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海人事地震 總裁陳誼辭職:我忠義二責已了
過去兩年,這位中海地產總裁過得非常不開心。
低調的地產央企中海從去年底開始的人事動蕩達到高潮,這一次請辭的是執行董事兼總裁陳誼。
中海地產(00688.HK)在1月19日晚間宣布了這一重磅人事變動,與以往房企高管離職的原因類似,中海方面表示陳誼是因為需要投放更多時間於其他事業發展及個人事務。
在中海地產正式宣布這一消息後,現年45歲的陳誼隨即也發表了一封離職感言。在這封以「重回起點再出發:善知慧行,陽光共贏」為題的感謝信中,他直言23年的中建系生涯,兩年多的中海地產經歷如今一朝告別,感慨萬千。
1993年,陳誼從中建最基層起步,歷經十年開始掌舵中建的房地產業務,擔任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房地產事業部執行總經理、中建地產總經理。隨著2013年中海地產整合中建地產,中建地產掌舵人陳誼帶著中建地產400多億的資產,併入中海地產,並在當年8月6日獲委任為中海地產執行董事、中海地產總裁。
界面新聞記者曾試圖聯繫陳誼,但其手機一直無人接聽。一位接近陳誼的消息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稱,併入中海地產的兩年時間裡,陳誼過得非常不開心,強勢的中海地產董事長郝建民並沒有給這位總裁太多的施展空間。這位掛著總裁頭銜的高管,唯一能夠分管的領域,是中海海外地產業務——該業務僅有美國紐約一個寫字樓項目。
過去的一年,中海地產的整體銷售額達到約1806億港元,排名全國房企第五位。這家曾經令王石膽寒的房企如今已經相距萬科甚遠,上述消息人士稱,如果不是有中建地產部分業務併入,中海這兩年業績或許會更糟。
中建系在2013年開始了對房地產業務的整合,中建地產在這年秋整體併入了中海地產,這是中建集團房地產業務的一次戰略重組。截至2015年6月底,中建地產400多億港元的資產注入法律程序全部完成。
陳誼在感謝信中著重強調,「到本月,因歷史原因負責總公司代建項目的最後幾十名同事最終併入中海體系。兩年併入所有事項完成,至此我忠義二責已了。」
忠義二責已了。陳誼對於這次中海大重組所有想說的話,似乎都凝聚在這六個字裡。上述消息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陳誼離職後將與部分前同事一起創業,方向目前暫未得知。該消息人士稱,原中建地產併入中海地產的員工,因得不到施展空間,大部分在過去兩年已經離職。
陳誼的離職已經是最近半年來中海地產出走的第四位高管了。向來低調的地產央企中海,看上去如今最多的消息就是人事變動了。
去年11月5日晚,界面新聞記者曾得悉,中海地產美國公司副總裁朱明輝正式從中海地產辭職,當時暫未得知其離職去向。而去年9月底,在中海地產內部評價頗高的營銷公司董事長曲詠海離職。當時各種消息顯示,其離職原因可能也是與郝建民並不「來事」。
隨後在2015年10月19日,中海地產原助理總裁、副總建築師範逸汀離職,加盟旭輝集團,出任集團副總裁,離職原因似乎與曲詠海相同。
中海地產過去一度被稱為中國地產界的黃埔軍校。每年都有眾多房企奔赴中海地產挖人,在龍湖、碧桂園、萬達乃至萬科,都有不少來自中海體系的高管,專業、執行力強是中海這批職業經理人的標籤。
從今年開始,中海地產職業經理人流失又有加快的趨勢。曾有知情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臨近春節,或會有更多高管將加入離職潮。隨著如今陳誼的離職,這一消息也被證實。
這位人士還向界面新聞記者透露,中海地產在春節後估計營銷、工程板塊還會有人事變動,下屬的各地區公司也會有一些變動。目前中海地產內部的工程公司正在調整,推行工程總監製,預計從領導層到地區公司也會有相應變動。
以下為陳誼的公開感謝信:
重回起點再出發:善知慧行,陽光共贏
近23年中建,其中兩年多中海,一朝告別,感慨萬千。
感謝中建,感謝中海,讓我做為這個奮鬥群體的普通一員,經歷和見證了中建人中海人這二十多年在國內海外兩個市場的拼搏奮鬥、高歌猛進:從國內強手之一到國際同業之最、從遙不可及世界500強目標到如今正奮力挺進全球TOP30,中建已在經營規模和利潤規模上名列全球建築房地產綜合企業榜首;而旗下的中海地產也素以「盈利能力最強」成為中國房地產行業的標杆企業之一。這樣的企業,這樣的成長,讓我受益良多。
仍記得93年畢業報到的第一天就被拉到了通縣工地,就此開始吃住在工地的「見習工長」工作。仍記得95年第一次內部創業,提著銷售包走街串項(目)推銷樓宇自控系統,第一次直接為公司收穫利潤時的興奮。仍記得97年受命組建一個全新的專業工程事業部,激情燃燒使命必達的五年,事業部團隊不僅實現了「國際化EPC總承包模式在房建領域的屬地化操盤」,也成為當時公司盈利最高的部門;到2001年,晉升公司副總的同時我收到了劍橋大學的Offer。在劍橋,比學位更重要的收穫,是切身體會了真正的「專業化、職業化、國際化」,真切感受了從歐美人眼裡看中國和中國人與我們潛移默化的認知是如此不同。仍記得2002年回到重組後的中建國際負責從零起步的基礎設施事業部,我和團隊同事們歷經艱難挫折後終於突破:中建系統在國內中標的第一個地鐵項目、第一個特大型城市立交橋項目、首次一線城市大型汙水處理項目、第一座跨河摩天輪大橋天津之眼……
仍記得04年中建國際獲準開展房地產業務,那時公司主營方向是海外業務和工程承包,沒有更多資源投向房地產;又一次從頭起步,我和同事們帶著商業計劃書尋找外部投資人,成立股份制房地產公司,精挑細選、精打細算、精耕細作每一個項目,脫胎於建築業務的地產公司茁壯成長。仍記得2008年底與總公司海外部分拆,我任中建國際總經理,感謝同事們齊心協力,共同推動工程總承包母體完成向房地產企業的全面轉型。仍記得2010年,中建國際併入總公司組建不久的中建地產,從系統外各地產公司、中建各單位匯聚到一起的團隊,從頭磨合、艱苦創業,我們共同經歷了酸甜苦辣,也共同收穫每一點進步和成功的喜悅。
2013年秋,中建地產併入中海地產,這是中建集團房地產業務的一次戰略重組,也是中建集團對中海定位及其治理結構寄予更高期望的一次戰略調整。到2015年6月底,400多億港元的資產注入法律程序全部完成;到本月,因歷史原因負責總公司代建項目的最後幾十名同事最終併入中海體系。兩年併入所有事項完成,至此我忠義二責已了。
大學畢業加入中建總公司直屬的一家創業型成長型公司,我陪伴他走過了「萬涓成水、匯流為河、河水入川、大川歸海」的起步發展和歷次改革重組。公司歸宿中海地產、同事們各得其所、個人忠義盡責之後,我也迎來重作水滴的身心靈感:一直在心中成長的「善知慧行,陽光共贏」理念需要在理想和底線間找到付諸實踐創造價值的空間,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也給我重回起點的勇氣和信心。「善」的理想是上善若水,是止於至善,是大悲慈善,「善」的底線是與人為善。「知」的理想是知足樂道,是格物致知,是大願覺知,「知」的底線是處事良知。「慧」的理想是無為而治,是修齊治平,是大智般若,「慧」的底線是人文智慧。「行」的理想是天道之行,是知行合一,是大行普賢,「行」的底線是足下之行。「陽光共贏」的理想是道法自然,是天下為公,是眾生普度,底線是開放合作、利他利人。站在今天向前看,「建築+」的空間發展樸實厚重,「建築+」的生態重構潛綠萌動。足下之行,自今啟程,相信能找到同道者助行者,不負中建、不負中海、不負平生,在底線之上,向理想飛行。
臨別之際,回望中建中海,感恩、感謝、感慨。祝願中建率領中海、中海護佑中建,早日取得全球化真經成為世界一流強企。感謝二十多年來各階段各方面領導們、同事們、朋友們,曾經共勉的「自立、自強、自律」記錄了我們共同擁有的欣慰欣喜和美好回憶。感謝家人永遠的理解和支持。
重回起點再出發,善知慧行為理想,此路漫漫;
降伏自心無所住,利益眾人有歡喜,即達目標。
陳誼
2016年1月19日
(來源:界面新聞)
(責任編輯:王莉)
中國網地產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產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以引導正確的行業輿論導向為己任,為行業上下遊關聯企業、相關產業提供一個高效溝通與互動的優質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