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賣瓷磚變為賣空間、賣設計
新銳陶瓷主打「東方印象」
近日,記者梳理有著「陶瓷行業奧斯卡」之稱的今年第十六屆中國陶瓷行業新銳榜獲獎名單發現,獲得原創設計金獎和優秀獎的五種產品——格萊斯香雲紗瓷磚、鷹牌2086「東方集」系列、新中源陶瓷「墨勢」系列、東鵬瓷磚「東方印象—國風」系列、道訊祥雲系列藝術磚,無一不是「中國風」風格。由此可見,「中國風」深受設計師們的好評,成為了消費市場上最具活力和話題性的現象之一,越來越多的陶瓷品牌開始從中國傳統文化,從古典美學之中汲取養分和靈感。
年輕消費者更愛獨特「中國風」
記者實地走訪北京市閩龍陶瓷市場發現,「中國風」不僅受到設計師的青睞,也受到許多年輕消費者的喜愛。在一家國風瓷磚展廳內,消費者龔先生對記者表示:「以前裝修流行歐式風格,千篇一律,太容易審美疲勞了。現在我們年輕人還是比較鍾情於有特點的產品,之前在朋友家看到了中式風格的裝修就很喜歡,今天逛完幾家瓷磚店之後發現,原來還有這麼多不同元素的『中國風』,希望可以用這些不同的元素打造一個獨特的家。」
該展廳負責人盛先生告訴記者,該展廳將中國文化與現代元素相融合,全心全意地展示「中國風」空間的獨特魅力和發展趨勢,通過軟裝設計和空間搭配來實現傳統元素的現代應用,吸引了許多消費者前來體驗,疫情發生之後,該展廳還通過網絡技術搬上「雲端」,與企業網店進行聯動。盛先生表示,展廳建立之後,該店瓷磚銷售額即使在疫情期間也穩步上升。「我們的產品定位就是偏好新中式風格的年輕人,他們的消費能力也會高一些,對產品的要求當然也更高。」他說到。
去年發布的國潮數據也表明,各大電商平臺關於「國風國潮」的關鍵詞搜索量增長了近4倍,其中最大的消費人群則是95後,他們貢獻的銷售額達四分之一,遠超其他年齡段的消費人群。
差異化國風讓市場定位先於產品研發
記者通過中國陶瓷工業協會聯繫到某陶瓷企業負責人齊先生,他對記者說起了該企業的「國風」之路。幾年前隨著數碼噴墨技術的進步,陶瓷行業利潤逐年下降,企業要生存只能求變,開始在產品設計上汲取中國水墨元素,將傳統粉彩、局部描金等工藝應用到瓷磚表面上來,打造瓷磚的細節質感。後來從歷史物件、非遺文化、傳統文學意象等不同範圍尋找靈感,祥雲、青花瓷等許多意象都設計到了瓷磚之中。嘗到甜頭之後,產品研發的思路也在不斷拓寬,以瓷磚為主的搭配產品不斷湧現,現在已經從賣瓷磚轉化為賣空間、賣設計。「我們現在在研發之初就會先思考產品的應用場景和消費人群,產品追求差異化,每款產品的產能都不會太大,而專注於對特定消費者的特定研發和生產。」劉先生說道。
北京市某家裝公司負責人陳平接受消費日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當下消費者更偏愛獨一無二的「中國風」。「現在許多消費者在裝修的時候全程參與設計,拒絕千篇一律的裝修風格,很多時候是由消費者提供思路和樣本,比如瓷磚,經常會和陶瓷企業進行定製。」陳平說到,與西式裝修風格不同的是,中式風格更為多元,差異化也更為明顯,符合當下年輕人的消費習慣。
【來源:消費日報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