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老師伊小春:以愛心和耐心呵護特殊兒童

2020-12-16 騰訊網

伊小春是漢陰縣陽光學校的一名特教老師,從教三十年來,她從普通學校到特殊學校,始終堅持教書育人、傳道授業的職責和使命。2017年,伊小春來到漢陰縣陽光學校,開啟特教生涯,在無聲的世界裡,用愛心和耐心照亮特殊兒童的前行之路。

在特殊教育行業,學生是老師們眼中「折翼的天使」。他們因為身體缺陷,視聽受阻或生活不能自理。這裡沒有桃李滿天下的成就感,也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老師們一復一年不懈努力和堅持。

眼前這位正在給培智二班上生活語文的老師就是伊小春。全班二十多名特殊的學生,伊老師總是不厭其煩的照顧著每個孩子。因為學生年齡較小,無法穩坐在教室集中上課,課堂只有不斷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才能講課。上課時,哭鬧、隨意走動等現象時有發生。

【同期聲 陽光學校老師 伊小春:有時候你給他講什麼,他完全都不知道你在說什麼,我們就是通過手勢交流,比如喝水我就把杯子拿在手上給他做一些動作,學生就知道我是在教他們喝水。通過一些肢體語言示範作用,還有通過視頻交流讓學生慢慢的能跟老師溝通,能知道老師說的是什麼意思。】

「每天重複千萬遍,只為進步一點點」,這是培智二班班主任伊小春老師在特教崗位上的教育理念。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動作、技能,在特殊學校的學生身上,也是一件不容易完成的事情。一個詞語的掌握,一個動作的把控,一個生活或學習習慣的養成,通常需要幾十遍、甚至上百遍的反覆練習。

【同期聲 陽光學校老師 伊小春:目標就是讓學生成為自理自立自強這樣的人,不成為社會的負擔,將來能夠在社會上自食其力。】

這樣的康復訓練,每一樣都很瑣碎,每一個學生的情況都不相同,都需要不斷的重複,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衣食住行是常人眼中在平常不過的事情,但在特殊學校,老師們還得從頭抓起,洗臉刷牙、鋪床疊被、端碗拿筷,一項項生活技能和生活禮儀,在一遍遍重複中,春風化雨般影響著孩子們。

【同期聲 陽光學校老師 伊小春:要對他們有愛心要、有耐心,而且要細心。對孩子一點點的成長,一點點的進步我們都要給予獎勵和激勵,他們才會樹立信心,以後走向社會的時候他們才會不自卑,能夠自立,能夠自信。】

鶴髮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在特教崗位從教三年來,面對教學場地的限制、教學器具和教學經驗的欠缺,伊小春不斷鑽研,更新知識結構,不斷提升業務能力。2017年她和同事編排的童話劇榮獲中小學生藝術節三等獎,2018年分別被授予縣級和市級教學能手稱號。

【同期聲 漢陰縣陽光學校校長 陳明海:伊老師來到我校以後,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始終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他,愛護他。通過自身不斷的學習,成長為一名特殊教育的市級教學能手,為學校老師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

【同期聲 陽光學校老師 伊小春:在以後的教學生涯中,我將加倍努力,讓更多孩子在這所特殊的學校裡感受到老師的愛,感受到老師對他們專業的付出,讓更多孩子迅速成長,健康成長,讓他們能夠真正的自立於社會。】

END

記者:王義林 黃琪雅

編輯:邱雲 實習編輯:張松

審核:鄒菲 終審:鍾明明

點亮在看,你最好看!

相關焦點

  • 關愛特殊兒童 德商商會為德州新語特教學校兒童捐贈物資
    德商商會會長王玲玲(左)與德州新語特教培訓學校校長李國俊(右)  捐贈儀式上,為特殊教育事業付出了幾十年的德州新語特教培訓學校校長李國俊發表致謝感言。作為一名大齡孤獨症患者的母親,李國俊創辦了德州新語特教學校,改寫了德州孤獨症孩子沒有學上的歷史。15年來,在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學校一直穩步發展,由最初的3名教師,6名孤獨症孩子發展到如今的103名教師,500餘名心智障礙兒童及青少年,三個校區。孩子們的年齡跨度從最小的19個月到34歲,學校立志要為心智障礙人士提供生命全過程的康復訓練和陪伴。
  • 4位特教老師和她們的16個「孩子」
    三寸粉筆,一顆丹心,我們遇見的每一位老師,都是人生路上的一盞明燈。然而,也有一些老師,他們的學生可能無法動手製作卡片表達祝福,甚至可能不能用語言說出「教師節快樂」這麼簡單的幾個字,但他們依然會用執著的堅守和辛勤的汗水,澆灌這些幼苗慢慢成長。他們,就是特教老師。這個教師節,讓我們一起來到重慶市大渡口區實驗小學特殊教育中心,看看特教老師的別樣人生。
  • 「特教人講身邊事二」特教老師袁美蘭:用愛為腦癱兒童撐起一片天
    有這麼一群老師,她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事,用青春和愛心做特殊兒童家庭的引路人和守護者。她們總說,孩子們的成長就是她們最大的幸福,在她們身上,有太多的故事值得分享。本期的《特教人講身邊事》專題,我們來聽一聽特教老師的故事分享,通過點點滴滴的身邊事,展現她們的使命和擔當。特教人講身邊事二我是市殘聯特教中心腦癱部康復教師黃秋明,今天我給大家帶來我的同事——袁美蘭的故事。
  • 新時代特教人新理念的思考
    我們的老師大多是離開故鄉熱土和親人,來到特教學校安家落戶,生根發芽,紮根我們的特教事業,把畢生最美好的時光貢獻給我們的特殊教育,貢獻給我們的特殊兒童。即使本地的老師,他們也值得敬畏,拋開原來的工作圈和人脈,來到這一方樂土、淨土,也是把無私的愛給予我們的特殊兒童。參與、陪伴特殊兒童的成長。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愛特殊兒童就是神中的仙。
  • 堅守特教事業31年,淳安縣培智學校教師方柳鶯——做特殊孩子的...
    三尺講臺上,方柳鶯和同事們一起默默耕耘,為大山裡的一群特殊孩子,帶去知識和關愛,點燃他們的夢想和希望,也讓特殊教育的種子在淳安落地開花。不過這些都沒難倒她,只要聽說哪裡有聾啞兒童,她都會上門家訪了解情況,動員家長送孩子讀書。閉門羹吃過不少。一些家長一開始並不信任他們,連門都不讓進;也有一些家庭對錢犯了難——儘管聾啞學校不收取學費,但是生活費和往來的路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方柳鶯只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耐心勸說。
  • 堅守特教事業31年 方柳鶯做特殊孩子的「解鎖人」
    浙江在線12月3日訊(記者 沈吟 通訊員 王朝峰)伸出雙手大拇指和食指,在胸前比劃成一個長方形;一手伸拇指,貼於胸前——這是手語「方老師」。  方柳鶯,土生土長的淳安人。她把陌生的特殊教育帶到了千島湖畔,先後兩次參與籌建當地特教學校,並堅守特教事業31年。
  • 為了自閉症兒子轉行到特教老師,這些父母的經驗值得學習嗎?
    在自閉症行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不是專業院校畢業從事工作多年的專家學者,也不是特教專業的老師,他們是數量龐大的自閉症患兒的父母。按照中國目前有一千萬自閉症患兒計算,國內自閉症患兒父母超過兩千萬。而在這些數字背後有一個由父母轉變為特教老師的現象值得特別研究和探討。
  • 「人民網直擊」曲周「90後」特教老師:用愛守護 靜待花開
    【特教老師平夢露帶領學生做廣播體操】在邯鄲市曲周縣趙莊村南,有一所主要面向全縣7-15周歲孩子的特殊教育學校——曲周縣特殊教育學校。學校裡有一群「90後」特教老師,她們敢於擔當,無私奉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用耐心和愛心教會孩子穿衣服、打招呼、讀書識字……為這裡的孩子們撐起一片藍天。【特教老師付丹陽、平夢露、李佳鵬帶領學生做課間操】為了讓「折翼的天使」更接近與正常兒童一樣生活,這群姑娘付出了超乎尋常的愛。
  • 盲童用雙手觸摸世界 特教老師做他們的眼睛
    盲童用雙手觸摸世界,特教老師選擇了做他們的眼睛。在廣大的教師隊伍中,有這樣一群老師,用愛心呵護著一個個特殊兒童。9月8日,是濰坊盲童學校開學的日子,記者走進這所學校,傾聽特教老師們的從教故事。「腳下有臺階,一二三……」正為新生搬運行李、安排宿舍的方月紅老師,顧不得臉上的汗水,不停地忙前忙後。「實在不好意思,今天孩子們第一次來學校,得先把他們安頓好。」中午11時許,方月紅老師終於坐了下來,和記者打開了話匣子。 1995年,方月紅畢業於山東省昌樂特殊教育師範學校,也是在那一年,她走進了濰坊盲童學校,如今已是26個年頭。
  • 歡慶六一兒童節 特別的愛送給成都雙流特殊教育學校
    5月29日,在「六一」兒童節即將來臨之際,成都市雙流區幸福東升志願者服務中心、棠湖社會服務中心聯合東升街道商家聯盟的10名商家,走進雙流區特殊教育學校,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助力蝸牛 快樂成長」的活動,為230餘名特殊兒童送去慰問品和節日蛋糕。「各位志願者老師好!今天,歡迎你們來到特殊教育學校慰問我們的學生們。
  • 新聞 | 濟南濟大喜安廣泛性發展障礙兒童康復中心揭牌儀式暨公益講座在濟南大學特教學院舉行
    2018年4月20日上午,濟南濟大喜安廣泛性發展障礙兒童康復中心(以下簡稱「康復中心」)揭牌儀式在濟南大學特教大樓三樓會議室隆重舉行。青島喜安人文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濟南大學文學院06級校友劉軍輝以校友和喜安合作單位代表發表講話,他表示回到校園感慨萬千,和濟大喜安的合作感受更多的是一種責任與使命。希望藉助已有的資源與平臺,發揮學科優勢與特色,更好地為特殊兒童康復助力,「做好慢飛天使攀登的扶梯人」。
  • 「2020年交通銀行特教園丁獎」出爐 全國100名特教教師受表彰
    由中國殘聯、教育部等聯合舉辦的「2020年交通銀行特教園丁獎」表彰活動今天在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舉行,全國100名優秀特教教師受到表彰。截止目前,全國近1800名特教老師獲得「特教園丁獎」,其中江蘇有117名老師。
  • [亮點解讀] 用特奧催化特教 以體育助推康復
    2018年8月13日上午,遼寧省首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遼寧特殊教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隆重舉行,阜新市愛心啟智園園長李穎率領38人團隊參加省特奧會,8月16日凱旋歸來。市愛心啟智園共有19名(含愛心陽光家園)運動員參賽,獲得37枚獎牌,其中金牌10枚。「我們的19名運動員成為比賽場上的一大亮點,有一位年齡最小的男孩,特別招人喜歡,裁判員一下子就喜歡上他了,拉著他的手不願撒開。
  • ...為特殊兒童撐起愛的天空——記農安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 孫月
    為特殊兒童撐起愛的天空——記長春市農安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 孫月 2020-12-04 16: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網重慶信通公司開展特殊兒童關愛活動
    12月23日,國網重慶信通公司愛心志願者走進重慶豐都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國網情暖春苗心,同舟共濟抗疫情」主題關愛活動。  該公司已經連續10年定期開展愛心幫扶活動,為重慶豐都特殊教育學校的100名聾啞和低智化兒童獻去愛心。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因為疫情影響,該公司定期開展的愛心幫扶活動也被中斷。
  • 奇蹟愛蒙:專注特殊兒童 愛心助力成長
    四川民生報導網訊(向斌/伍雪梅 報導)孩子是社會的未來,在家庭和社會的關愛呵護下,他們茁壯成長。但是還有這麼一群孩子,他們愛哭鬧,情緒不穩定,動作不協調,沒有危險意識,說話遲緩,生活自理能力差等。從醫學角度來說,這些孩子可能是孤獨症(自閉症)、智力發育遲緩、語言發育遲緩、感覺統合失調、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運動發育滯後以及學習障礙,他們相比正常孩子,更加需要關愛和呵護。其實這些孩子通過專業的康復訓練,進行及時有效的家校幹預,在寶貴的時間裡,完全能夠給孩子們爭取到更高質量的生活。
  • 做一個心中有愛,眼裡有光的特教老師
    當時,她對「自閉症」這三個字毫無概念,但也是從那一刻起,她對這個領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有個信念在告訴她:想儘自己的力量來幫幫這群特殊兒童,幫幫他們的家庭。基於這樣的信念,在填報志願的那一刻,她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特殊教育。她就是深圳市光明區鳳凰學校特教班班主任汪電瓊老師。
  • 把愛帶回家:社會關愛送到中江特教學校孩子心裡
    把愛帶回家:社會關愛送到中江特教學校孩子心裡 2021年01月18日 09:06:41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
  • 全國特教園丁陳豔和她的青年同事們 為殘障學生擎起一片藍天
    全國特教園丁、定遠縣特殊教育學校副校長陳豔和她的青年同事們是美麗的,也是絢爛的,因為有了特殊教育,因為有了特殊學生。在她們的信念裡,特殊教育同樣能擎起一片藍天。1996年畢業於滁州師範學校的陳豔在工作第二年由普通小學調入縣特殊教育學校,一幹就是23年,雖不是特殊教育專業科班出身,但憑著她的信念、勤奮和對殘障學生的一片愛心,無怨無悔的耕耘著特殊教育的田地,她說一生無悔。
  • 江門審計人關愛特殊兒童 用專業力量託起折翼天使的翅膀
    12月7日下午,我局二級調研員林偉雄帶隊到江門市殘聯特教中心開展慰問獻愛心活動,向殘疾兒童送溫暖、送書籍。活動中,江門市殘疾人聯合會黨組書記、理事長梁培招同志介紹了特教中心的工作開展情況。該中心專為我市0-6歲殘疾兒童提供免費搶救性康復教育服務。在他們多樣、針對、創新的教學方式及教育新技術下,大部分特殊兒童通過系統的訓練,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部分特殊兒童順利進入普幼、普小隨班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