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和解後,是否還會坐牢

2020-12-16 微法官

刑事和解是刑事訴訟法修改後,對特定案件的新的規定,針對這些特定的刑事案件可以像民事案件一樣通過雙方溝通的方式來解決這個事情,不同的是民事案件可以按照當事人的意志作為最終結果,刑事和解後,還需要相關部分處理後續事宜,刑事和解後,犯罪分子是否還需要坐牢的問題,這個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對於刑事和解,首先要明確一點就是和解只是犯罪分子和受害人之間的和解,並非是犯罪分子和司法機關的和解,犯罪分子和受害人就相關事宜達成和解,包括賠償、諒解等,達成和解後將和解情況告知司法機關,司法機關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對犯罪分子的犯罪行為做出處罰結果,可以對其作出不起訴、不追究刑事責任或者減輕刑事責任等,也就是說,刑事和解只是司法機關在處理這個案件時候的一個重要參考,至於坐牢還是不坐牢,這個還得視具體情況來定。

在辦案過程中,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犯罪分子一旦被公安機關控制,家屬就會想盡辦法跟被害人和解,哪怕是對方提出非常苛刻的要求,因為他們認為,只要和解,就能出諒解,出諒解後司法機關就會放人,就不用坐牢,其實這種想法和做法是錯誤的,他們把刑事和解做了擴大解釋,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並非所有的案件都能進行刑事和解,只是針對特定的案件,才能做刑事和解,比如民間糾紛案件,三年以下的非瀆職罪案件等,我國法律對能刑事和解的案件是由詳細的規定的,這點一定不要盲目。

還有就是人被關起來後去和被害人和解固然重要,因為被害人諒解後,對犯罪分子的定罪量刑的確是有很大的幫助的,但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應該是找專業的律師先來處理案件的事情,畢竟案件本身的問題才是當前的當務之急。所以一定要分清楚輕重緩急。因為對於刑事案件,首先是定罪,然後才是量刑的問題,定罪決定的是量刑的起點,量刑決定的是量刑的幅度。

那麼對於刑事可和解的案件,司法機關還有有哪些程序呢,對於刑事和解的案件,一般情況下,司法機關應當聽取當事人和其他相關人員的意見,主要是對和解是否自願、是否合法進行監督,避免出現被逼和解的情形,聽取完意見後,認為和解沒有問題,會主持製作和解協議書,這個協議書是由法律效力的,對於達成和解的案件,不同階段處理是不同的,在公安偵查階段,公安機關可以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公訴階段檢察院可以向法院提出從寬的建議,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案件,還可以直接做出不起訴的決定,在審判階段,法院在量刑方面應該給與考慮。

所以說,對於刑事案件,和解後,具體的量刑處理還是要看具體的犯罪情節的,當然,和解是量刑的一個重要考量因素,並不能因為有可能還得坐牢就不和解,畢竟,和解了是有可能不坐牢的,而且和解了是一定會從寬處罰的,兩者來看都是對犯罪分子有利的。

相關焦點

  • 刑事案件和解後到底用不用再坐牢了
    刑事和解是我國刑法對一些犯罪行為不嚴重的犯罪的一種解決方法,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案結事了,不會因為判決後後續民事再起糾紛,也是出於維護受害人的合法權利方面來綜合考慮的,那麼對於這些刑事和解的案件,和解後犯罪分子是否還需要坐牢的問題,相信很多人都還不了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具體說說這個事情
  • 什麼是刑事和解?刑事和解是私了嗎?
    一、什麼是刑事和解所謂的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通過調停人或其他組織使被害人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溝通、共同協商,雙方達成民事賠償和解協議後,司法機關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責任或從輕減輕刑事責任的訴訟活動。和解的後果未必就是不起訴,有可能是從輕減輕刑事責任。
  • 刑事和解的程序怎麼走?
    人民法院或司法行政部門派出的監督員應當對整個和解過程的進行及各方所達成的和解協議進行監督,發現有違法的情形應當及時予以指出,並建議予以糾正。刑事和解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1、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辦理受理、立案手續,及時、客觀、全面地收集和固定相關證據,查明案件事實,明確因果關係和法律責任,及時採取刑事強制措施,不得以刑事和解為由降低取證要求或作簡單化處理。
  • 寧願坐牢拒賠償 執行和解顯威嚴
    2012-02-06 11:57:17 | 來源:中國法院網湖南頻道 | 作者:肖知平   新年伊始,湖南省桂陽縣人民法院執行局成功執結一起故意傷害刑事附帶民事案
  • 談談「取得被害人諒解」的刑事和解制度
    本案的焦點是公訴案件中,刑事被告人取得被害人諒解,達成和解協議,如何適用我國刑事訴訟中的刑事和解程序。通過本案的抗訴改判,進一步明確了刑事和解制度在輕微刑事案件中的應用,準確把握我國的刑事和解制度。
  • 離婚後「鄰裡糾紛」現任妻子打傷前妻,檢察官促成輕傷害案刑事和解
    案件當事人的這句話,很好地概括了一起故意傷害案的辦案效果。今年7月,常州市金壇區檢察院以開展「檢察官進網格」工作為契機,在辦理一起因民間矛盾激化引發的故意輕傷害案件時,檢察官攜手社區網格員促成刑事和解,實現了案結事了人和。
  • 哪些類型的公訴案件可以和解
    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刑事案件也可以進行和解,但並非所有的公訴案件都可以進行和解,並且公訴案件中是要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即使當事人雙方達成和解,也不一定能讓被告人免除刑事責任。可以和解的公訴案件範圍包括以下內容一、屬於法定的可和解的案件類型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八條,下列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願和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和解:(一)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關於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侵犯財產犯罪兩類犯罪的罪名,並且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
  • 案例解析刑事和解加認罪認罰能否減輕處罰?
    事故發生後,周某某駕車逃逸,於同月25日被公安機關查獲。經如東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認定,周某某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周某某歸案後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罪行,已賠償被害人近親屬經濟損失,達成刑事和解協議並取得諒解。在審查起訴階段,周某某自願籤署了認罪認罰具結書。
  • 烈性犬傷人,狗主人是否要坐牢?
    最近,江西南昌的黃女士散步後準備回家時,在小區裡突然遭到兩條大型犬的瘋狂攻擊。黃女士事後回憶稱,當時她正常走在路邊的花壇旁,期間並未發現有狗。這兩條狗是突然出現並趴到她身上發起攻擊的,一條攻擊頭部,另一條則攻擊腿部,兩條狗並沒後牽狗鏈,也沒有嘴套。
  • 刑事案件可以「私了」?律師:滿足這2個條件就可以!
    私了,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所謂「私了」其實就是指不經過司法程序而私下協商一致解決問題;比如說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私了的事情就是交通事故,雙方就賠償等問題達成一致意見後,就不走司法程序,自己把事情解決了。看過各種各樣的事情私了解決,有的人就在問,刑事案件可以私了嗎?刑事案件也就是說違反了《刑法》規定而引發的案件,至於刑事案件是否可以私了,被害人是否有權可以與對方協商處理,不再追究對方刑事責任,這關健還是在於到底是什麼性質的刑事案件,有的刑事案件可以而有的則不可以。按照我國法律規定,有2類刑事案件是可以私聊解決的,其他的,都不行!
  • 信用卡逾期被起訴後,實在沒錢還會怎樣?會坐牢嗎?
    一般來說,債務糾紛案件的處理流程如下: 1.訴前財產保全:訴前財產保全就是將對方的帳戶、房子、車等財產查封,防止財產轉移。這一步並非必須的流程,要結合實際情況及對方的財產狀況來決定是否採取措施。如果對方欠款不多或是有償還能力,可以省去這一步。 2.
  • 刑事案件的基本流程
    公安機關中對刑事案件進行偵查的部門主要是刑警隊,經濟犯罪一般是由經偵大隊負責偵查,與賣淫賭博等行為的相關犯罪,比如組織賣淫罪等經常是治安大隊進行偵查。公安機關立案之後可以傳喚嫌疑人錄口供,調查案件。之後可以決定是否對嫌疑人進行刑事拘留。如果決定刑事拘留就會將人送進看守所,不刑事拘留的話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 【普法小課堂】刑事案件審理期限是多久
    不管是刑事案件還是民事行政案件,案件審理都是有一個期限的,每個案件都必須在規定的期限之內審理完畢,否則就是違反程序規定。而在刑事訴訟當中,案件的審理期限一直都是比較重要的,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刑事案件審理期限的內容。
  • 用了這招就不會坐牢:女性犯了罪,只要懷孕,就不會坐牢!
    二、取保候審期間,李女士和丈夫開始造娃,懷孕後去開庭李女士涉嫌開設賭場犯罪,由於是從犯,李女士接受刑事拘留一段時間之後,就被取保候審。取保候審也不保險,她非常擔心自己會坐牢。一旦坐牢,家裡幾歲的小朋友就沒有人照顧了,而且她對坐牢非常恐懼。
  • 夫妻婚內打架造成的輕傷一般不會按刑事案件處理嗎?
    那麼顧先生所說的夫妻婚內打架造成的輕傷一般不會按刑事案件處理,到底對不對呢,作為顧先生妻子的代理律師,葉律師的回答又是否正確呢?具體分析如下:第一,顧先生對其妻子的毆打是否構成家庭暴力呢?第二,顧先生對其妻子的毆打行為導致其妻子受傷,且達輕傷標準,是否會按刑事案件處理呢?我國《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加害人實施家庭暴力,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一文讀懂刑事自訴案件相關法律規定匯總
    導讀:刑事自訴,自訴案件,是「公訴案件」的對稱。法院審理刑事案件,分公訴和自訴兩種。(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所謂輕微刑事案件是指犯罪事實、情節較為輕微,可能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拘役、管制等較輕刑罰的案件。應當注意的是,這類案件強調被害人的舉證責任,自訴能否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被害人等有無證據或者證據是否充分,如果被害人等沒有證據的,人民法院將不予受理。
  • 這家法院成功調解一起刑事自訴案件
    近日鹽湖區人民法院成功調解一起刑事自訴案件案 件 經 過2020年6月,鹽湖區一位老婦遭遇車禍後不治身亡,老伴郭某悲痛萬分,但因半身不遂,行動不便,遂委託其小舅子王某代為處理事故賠償等相關事宜。在有關部門的調解下,王某與肇事司機達成調解協議,以代理人身份拿到賠償款共計71萬元。
  • 刑事案件中,委託律師後可以提哪些要求?
    編輯:左岸涉及刑事案件後,很多人都會儘快去委託律師,一般來說律師是獨立開展工作的,那委託人在委託律師後,能不能對律師提要求的,可以提哪些要求?在一般的刑事案件中,如果當事人已經被公安機關拘留,在刑事案件的偵查階段,由於委託人不了解案件情況,那麼在委託律師後,委託人可以要求律師去會見當事人。會見當事人一是為了緩解委託人的擔憂,二也是為了律師自己了解案件情況,便於之後開展工作。此外,通過跟律師溝通情況,如果當事人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還可以要求律師去申請取保候審。
  • 被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檢察院不予批捕是否就不構成犯罪
    刑事拘留是公安機關進行偵查時對犯罪嫌疑人採取的一種常見的強制措施。被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一般都會關在看守所裡,或者公安機關指定羈押場所,隨時等候公安機關的詢問。可以說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內心是十分焦慮的,因為一切尚不明朗,是否構成犯罪未有可知,每天被關在小黑屋裡,又不讓與外界接觸,可以說是度日如年。刑事拘留的時間長短不一,有幾天幾個月的,也有幾年十幾年的,對於那些長期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心裡想著還不如判了算了,起碼判完之後還可以換個地方,多接觸些人,起碼不寂寞了。
  • 訴前和解公開聽證
    「我不知道在禁漁期電魚還會構成犯罪,現在我知道錯了,我很後悔,我請求且願意在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同時購買魚苗放生修復生態環境。以後,我還會好好學習法律知識,不做違法的事。」公開聽證會上,梁某說道。  「4名侵權行為人認罪態度誠懇,願意主動承擔的民事責任達到了修復生態環境的標準,我們建議追訴機關和侵權行為人達成和解。」