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爾-2,德軍眼中的「黑色死神」

2021-01-19 環球網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近日在一場媒體見面會上,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拿出一張「被打得像篩子一樣的飛機」照片,並把當前處於風口浪尖的華為海思比作這架「爛飛機」。華為官網的說明更加激勵人心:「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一架二戰中被打得像篩子一樣、渾身彈孔累累的伊爾-2飛機,依然堅持飛行,終於安全返回!」

伊爾-2到底是什麼樣的飛機,能讓華為如此推崇?

其實不只是華為,蘇聯領導人更是將伊爾-2評價為「如同紅軍的麵包和空氣般不可或缺」。1938年,面對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著名飛機設計師伊留申率領團隊,開始研製全新的對地強擊機。衛國戰爭爆發之前,這種正式命名為伊爾-2的新戰機剛裝備蘇聯紅軍。

在戰爭爆發的初期,德軍坦克集群利用閃電戰接連突破蘇軍防線。對於蘇聯紅軍而言,急需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打擊德軍坦克。這時蘇軍指戰員們發現,只有伊爾-2能緩解危機。它的重要部位被裝甲覆蓋,能防禦子彈、小口徑高炮的襲擊,非常適合於低空對地攻擊。在1941年7月的奧爾沙、斯摩稜斯克和葉利尼亞戰線上,近衛第430、第4、第61強擊航空兵團累計投入120架伊爾-2。獲得「蘇聯英雄」稱號的蘇聯空軍上將G.F·拜杜科夫這樣描述稱:「伊爾-2!前線所有人都喜歡這種出色的飛機——蘇聯設計師和工人同志的傑作。尤其在戰場上直接支援步兵和坦克作戰時,它更是不可替代的……飛機的生命力讓人嘆服,機翼被子彈打穿,一側支零破碎,飛機照樣能飛,還能正常降落。即使穩定器只剩下不到一半,它還能飛!無論是堅不可摧的裝甲,強勁可靠的發動機,還是簡潔明快的結構,沒有別的飛機與它媲美……」

例如在1941年7月10日,蘇聯空軍近衛第430強擊航空兵團大尉克拉斯諾盧茨基駕機出航,他的目標是集結在奧爾沙外圍的納粹德國裝甲集群,這股力量直接威脅莫斯科的大門斯摩稜斯克。突然,他找到了目標,「好吧,讓你們嘗嘗什麼叫『夠勁』!」繪有紅星的伊爾-2搖擺著身軀,沿著德軍裝甲縱隊逆向飛行,播撒著炮彈和航空炸彈!戰後統計,克拉斯諾盧茨基一個架次就摧毀12輛德國坦克,德軍攻勢被遏制了。

戰場上的慘重損失讓德軍對伊爾-2聞風喪膽,稱它為「黑色死神」。蘇軍則因伊爾-2的堅固防禦,稱之為「飛行坦克」。1941年11月6日,在十月革命節紀念大會上,史達林對伊爾-2給出高度評價:「我們必須要找到一個辦法,將德軍坦克的優勢化為烏有,從根本上提升紅軍的作戰實力。為此,我們不僅要成倍地提高坦克產量,還要大幅提高反坦克飛機的產量……」為滿足伊爾-2的供應,史達林甚至採取極端措施——任何與伊爾-2爭奪生產資源的飛機一律停產,他直接在電報中公開呼籲:「我們的紅軍現在需要伊爾-2,就像需要空氣和麵包那樣」。

不過伊爾-2在取得重大戰果的同時,自身也蒙受大量損失,主要不是被地面防空炮火擊落,而是被德軍戰鬥機擊落。德軍在戰鬥中發現,伊爾-2最薄弱的地方在於尾部機艙和機身下部的化油器。得到蘇聯飛行員的反饋後,伊留申設計局全體動員修改設計。伊留申回憶說:「我們全神貫注地工作,睡覺、吃飯乾脆就在設計局裡。我們絞盡腦汁地思考:如何才能不改變已經使用的工藝而生產出雙座機呢?」在創紀錄的短時間內,不中斷生產線的新雙座機製造工藝被弄出來了。1942年10月,中央方面軍率先使用伊爾-2雙座強擊機,除了飛行員,還設置了有裝甲遮蔽的尾部機槍手,他負責操作12.7毫米大口徑機槍,這就大大降低了敵機後部襲擊的概率。即便如此,伊爾-2的尾部機槍手依然是非常危險的戰鬥崗位,平均每出動七次就會損失一名尾部機槍手!

憑藉在衛國戰爭中獲得的卓越戰績,以及它所代表的不屈精神,伊爾-2享譽世界。據統計,伊留申設計的伊爾-2及其後續型號在衛國戰爭中共製造了4.1萬架,世界上沒有一個設計師能有如此驕人的業績。

相關焦點

  • 二戰德軍口中的「黑色死神」,蘇聯的伊爾-2攻擊機
    這款伊爾-2攻擊機是以單活塞式三葉螺旋槳驅動的機型,呈下單翼硬殼式布局,為後三點式收放式起落架,主量產型為縱列雙座封閉式座艙,後座位是面向後方的機槍手座位,並設有彈倉的構造。而伊爾-2攻擊機結構設計上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是由鋁而是由鋼材和木材構成機體外殼,以平衡因為發動機功率不足下,機體的強度和飛行性能的取捨,另一特點前起落架雖為收放式,但輪胎是不可收入機體內自行車式構造,而後輪則不可收,保障了在緊急降落時的安全性。
  • 蘇聯「黑色死神」:伊爾-2,傷痕累累仍安全返航,成華為精神象徵
    地面蜂擁前行的坦克裝甲集群是德軍「閃電戰」中的經典景象之一,令蘇聯人在交戰初期嘗盡了苦頭。然而不久,這種地面攻擊力就大打折扣,因為蘇聯推出了一款幾乎完全針對德軍坦克量身訂製的攻擊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伊爾-2。伊爾-2的成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 「黑色死神」,二戰最危險崗位,華為為何轉發蘇聯伊爾2攻擊機?
    配圖是「一架二戰中被打得像篩子一樣,渾身彈孔累累的伊爾2攻擊機,依然堅持飛行,終於安全返回」。路透社5月15日發布的報導稱,美國商務部再度延長華為的臨時許可到8月13日,但同時他們正在更改一項出口規則,意圖打擊華為的晶片供應鏈。美國商務部此前就已經5次延長華為的「臨時通用許可證」期限,將針對華為的期限延長到5月15日。
  • 紅色雄鷹——蘇聯紅軍伊爾2型攻擊機
    伊爾2型攻擊機是二戰蘇聯衛國戰爭中蘇聯紅軍所裝備的最主要的空中打擊裝備,被蘇軍廣泛的用於陸軍支援作戰,因為其戰爭中的出色表現被德軍稱之為「黑色死神」,作為世界航空史上產量最大的一型飛機,陸續生產達42330架之多,充分說明了其在蘇聯紅軍中的受歡迎程度,在反法西斯作戰中貢獻了重要力量,城南哨站今天為大家介紹紅色雄鷹伊爾
  • 二戰時期蘇聯的伊爾-2「飛行坦克」攻擊機,真的那麼抗揍嗎?
    【百家號獨家報導團】伊爾-2攻擊機是蘇聯二十世紀30年代後期開始研製的對地攻擊機,1940年10月首次試飛成功,1941年3月開始量產,到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時,已經交付部隊約200架。此後伊爾-2經歷了整個蘇德戰爭的殘酷考驗,在歷次重大戰役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被德軍敬畏地稱為「黑色死神」。
  • 空中死神:蘇聯「飛行坦克」,二戰德國裝甲終結者!
    二戰期間,不少武器裝備都有著非常亮眼的表現,在這場戰爭中大放異彩,其中有這麼一款戰機受到了極高的評價,它是蘇聯人口中的「飛行坦克」,也是德國人嘴裡的「黑色死神」。在蘇德戰爭期間,憑藉著極高的防禦力以及優秀的對地支援能力,被視為整個二戰裡綜合性能最好的對地攻擊機,它就是伊爾-2攻擊機。這款戰機可以說是在德軍心裡留下了深重的陰影,在它面前,坦克簡直不堪一擊,是空中死神,也是德軍裝甲的終結者!
  • 灰燼戰線:「死神的冰與火之歌」新劇情上線,伊爾-2登場!
    以下角色專屬全新塗裝限時上架啦~★3 輕型戰鬥機「P-47B 雷電」全新塗裝「星光下的最後花火」★2 輕型攻擊機「Ju87B 斯圖卡」全新塗裝「死神的月下漫步」請注意,以上限時塗裝將在活動時間結束後下架。但別擔心!
  • 《灰燼戰線》「死神的冰與火之歌」新劇情來襲, 伊爾-2登場!
    ★2 輕型攻擊機「Ju87B 斯圖卡」全新塗裝「死神的月下漫步」★2 輕型坦殲「M40 突擊炮」全新塗裝「山地兵的午後」當黑死神伊爾-2接到一項奇怪的任務的時候,她並不知道自己將要面對的,是另一位死神。交錯的命運,必須在放棄一切的信念之下殊死一搏。這聽起來很粗暴,但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的時候,誰也不知道自己的分量到底如何——沒有一個死神不能對抗的命運,如果有,就兩個。
  • 華為的網紅「伊爾2攻擊機」 其兄弟曾在中國參加實戰
    一架被打得滿身彈孔的伊爾2型強擊機出現在網上,圖片下方文字是「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這幅充分體現了華為面對外來重壓自強不息的圖片,迅速在網絡上傳播,伊爾2型強擊機也瞬間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
  • 任正非連續三次提到的「伊爾-2轟炸機」圖片,有何深度含義?
    任正非在很多次採訪時,曾多次提到一架二戰飛機,伊爾-2轟炸機。這架飛機被蘇軍戰士稱為「飛行坦克」,被德軍士兵稱為「黑色死神」。第一次提到這個飛機,照片裡的飛機將要報廢了似的,卻還在飛行。任正非那時在接受美國電視臺專訪時,談到了女兒、華為財務長孟晚舟,他主動用這架伊爾-2攻擊機來比喻孟晚舟。任正非說:「她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這架伊爾-2飛機,被地面炮火、空中炮火打得破破爛爛、千瘡百孔,還在飛行,她現在的處境就是這樣的,如果返航了,就是英雄了,我估計她將來有可能會當英雄。」
  • 原來死神也可以穿著黑色和服拿著各式倭刀
    自古以來,人們眼中的死神或是套著黑色兜帽、拿著鐮刀的骷髏,或是現代電影中穿著黑色西服的樣子。然而一部日本動漫卻顛覆了我們的認知,原來死神也可以穿著黑色和服拿著各式倭刀……這一切要從一個看似頹廢、單薄,卻十分熱血,並且能看見靈的少年開始。
  • 空戰英豪,二戰德軍10大王牌飛行員,戰績恐怖無人可及!
    因為一度把引擎蓋周圍漆成了黑色鬱金香圖樣,使得有些蘇軍飛行員把他稱為了「來自南方的黑色魔鬼」。 1942年11月5日第一次戰績擊落伊爾-2強擊機:1943年7月5日哈特曼一天出動4次,擊落5架拉-5殲擊機;1943年9月底哈特曼擊落敵機115架,破莫德斯創造的擊落敵機100架的記錄,成為新的'空軍英雄'。
  • 二戰德軍骷髏師有多可怕?被稱為蘇軍的死神,成員都有抑鬱症
    其師徽骷髏圖案的含義是「我們在我們的黑色帽子上佩帶骷髏標誌,藉以警告我們的敵人,並向我們的領袖表示,我們隨時準備用自己的生命去實現他的理想。」 骷髏師於1939年11月1日正式成立,其首任師長是納粹德國黨衛隊上將西奧多·艾克,艾克是一個殘酷的納粹主義的狂熱份子,他手段強硬兇狠。在他的領導下,骷髏師犯下了許多難以原諒的戰爭罪行。
  • 年僅二十歲的女孩卻被稱作恐怖死神,專門獵殺德軍軍官的女狙擊手
    所以蘇聯出現了很多女兵,當年的帕夫柳琴科和沙妮娜因為天賦的原因,被當時的蘇聯軍隊安排學習狙擊戰術,培養她們成為了一名狙擊手,帕夫柳琴科在戰爭中共擊殺309名德國士兵,而沙妮娜只有59名德軍的戰績,這樣為什麼說她和帕夫柳琴科相提並論呢?
  • 伊留申另類設計,駕駛艙安裝在發動機上的伊爾-20強擊機
    今天要提到的這款主角是——伊爾-20強擊機,著名的伊留申設計局研製,二戰後期產物。以往大家對伊爾-2「黑死神」強擊機印象絕對深刻,對於它的改型伊爾-10也是厚愛有加,甚至還成為中國空軍第一代強擊機戰果豐碩。不過在伊爾-10之後伊留申還推出了伊爾-20強擊機,和看起來造型很常規的前輩想比,伊爾-20已經成為一款另類。
  • 蘇聯伊爾102攻擊機,全身大量武器,詮釋暴力美學
    火力防護強大的攻擊機方案伊爾102攻擊機其實並不是全新的設計,當時伊留申設計局在二戰中就已經研發出一款皮實耐用、火力兇猛的強擊機伊爾-2,伊爾-2在二戰中戰功顯著,毀滅了大量的德軍坦克、陸地機場的飛機和軍艦。
  • 二戰時期德軍的犀牛88毫米主炮殲擊車一度成為東線戰場死神點名者
    庫爾斯克戰役前期,德軍坦克主炮威力不足問題才得到徹底解決,德軍生產將近300輛四號F2型坦克和四號G型坦克,來代替已經明顯性能落後的三號坦克,1942年德軍在東線的進攻不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坦克性能的不足,雖然德國擁有第一批精銳的坦克手,能夠勉強維持住勒熱夫戰線防禦和史達林格勒的進攻,在局勢已經向蘇聯那邊傾斜。
  • 《伊爾2捍衛雄鷹》續作將研發 描寫史達林格勒戰役
    【導言】:《伊爾2捍衛雄鷹》的續作《伊爾2捍衛雄鷹:史達林格勒戰役》已開始研發,預計2014年早些時候上市,玩家將能夠體驗多人以及單人模式,首批內容只有史達林格勒戰役,而後將繼續擴充同時代下的其他戰役,據悉該遊戲將由PC獨佔。
  • 《伊爾2捍衛雄鷹》帶你體驗王牌空戰
    以二戰為主題的空戰遊戲雖然很多,但像《伊爾2 捍衛雄鷹:1946》這樣真實而又專業的空戰遊戲卻是少之又少。該作不同於市面上同類作品以絢麗的畫面與爽快的戰鬥來吸引玩家,而是獨闢蹊徑,將功夫下在了再現二戰史實,還原真實空戰的地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