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地產人事地震:總裁陳誼辭職

2021-01-19 中國網地產

原標題:中海人事地震 總裁陳誼辭職:我忠義二責已了

過去兩年,這位中海地產總裁過得非常不開心。

低調的地產央企中海從去年底開始的人事動蕩達到高潮,這一次請辭的是執行董事兼總裁陳誼。

中海地產(00688.HK)在1月19日晚間宣布了這一重磅人事變動,與以往房企高管離職的原因類似,中海方面表示陳誼是因為需要投放更多時間於其他事業發展及個人事務。

在中海地產正式宣布這一消息後,現年45歲的陳誼隨即也發表了一封離職感言。在這封以「重回起點再出發:善知慧行,陽光共贏」為題的感謝信中,他直言23年的中建系生涯,兩年多的中海地產經歷如今一朝告別,感慨萬千。

1993年,陳誼從中建最基層起步,歷經十年開始掌舵中建的房地產業務,擔任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房地產事業部執行總經理、中建地產總經理。隨著2013年中海地產整合中建地產,中建地產掌舵人陳誼帶著中建地產400多億的資產,併入中海地產,並在當年8月6日獲委任為中海地產執行董事、中海地產總裁。

界面新聞記者曾試圖聯繫陳誼,但其手機一直無人接聽。一位接近陳誼的消息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稱,併入中海地產的兩年時間裡,陳誼過得非常不開心,強勢的中海地產董事長郝建民並沒有給這位總裁太多的施展空間。這位掛著總裁頭銜的高管,唯一能夠分管的領域,是中海海外地產業務——該業務僅有美國紐約一個寫字樓項目。

過去的一年,中海地產的整體銷售額達到約1806億港元,排名全國房企第五位。這家曾經令王石膽寒的房企如今已經相距萬科甚遠,上述消息人士稱,如果不是有中建地產部分業務併入,中海這兩年業績或許會更糟。

中建系在2013年開始了對房地產業務的整合,中建地產在這年秋整體併入了中海地產,這是中建集團房地產業務的一次戰略重組。截至2015年6月底,中建地產400多億港元的資產注入法律程序全部完成。

陳誼在感謝信中著重強調,「到本月,因歷史原因負責總公司代建項目的最後幾十名同事最終併入中海體系。兩年併入所有事項完成,至此我忠義二責已了。」

忠義二責已了。陳誼對於這次中海大重組所有想說的話,似乎都凝聚在這六個字裡。上述消息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陳誼離職後將與部分前同事一起創業,方向目前暫未得知。該消息人士稱,原中建地產併入中海地產的員工,因得不到施展空間,大部分在過去兩年已經離職。

陳誼的離職已經是最近半年來中海地產出走的第四位高管了。向來低調的地產央企中海,看上去如今最多的消息就是人事變動了。

去年11月5日晚,界面新聞記者曾得悉,中海地產美國公司副總裁朱明輝正式從中海地產辭職,當時暫未得知其離職去向。而去年9月底,在中海地產內部評價頗高的營銷公司董事長曲詠海離職。當時各種消息顯示,其離職原因可能也是與郝建民並不「來事」。

隨後在2015年10月19日,中海地產原助理總裁、副總建築師範逸汀離職,加盟旭輝集團,出任集團副總裁,離職原因似乎與曲詠海相同。

中海地產過去一度被稱為中國地產界的黃埔軍校。每年都有眾多房企奔赴中海地產挖人,在龍湖、碧桂園、萬達乃至萬科,都有不少來自中海體系的高管,專業、執行力強是中海這批職業經理人的標籤。

從今年開始,中海地產職業經理人流失又有加快的趨勢。曾有知情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臨近春節,或會有更多高管將加入離職潮。隨著如今陳誼的離職,這一消息也被證實。

這位人士還向界面新聞記者透露,中海地產在春節後估計營銷、工程板塊還會有人事變動,下屬的各地區公司也會有一些變動。目前中海地產內部的工程公司正在調整,推行工程總監製,預計從領導層到地區公司也會有相應變動。

以下為陳誼的公開感謝信:

重回起點再出發:善知慧行,陽光共贏

近23年中建,其中兩年多中海,一朝告別,感慨萬千。

感謝中建,感謝中海,讓我做為這個奮鬥群體的普通一員,經歷和見證了中建人中海人這二十多年在國內海外兩個市場的拼搏奮鬥、高歌猛進:從國內強手之一到國際同業之最、從遙不可及世界500強目標到如今正奮力挺進全球TOP30,中建已在經營規模和利潤規模上名列全球建築房地產綜合企業榜首;而旗下的中海地產也素以「盈利能力最強」成為中國房地產行業的標杆企業之一。這樣的企業,這樣的成長,讓我受益良多。

仍記得93年畢業報到的第一天就被拉到了通縣工地,就此開始吃住在工地的「見習工長」工作。仍記得95年第一次內部創業,提著銷售包走街串項(目)推銷樓宇自控系統,第一次直接為公司收穫利潤時的興奮。仍記得97年受命組建一個全新的專業工程事業部,激情燃燒使命必達的五年,事業部團隊不僅實現了「國際化EPC總承包模式在房建領域的屬地化操盤」,也成為當時公司盈利最高的部門;到2001年,晉升公司副總的同時我收到了劍橋大學的Offer。在劍橋,比學位更重要的收穫,是切身體會了真正的「專業化、職業化、國際化」,真切感受了從歐美人眼裡看中國和中國人與我們潛移默化的認知是如此不同。仍記得2002年回到重組後的中建國際負責從零起步的基礎設施事業部,我和團隊同事們歷經艱難挫折後終於突破:中建系統在國內中標的第一個地鐵項目、第一個特大型城市立交橋項目、首次一線城市大型汙水處理項目、第一座跨河摩天輪大橋天津之眼……

仍記得04年中建國際獲準開展房地產業務,那時公司主營方向是海外業務和工程承包,沒有更多資源投向房地產;又一次從頭起步,我和同事們帶著商業計劃書尋找外部投資人,成立股份制房地產公司,精挑細選、精打細算、精耕細作每一個項目,脫胎於建築業務的地產公司茁壯成長。仍記得2008年底與總公司海外部分拆,我任中建國際總經理,感謝同事們齊心協力,共同推動工程總承包母體完成向房地產企業的全面轉型。仍記得2010年,中建國際併入總公司組建不久的中建地產,從系統外各地產公司、中建各單位匯聚到一起的團隊,從頭磨合、艱苦創業,我們共同經歷了酸甜苦辣,也共同收穫每一點進步和成功的喜悅。

2013年秋,中建地產併入中海地產,這是中建集團房地產業務的一次戰略重組,也是中建集團對中海定位及其治理結構寄予更高期望的一次戰略調整。到2015年6月底,400多億港元的資產注入法律程序全部完成;到本月,因歷史原因負責總公司代建項目的最後幾十名同事最終併入中海體系。兩年併入所有事項完成,至此我忠義二責已了。

大學畢業加入中建總公司直屬的一家創業型成長型公司,我陪伴他走過了「萬涓成水、匯流為河、河水入川、大川歸海」的起步發展和歷次改革重組。公司歸宿中海地產、同事們各得其所、個人忠義盡責之後,我也迎來重作水滴的身心靈感:一直在心中成長的「善知慧行,陽光共贏」理念需要在理想和底線間找到付諸實踐創造價值的空間,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也給我重回起點的勇氣和信心。「善」的理想是上善若水,是止於至善,是大悲慈善,「善」的底線是與人為善。「知」的理想是知足樂道,是格物致知,是大願覺知,「知」的底線是處事良知。「慧」的理想是無為而治,是修齊治平,是大智般若,「慧」的底線是人文智慧。「行」的理想是天道之行,是知行合一,是大行普賢,「行」的底線是足下之行。「陽光共贏」的理想是道法自然,是天下為公,是眾生普度,底線是開放合作、利他利人。站在今天向前看,「建築+」的空間發展樸實厚重,「建築+」的生態重構潛綠萌動。足下之行,自今啟程,相信能找到同道者助行者,不負中建、不負中海、不負平生,在底線之上,向理想飛行。

臨別之際,回望中建中海,感恩、感謝、感慨。祝願中建率領中海、中海護佑中建,早日取得全球化真經成為世界一流強企。感謝二十多年來各階段各方面領導們、同事們、朋友們,曾經共勉的「自立、自強、自律」記錄了我們共同擁有的欣慰欣喜和美好回憶。感謝家人永遠的理解和支持。

重回起點再出發,善知慧行為理想,此路漫漫;

降伏自心無所住,利益眾人有歡喜,即達目標。

陳誼

2016年1月19日

(來源:界面新聞)

(責任編輯:王莉)

中國網地產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產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以引導正確的行業輿論導向為己任,為行業上下遊關聯企業、相關產業提供一個高效溝通與互動的優質平臺。

相關焦點

  • 中海:地產高富帥的風雲往事
    而恆大總裁夏海鈞,2017年年薪是2.98億元,2018年是2.4億。睥睨眾生,秒殺一切。 05 雖然員工的薪酬待遇在行業內不高,但是中海地產本身的盈利能力卻十分驚人。
  • 中海地產副總裁歐陽國欣被限高 擔任72家公司法人中信、中海公司
    據查詢,北京智地普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為中海地產旗下全資控股的子公司。另外,據信息顯示,此次被北京市朝陽區法院列入限制消費名單的歐陽國欣的身份亦為中海地產副總裁。除此之外,歐陽國欣擔任法人職位的公司多達72家。
  • 中海地產華東換防,劉慧明掌管大區
    近日,界面新聞了解到,中海地產在9月12日發布了一則人事變動通知,免去中海地產華東區域總經理齊大鵬以及中海地產上海公司總經理崔帥的職務,任命中海地產集團助理總裁劉慧明接任二人職務。此次人事變化並不讓人意外。
  • 中海地產多渠道全力擴儲 加速「搶籌」衝擊千億拿地目標
    2016年,除了中海的業績,受媒體廣泛關注的便是中海的人事震蕩,2016年全年中有多位董事、副總經理等大批高管從中海辭職、離職。12月11日,曾巖告訴時代周報記者,2016年中海地產的人事動蕩或與中建系內部的地產資產整合有關。
  • 「快起來」的中海地產:守正有餘出奇不足
    顏建國掌舵之後,中海地產的拿地金額從百億直接上升至千億,挺進行業前五,一定程度上扭轉了中海地產「掉隊者」的形象。諸多跡象顯示著,中海地產這艘巨輪正變得越來越快。新老力量漸進式更新今年上半年於中海地產來說也是管理層力量發生微調的一年。2月,時年40歲的張智超開始走向臺前,獲委任為中海地產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
  • 新希望地產短期人事變動頻繁 百般折騰只為逐夢「千億」 ?
    然而,在地產黃金十年裡,新希望地產減緩了擴張步伐。2005年之後,土地市場也鮮少看到新希望地產的身影,而同期成立的其他房企仍在不斷跑馬圈地。2014年之後,新希望地產開始追趕規模,但是在加速擴張的背後,是新希望地產曾經錯失的黃金十年。如今,新希望地產站在千億房企陣營的門檻上只差臨門一腳,但是在業績增長和負債之間,新希望地產仍面臨嚴峻考驗。
  • 半年報透視|中海地產:「利潤王」逐夢4000億
    報告期內,中海地產在中國內地13個城市新增21幅土地,新增總樓面面積為582萬平方米。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團系列公司土地儲備為9006萬平方米,對應貨值達1.3萬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影響下,「利潤王」中海地產的營業收入增速有所放緩,股東應佔溢利也出現同比下降3.7%。
  • 大項目戰略接連落地,中海地產半年淨賺205億
    今年中海地產的拿地預算同比增長23%至1400億元,上半年權益購地金額為523億元,同比增加6.5%。中海地產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上半年共實現收入886.3億元,同比增長11%;歸母淨利潤為205.3億元,同比下降3.7%。在此背景下,中海地產仍擬派發中期股息每股港幣45仙,與去年同期持平。
  • 2019年地產央企業績揭秘:中海地產依然是「利潤王」但華潤置地盈利...
    除了營收與利潤表現各異外,保利發展以4618.48億元銷售額延續去年銷售冠軍寶座;中海地產依然是「利潤王」,416.18億元淨利潤比排名第二的華潤置地多出100多億元。盈利能力方面,華潤置地盈利能力最強,EPS為4.12,中海盈利能力最弱,EPS只有0.04。中交地產股東投資收益最高,達21.7%,中國中冶股東投資收益最低,為7.99%。
  • 中海地產2020年度二批次戰略單位籤約
    近日,中海地產2020年二批次戰略單位籤約儀式在深圳總部中海大廈舉行。中海發展行政總裁張智超、助理總裁郭磊、成本管理部負責人及8家新評選的戰略單位參加籤約儀式。會議由郭總主持,集團成本管理部介紹了戰略單位政策及戰略協議內容,戰略單位大連金廣等進行了表態發言。
  • 南通三建有了地產總裁,但這家公司流動性風險不小
    因為明星職業經理人張澤林的加入,在地產圈並不知名的小房企南通三建最近被外界所知。張澤林回應界面新聞稱,已加入南通三建地產公司做總裁。在這之前,江蘇南通三建集團還發布了一則公告稱,解聘黃裕輝總經理職務,並聘任施暉為總經理。從南通三建的名字就可以簡單推斷,是做建築施工的,俗稱做包工頭。但一直做地產開發業務的張澤林顯然不會去做包工頭。
  • 基金業再聞噩耗,中海基金副總經理過世,背後浮現中海員工不滿和質疑
    中海基金近年來內部人事地震頻繁,從上到下,從高管到投研,經歷過一波大換血,更有前基金經理髮布公開信十問總經理。 聰明投資者從業內獲悉,中海基金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宋宇於日前過世,這是近幾年金融業頻發高管不幸的又一例。但與過往不同的是,宋宇的過世似乎在員工群體中激起了為之不平的反響。
  • 中興商業人事巨震!董事長、總裁同時辭職,任職一年半
    【人事動態】中興商業11月30日晚間公告稱,由於工作變動原因,魏海軍申請辭去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長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辭職後,魏海軍仍繼續擔任董事、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及提名委員會委員職務。
  • 地產雜誌 2019年房企高管離職路徑:抱團走依然盛行
    具體來看,年初和年中是人事變動的高峰期。從房企來看,泰禾、華夏幸福(600340,股吧)、陽光城(000671,股吧)等人事變動較多。同年4月,原華潤華南大區總經理王笑、華潤華南大區副總經理趙榮、華潤商業地產總經理趙煒集體辭職投奔吳向東,吳向東顯然沒有虧待「弟兄們」,均給出了華夏幸福副總裁的職務,實現由區域高管向集團高管的跨越。2019年年中,中南建設(000961,股吧)副董事長魯貴卿離職。
  • 副總經理宋宇突然離世 折射中海基金人事變動和糾紛內耗巨大
    黃鵬因不滿中海基金延遲辦理退工手續、未發放完全工資和年終獎等薪酬問題,在離職後不久便向上海市浦東新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了仲裁申請,要求中海基金支付自己204.1萬元,其中包括延遲辦理退工手續的經濟補償2000元、2016年年終獎差額126.44萬元、2015年專項激勵獎金69萬元、2017年8月1日至2017年8月22日的工資8.46萬元。
  • 2019地產央企「綜合體質」比拼:中海第一,中交墊底
    融資成本低,拿地成本低,資金實力雄厚,品牌力量強大……地產央企的優勢很多。克而瑞2019房企銷售榜顯示,TOP20裡有5家央企身影,即保利發展、中海地產、華潤置地、招商蛇口、中國金茂。但同為央企不同命,也有央企被甩在了百名之外。樂居財經梳理上市央企2019成績單,從規模、盈利能力、償債能力、業績潛力等角度,比比看,哪些央企爭上遊,哪些央企在掉隊。
  • 南開分局服務接待中海地產公司
    為助力優化南開區營商環境建設,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近日,南開分局採取面對面交流的方式接待服務中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針對中海地產在建設項目規劃設計、項目報審以及《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和《天津市建築工程規劃管理技術標準》的執行情況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南開分局領導和有關負責同志進行了解答,並邀請南開區土地整理中心對六馬路地塊、昌源裡地塊等南開區待出讓地塊進行推介,歡迎中海地產在南開區投資建設。中海地產對南開分局細心服務表示感謝,高度認可分局在營造良好營商環境上作出的努力。
  • 快訊:中信地產集團新增投資中海海誠地產
    樂居財經訊 凱越11月12日,樂居財經獲悉,中信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新增投資企業溫州中海海誠房地產有限公司。   據悉,溫州中海海誠房地產有限公司成立於2020年11月9日,註冊資本2000萬元,法定代表人劉慧明,由中信房地產集團全資控股,經營範圍包括房地產開發經營;建設工程設計;各類工程建設活動(依法須經批准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具體經營項目以審批結果為準)。
  • 中海地產穩健當頭 一二線城市重點加磅逐夢4000億港元
    來源:中國經營報中海地產穩健當頭 一二線城市重點加磅逐夢4000億港元佚名在受特殊時期影響的上半年,中海地產仍能繼續保持銷售額增長。今年上半年,中海地產實現銷售額1720億元,同比增長4.2%,淨利潤205.3億元,利潤穩居行業前列。
  • 4000億巨頭中芯國際人事大地震!
    「中芯國際人事大地震!」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作者 | 馬志傑國內晶片龍頭企業中芯國際12月15日晚間發生人事大地震:臺積電前COO、技術大牛蔣尚義回歸公司任職;聯席CEO梁孟松被曝突然在董事會提出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