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一生到底殺了多少人?他真的殺了160餘萬嗎?這一點水分太大

2020-12-18 指點江山

白起,楚國王室後裔,曾經的祖上也有很多人物功成名就,盡顯風光,但是,到了他這一代,卻變得沒落了。昔日的光彩不再煥發,但是,白起卻並沒有自甘墮落,而是從小就投入軍中,從基層開始練起,之後,更是憑藉著自己的戰功,升到左更這個位子。

經常和他一起作戰的人,會知道他有一個特點和別人不同,那就是:不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喜歡採用運動戰的方式,將敵人引到野外,從而消滅敵人。而這,便形成了他用兵靈活的特點,讓他在每一次的作戰中,都能夠脫穎而出。

之後,他更是從少不更事的小卒,變成了當時秦國的重要將領,還被列為了「戰國四大名將」之首。說起白起生平的戰績,是以他殺人無數而聞名。因為他殺的人太多,所以,他便被人們稱為「人屠」。那麼,究竟他殺了多少人,才讓大家叫他「人屠」的呢?

就目前來看,大家比較公認的數字,就是他一生攻下城池70餘座,殺敵160餘萬。這個龐大的數字包括多個戰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長平之戰。這一次殺敵有45萬之多,正是我們所說的一將功成萬骨枯!那麼,一個人殺敵160餘萬,真的可信嗎?要知道,這是一個非常難完成的任務。

公元前257年,白起自盡,結束了自己輝煌的一生。

據《史記》記載,秦國在長達130餘年的時間裡,大規模的戰役或者戰鬥,加起來有15次之多。而每一次殺敵數都在2萬以上,其中,還有4次高達10萬以上。可是,就算把這些數字全部統計下來,再加上,一些小規模作戰的殺敵數,秦國在這130餘年的時間裡,殺死的敵人也就是149萬之多。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秦國130餘年才殺敵149萬之多,而白起一人就殺敵160餘萬,兩者數字之間存在這麼大的差別,很顯然,這兩個數字不同,很有可能是有人在其中造假。

那麼,究竟是誰所做的造假之事呢?

130餘年,時間很長,所以,發生的戰爭我們無法一一考核,只能按部就班,把史書上有明確記載的,有詳細說明的拿出來進行舉例說明,先說白起巔峰時期的長平之戰。

公元前261年,長平之戰爆發,持續了將近一年之久,而關於這次戰役,敵方傷亡人數的數字,最起碼在趙國徹底戰敗之前,損失也不過5萬餘人。再後來,有40萬敵軍表示向白起投降,而白起並沒有饒恕,下令挾詐坑殺。最後,只留了200多名士兵回去向趙國報信,剩下的40萬人全部坑殺。

這樣一來,長平之戰殺敵45萬的數字,就出來了。這樣來看的話,45萬這個數字,是因為挾詐坑殺突然升上去的,用欺騙的手段殺了這40萬人。可是,又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據史料記載,當時,長平之戰秦國發兵也就50餘萬人,哪怕前期殺死了5萬,趙國並沒有太大的損失。

50萬人面對40萬人,幾乎是1:1的人數比例。而且,40萬敵軍都是活蹦亂跳的大活人,還都是精銳軍隊。那麼,以當時的戰爭手段,白起是用什麼方法,一下子把趙國40萬軍隊全部殺死的?

有人曾經說,用的是當時秦國發明的秦弩,就像機關槍一樣可以掃射。即使這樣殺人,士兵們也會在慌亂之中逃跑的,不會坐以待斃,更何況,是40萬個大活人。另外,還有一種猜測,說是利用成吉思汗當時對待敵軍的手法,採用灌醉的手段,讓對方不省人事,再下令殺之。

可這樣一來,問題又出現了,秦國並沒有那麼多酒供應給敵軍,更何況是40萬。如果全部關起來燒死,去哪裡找40萬人的大監獄,或者分別將其誅殺殆盡,誰能保證每一次都不會有意外發生。

況且,大家都是人,又不是傻子,投降也是為了給對方留一條生路。如果,將對方強行的斬盡殺絕,難道他們就不會反抗嗎?如果反抗,兵力幾乎在1:1的情況下,秦國在這一次的戰爭中,會有多少傷亡。對於這些問題,可能沒人能給出準確的答案,更沒有資料給予說明。

即使數字是真的,經歷了這麼大規模的作戰,雙方的傷亡肯定是非常慘烈的。但是,僅僅9個月之後,秦國就再次多路發兵圍攻邯鄲,而趙國,卻還是有能力發兵抵抗。仔細想一下,趙國在當時只是一個百餘萬人口的國家,經歷了長平之戰,肯定會元氣大傷。

然而,趙國面對秦國的再次進攻,也只是驚恐,並沒有慌亂,而且,還可以像沒事人一樣繼續發兵抵抗,兵馬說來就來,這一點的確讓人難以想像。

不過,像這樣的記載,史料中還有很多,而且,都是在軍隊數字上大做文章。談到每一次戰爭就要動輒數十萬的兵馬,長平之戰更是記載了雙方的100萬兵力。

其實,統一六國前,不管是秦國還是趙國,他們都只是一個地方的諸侯國,卻能一下子出動好幾十萬的人馬,哪怕打輸了還能繼續動用數十萬人馬來補充兵力。而這,如果與漢朝的巔峰時期相比,漢朝時的軍隊數量也僅僅只有45萬人。由此看來,真的有點太誇張了。

那麼,白起的一生究竟殺了多少人?

他是一位名將,殺敵數量很多那是毋庸置疑的,至於殺敵160餘萬也許就只是個虛數。在當時,古文的記載,也只是想把一個戰役說的特別龐大,想把一個將軍描繪的特別神武。由此可見,白起的生平戰績是存在水分的,這一點不能完全相信。

參考資料:

【《戰國策·卷六·秦策四》、《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殺神」白起和羋月關係如何?他一生殺了多少人?
    白起,(?—公元前257年),又稱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陝西省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中國古代著名的將領、軍事家,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人們稱白起為戰國第一「殺神」,外號「人屠」。
  • 秦昭襄王殺了白起,真的是秦國的損失嗎?其實他得到的更多
    這一年是秦昭襄王41年,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65年宣太后薨。在長達42年的執政期間,秦國高層全是宣太后的人,且皆為「娘家人」。在公元前266年宣太后為了保住他們才歸政於秦昭襄王。因而在趙國方面毀約後秦王意欲請白起掛帥,但白起因為不滿之前秦王的作為於是拒絕出徵。此時趙國也聯絡了諸多力量,秦軍一連幾月都無法攻下邯鄲,秦王無奈再次請白起出徵但仍遭到拒絕,白起甚至說寧死不做敗軍之將。
  • 一將功成萬骨枯:有「人屠」之名的白起到底殺了多少?
    白起(影視劇形象)白起平生大小70餘戰,從無敗績。據梁啓超考證,戰國時期戰死的人數有兩百萬,其中白起佔了一半。接下來就讓我們盤點一下白起的幾場重大戰役吧。情況危急,韓國向秦國求援,秦國派白起和魏冉領兵馳援。華陽距離秦國較遠,魏趙聯軍因此認為秦軍在短時間內無法抵達,所以疏於防範,白起抓住了這個心理,率領大軍急行軍,僅用了八日就趕到了戰場。趕到戰場之後,白起趁敵軍還未反應過來就馬上發起了攻擊,一舉殲滅魏軍13萬人,後又俘虜趙軍2萬人,悉數沉河。
  • 為何現在有人不承認白起是「戰神」,而叫「人屠」?看他把誰殺了
    白起有哪些重大的戰役呢?一、伊闕之戰,消滅韓國、魏國24萬聯軍;二、長平之戰,消滅趙軍45萬人。這兩次當然只是他一生中許多次戰役之典型,他一生共戰鬥70餘次,據說戰國時因戰役死去的人有兩百萬,而死在他手底下的人就有百來萬人,足足佔了一半!據史料記載,白起一生作戰從未出現敗績!光這點,他被評為「戰神」,是完全實至名歸的。
  • 白起的功勞那麼大為何昭襄王還會殺他,殺神白起的一生從超神到隕落
    ——《過白起墓》唐.曹鄴 現在說起白起可能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王者榮耀裡的那個坦克,但是歷史上的白起可不是王者峽谷裡那個拿著大鐮刀的大風車。 白起出生不詳,秦國白氏,名起,陝西人,戰國時期名將,傑出的軍事家," 兵家「代表人物。
  • 戰神白起到底是個怎樣的人,他真的是嗜殺成性主張殺降嗎?
    他悄悄地派人聯繫趙國的國君趙孝成王,要把自己上黨郡內大大小小的共十七座城池獻給趙王。上黨郡主寧可把自己的郡交給別的國家,也不想讓自己的郡變成秦國的一部分;趙王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感覺到非常的高興,但是也生疑起來。他與自己身旁的謀士商量起來。 他的謀士覺得不應該接受這「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因為一旦接受了這個郡之後,秦國的怒火一定會承受到趙國的頭上。
  • 寶雞眉縣這個人,一生殺人一百餘萬.
    秦國獲得消息後,即暗地派白起做上將軍,王齕為副將,並對秦軍下令說,凡是洩漏武安君為上將者斬首。秦、趙兩國主帥易人,重新開戰,很快趙軍便處在秦軍四面包圍之中。九月,趙軍士兵已斷糧46天,竟相殺而食。趙括在突圍拼搏中,被秦軍射殺,趙軍士兵40萬向白起投降。在決定如何處理趙國降卒問題時,白起說:「先前秦國攻取了上黨,上黨的百姓不肯歸附秦國,反而投降了趙國。
  • 戰國名將白起的一生
    因白起每次作戰,戰必求殲,以殲滅對方有生力量為主要目的,整個戰國期間軍隊共戰死200萬人左右,白起一人就殲滅了160萬人,無一敗績,被時人稱之為「人屠」,後世稱其為「死神」。什麼廉頗李牧,在他面前都弱爆了!白起是平民出生,他也是從一個小兵當起。不過,白起初入軍營中就顯與眾不同,他一路摸爬滾打,終於當了將軍。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 《大秦賦》——「火爆王」白起,「舔狗王」王翦殊途同歸
    最近熱播的《大秦賦》,展現了秦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扑而鞭笞天下,而這其中最重要的軍事家莫過於幫秦滅了5國的武成侯王翦。而在之前則是帶兵近40年間,南挫強楚,北威燕、趙,重擊韓、魏…戰勝攻取,破城墮邑的武安君白起。
  • 白起殺俘40萬,身後一片罵聲,李鴻章卻敢模仿,理由:想想張獻忠
    一生為秦國立下不世之功,從南打到北,所謂「南拔鄢郢,北摧長平」,一生殺敵九十多萬,攻克百餘座大城,復原數千裡,從功績來看,不僅在六國為罕見,中國歷史上也現有匹敵者,因此有人說他:「古今中外各大名戰略家,誠無出其右者」 堪稱史上第一戰神。然而也正因此他坑殺「趙卒四十萬」,讓後世對其爭議不斷,並且認為他的死也是罪有應得。
  • 不敗軍神白起:殲敵百萬被稱「殺神人屠」,難道他真的嗜殺如命嗎
    ,還不包括其他零零散散的小戰役,他一生歷經大小70餘戰,無一敗跡,但由於致使太多人喪命,因此被後人稱之為殺神,更是被冠上了人屠的稱號。 但在白起輝煌戰績的背後卻背負著一身的罵名,殺神、人屠等等不絕於耳,難道白起真的是嗜殺如命嗎?
  • 白起和孫臏到底誰厲害?戰國四大名將為何沒有孫臏?他的腿不好
    這兩個人在現實中是沒有相遇的,兩個人之所以聞名天下,主要是因為他們擅長兵法,用兵如神。那麼如果他們在戰場相遇,到底誰能獲勝呢?01白起幾乎打遍了整個戰國,沒有遇到一個對手。白起最可怕的地方,是他沒有失敗過。
  • 白起一生屠敵超百萬,為何最出名的卻是趙括?看看白起怎麼說的
    而就在這時候,魏冉和白起這對好搭檔出現了,魏冉不僅是秦昭襄王的舅舅,而且還是扶持秦昭襄王上位的功臣,所以在秦昭襄王在位前期,朝政大權都是由魏冉掌控的。魏冉一生四任秦相,黨羽眾多,深受宣太后寵信;魏冉不僅自身才能了得,而且還頗能識人,白起就是被他提拔起來的,為什麼說白起就非要說魏冉呢?因為這和白起將來的悲劇結局有莫大的關係。
  • 秦國的白起和王翦都是戰神,為何白起被殺,而王翦卻得以善終
    戰國時期的長平之戰,身為秦國將領白起坑殺了趙國四十萬精銳士兵,使曾經對抗秦國的趙國,變成了弱國,再也沒有機會與秦國對抗,白起因此成名。在秦昭王掌權後,任白起為大將,隨後白起為秦國徵戰無數。長平之戰後,作為軍事將領,白起認為應該乘勝追擊打下邯鄲,但此時秦國丞相範睢認為此時應該讓將士修養,不適合再戰,其實這都是範睢的藉口,他只不過在擔心白起攻下邯鄲後,他一點功勞都沒有。
  •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李牧被自家君王所殺,廉頗憂鬱而終,只有王翦全身而退
    這四位將領分別為:秦國的白起、王翦,趙國的廉頗、李牧。而這四位將領中卻只有一人得以善終。    白起一生攻楚三次,攻破楚都,燒其祖廟,共殲滅35萬楚軍,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  在伊闕之戰又殲滅韓魏聯軍24萬人,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  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
  • 李尋歡有多少把小李飛刀?一生殺過76人,那他有76把小李飛刀嗎
    根據古龍先生對小說當中的李尋歡敘述,李尋歡先後共用他的小李飛刀擊殺了七十六人,但這並不代表李尋歡共有小李飛刀七十六把。關於「李尋歡究竟持有多少把小李飛刀」的疑問,我們無從探究,因為書中也沒有提及到,直到李尋歡從出場到落幕,這依舊是讓讀者議論紛紛的一個焦點。
  • 秦國統一天下殺了多少人?僅這一部分數字就足以讓無數人膽寒
    說起戰爭應該很多人都非常厭惡,在戰爭中最慘的一直都是老百姓,無論戰爭的結果如何,百姓們都要遭受巨大的災難,在封建王朝時期,皇帝們在面對反抗者,入侵者都是會採取殺無赦的方式,幾乎在每一場大規模古代戰爭中都有百姓被屠殺的例子。
  • 陳情令:金光瑤的所謂「六殺」真的罪無可赦嗎?
    陳情令改編自小說魔道祖師,小編認為這部劇的特點就在於除了某位金姓家主外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壞人,劇中生動的體現了那種大環境下的無奈和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要說劇中最有爭議的人,小編認為應該是金光瑤了吧,但很多人對他的罪名也就是所謂的「六殺」存在爭議。金光瑤的所謂「六殺」大罪分別是是:殺父金光善,殺師溫若寒,殺兄聶明玦,殺妻秦愫,殺子金如松,殺友薛洋。
  • 崇禎殺袁崇煥殺對了嗎?因為一個座位,袁崇煥對毛文龍動了殺心
    但我覺得這個人死有餘辜。崇禎殺了很多人,唯一這個袁崇煥沒有殺錯,甚至殺得太晚了。袁崇煥聲稱三年平遼,最後將滿人平到了北京城下。多爾袞率領2000人,在北京周圍燒殺搶劫,袁崇煥一直躲在後面龜縮不前,最後眼睜睜看著多爾袞滿載而歸。光這一條就夠袁都督死上十次了。任何皇帝可能都會因此懷疑袁崇煥是否通敵。
  • 白起一生真的未有敗績,還是秦史在刻意隱瞞?函谷關慘敗誰來買單
    秦將白起更是被譽為四大名將之首,是足以比肩孫武和吳起的一代「戰神」。歷史上對白起評價趨於兩種極端,一種以司馬遷為代表,稱其是「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的名將;一種以宋太祖趙匡胤為代表,說他「殺已降,不武之甚」。白起一生大小70餘戰,未逢敗績,殲敵人數佔整個戰國的二分之一,足見其恐怖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