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臺商投資區探索文旅融合之路 助推全域旅遊發展

2020-12-18 中國視窗

5月19日是中國旅遊日,漳州臺商投資區舉辦首屆「文物旅遊年」暨全域旅遊研討會活動,主題為「慧遊臺商區,人文古角美」。來自全國各地的文旅文保專家學者、旅遊業界代表齊聚龍佳睿途酒店,舉辦研討會,交流助推漳州臺商投資區打造「文物旅遊+」,探尋圍繞五大「國保」為文化核心串聯起漳州臺商投資區全域旅遊的規劃。

推動生態文物遊重現「國寶」魅力

漳州臺商投資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化遺產留存眾多,擁有臺胞朝聖地「閩臺保生大帝祖廟白礁慈濟宮」,世界著名的石樑橋「宋代江東橋」,清代著名民間慈善機構「林氏義莊」,規模大、分布廣、經營時間長的民間國際郵局「天一總局」,體現「愛拼才會贏」閩南人精神的「東美曾氏番仔樓」這5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還有高陽樓、白礁王氏宗祠等6處「省保」,以及林魁水利功德碑、明代鄭和廟等25處「市保」單位和115處「三普點」及掛牌文物點。此外,還有1500年歷史的千年古剎文圃龍池巖寺和朱熹講學遺址等名勝古蹟,也有明代鄭和廟、國家3A級旅遊景區龍佳生態溫泉山莊等一批旅遊景點,旅遊資源豐富,人文積澱深厚。

博大豐富的文物資源不僅是漳州投資臺商區文化的重要主成部分,也是該區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資源。目前,漳州臺商投資區正在大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以優化產業結構作為主要發力點,把提升現代服務業作為挖掘新增長點。漳州臺商投資區文旅業發展潛力足,以九龍江生態景觀資源與歷史文化資源建設發展生態旅遊、文化旅遊產業將是今後的工作重點之一。

目前,漳州臺商投資區計劃投資2.5億元修繕五大「國保」、完善配套設施;正規劃「一帶兩片三軸三區」的城市空間格局,實施「通山達海、承廈啟漳、板塊集聚、網絡發展」城市發展戰略,提出了「一屏一帶兩廊多點」的全域生態安全格局;正在加強文圃山公園、龜山公園、如意湖公園、青陽湖中央公園及城市內河水系等生態區域的城市設計引導。漳州臺商投資區把這些珍貴的「文化基因」為基礎,強化文化發展產業引領,推動產業融合,構建全域旅遊發展體系,助推該區全域旅遊發展新篇章。

激發創意靈感打造「文物旅遊+」品牌

漳州臺商投資區五大「國保」文物資源如何利用?如何做好文旅項目策劃,讓文化給全域旅遊賦能?在首屆全域旅遊研討會上,文旅專家及業者圍繞「開創「文物旅遊+」品牌,探尋拉動經濟發展之路」的主題,碰撞思路火花,助力漳州臺商投資企區打造「文物旅遊+」品牌。

北京首都博物館原館長韓永第一次來到漳州臺商投資區,看到了五大「國保」,十分感慨這裡文物單位密集,且富有地域特色,值得好維護並規劃發展。「漳州臺商投資區適合走『文旅融合』的道路,需要時間去規劃,這裡的文物古蹟尚處於自然狀態,值得好好保護修繕,並結合在地人文,融入儒家精髓,可以通過打造文物博物館形式對外推廣及展示,對於今天及今後的城市建設、鄉村振興及文化發展都有著極大的作用。」

作為專業的文旅項目策劃師,北京上合文旅集團副總裁孫龍則透過漳州臺商投資區的文物古蹟與自然風光,看到了這裡日後與眾不同的全域旅遊項目。「這裡有山水人文優勢,打造文旅項目需要深度調研在地的文物人文資源,從全域旅遊的角度出發,漳州臺商投資區要吸引人流就需要做出一些有在地特色的文旅項目,例如通過打造五大『國保』保護活動、文物展覽等形式先宣傳出去,讓大家能對角美的旅遊資源更了解,再逐漸完善旅遊服務配套,設計旅遊體驗項目等,讓漳州臺商投資區的全域旅遊項目能真正活絡起來。」孫龍說道。

此外,活動現場現,角美旅遊公司、鯨彩國際旅行社等本地旅行社還與廈門歡兔、廈門建發國旅、汕頭萬眾國旅等進行籤約合作,雙方將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開拓周邊遊產品。他們也著手計劃將角美五大「國保」文物資源串聯起來,打造一日遊等文化精品項目,讓喜歡周邊遊的市民能有更多選擇。(漳州臺商投資區供圖)

[責任編輯:趙雅]

相關焦點

  • 2019「全域旅遊年」,泉州臺商投資區再啟文旅盛宴
    天海一色,聽洛陽橋下潮漲回落之響,心歸處,覓千年古剎之神韻,遊三裡街古韻繁華景,昭惠廟、雲蓋寺、留公陂......這些存儲於泉州臺商投資區的古老印跡,近幾年來,一直由該區教育文體旅遊局悉心保護著,傳承千年文明,再築歷史神話,2019年,泉州臺商投資區重啟文旅盛宴,打造全域性旅遊城。
  • 福建漳州臺商區首屆「文物旅遊年」啟動
    本報訊 5月19日,福建漳州臺商投資區舉辦首屆「文物旅遊年」暨全域旅遊研討會活動。來自北京、漳州、廈門、汕頭等地的專家及旅遊業者齊聚臺商區,住主題酒店,賞國保文物,享文化旅遊,談合作發展,助推臺商區規劃開展「文物漫遊」的全域旅遊項目。
  • 長子縣:助推全域旅遊持續「井噴」發展
    近年來,長子縣立足境內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以「金山銀山文化旅遊」為形象品牌,力促旅遊品牌創建、旅遊服務設施和旅遊發展質量提升,紮實推進全域旅遊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助推全縣旅遊持續「井噴」發展——最美人間四月天,丹朱大地百花豔。
  • 泉州臺商投資區:
    25公里海岸線、21公裡洛陽江岸線、26公裡百崎湖岸線,泉州臺商投資區成立以來,這令人咋舌的「72公裡」岸線數字,激生了文化旅遊發展的無限可能。 岸線串聯之下,泉州灣、洛陽江、百崎湖與古蹟、山體、高樓、綠地連成一系,華美的濱水新城躍然眼前,勾勒出一幅盛世美景,演繹從農村到城市的完美跨越。
  • 福建省漳州市:慧遊臺商區人文古角美
    5月19日,福建漳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漳州市文旅局聯合舉辦「首屆文物旅遊年」暨全域旅遊研討活動。來自北京、漳州、廈門、汕頭等地的專家及旅遊業者齊聚臺商區,入住主題酒店,鑑賞國保文物,暢享文化旅遊,共商合作發展。
  • 漳州南靖加快推進全域旅遊融合發展
    8月19日,南靖縣全域旅遊融合發展大會暨世遺土樓文旅產品發布會在該縣田中賦土樓群舉行。張夢帆 攝 人民網漳州8月20日電(蘇海森)「近幾年來,漳州市南靖縣在文旅融合上面下了很多功夫,不論是文化活動還是遊客遊覽,都能從中感受到濃烈的文化味。」8月1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國家全域旅遊評審組組長張凌雲通過線上,如是稱讚南靖縣近年來推進文旅融合取得的成果。
  • 【全域旅遊示範區】又添國家級榮譽!體育+旅遊融合發展,延慶全域旅遊顯優勢
    發揮延慶作為京西北「結合部」和「橋頭堡」作用,探究推進「兩區」建設的文旅發展路徑,謀劃「十四五」時期文旅建設格局。▶▶培育「體育+旅遊」新業態,深化全域旅遊產業融合利用「冬奧、世園、長城」三張金名片帶來的品牌效應,構築以「春騎行、夏露營、秋路跑、冬冰雪
  • 推動生態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四川省政協「推動...
    「川西北黃河流域作為黃河上遊生態屏障建設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區域,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對促進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文化傳承保護具有重要作用。」近日,四川省政協召開「推動川西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對口協商會,第一個搶到話筒的省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沈光明開門見山。
  • 漳州臺商投資區: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培育增長新亮點
    漳州臺商投資區正在奮力發展現代服務產業,大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以優化產業結構作為主要發力點,把提升現代服務業作為挖掘新增長點、提升產業質量的主攻方向,以抓工業的理念和力度抓好現代服務業,以優質高效的服務推動第三產業發展提速、水平提升,持續釋放漳州臺商投資區第三產業潛力、活力,助力建設「富美臺商區,幸福新角美」。
  • 文旅融合 「巴中模式」助推老區脫貧奔小康
    依託富集的文化旅遊資源,深入實施文旅融合發展戰略,推進精品景區、魅力城區、美麗鄉村同建,大力發展生態旅遊、紅色旅遊、森林康養、鄉村旅遊,構建功能完備的現代旅遊服務體系,加快成為聞者嚮往、遊者留戀、居者愉悅的成渝地區休閒度假後花園,探索出了文旅融合發展的「巴中模式」,助推老區脫貧奔小康。
  • 推動樂山文旅融合發展,建設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 !樂山,未來可期!
    建設文化強省旅遊強省,必須順應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新特徵,更好體現新發展理念要求,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形成獨具魅力的文化影響力、特色鮮明的旅遊吸引力、優質高效的產品供給力、領先水平的產業競爭力。要正確處理文化和旅遊的關係,走融合發展之路;正確處理事業與產業的關係,走協調發展之路;正確處理局部和整體的關係,走全域發展之路;正確處理保護與開發的關係,走持續發展之路。
  • 濟陽奮力打造黃河文旅融合發展樣板區 吸引省城居民「旅遊向北」
    濟陽具有發展黃河文化旅遊的先天優勢。濟陽將搶抓機遇、先行先試,以資源聚合、項目結合、產業融合為載體,用心用情做好「黃河文章」,奮力打造黃河文旅融合發展樣板區。深挖黃河文化底蘊,找準融合發展的閃光點。充分挖掘黃河文化精髓,整合優化生態、旅遊、農業等資源要素,塑造黃河風情品牌形象。
  • 智慧文創產品「文旅護照」有效助推全域旅遊實現大發展
    圖為廣東文旅護照 全域旅遊作為一種旅遊新概念,其出世便受到了文化和旅遊業界人士的廣泛關注,而圍繞全域旅遊的發展,如何發力?多方在思考也在行動,「文旅護照」作為一種智慧文創產品,也是順應全域旅遊發展需要而出現的新生事物。
  • 狠抓旅遊招商 助推高質量發展
    2016年,旅遊首位產業提出以來,涼山州堅持以高質量脫貧推動高質量發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理念,深入實施「全域旅遊」戰略,重點布局推進安寧河谷農文旅融合發展,著力打造世界級陽光生態河谷,走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
  • 江蘇8地先後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一業興百業,全域旅遊這樣...
    人有我有做提升,人無我有做示範全域旅遊是把一個區域作為旅遊目的地,為遊客提供全過程、全時空的旅遊體驗。在省文旅廳三級調研員曹益民看來,那些讓旅遊走向文旅相融、串景成鏈、功能完善、產業協調的全域發展地區,無不是做到了「人有我有做提升,人無我有做示範」。
  • 泉州臺商投資區融媒體中心正式啟用
    閩南網12月14日訊(閩南網 姚珊紅 通訊員 陳鳳陽 郭慧傑)12月14日,泉州臺商投資區舉行融媒體中心揭牌暨展望「十四五」奮進新徵程全媒體主題採訪活動啟動儀式,標誌著泉州臺商投資區融媒體中心正式啟用、新聞宣傳事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 山東齊河:「旅遊+」加出全域旅遊新天地
    近年來,齊河縣全面落實省市黨委、政府決策部署要求,堅持把文化旅遊產業作為服務戰略全局、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首位產業,加快重大文旅項目建設,全力打造沿黃文旅產業帶,有力助推了全域旅遊發展。目前,齊河縣共有省級旅遊度假區1處,國家A級景區7處,其中4A級2處、3A級2處。2019年以來,齊河縣共接待遊客82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6.4億元。
  • 助推全域旅遊發展,武平梁野旅遊客運公司在行動!
    車隊經理鍾茂生介紹,2019年,梁野旅遊客運公司從事旅遊客運行業的時候,武平縣還沒有規模化、規範運營的旅遊客運公司,武平旅遊經常向龍巖、梅州等地租車,費用成本大。而這個讓武平縣旅遊行業服務面貌煥然一新的公司,採用了一批外觀上檔次、配置高檔的旅遊客車,車輛車身外觀統一形象設計,突出「梁野旅遊」的標識。公司開闢了由武平往來江西、廣東、福建省內等地的旅遊客運線路。
  • 以文促旅 以旅彰文 全面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為深入貫徹《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大力發展文旅經濟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旅遊強省的意見》(川委發〔2019〕11號)文件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四次、五次全會決策部署和市委四屆三次、四次、五次全會工作安排,大力推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加快建設文化強市旅遊強市。結合實際,我市提出《關於大力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加快建設文化強市旅遊強市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 「十三五」文旅融合激發發展新活力
    「十三五」期間,臨沂充分挖掘歷史文化和生態環境資源,突出文旅融合發展,創新文旅發展新業態,「親情沂蒙」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文旅發展新活力進一步被激發。遊客在景區遊玩。(資料圖)市民在臨沂市博物館體驗拓片製作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