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部在中國的政府建制中已經成為歷史,化工部直屬高等學校共有8所:北京化工學院、青島化工學院、武漢化工學院、鄭州工學院、瀋陽化工學院、南京化工動力專科學校、連雲港化學礦業專科學校、化工部興平化工學校。
北京化工學院
現為北京化工大學。也是老八所裡面唯一一所目前入選「雙一流」的化工類高校。
學校創辦於 1958 年,隸屬原化學工業部領導,1960年10月中央決定列為全國重點大學。1971年10月與北京化纖工學院合併(校名為北京化工學院),這期間學校對專業進行了大幅度調整,停辦了全部尖端絕密專業,增設了若干新專業,全院共設置5個系14個專業。
1994年2月學校更名為北京化工大學,1996年4月原化工管理幹部學院併入,1998年9月劃轉為教育部直屬高校。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 211 工程」和「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院校。
青島化工學院
現為青島科技大學。其前身是1950年9月創建的瀋陽輕工業高級職業學校,1956年8月遷至青島,改名為青島橡膠工業學校,1958年9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組建為山東化工學院,1984年9月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青島化工學院,1998年劃轉山東省領導。
這是中國橡膠工業的「黃埔軍校」。
2002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青島科技大學。
武漢化工學院
現為武漢工程大學。創建於1972年6月,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學院,隸屬湖北省。1980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武漢化工學院,改由原化工部主管。1998年7月,隨著高校管理體制的調整,學校劃轉到湖北省管理,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為主。
2006年2月,經教育部同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更名為武漢工程大學。
瀋陽化工學院
現為瀋陽化工大學,始建於1952年7月15日,隸屬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1953年10月,學校隸屬中央重工業部,更名為「重工業部瀋陽化學工業學校」。
1956年國家組建化學工業部,學校由隸屬重工業部轉為隸屬化學工業部;
1958年8月10日學校升格為本科正式建立「瀋陽化工學院」,隸屬遼寧省人民政府,1960年6月,經遼寧省委批准,學院更名為「遼寧科學技術大學」,1978年7月恢復原校名「瀋陽化工學院」,學校重新隸屬化學工業部;1998年8月國家調整高等學校管理體制,變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
2010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瀋陽化工大學。
鄭州工學院
現為鄭州大學,原化學工業部所屬的重點院校,創建於1963年,1973年,河南農業大學糧油工業系併入,經過3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成為以工為主,理、經、管、外國語兼備的多科性理工高校。1996年4月,更名為鄭州工業大學,1998年8月起,由中央和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為主。
2000年7月由原鄭州大學、鄭州工業大學、河南醫科大學於合併組建為新的鄭州大學。
化工部南京動力專科學校
現為南京師範大學紫金校區及江蘇城市職業學院。1954年籌建,1955年正式招生,後歷經多次調整更名,1980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南京化工動力專科學校,1992年經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南京動力高等專科學校,1993年被化工部列為部屬重點院校重點。
1997年化工部批准學校與南京化工大學聯合辦學,成立動力學院,開始招收本科學生。南京動力高等專科學校主管部門1998年7月由化學工業部劃轉江蘇省。2000年南京動力高等專科學校併入南京師範大學,成為其紫金校區。2007年,南京動力高等專科學校撤銷。
同年,南京動力高等專科學校(校名資源)參與合併組建江蘇城市職業學院。2008年,江蘇省廣播電視大學(部分)、南京動力高等專科學校(資源)合併組建江蘇城市職業學院。
連雲港化學礦業專科學校
現為淮海工學院,始建於1958年,是原化學工業部直屬高校,面向全國招生。連雲港化學礦業專科學校前身為錦屏磷礦技校、錦屏礦業學校和化工礦山工人大學。
1992年4月1日,經國家教委批准,學校更名為「連雲港化工高等專科學校」。1998年3月,在國務院政府機構改革中,化學工業部撤銷,學校交由江蘇省教委管理,在管理體制上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
2002年4月江蘇省人民政府決定將連雲港化工高等專科學校併入淮海工學院,同時撤銷連雲港化工高等專科學校建制。
化學工業部興平化工學校
現為西北工業學校,始建於1959年,是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是中國化工教育協會副會長學校、全國化工高級技工(技師)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學校、陝西化工職業教育集團理事長學校、陝西省能源化工教學研究會會長學校。
其中「化學工藝」、「化工機械」為省級名牌專業,建有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化工分析、儀器分析、化工仿真、化工單元操作、電工、電子、儀表、家電維修、計算機、機械加工、鉚焊、數控、鉗工等28個實驗、實訓室和生產實訓車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