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連續三次提到的「伊爾-2轟炸機」圖片,有何深度含義?

2020-12-23 了了讀書

任正非在很多次採訪時,曾多次提到一架二戰飛機,伊爾-2轟炸機。這架飛機被蘇軍戰士稱為「飛行坦克」,被德軍士兵稱為「黑色死神」。

第一次提到這個飛機,照片裡的飛機將要報廢了似的,卻還在飛行。任正非那時在接受美國電視臺專訪時,談到了女兒、華為財務長孟晚舟,他主動用這架伊爾-2攻擊機來比喻孟晚舟。

任正非說:

「她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這架伊爾-2飛機,被地面炮火、空中炮火打得破破爛爛、千瘡百孔,還在飛行,她現在的處境就是這樣的,如果返航了,就是英雄了,我估計她將來有可能會當英雄。」

第二次是在華為總部接受多家媒體採訪時提起的,任正非接受中央電視臺記者採訪時說:

「我是在網站上看到這張照片,覺得很像我們公司的情況,發給大家。運營商BG認為自己就是這架飛機,他們就自己拿來廣播了。後來梳理下來發現,運營商BG反而還沒有大的問題,因為有十幾年的準備充分。我們現在的情況就是一邊飛一邊修飛機,爭取能夠飛回來。」

第三次提到其實也是在這場採訪中提到的,任正非回答記者提問時,用這架飛行中的、傷痕累累的飛機比喻:

「海思是華為的一個助戰隊伍,跟著華為主戰隊伍前進,就如坦克隊伍中的加油車、架橋機、擔架隊一樣,是這樣的定位。三個板塊,不是哪個板塊掙錢多就地位高,只有網絡連接部門才能稱霸世界,美國打的是這個部門,「爛飛機」說的也是這個部門。現在梳理下來,發現這個部門困難少,因為準備時間長,反而別的部門困難多。在5G、光傳輸、核心網等領域,不會受到打擊,還會長期領先世界很多年。」

原本華為向聯發科訂購晶片,事態好像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了,但是在八月中旬,美國再一次修訂了禁令,新增加的內容大致為:華為不得使用美國技術來製造其產品,任何使用美國技術的企業不得與華為合作。此外,美國商務部將華為手下38所子公司列入黑名單。

因為這個禁令,聯發科無法可能和華為合作,因為聯發科的晶片是由臺積電代工生產,所以華為這一次不禁又要讓人捏一把汗。現在華為還在奮力飛行,美國明裡暗裡的「飛彈」還在騷擾。但是不只是華為在努力,我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在接受採訪時也堅決表示:「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這架爛飛機的照片曾被華為拿來做成海報,底下配字:「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在美國的步步緊逼之下,華為也在努力保護自己的「核心」。

任正非這一生遭遇苦難,苦難之神一次又一次找到他,欺負他,但是他沒有一次是屈服的,他說:「除了勝利,我們已經無路可走。」他是中國企業家的楷模,是所有青年創業者的偶像。

清華大學長三角研究院中國企業家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王育琨,研究任正非21年,多次與任正非傾心交談,將任正非的「灰度哲學」研究的非常透徹,於2019年、2020年他分別寫下《苦難英雄任正非》、《任正非找北》兩本書,希望給於苦難中、迷茫中的你一點指引,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任正非的故事、任正非的管理方式、任正非的灰度哲學,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這個套書,非常精彩。

相關焦點

  • 任正非連續三次提到的「伊爾-2轟炸機」照片,有何深度含義?
    華為能堅持到現在,除了本身積累的技術專利,也和他們企業的性格有關,在以往對華為的總裁任正非的一些採訪中,任正非連續三次提到一架二戰飛機,這款飛機是前蘇聯生產的伊爾-2轟炸機,為什麼會用到這架飛機,這其中有何深度的含義?
  • 紅色空軍的重錘,蘇聯二戰中的遠程主力雙發轟炸機,伊爾-4轟炸機
    眾所周知,在百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轟炸機才剛剛出現,如今已經經歷了百年左右的時間,空軍中這支主要的進攻型力量依舊備受大國空軍的重視。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促進了轟炸機的出世,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則是促進了轟炸機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問世了一大批性能優異的轟炸機,對戰勝德國、日本法西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 河內的「小獵犬」,越南空軍第一批伊爾-28輕型轟炸機詳情。
    伊爾-28「小獵犬」輕型轟炸機 很多人都知道在越戰時期越南空軍曾經獲得過蘇制伊爾-28「小獵犬」輕型轟炸機,甚至還清楚是中、蘇兩國合計援助了25架。但是大家對於第一批伊爾-28的詳細情況一直存在爭議。因為很多資料都說是中國在1965年提供了12架。但是也有不同說法,一些人認為是1965年6月蘇聯首先將8架伊爾-28「小獵犬」輕型轟炸機率先交付了當時的北越空軍。中國援助的相同型號轟炸機雖然同在1965年到達,但是在具體時間上卻要略晚。那麼,真實的情況究竟是怎樣的呢?
  • 一代經典,中國的首款噴氣式轟炸機,轟-5輕型前線戰術轟炸機
    Ar234型噴氣式轟炸機,這兩款噴氣式飛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僅有的兩種噴氣轟炸機。在轟炸機上最先引入的是圖-2轟炸機,圖-2轟炸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問世的轟炸機,在上個世紀50年代性能已經落後。隨著蘇聯伊爾-28「小獵犬」噴氣式轟炸機的出現,我國成功將目標轉移在了伊爾-28轟炸機上。立即就從蘇聯引進了伊爾-28轟炸機。
  • 「黑色死神」,二戰最危險崗位,華為為何轉發蘇聯伊爾2攻擊機?
    任正非多次提及這架著名的飛機,來比喻華為的堅強。可以看出,任正非對這架彈痕累累的飛機情有獨鍾,在各種場合多次提及,用這架飛機來形容華為目前的處境,簡直是太恰如其分了。伊爾-2是蘇德戰爭期間蘇聯主要強擊機,廣泛用於低空火力支援陸軍。
  • 華為的網紅「伊爾2攻擊機」 其兄弟曾在中國參加實戰
    一架被打得滿身彈孔的伊爾2型強擊機出現在網上,圖片下方文字是「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這幅充分體現了華為面對外來重壓自強不息的圖片,迅速在網絡上傳播,伊爾2型強擊機也瞬間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
  • 安-124運輸機有多大?和伊爾-76、圖-160轟炸機放一起比比
    那麼安-124到底有多大呢?其運輸能力要比美軍的C-5高出10%~25%,之所以有這個範圍是因為美國的C-5有A型和B型,改進後的C-5B具備更強的運載能力。安-124採用了四臺D-18T渦扇發動機,起飛重量高達405噸,最大載重150噸。安-124運輸機機身長度69米,翼展73米,巡航速度可以達到800公裡每小時。
  • 小獵犬的紅色歲月,記錄伊爾-28在中國空軍服役的日子
    除基本型外還發展出R偵察型、T魚雷轟炸機、U教練型以及無人靶機,總產量多達2000多架。基本性能如下:空重12.89噸,最大起飛重量23.2噸、最大飛行速度90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2180千米,最大升限12300米。 伊爾-28可以掛載3噸彈藥,比如4枚500公斤/12枚250公斤炸彈,甚至可以掛載小型戰術核武器。
  • 呼嘯的惡魔 令人膽寒的斯圖卡俯衝式轟炸機
    德國空軍的發展得到了空前的支持,各型戰機也更進一步細化,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新一代俯衝式轟炸機計劃上馬,經過多輪競標,最終容克公司提出的Ju-87計劃一舉擊敗其他三家競爭企業,成為了納粹德國空軍制式的俯衝式轟炸機。該機於1935年9月完成首飛,1937年正式列裝納粹空軍,並被命名為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
  • 衡水中學275人考上北大清華,任正非先後5次提起,為何仍被質疑?
    河北衡水中學,始建於1951年,位於河北省衡水市,是衡水市人民政府直屬的三所重點高中之一。在中國應試教育領域,重點大學上線率接近100%的頂尖中學被稱為「黃埔軍校」。每年有100多人進入清華大學,2019年有275人進入北大清華。
  • 伊爾-2,德軍眼中的「黑色死神」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近日在一場媒體見面會上,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拿出一張「被打得像篩子一樣的飛機」照片,並把當前處於風口浪尖的華為海思比作這架「爛飛機」。華為官網的說明更加激勵人心:「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
  • 未來十年,這三樣東西比房子更珍貴?任正非有暗示,馬雲也提到過
    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房地產市場上演的四幕景象更給我們指明了道路:其一、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全國百強房企中,有6成採取了「降價賣房」營銷策略,其中有開發商帶頭打6折賣房;其二、8月份,國家發布涉房企業融資的「三道紅線」新禁令,按照融資新規,未來3年80%的房企不得不積極降負債,停止無序擴張,不排除明年有房企大規模降價,以價換量拉動回款;其三、7-10月份,全國一二線熱點城市出現了連續三個月的「拋售潮」,
  • 伊留申另類設計,駕駛艙安裝在發動機上的伊爾-20強擊機
    今天要提到的這款主角是——伊爾-20強擊機,著名的伊留申設計局研製,二戰後期產物。以往大家對伊爾-2「黑死神」強擊機印象絕對深刻,對於它的改型伊爾-10也是厚愛有加,甚至還成為中國空軍第一代強擊機戰果豐碩。不過在伊爾-10之後伊留申還推出了伊爾-20強擊機,和看起來造型很常規的前輩想比,伊爾-20已經成為一款另類。
  • 華為logo的三次變更,每次都有「特殊含義」,你知道哪個?
    華為logo的三次變更,每次都有「特殊含義」,你知道哪個?提及華為,大家都很熟悉,畢竟是國內最著名的科技公司,也是咱們的驕傲。對於華為,大家都很熟悉,1987年,44歲的任正非拿著21000元在某個小作坊裡面開始創業。經歷數十年的發展,如今華為已經成為了行業的「領頭羊」,也是直接著名的通信公司。不過說起華為,你知道嗎?華為logo的三次變更,每次都有「特殊含義」,你知道哪個呢?
  • 俄海軍的得力幹將,伊爾-38N反潛巡邏機
    該型巡邏機裝備有三種定製聲納浮標,按照大中小型號分別編號為:RGB-3、RGB-2、RGB-1A,投進目標海域後,可以向飛機上的信息系統發回水下音頻信號。RGB-1A重量為15KG,這是一種被動全向浮標,麥克風可以在水下35米或者70米的地方工作,可以探測3公裡外的潛艇。浮標可以通過無線電將探測到聲音信號傳給反潛機,傳輸距離最高可達40公裡。
  • 全球最大轟炸機跨洲際巡航,連續飛行2萬公裡,西方集體一聲不吭
    據環球網報導,日前,俄羅斯飛行員駕駛了圖-160轟炸機連續飛行了25個小時,一次性連續飛行2萬公裡。可以說就目前而言,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轟炸機能夠做到這些。據了解,俄羅斯轟炸機飛越了北冰洋、太平洋、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東西伯利亞海。主要目的就是給美國和北約來看看俄羅斯實力,讓他們知道俄羅斯是完全有能力進行跨洲打擊。
  • 伊爾-40下馬被證明是大錯誤!儘管沒有爆發三戰,卻有大用武之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著名的伊柳辛設計局在蘇聯攻擊機的研發上正處於如日中天的地位,大量伊爾-2「斯圖莫維克」攻擊機是蘇聯空軍對地攻擊主力,更先進的伊爾-10也已進入部隊服役。很快時間來到50年代初,隨著韓戰的爆發,事情已經非常清楚:活塞式作戰飛機已經在一夜之間過時,未來的天空屬於噴氣式戰機,攻擊機也不例外,飛行遲緩的伊爾-2和伊爾-10將很難在未來戰場上生存下來。因此伊柳辛設計局創始人謝爾蓋·伊柳辛從1950年就開始構思新一代噴氣式攻擊機,並向蘇聯空軍提交了建議,但遭到否決。
  • 蘇聯「黑色死神」:伊爾-2,傷痕累累仍安全返航,成華為精神象徵
    先是固執的軍方喜歡單座配置而反對伊留申的雙座設計,史達林更是完全沒有理會這種單發前線攻擊機的思路,竟提出將其改為高空遠程轟炸機。伊留申不得不按照領袖的思路進行修改。結果可想而知,最終以失敗告終,而且使伊爾-2的腳步幾乎停滯了2年。時間轉眼到了1941年,蘇德之間的氣氛越來越緊張,迫使蘇聯不惜一切代價增加防禦能力。
  • 呼嘯的惡魔,二戰納粹空軍的俯衝轟炸機,Ju-87「斯圖卡」轟炸機
    JU-87「斯圖卡」轟炸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也出現了幾款性能非常優異的轟炸機,更是成為了德國「閃電戰」的功臣,其中有He-111中型轟炸機、Ju-88中型轟炸機、Ju-188據悉,這次參與競爭的飛機製造商有亨克爾公司、阿拉多公司、漢堡飛機製造公司、容克斯公司。Ju-87俯衝轟炸機誕生在以上各大廠商競爭當中,最終容克斯公司提出的Ju-87方案擊敗了以上三大飛機製造商提出的方案,成為了德國納粹空軍當中的俯衝轟炸機。
  • 中紀委評「任正非在榮耀送別會上的一席講話」:那些打不倒你的...
    11月25日,任正非及華為高管出席榮耀員工送別會。他說:「我們本來是一棵小草,這兩年的狂風暴雨沒有把我們打垮,艱難困苦的鍛鍊,過幾年也許會使我們變成一棵小鐵樹。鐵樹終會開花的。」11月27日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刊發評論文章《任正非這段送別的話為何感人》,文章指出,過去幾年,華為經歷了許多痛苦而艱難的時刻。美國政府一波一波嚴厲制裁,打壓持續升級。斷供、封殺、制裁,打不垮不屈的生命。正如任正非一次次講到的那架「爛飛機」,二戰中被打得像篩子一樣、渾身彈孔累累的伊爾2飛機,依然堅持飛行,終於安全返回。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