊作為重要的學術陣地,是高校學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體現學術話語權的重要窗口。在新一輪五年規劃中,交大首次設立期刊建設專項規劃,量質並重,強化特色,將學校大海洋、大健康、大信息等「大專項」工作與辦刊相結合,期望在座專家積極建言獻策,指導我校期刊進一步發展。
  • 堅定方向 完善評價 面向國際——專家學者論道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堅定方向 完善評價 面向國際——專家學者論道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如果我們所有科技期刊以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為準繩,以學術誠信為本,共同追求高質量發展,湧現一批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全國科技期刊的整體水準也將提升一大步。」
  • 共擔時代責任,全國學術期刊共促高質量發展
    人民政協網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 王菡娟)12月17日-18日,「2020中國學術期刊未來論壇」首次以線上形式召開。論壇以「共擔歷史使命,共建創新生態,共謀高質量發展,共創期刊未來」為主題,是全國學術期刊界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共擔時代責任、共謀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的一次盛會。
  • 喜報|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新晉入選中科院最新期刊分區...
    2020基礎版分區表繼續突出支持本土品牌期刊國際化的導向,形成了「中國SCI期刊評價方案」,主要措施包括調整提升中國期刊入選高區位的比例、擴大中國期刊入選基數(吸納中國ESCI期刊進入分區表評價範圍)和提升弱勢學科期刊分區結果等。
  • ...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Springer Nature美國期刊專家崔韶...
    10月29日,應我院邀請,Springer Nature美國期刊專家崔韶博士通過騰訊會議平臺作題為《英文科研論文寫作策略和技巧》的線上學術講座。講座由學院院長祁紅梅主持,學院黨委副書記田蓁子及學校部分師生在線聆聽了此次講座.
  • 上海科技期刊躋身國際一流期刊陣營
    根據科睿唯安最新公布的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JCR),誕生於上海的《細胞研究》以20.507的影響因子,創下中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誕生於上海的《細胞研究》的影響因子實現從2到20的跨越,創下中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
  • 增強「四力」 助推新時代學術期刊轉型
    習近平總書記的「四力」論述,不僅為宣傳思想工作提供了遵循,也為學術期刊的轉型之路指明了方向。同時,學術期刊在運行過程中,要始終貫徹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堅持黨刊姓黨、政治家辦刊,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國內外複雜的風險矛盾鬥爭中,用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弘揚主旋律、壯大主流輿論、傳播正能量。在「三審三校」中嚴守政治意識,突出政治導向,保證稿件符合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出版法律法規,把高質量的學術成果奉獻給廣大人民,為構建我國學術體系貢獻力量。
  • 國內三大常見核心期刊體系簡介——CSSCI、CSCD與中文核心期刊
    下面就國內最常見也是最權威的三個核心期刊體系作簡單介紹(SCI和Ei的相關介紹可參見本網站其他文章所作介紹)。會議根據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提供的各學科期刊的總被引次數、2004-2006三年他引影響因子及其加權值數據,對擬入選CSSCI來源期刊進行了定性評價。經報教育部批准共確定CSSCI(2008-2009)來源期刊528種,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152種(共計680種)、來源集刊86種。
  • 【資訊快遞】2020「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名單,175本!
    【資訊快遞】2020「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名單,175本!本報告報導了我國學術期刊被國際期刊引用的他引總被引頻次(TC)、他引影響因子(IF)和影響力指數(CI)等重要的期刊評價指標,遴選CI排名TOP5%的期刊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TOP5-10%的期刊為「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 交大第五屆研究生「學術之星」答辯會圓滿落幕!
    博士期間發表高水平論文四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irculation(影響因子23.603)以及Blood(影響因子17.543)等國際頂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兩篇,一作論文影響因子累計達40 分。曾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研究生學業獎學金一等獎、上海交通大學三好學生。闞銀輝
  • 上海交通大學文科期刊「十四五」發展規劃調研會舉行
    11月4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文科期刊「十四五」發展規劃調研會在徐匯校區舉行。校黨委副書記顧鋒、規劃發展處處長陳建平、文科建設處處長吳建南、重點建設辦公室主任胡薇,相關學院領導及期刊負責人共計20餘人出席會議。會議由期刊中心主任談毅主持。
  • 第六屆中國煤炭科技期刊編輯出版研討會 聚焦煤炭期刊高質量發展
    自煤炭行業第一本期刊《煤礦設計》創辦以來,66年來50多本煤炭期刊在發布和記錄煤炭行業科研成果、推動學術交流、倡導學術爭鳴、激發創新思維、引領學科發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養造就高水平煤炭科技人才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推動煤炭工業科技進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